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苏州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成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需求的生力军。本文探讨了如何实施新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适应目前苏州经济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经济转型 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1(c)-0171-01
1 实施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意义
对2010年苏州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只有50%左右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岗位为会计。对已就业会计岗位的学生调查显示,85%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于中小民营企业。
2010年苏州实现工业总产值28483.6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0.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产值4250.52亿元,增长24.1%。2010年苏州新设立的民营企业3.54万家。截至2010年12月31日,苏州共有私营企业18.26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7680家。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现状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对口不对称表明,社会招聘的专业数量中会计专业人才供需双方出现某种不平衡状况。而事实上,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相对简单,对于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的学历要求以大专为主;同时我国目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尚不完善,各部门人员配置比较精简,各企业招聘会计人才都注明要有实务操作能力,而且要求应聘的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具备各项综合素质能力,如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
因此,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主要思路应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和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2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过程以注入式教学为主
在教学方法上,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单纯强调知识传授,进行单向填鸭式知识灌输,这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及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时间和空间,缺少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场合和机会。知识传授代替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教师虽教会了学生理论知识,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去应用这些知识,如何把这些知识转换为能力。若遇到实际会计工作中如怎样编制会计会录、怎样编制报表,如何进行财务分析,就不知如何下手,就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财务信息帮助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2.2 考核流于形式
高职会计专业对学生成绩考核仍然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学期末的一张试卷来考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且一些教师还给学生具体的考核范围;这些导致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不注重知识的积累,更不注重实践,不愿意动手,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等不到提高,严重影响了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2.3 不重视学生关键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对于关键综合能力,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教学中培养的学生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不多,主要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仍采用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并没有注意到或者是刻意去培养学生的关键综合素质。加上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基础就相对薄弱,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平常的教学中根本就没有参与进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充分调动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动手完成一个相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较难的项目。
3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方法改革设想
我们借鉴我院中澳合作会计专业外澳方教学理念,对于构建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方法改革新模式的设想。
3.1 坚持以行动为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我行为为主要手段,老师只是引导、互动,只是去听他们所说,只是去看去感觉他们所做。
以企业全面预算为例,企业全面预算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有了一定会计知识基础上开设的一门课程。预算的基本理论教学结束以后,教师可以使用某中小企业的实际年度预算为案例,提供给学生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业务情境和市场行情,让学生扮演成企业预算编制者的角色,身临其境地编制企业收入、成本费用、支出、现金和报表预算,拉近了企业全面预算理论教学与企业预算编制实践的距离,让学生面对企业实务中复杂多变的不确定因素,学会如何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组织结构方面的特点确定企业的预算目标,编制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预算战略。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既可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与人协作共事的能力。
3.2 重视学生关键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锻炼关键综合素质能力主要是通过项目活动来完成。在会计专业课程每个阶段的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具体项目,通过一个项目活动,使得学生认识到知识的空缺,从而增强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固定资产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设置的项目。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依据固定资产的特征、会计处理方法和企业管理要求,为不同类型的企业编制固定资產管控流程。学生通过工作—决策—学习—再工作—再决策—再学习这样的重复的流程进行项目的完成。通过项目活动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使学生学会,在计划时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在决策时达到统一;在项目活动出现问题时,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解决问题,能够考虑到事情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并有勇气进行非常规的设想,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3 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考评,完善评价体系
考核、考试方法既是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手段,又是课程教学过程的延伸和深化。考核、考试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构成财会类课程教学改革过程的重要内容。
财会专业中存在大量的集操作和智力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教学,而且多数侧重于智力技能,例如:算账、记账,涉及面广,对于它们的考核不能只重结果,更应重过程考核。规范性和准确性是其评价的主要内容。以财务会计为例,财务会计涉及会计知识面广,对于会计专业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考核的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适用于整个财务会计课程的case study,其知识点的遍布整个课程,学生在某一个阶段学习完成以后就可以完成case study中对应的部分,课程结束,一个完整的case study也应该结束,占整个考核比重的50%,以此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侧重于过程考核,以达到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即“会用”的目的。同时对于重点章节,教师讲授的内容结束以后,采用闭卷或者开卷考试的方式,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比如财务会计中关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收入、固定资产的业务流程都可以个别考核;按照其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分别给出占整个考核比重的百分比。
这种考核方法使考核评价伴随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加强了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强化了必要的理论知识考核,既符合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能满足了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苏州市政府.苏州年鉴,2010.
[2] Kay Waters 2010 Working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关键词:经济转型 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1(c)-0171-01
1 实施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意义
对2010年苏州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只有50%左右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岗位为会计。对已就业会计岗位的学生调查显示,85%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于中小民营企业。
2010年苏州实现工业总产值28483.6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0.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产值4250.52亿元,增长24.1%。2010年苏州新设立的民营企业3.54万家。截至2010年12月31日,苏州共有私营企业18.26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民营企业7680家。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现状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对口不对称表明,社会招聘的专业数量中会计专业人才供需双方出现某种不平衡状况。而事实上,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相对简单,对于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的学历要求以大专为主;同时我国目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尚不完善,各部门人员配置比较精简,各企业招聘会计人才都注明要有实务操作能力,而且要求应聘的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具备各项综合素质能力,如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
因此,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主要思路应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和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2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过程以注入式教学为主
在教学方法上,我国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单纯强调知识传授,进行单向填鸭式知识灌输,这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缺乏学习的兴趣及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时间和空间,缺少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场合和机会。知识传授代替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教师虽教会了学生理论知识,但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去应用这些知识,如何把这些知识转换为能力。若遇到实际会计工作中如怎样编制会计会录、怎样编制报表,如何进行财务分析,就不知如何下手,就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财务信息帮助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2.2 考核流于形式
高职会计专业对学生成绩考核仍然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学期末的一张试卷来考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且一些教师还给学生具体的考核范围;这些导致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不注重知识的积累,更不注重实践,不愿意动手,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等不到提高,严重影响了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2.3 不重视学生关键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对于关键综合能力,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教学中培养的学生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不多,主要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仍采用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并没有注意到或者是刻意去培养学生的关键综合素质。加上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基础就相对薄弱,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平常的教学中根本就没有参与进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充分调动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也很少有机会动手完成一个相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较难的项目。
3 构建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方法改革设想
我们借鉴我院中澳合作会计专业外澳方教学理念,对于构建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方法改革新模式的设想。
3.1 坚持以行动为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我行为为主要手段,老师只是引导、互动,只是去听他们所说,只是去看去感觉他们所做。
以企业全面预算为例,企业全面预算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有了一定会计知识基础上开设的一门课程。预算的基本理论教学结束以后,教师可以使用某中小企业的实际年度预算为案例,提供给学生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业务情境和市场行情,让学生扮演成企业预算编制者的角色,身临其境地编制企业收入、成本费用、支出、现金和报表预算,拉近了企业全面预算理论教学与企业预算编制实践的距离,让学生面对企业实务中复杂多变的不确定因素,学会如何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组织结构方面的特点确定企业的预算目标,编制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预算战略。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既可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与人协作共事的能力。
3.2 重视学生关键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锻炼关键综合素质能力主要是通过项目活动来完成。在会计专业课程每个阶段的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具体项目,通过一个项目活动,使得学生认识到知识的空缺,从而增强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固定资产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设置的项目。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依据固定资产的特征、会计处理方法和企业管理要求,为不同类型的企业编制固定资產管控流程。学生通过工作—决策—学习—再工作—再决策—再学习这样的重复的流程进行项目的完成。通过项目活动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使学生学会,在计划时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在决策时达到统一;在项目活动出现问题时,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解决问题,能够考虑到事情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并有勇气进行非常规的设想,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3 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考评,完善评价体系
考核、考试方法既是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手段,又是课程教学过程的延伸和深化。考核、考试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构成财会类课程教学改革过程的重要内容。
财会专业中存在大量的集操作和智力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教学,而且多数侧重于智力技能,例如:算账、记账,涉及面广,对于它们的考核不能只重结果,更应重过程考核。规范性和准确性是其评价的主要内容。以财务会计为例,财务会计涉及会计知识面广,对于会计专业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考核的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适用于整个财务会计课程的case study,其知识点的遍布整个课程,学生在某一个阶段学习完成以后就可以完成case study中对应的部分,课程结束,一个完整的case study也应该结束,占整个考核比重的50%,以此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侧重于过程考核,以达到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即“会用”的目的。同时对于重点章节,教师讲授的内容结束以后,采用闭卷或者开卷考试的方式,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比如财务会计中关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收入、固定资产的业务流程都可以个别考核;按照其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分别给出占整个考核比重的百分比。
这种考核方法使考核评价伴随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加强了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强化了必要的理论知识考核,既符合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能满足了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苏州市政府.苏州年鉴,2010.
[2] Kay Waters 2010 Working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