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说课与电工电子学实验联系起来,针对电工学中戴维宁定理实验,编写了详细说课稿,采用“提出目的——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实验分析及误差总结”的教学方法,并且结合同行讨论,进行了课后反思。
关键词:说课反思电工学戴维宁定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b)-0062-01
电工电子学是理工科非电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包括电路基础、电机与控制、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内容。戴维宁定理是该课程的第一个实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实验。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1 说课的主要内容
1.1 说教材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
1.2 说教法
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后,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解释教者是用的什么方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还要说出教者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在精华要害的知识上进行点拨,以及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同时说该课时如何使用教具、学具或电教手段。
1.3 说学法
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
1.4 说课堂教学秩序
主要说明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和优化过程,以及教学层衔接与教学环节转换之间的逻辑关系。
2 实验课说课稿的设计
2.1 教材分析
(1)学习内容。《戴维宁定理》实验是我校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学课程的第一个实验,选用的教材是河北联合大学郭香云教授编写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戴维宁定理的含义,掌握负载电路和用戴维宁定理等效电路的关系,提高了运用戴维宁定理解题的能力。(2)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戴维宁定理的含义,掌握等效参数的计算方法,正确运用戴维宁定理解题。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戴维宁定理的推导过程,掌握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等途径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行为习惯。(3)学习难点:理解戴维宁定理中等效参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2.2 学习准备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可调直流恒流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可调电阻箱,戴维宁定理实验电路板。
2.3 教学方法
本课以学案为载体,采取“提出目的——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实验分析及误差总结”的教学模式。以讲授法、实验法为主,讨论法、总结分析法为辅来完成实验内容,实现学习目标。
2.4 学习方法
采用分组实验、讨论的方法,每两人为一个小组,每组一套实验设备,每人发学案一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通过学生自己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5 学习过程
(1)出示实验主题。教师多媒体给出实验的题目—— 戴维宁定理实验。有效课堂习惯于直入主题,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实验的主题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标去学习。(2)复习铺垫。复习什么是戴维宁定理,戴维宁定理的等效参数及其求法。(3)自主学习。教师引出戴维宁定理的等效参数,然后由大家讨论如何测量等效参数,从而进一步讨论如何验证戴维宁定理。我运用猜想讨论、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导出结论的方法。
①猜想,讨论:要求学生自己考虑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并且自己选择仪器来测量。这时学生的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伏安法。經过比较分析,在本实验中第一种方法的可操作性、适用性比较强。②分组实验:首先应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的方法来测量等效电路的参数,对比结果,正确后进行戴维宁定理的验证。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我鼓励所有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总结实验结果。③汇报实验结果: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负载实验和验证实验的数据基本上一致;负载实验的数据大于验证实验的数据;负载实验的数据小于验证实验的数据。有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我的测量结果和其他同学的不一样呢?④导出结论:为了验证学生的实验结果,我当众示范并说明实验时操作的规范性能使误差变小,电压表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可能会导致较大的误差。随后,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的结论。让学生运用自己得出的结论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得以巩固,加深印象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反思
戴维宁定理实验是学生在掌握了等效电源定理的基础上来完成的,是电工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次实验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等效参数的测试,二是负载电路和等效后的电路的参数的测量。我在课堂设计和教学时,以学案为载体,建设有效课堂模式,采用“提出目的——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实验分析及误差总结”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以下几点做法:(1)运用学案教学,化抽象为直观。根据实验的内容,我运用学案教学,将教学环节设计在学案上,使学生在实验时一环扣一环,思路清晰,目标明确。(2)大胆猜测,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大胆猜想如何测量电路的等效参数,如何验证戴维宁定理。这样的设计,事实证明不仅仅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大家探究的欲望强烈,为本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3)操作验证,培养科学的实验观。电工电子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操作得到结论,这种形式是进行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我则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同时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这个实验,实事求是,认真分析自己操作实验出现了和别人不太一样的结论的原因,并示范操作过程,使学生明白,实验操作时的规范性能减少误差,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观。
这堂课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例如: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充分与实际结合,没有进一步的扩展。总之,这堂课,每个学生都经历了“提出目的——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实验分析及误差总结”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体验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悦,进行了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我将继续努力,完善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上电工电子学实验,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说课反思电工学戴维宁定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b)-0062-01
电工电子学是理工科非电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包括电路基础、电机与控制、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内容。戴维宁定理是该课程的第一个实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实验。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1 说课的主要内容
1.1 说教材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
1.2 说教法
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后,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解释教者是用的什么方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还要说出教者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在精华要害的知识上进行点拨,以及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同时说该课时如何使用教具、学具或电教手段。
1.3 说学法
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
1.4 说课堂教学秩序
主要说明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和优化过程,以及教学层衔接与教学环节转换之间的逻辑关系。
2 实验课说课稿的设计
2.1 教材分析
(1)学习内容。《戴维宁定理》实验是我校非电类专业电工电子学课程的第一个实验,选用的教材是河北联合大学郭香云教授编写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戴维宁定理的含义,掌握负载电路和用戴维宁定理等效电路的关系,提高了运用戴维宁定理解题的能力。(2)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戴维宁定理的含义,掌握等效参数的计算方法,正确运用戴维宁定理解题。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戴维宁定理的推导过程,掌握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等途径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行为习惯。(3)学习难点:理解戴维宁定理中等效参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2.2 学习准备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可调直流恒流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可调电阻箱,戴维宁定理实验电路板。
2.3 教学方法
本课以学案为载体,采取“提出目的——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实验分析及误差总结”的教学模式。以讲授法、实验法为主,讨论法、总结分析法为辅来完成实验内容,实现学习目标。
2.4 学习方法
采用分组实验、讨论的方法,每两人为一个小组,每组一套实验设备,每人发学案一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通过学生自己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5 学习过程
(1)出示实验主题。教师多媒体给出实验的题目—— 戴维宁定理实验。有效课堂习惯于直入主题,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实验的主题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围绕目标去学习。(2)复习铺垫。复习什么是戴维宁定理,戴维宁定理的等效参数及其求法。(3)自主学习。教师引出戴维宁定理的等效参数,然后由大家讨论如何测量等效参数,从而进一步讨论如何验证戴维宁定理。我运用猜想讨论、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导出结论的方法。
①猜想,讨论:要求学生自己考虑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并且自己选择仪器来测量。这时学生的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伏安法。經过比较分析,在本实验中第一种方法的可操作性、适用性比较强。②分组实验:首先应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的方法来测量等效电路的参数,对比结果,正确后进行戴维宁定理的验证。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我鼓励所有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总结实验结果。③汇报实验结果: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负载实验和验证实验的数据基本上一致;负载实验的数据大于验证实验的数据;负载实验的数据小于验证实验的数据。有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我的测量结果和其他同学的不一样呢?④导出结论:为了验证学生的实验结果,我当众示范并说明实验时操作的规范性能使误差变小,电压表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可能会导致较大的误差。随后,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的结论。让学生运用自己得出的结论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得以巩固,加深印象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反思
戴维宁定理实验是学生在掌握了等效电源定理的基础上来完成的,是电工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次实验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等效参数的测试,二是负载电路和等效后的电路的参数的测量。我在课堂设计和教学时,以学案为载体,建设有效课堂模式,采用“提出目的——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实验分析及误差总结”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以下几点做法:(1)运用学案教学,化抽象为直观。根据实验的内容,我运用学案教学,将教学环节设计在学案上,使学生在实验时一环扣一环,思路清晰,目标明确。(2)大胆猜测,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大胆猜想如何测量电路的等效参数,如何验证戴维宁定理。这样的设计,事实证明不仅仅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大家探究的欲望强烈,为本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3)操作验证,培养科学的实验观。电工电子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操作得到结论,这种形式是进行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我则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同时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这个实验,实事求是,认真分析自己操作实验出现了和别人不太一样的结论的原因,并示范操作过程,使学生明白,实验操作时的规范性能减少误差,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观。
这堂课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例如: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充分与实际结合,没有进一步的扩展。总之,这堂课,每个学生都经历了“提出目的——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实验分析及误差总结”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体验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悦,进行了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我将继续努力,完善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喜欢上电工电子学实验,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