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猪群发病呈现出新病不断增加,疾病非典型化,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经常发生,病原耐药问题日益突出,免疫抑制性疾病及营养代谢病日趋严重等特点。猪病频繁发生,给养猪业的发展及养殖效益的提高造成很大障碍。
一、原因
1 疾病控制能力低。目前养猪场(户)众多,规模不一,饲养管理水平和疫病防治水平差别很大,特别是一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等水平较低。中小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疾病控制能力普遍较低,造成疫病易发、多发。
2 疾痛综合防治观念落后。目前,广大养殖场(户)都非常重视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但是,由于知识欠缺,观念落后,而忽视创造好的饲养条件,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进行有效的隔离,提高机体抵抗力,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3 饲养环境差。饲养环境包括场区大环境,舍内小环境,卫生隔离条件及无害化处理过程等方面,在饲养环境差的猪场,猪病的发生率也高。
4 饲养管理水平低下。饲养管理水平低,直接影响猪群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影响猪群抵抗疾病的能力。饲养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如用药、用料、免疫、防疫、消毒等。药物使用不对症,给药途径不恰当、不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滥用抗生素等使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同时还可引起药物中毒。饲料问题如营养物质消化率低,营养浓度低,营养含量不平衡等,不仅造成猪群生产性能差,生产成本高,而且影响猪只的抗病能力,引发代谢疾病和传染病及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症。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差、疫苗选择不当及不良应激反应等可引起免疫失败,导致传染病发生。防疫消毒制度不健全,无严格的防疫消毒隔离制度,缺乏必要的消毒设备,再加上饲养环境差,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疫病的发生。
5 应激反应。在过冷、过热、噪音、气温突变、拥挤、断奶、转群、换料、运输等应激状态下,畜禽体内会产生异常代谢产物(如热应激蛋白等),同时激素(如类固醇)水平也会大幅提高,它们会影响淋巴细胞活性,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
二、对策
1 加强环境控制。改善猪场大环境。设置排水设施,及时排除污水,注意水源的保护,防止污染;场区搞好绿化,搞好环境消毒;加强对猪场粪便及污水的处理:严格执行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做好灭鼠灭虫工作等。控制好猪舍小环境。要注意从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尘埃和噪声等几方面做好猪舍环境控制。
2 科学饲养管理。选择适宜的饲养方式,优良的品种,减少不良应激,注意观察猪群,做好猪场的各种记录,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强猪只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3 规范治疗用药。建立健全用药记录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选择的治疗药物疗效要确切,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疗程要恰当,,合理使用纯中药免疫增强剂,提高机体免疫力。
4 建立科学的防疫制度。免疫程序的制定要首先考虑已发生疾病和高威胁疾病,根据猪场所在地区疫病发生和流行情况,提供种猪厂家的免疫情况,疫苗性质等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476100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畜牧局
476100河南省商丘市畜牧局
476700河南省宁陵县畜牧局
母猪化胎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王笃兰
一、病因
造成母猪化胎的原因是缺乏胎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胚胎发育停止或卵子质量不好或未能适时配种,卵子过于衰老,勉强受精,胚胎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被母体吸收。此外,母猪性激素分泌不足,或用药不当以及受到惊吓等,都有可能造成母猪化胎。在生产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防治措施
1 加强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在配种前3~14天增加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同时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使其较快地进入最佳配种状态;对膘情较差的空怀母猪,可采用配种优饲的饲养方法,即在配种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加强营养,使它尽可能地恢复膘情、体力,以利于配种、受胎、保胎,提高产仔率。
2 适时配种。母猪发情由极端兴奋转为比较安静,愿意接受公猪爬跨或平压母猪腰部,母猪呆立不动时配种最佳。为保险起见配种后8~12小时再重复配种1次。
3 提高饲料品质。怀孕期间的母猪,饲料品质要好,严禁用霉变、污染、冰冻饲料喂母猪,否则易发生食物或农药中毒,轻者会造成胚胎中毒死亡,重者则影响母猪的生命安全。
4 调节内分泌。在配种后7天,每头母猪肌注孕酮30毫克,可有效减少胚胎死亡,防止母猪化胎。
5 疾病防治。如母猪患产道病,病原微生物侵袭影响胚胎发育,胚胎附着困难,必须先治疗产道疾病,治愈后再配种繁殖。
271500山东省东平县畜牧局
一、原因
1 疾病控制能力低。目前养猪场(户)众多,规模不一,饲养管理水平和疫病防治水平差别很大,特别是一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等水平较低。中小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疾病控制能力普遍较低,造成疫病易发、多发。
2 疾痛综合防治观念落后。目前,广大养殖场(户)都非常重视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但是,由于知识欠缺,观念落后,而忽视创造好的饲养条件,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进行有效的隔离,提高机体抵抗力,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3 饲养环境差。饲养环境包括场区大环境,舍内小环境,卫生隔离条件及无害化处理过程等方面,在饲养环境差的猪场,猪病的发生率也高。
4 饲养管理水平低下。饲养管理水平低,直接影响猪群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影响猪群抵抗疾病的能力。饲养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如用药、用料、免疫、防疫、消毒等。药物使用不对症,给药途径不恰当、不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滥用抗生素等使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同时还可引起药物中毒。饲料问题如营养物质消化率低,营养浓度低,营养含量不平衡等,不仅造成猪群生产性能差,生产成本高,而且影响猪只的抗病能力,引发代谢疾病和传染病及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症。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差、疫苗选择不当及不良应激反应等可引起免疫失败,导致传染病发生。防疫消毒制度不健全,无严格的防疫消毒隔离制度,缺乏必要的消毒设备,再加上饲养环境差,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疫病的发生。
5 应激反应。在过冷、过热、噪音、气温突变、拥挤、断奶、转群、换料、运输等应激状态下,畜禽体内会产生异常代谢产物(如热应激蛋白等),同时激素(如类固醇)水平也会大幅提高,它们会影响淋巴细胞活性,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
二、对策
1 加强环境控制。改善猪场大环境。设置排水设施,及时排除污水,注意水源的保护,防止污染;场区搞好绿化,搞好环境消毒;加强对猪场粪便及污水的处理:严格执行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做好灭鼠灭虫工作等。控制好猪舍小环境。要注意从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尘埃和噪声等几方面做好猪舍环境控制。
2 科学饲养管理。选择适宜的饲养方式,优良的品种,减少不良应激,注意观察猪群,做好猪场的各种记录,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增强猪只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3 规范治疗用药。建立健全用药记录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选择的治疗药物疗效要确切,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和疗程要恰当,,合理使用纯中药免疫增强剂,提高机体免疫力。
4 建立科学的防疫制度。免疫程序的制定要首先考虑已发生疾病和高威胁疾病,根据猪场所在地区疫病发生和流行情况,提供种猪厂家的免疫情况,疫苗性质等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476100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畜牧局
476100河南省商丘市畜牧局
476700河南省宁陵县畜牧局
母猪化胎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王笃兰
一、病因
造成母猪化胎的原因是缺乏胎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胚胎发育停止或卵子质量不好或未能适时配种,卵子过于衰老,勉强受精,胚胎不能正常发育而死亡,被母体吸收。此外,母猪性激素分泌不足,或用药不当以及受到惊吓等,都有可能造成母猪化胎。在生产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防治措施
1 加强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在配种前3~14天增加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同时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使其较快地进入最佳配种状态;对膘情较差的空怀母猪,可采用配种优饲的饲养方法,即在配种前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加强营养,使它尽可能地恢复膘情、体力,以利于配种、受胎、保胎,提高产仔率。
2 适时配种。母猪发情由极端兴奋转为比较安静,愿意接受公猪爬跨或平压母猪腰部,母猪呆立不动时配种最佳。为保险起见配种后8~12小时再重复配种1次。
3 提高饲料品质。怀孕期间的母猪,饲料品质要好,严禁用霉变、污染、冰冻饲料喂母猪,否则易发生食物或农药中毒,轻者会造成胚胎中毒死亡,重者则影响母猪的生命安全。
4 调节内分泌。在配种后7天,每头母猪肌注孕酮30毫克,可有效减少胚胎死亡,防止母猪化胎。
5 疾病防治。如母猪患产道病,病原微生物侵袭影响胚胎发育,胚胎附着困难,必须先治疗产道疾病,治愈后再配种繁殖。
271500山东省东平县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