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传奇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62315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阿司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物在全世界广泛应用。
  阿司匹林是现在世界上最常用的,也是历史最悠久一种药。我们周围的任何人可能都知道阿司匹林,吃过阿司匹林,但它的传奇历史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
  人类很早就发现了柳树类植物的提取物(天然水杨酸)的药用功能。古苏美尔人的泥板上就有用柳树叶子治疗关节炎的记载。古埃及最古老的医学文献《埃伯斯纸草文稿》记录了埃及人至少在公元前二千多年以前已经知道干的柳树叶子的止痛功效。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5世纪记录了柳树皮的药效。这一知识被后来的盖伦(Galen)等古希腊和罗马名医反复引用。
  中国古人也很早就发现了柳树的药用价值。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有祛痰明目,清热解毒,利尿防风之效,外敷可治牙痛。
  1763年,有位叫斯通的学者向英国皇家学会报告了用柳皮粉医治发烧的疗法,指出柳皮还能治疗疟疾。他认为,根据哲学教义,植物的药效应该和它们的生长环境有关;因为柳树通常是长在潮湿的土壤里,而发烧和阴冷潮湿有关。这和中医的取类比象思想有点类似。
  1828年,法国药学家Henri Leroux和意大利化学家Raffaele Piria终于成功地从柳树皮里分离提纯出了活性成分水杨苷(Salicin)。因为它的酸味,人们通常称它水杨酸。
  德国化学家赫尔曼科尔贝成功实现了它的人工合成。但是水杨酸做为药物并不成功,它有一种极为难吃的味道,而且对胃的刺激很大,许多患者甚至认为用它的治疗比病症本身更难忍受。
  百年老药 疼痛克星
  1897年,德国拜耳公司的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给水杨酸分子加了一个乙酰基,发明了乙酰水杨酸,也就是现在的阿司匹林。根据拜耳公司的官方历史,霍夫曼的研究动力来源于他的父亲服用水杨酸时候对药的强烈味道和副作用的抱怨。


  1899年3月6日,阿司匹林的发明专利申请被通过。至今,已经有110年的历史。乙酰水杨酸在拜耳公司合成出来后最初并没有引起当时的药物部门的重视,几乎被打入冷宫。但是最终还是进行了动物和人体实验,这些实验的成功很快就使拜耳公司决定把它投入市场。这种药物被正式命名为阿司匹林。
  同年,拜耳公司给约三万名医生发去了阿司匹林的宣传资料。很快,阿司匹林就成了世界上最畅销的药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
  也曾让让阿司匹林饱经风霜
  1899年,阿司匹林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药物。拜耳公司也在世界各地包括美国设立了阿司匹林的生产厂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席卷欧洲、亚洲和美洲。拜耳公司很快成了战争的受害者。拜耳公司的这个著名药物的命运即将在来临的世界大战中改变。
  1919年,随着德国的战败,拜耳公司的海外资产(包括专利和商标)作为战争赔偿被胜利的同盟国,英国,法国,美国等获得。
  战后在美国和加拿大,斯特林药业公司以五百万美元的价格获得了拜耳公司的资产,包括拜耳的名称和著名商标的使用权。当阿司匹林的专利过期以后,市场上充斥了各厂家生产的乙酰水杨酸。虽然后来拜耳公司逐步获得了不含其他70多个国家的阿司匹林的商品名,但在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药物市场上,战后的几十年里它不得不以另一个名字来销售阿司匹林。直到1994年,拜耳公司才从斯特林药业公司的新主人SmithKline Bercham公司买回了阿司匹林的产权,价钱是十亿美元。
  拜耳公司为在美国赎回自己的名称和商标付出了天价。
  阿司匹林的发明权归属上也曾发生过争论,并打上了纳粹和种族歧视的烙印。
  根据文献记载,认为阿司匹林的发明人是德国的费利克斯·霍夫曼。但这项发明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还有一位犹太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
  1934年,费利克斯·霍夫曼宣称是他本人发明了阿司匹林。当时的德国正处在纳粹统治的黑暗时期,对犹太人的迫害已经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狂妄的纳粹统治者根本不愿意承认阿司匹林的发明者有犹太人这个事实,于是便将错就错把发明家的桂冠戴到了费利克斯·霍夫曼一个人的头上,为他们的“大日耳曼民族优越论”贴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1949年前后,阿图尔·艾兴格林又提出这个问题,但不久他就去世了。从此这事便石沉大海,无人问津了。
  英国医学家、史学家瓦尔特·斯尼德几经周折获得德国拜尔公司的特许,查阅了拜尔公司实验室的全部档案,终于以确凿的事实恢复了这项发明的历史真面目。
  他指出:在阿司匹林的发明中,阿图尔·艾兴格林功不可没。事实是在1897年,费利克斯·霍夫曼的确第一次合成了构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质,但他是在他的上司——知名的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的指导下,并且完全采用艾兴格林提出的技术路线才获得成功的。
  后来的研究又发现乙酰水杨酸早在几十年前就被合成出来了。是法国化学家戈哈特1853年就合成了不纯的乙酰水杨酸;德国化学家克劳特(Karl J. Kraut)之后制得了更纯的产品。但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发现它的医学价值。
  因此,可以说,阿司匹林是在人们用柳树治病的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才诞生并确立其治疗作用的。在我们享受阿司匹林给人们带来的恩惠时,应该对前人的努力表示敬意。
  天生丽质 再创辉煌
  虽然阿司匹林的历史非常悠久,可是关于它的作用机理,是在人们用了它或者它的自然来源做止痛消炎药四千年之后,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被掌握。在这之后,阿司匹林的历史又进入了一个复兴时期
  早在1940年代,美国加州耳鼻喉科医生克莱文就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给那些扁桃体发炎的病人使用相对大剂量阿司匹林,会导致他们流血过多。
  这在一般人看来,是一种医疗意外,除了停止或减少使用这种药物外别无选择。
  但这位聪明的智者却和普通人不同。他联想到,阿司匹林可能有抗血小板作用而用于心肌梗塞的预防。
  于是他从1948年开始,利用阿司匹林治疗他的年迈的男性病人,帮助他们减少心脏病的发病几率。到了1950年代中期,他发表了几篇论文,声称他的8000多个病人无一遭受心脏病突发事件,而且阿司匹林还能帮助他们预防中风。
  对于阿司匹林对心脏的作用,他的认识和当时整个世界都相反,但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这又一次证明了有时真理确实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
  不幸的是他的数据非常粗略,他发布论文的期刊也不够有名,受众十分有限,他的结果因此没引起太大关注。但他的发现和设想无疑开创了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新时代。如果要评科研成果的话,他应该位居第一作者。
  1971年英国药理学家約翰罗伯特范恩发表了阿司匹林以及一系列的非甾体类抗炎的作用机理,这一成果最终使他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奖和皇家爵士头衔。
  他发现,这一类药物能够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作用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类在人体内有很多功能,它们的作用涉及炎症的信息传导,痛感的传递以及体温的控制。所以它们的被抑制也就解释了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止痛,消炎和退烧作用了。这一类药最近还被发现有稀释血液,抗血凝等功效,这也是为什么阿司匹林最近在心血管和中风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现了新用途。
  这一伟大的发现开辟了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新纪元。
  1977年美国《Stroke》杂志上首次发表一项研究证明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脑卒中之后,越来越多的证实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事件作用的研究发表于世界权威医学杂志上。
  目前,阿司匹林已经成为全世界有脑卒中风险的人们预防脑卒中的首选药物。
  一般人,每天100毫克阿司匹林,就会有相当好的预防作用。
其他文献
林纾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创者。他是一个精通古汉语却不懂外语的文人,但他却与朋友合作,翻译了涉及11个国家107名作家的作品,翻译小说达200多种,被誉为“译界之王”。  少年时的林纾,读书异乎寻常地刻苦。他曾在居室的墙上画了一口棺材,旁边写道:“读书则生,不则入棺。”房门边的墙上贴着一张字条,抄着一段文章或者一个问题。林纾要将它背诵一遍或想出答案才进屋,否则就一直站在那里。进屋走到书
期刊
康博士:  当我听到大街小巷里叫卖红薯的吆喝声,热腾腾、冒着香气的红薯总是充满诱惑力。而我却是一个糖尿病人,请问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是否能吃红薯呢?  江西 韩彬  韩彬读者:  红薯是低脂肪、高纤维的药食兼用健康食品, 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在农村,甚至有“红薯赛人参”的说法。  红薯除了营养丰富,还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功能。既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
期刊
鞋子分左右脚,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如果时光能回到100年前,鞋子分左右脚,还是颇为另类的现象。分左右的鞋子,古代称为 “运脚鞋”,古人是不穿的,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古人穿鞋始终不分左右。  不分左右的鞋子又叫“正脚鞋”,也叫“直脚鞋”。古人的鞋子为何不分左右?可能与古代人忌讳穿颜色、款式不一的“鸳鸯鞋”有关。在古人眼里,两只鞋必须一模一样,两只不一样的“鸳鸯鞋”则被视为不洁,只有贱民才穿,这
期刊
“魏则西事件”引发了舆论海啸:身患滑膜肉瘤的21岁大学生魏则西通过百度搜索到莆田系参与承包的医院,后在该院用不靠谱的“生物免疫疗法”治疗,花费20万后病情恶化去世。这反映出医药方面广告宣传缺乏监督,但是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中国的药价是怎么形成的。  我国的药价改革经历过一个漫长的阶段  1)1996年,《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医保目录内药品和目录外特殊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其
期刊
抑郁症潜伏在我们身边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抑郁症诊疗市场却存在着种种乱象,饱受抑郁症困扰的病患满怀希望求医,没想到交了不少钱,遭遇的不过是一场诊疗骗局……  错位的就医  9月,开学的季节。本应读大学一年级的小雷(化名),无缘大学生活,从呼和浩特来到北京,求治“双相情感障碍”。这是一种难治性精神疾病,以躁狂和忧郁交替发作为主要特征。  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北京德胜门中医院治疗了一年多。那是201
期刊
单单用“美食家”来形容苏东坡,那还是小看了他。孟子说:“君子远庖厨。”意思是美食家都要去吃别人做的,自己做,不成。而好吃的人则不同,会吃但是不会做,或者不愿意做,那不是标准的好吃,要说起诗人里的“好吃佬”,那非苏东坡莫属了。现在很多人都自诩为“吃货”,我们这种“吃货”在苏先生眼中恐怕还不够格哩,他热爱美食,也热爱厨房,属于“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写得文章”的新三好男人。他不仅能吃、会吃,还会变着法子
期刊
“果蔬对于补钙壮骨的贡献被很多人忽视了。”营养学院专家提示,部分绿叶蔬菜富含钙质,可与牛奶媲美,甚至超越牛奶,比如每百克全脂牛奶的钙含量为104mg(毫克)而小油菜为157mg,小白菜为90 mg,菠菜为73mg。如果计算钙的营养密度,100克全脂牛奶热量约为54千卡,小油菜热量约为15千卡,钙含量除以热量值得出钙的营养密度,前者为1.9,后者为10.2,小油菜明显胜出。  补钙壮骨离不开镁和钾,
期刊
康博士:  我父亲患有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已经5个月了,用了许多西药治疗未见明显效果,现仍疼痛难忍。请问,吃什么药可以缓解疼痛?此病与天气有无关联?  河北蔡林  蔡林读者: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带状疱疹在皮损愈合后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的称为慢性神经痛综合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生于高龄患者,与感染早期未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患者本身的慢性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有 关。在发病早期
期刊
小米,是养生达人的首选食品,可滋阴补血。病后,产后以及体质虚弱者一年四季均可服用。小米熬成的小米粥素有“代参汤”之美称。原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沈雁英介绍,小米不仅有养胃的功能,还能助眠安神,对缓解压力、紧张很有效。所以晚上睡不着觉,不妨喝点小米粥。  小米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及微量元素,具有很好的补血效果。另外由于小米未经大米那样的精制工序,所以保留了大部分的营养,其营养价值要比大米高很多,对人体健康的
期刊
1、 霉变坚果有致癌危险  坚果易受到黄曲霉的侵染。黄曲霉毒素引发的急性中毒,主要是损害肝脏,能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2、 炒焦的坚果可致癌  坚果中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普通的加热不足以破坏它们,但当坚果被炒焦时,温度早已在200℃以上,而此时这些原本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素则开始部分转化为致癌的笨并芘、杂环胺、丙烯酰胺等物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