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的公司,就是一辆高速列车。而CEO的使命就是不断地创新战略,制造最好、最快的火车头,以“一招居高临下”,不断地挂更多好车厢,淘汰坏车厢。
前两天,我们请专家给猎豹做诊断,最后结论是我们还是一家创业公司。
当时他给了一个公式:公司的好坏=战略×执行。然而,我认为战略与执行力不应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因素。于是,我重新定义了那个公式:战略=(方向×10)×执行力。
一家公司的方向或选择,还要再乘以10倍,最后用强悍的执行力,在足够多的时间内,变成想清楚的战略。我总结为:升维思考,降维打击。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件事不能执行,就不是好战略。把执行力当作战略的一部分,是CEO管理中的一个核心点。
那么,如何才能制定一个好战略?我总结了一个战略三部曲:预测—破局点—all in。预测就是想方向,寻找破局点就是找关键,all in就是资源全投入。
正确的预测=99%的成功
预测就是找到大风口,做快乐的猪。
雷军做小米很成功。其中很重要一点,他总结为:40岁之前相信人定胜天,总觉得自己最强;40岁之后领悟到,找到大风口最重要。
阿里巴巴上市的时候,我感慨很多。我觉得,阿里巴巴上市最成功的不是马云,而是孙正义,一夜之间成为日本首富。这一切,无非就是在那个时间,他做了一个预测:电子商务有前景,马云很牛,中国很厉害。三个点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具体到怎么做出正确的预测,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点是穿过未来看现在。找到一条正确的路,怎么走都是对的;而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全力以赴都不行。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站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回看现在,用预测在大方向上的清晰,去极大地缓解你在执行方面的依赖。
第二点是不断仰视,空杯学习,相信现象即规律。不要看到别人强了,就觉得这个没什么了不起,那个也没什么了不起。要思考,滴滴为什么成长那么快?O2O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这么热?自己可以找到怎样的机会?
第三点是侦察兵模式,不断试错,用资源换机会。早期创业者唯一核心的资源就是时间资源,用时间不断试错。口袋购物的王珂做的微店,一个礼拜就上线,不停测试,小步快跑。
小步快跑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不停打怪,不断获取经验值。创业就是不断打怪的过程。如果憋一年才发布,人家早起来了。当公司达到一定规模,再派一些侦察兵,做一些方向性的小组化尝试。Clean Master这款产品就是一个四人小团队发现的。
预测也不是天马行空,它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一个预测出来后,用怎样的视角去判断它、修正它、完善它,我总结了三条预测准则——
第一个准则:创造新市场,不要在过去的市场纠缠。第二个准则:边缘切入,寻找垂直市场第一,甚至垄断。第三个准则:不要过度依赖执行力。
但是,光有预测是不够的。找到这样的方向之后,需要巧妙切入。
以一点破全局
今天,整个行业因为资本介入,出现了很多流行词,比如布局、闭环等等。当你这样思考的时候,首先就陷入了大公司模式。对于创业者而言,这不是你要考虑的问题。你要做的是,要找到那个尖锥一样的破局点。
微信红包就是一个经典案例。腾讯3000多万的支付用户,持续投入许多年,却始终打不动。后来出来一个微信红包,现在跟阿里的日均用户差不多了。春节当晚的峰值,几乎超过了阿里双11。当时马云写内部邮件说这是珍珠港偷袭,我认为不是珍珠港偷袭,而是八旗兵入关。即使坐拥百万雄兵,也抵不过一个聚焦的点,来回反复的冲击。
这个破局点有多重要呢?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这个点就是生死存亡之点。如果找不到这样的点,你就不可能切进去。
此外,破局点一定要配合大方向,配合整个大预测。因为这是一个单品带体系的时代。
苹果手机就是这样的破局点。通过手机这个点切下去,整个行业都被改造了。破局点的寻找,本质上是产品形态的需求。在产品形态和用户体验上,找到用户为王的那个点,可以把整个行业都掀掉。
工业时代,没有生产线,生产不出产品,那叫生产稀缺。今天是生产过剩,消费者主导的时代。时代已经完全变了。当英语老师都可以做手机的时候,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全世界的生产能力都能被组织的点上。即便没有行业背景,你只要找到一个点,做好一件小事,就可能改变世界。
再往下说,这样的破局点有什么特征?我认为是极简、差异化和自增长。
首先要极其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如果一句话都说不清楚,这个破局点在战略上就败了。不久前跟马化腾聊到微信红包,他就给了八个字:移动、社交、金融、游戏。
很多时候,当你做到极简的时候,差异化就出现了。
比如Snapchat。第一次用的时候,我就惊呆了。打开后直接就是一个照相机,简单到可以直接拍照。我们做产品,都要去做上个“+”,再加上“拍照”。就是这5秒的时间,用户的拍照意愿可能就没了。就是这样简单的点,使得Snapchat形成了强差异化,与Facebook完全区分开了。
最后说说自增长。我们做Clean Master的时候,那时团队只有几个人,下载量从每天几千个涨到每天二三十万个。而另一款产品电池医生已经有了上亿用户。后来,在庐山会议时我做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把所有资源全部投到Clean Master。这样做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Clean Master有自增长,而且从产品角度看,它还会持续增长。
All In
在正确的预测下,找到破局点后,再无需任何犹豫,一定要all in。
任何时候,资源永远稀缺,尤其是精力。一旦确认这个机会点,不要有任何犹豫,把所有资源投入到破局点上,尤其是自己的资源。
韩信打仗,没有那么多名将。他跟项羽相比,单军作战能力差很多,但最后他用所有的资源,布置了一个十面埋伏。即便三千名将,也逃脱不出。
所有资源的环绕,既为打退竞争对手,也为更快获取经验值。
当时我们做Clean Master,投入了上百个工程师。有投资者问:我们的壁垒在哪里?我就说,这个星球很难找到一个200人的工程师团队,只做一个清理App。
这些都是在创业过程中完成的,虽然创业早期,节约也很重要,但找到方向后,验证了自增长,投入就要坚决。
互联网时代的公司,就是一辆高速列车。而CEO的使命就是不断地创新战略,制造最好、最快的火车头,以“一招居高临下”,不断地挂更多好车厢,淘汰坏车厢。
前两天,我们请专家给猎豹做诊断,最后结论是我们还是一家创业公司。
当时他给了一个公式:公司的好坏=战略×执行。然而,我认为战略与执行力不应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因素。于是,我重新定义了那个公式:战略=(方向×10)×执行力。
一家公司的方向或选择,还要再乘以10倍,最后用强悍的执行力,在足够多的时间内,变成想清楚的战略。我总结为:升维思考,降维打击。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件事不能执行,就不是好战略。把执行力当作战略的一部分,是CEO管理中的一个核心点。
那么,如何才能制定一个好战略?我总结了一个战略三部曲:预测—破局点—all in。预测就是想方向,寻找破局点就是找关键,all in就是资源全投入。
正确的预测=99%的成功
预测就是找到大风口,做快乐的猪。
雷军做小米很成功。其中很重要一点,他总结为:40岁之前相信人定胜天,总觉得自己最强;40岁之后领悟到,找到大风口最重要。
阿里巴巴上市的时候,我感慨很多。我觉得,阿里巴巴上市最成功的不是马云,而是孙正义,一夜之间成为日本首富。这一切,无非就是在那个时间,他做了一个预测:电子商务有前景,马云很牛,中国很厉害。三个点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具体到怎么做出正确的预测,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点是穿过未来看现在。找到一条正确的路,怎么走都是对的;而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全力以赴都不行。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站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回看现在,用预测在大方向上的清晰,去极大地缓解你在执行方面的依赖。
第二点是不断仰视,空杯学习,相信现象即规律。不要看到别人强了,就觉得这个没什么了不起,那个也没什么了不起。要思考,滴滴为什么成长那么快?O2O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这么热?自己可以找到怎样的机会?
第三点是侦察兵模式,不断试错,用资源换机会。早期创业者唯一核心的资源就是时间资源,用时间不断试错。口袋购物的王珂做的微店,一个礼拜就上线,不停测试,小步快跑。
小步快跑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不停打怪,不断获取经验值。创业就是不断打怪的过程。如果憋一年才发布,人家早起来了。当公司达到一定规模,再派一些侦察兵,做一些方向性的小组化尝试。Clean Master这款产品就是一个四人小团队发现的。
预测也不是天马行空,它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一个预测出来后,用怎样的视角去判断它、修正它、完善它,我总结了三条预测准则——
第一个准则:创造新市场,不要在过去的市场纠缠。第二个准则:边缘切入,寻找垂直市场第一,甚至垄断。第三个准则:不要过度依赖执行力。
但是,光有预测是不够的。找到这样的方向之后,需要巧妙切入。
以一点破全局
今天,整个行业因为资本介入,出现了很多流行词,比如布局、闭环等等。当你这样思考的时候,首先就陷入了大公司模式。对于创业者而言,这不是你要考虑的问题。你要做的是,要找到那个尖锥一样的破局点。
微信红包就是一个经典案例。腾讯3000多万的支付用户,持续投入许多年,却始终打不动。后来出来一个微信红包,现在跟阿里的日均用户差不多了。春节当晚的峰值,几乎超过了阿里双11。当时马云写内部邮件说这是珍珠港偷袭,我认为不是珍珠港偷袭,而是八旗兵入关。即使坐拥百万雄兵,也抵不过一个聚焦的点,来回反复的冲击。
这个破局点有多重要呢?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说,这个点就是生死存亡之点。如果找不到这样的点,你就不可能切进去。
此外,破局点一定要配合大方向,配合整个大预测。因为这是一个单品带体系的时代。
苹果手机就是这样的破局点。通过手机这个点切下去,整个行业都被改造了。破局点的寻找,本质上是产品形态的需求。在产品形态和用户体验上,找到用户为王的那个点,可以把整个行业都掀掉。
工业时代,没有生产线,生产不出产品,那叫生产稀缺。今天是生产过剩,消费者主导的时代。时代已经完全变了。当英语老师都可以做手机的时候,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全世界的生产能力都能被组织的点上。即便没有行业背景,你只要找到一个点,做好一件小事,就可能改变世界。
再往下说,这样的破局点有什么特征?我认为是极简、差异化和自增长。
首先要极其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如果一句话都说不清楚,这个破局点在战略上就败了。不久前跟马化腾聊到微信红包,他就给了八个字:移动、社交、金融、游戏。
很多时候,当你做到极简的时候,差异化就出现了。
比如Snapchat。第一次用的时候,我就惊呆了。打开后直接就是一个照相机,简单到可以直接拍照。我们做产品,都要去做上个“+”,再加上“拍照”。就是这5秒的时间,用户的拍照意愿可能就没了。就是这样简单的点,使得Snapchat形成了强差异化,与Facebook完全区分开了。
最后说说自增长。我们做Clean Master的时候,那时团队只有几个人,下载量从每天几千个涨到每天二三十万个。而另一款产品电池医生已经有了上亿用户。后来,在庐山会议时我做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把所有资源全部投到Clean Master。这样做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Clean Master有自增长,而且从产品角度看,它还会持续增长。
All In
在正确的预测下,找到破局点后,再无需任何犹豫,一定要all in。
任何时候,资源永远稀缺,尤其是精力。一旦确认这个机会点,不要有任何犹豫,把所有资源投入到破局点上,尤其是自己的资源。
韩信打仗,没有那么多名将。他跟项羽相比,单军作战能力差很多,但最后他用所有的资源,布置了一个十面埋伏。即便三千名将,也逃脱不出。
所有资源的环绕,既为打退竞争对手,也为更快获取经验值。
当时我们做Clean Master,投入了上百个工程师。有投资者问:我们的壁垒在哪里?我就说,这个星球很难找到一个200人的工程师团队,只做一个清理App。
这些都是在创业过程中完成的,虽然创业早期,节约也很重要,但找到方向后,验证了自增长,投入就要坚决。
互联网时代的公司,就是一辆高速列车。而CEO的使命就是不断地创新战略,制造最好、最快的火车头,以“一招居高临下”,不断地挂更多好车厢,淘汰坏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