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部肿瘤切除手术,对于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人有时难以承受。江苏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胸外科博士生导师许林教授带领手术团队,为一位611岁老年气管肿瘤患者,成功进行了全球首例全胸腔镜气管肿瘤切除次级隆突重建手术,在此,他向读者介绍——
611岁的邵大爷,吸烟400多年,近两个多月一直咳嗽,并且痰中带血。到医院做了胸部CT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左肺的主气管内有一直径约3 厘米的肿瘤。由于这个部位是左肺上叶、下叶支气管的分叉处,肿瘤阻塞在这个部位,按常规需要开胸将左肺全部切除,病人不仅要丧失一半的肺功能,且胸部手术切口将达到300厘米。由于邵大爷年龄较大,长年吸烟导致肺气肿,心肺功能都比较差。而且3 年前曾患左肾恶性肿瘤,进行过左肾切除手术。难以再承受常规开胸手术的大创伤和高风险。但是如果不做手术,肿瘤生长迅速,将完全阻塞左肺,还有可能继续转移和扩散,导致心肺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胸腔镜微创手术是胸外科近年来的重要发展,为胸外科手术尽量减小病人的创伤提供了可能。但是邵大爷肿瘤生长的部位比较特殊,手术的主要难度在于切除肿瘤之后,还要重新建立起气管通道,医学上称为“次级隆突重建吻合”,才能保住病变一侧的肺功能。因此,用胸腔镜微创方法来进行这种手术,手术切口小,空间小,要完成3 个支气管重建吻合,操作难度很大,以往没有过类似成功的手术病例。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每年完成5000余例全胸腔镜胸部肿瘤切除手术。胸外科医生们经过术前的精心准备,决定为邵大爷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新术式——全胸腔镜气管肿瘤切除次级隆突重建。
手术中,医生仅在邵大爷左侧胸壁打了3 个小孔,代替传统手术约300厘米的切口。医生在切除左主支气管、左上肺及下肺支气管分叉处的肿瘤之后,先将左肺上、下叶支气管的侧壁缝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次级隆突,然后将其与左主支气管下段吻合,形成新的气管通道,完成了常规大切口亦难以完成的手术。手术的顺利进行,不仅得力于现代胸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也得力于主刀医生发明的一种新型手术缝合针和“弯针直缝吻合技术”。这种新的缝合方法变以往持针器横夹弧形的缝合针为直夹,动作幅度小。除了常规的“左钩右挑”,还能“直戳反钩”,进行3600度缝合,实现了全方位缝合操作无死角。保证了高难度的多个支气管吻合重建次级隆突的顺利完成。
随着高科技腔镜手术器械的应用和临床医生技术日趋熟练,胸腔镜手术应用范围日渐扩大。从原来简单的肺大泡切除发展到复杂的肺癌根治术,为病人提供了一个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特点为:①无需剖胸,出血少。②减少了开胸、关胸的时间,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③电视胸腔镜的镜像放大作用,使肺部的细微结构更清晰,操作更精确。④内镜器械的发展,如血管、气管切割缝合器,带扣血管夹,超声刀的应用,使手术更快捷和安全。⑤全胸腔镜手术无需切断胸背部肌肉,无需撑开肋骨。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下床活动早,卧床时间短。有利于患者咳嗽排痰,减少了肺部并发症,术后患侧上肢活动恢复早、恢复好,肺功能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更适用于老年体弱的病人。
邵老先生的手术历时4 小时,术中出血不到1000毫升,左肺得以保留,术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术后邵老先生恢复良好,122天后,已经可以自行上下9层楼锻炼身体了。
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胸腔镜微创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胸腔镜手术的历史性突破。
(陈炜胥林花整理)
(编辑林妙)
611岁的邵大爷,吸烟400多年,近两个多月一直咳嗽,并且痰中带血。到医院做了胸部CT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左肺的主气管内有一直径约3 厘米的肿瘤。由于这个部位是左肺上叶、下叶支气管的分叉处,肿瘤阻塞在这个部位,按常规需要开胸将左肺全部切除,病人不仅要丧失一半的肺功能,且胸部手术切口将达到300厘米。由于邵大爷年龄较大,长年吸烟导致肺气肿,心肺功能都比较差。而且3 年前曾患左肾恶性肿瘤,进行过左肾切除手术。难以再承受常规开胸手术的大创伤和高风险。但是如果不做手术,肿瘤生长迅速,将完全阻塞左肺,还有可能继续转移和扩散,导致心肺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胸腔镜微创手术是胸外科近年来的重要发展,为胸外科手术尽量减小病人的创伤提供了可能。但是邵大爷肿瘤生长的部位比较特殊,手术的主要难度在于切除肿瘤之后,还要重新建立起气管通道,医学上称为“次级隆突重建吻合”,才能保住病变一侧的肺功能。因此,用胸腔镜微创方法来进行这种手术,手术切口小,空间小,要完成3 个支气管重建吻合,操作难度很大,以往没有过类似成功的手术病例。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每年完成5000余例全胸腔镜胸部肿瘤切除手术。胸外科医生们经过术前的精心准备,决定为邵大爷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新术式——全胸腔镜气管肿瘤切除次级隆突重建。
手术中,医生仅在邵大爷左侧胸壁打了3 个小孔,代替传统手术约300厘米的切口。医生在切除左主支气管、左上肺及下肺支气管分叉处的肿瘤之后,先将左肺上、下叶支气管的侧壁缝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次级隆突,然后将其与左主支气管下段吻合,形成新的气管通道,完成了常规大切口亦难以完成的手术。手术的顺利进行,不仅得力于现代胸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也得力于主刀医生发明的一种新型手术缝合针和“弯针直缝吻合技术”。这种新的缝合方法变以往持针器横夹弧形的缝合针为直夹,动作幅度小。除了常规的“左钩右挑”,还能“直戳反钩”,进行3600度缝合,实现了全方位缝合操作无死角。保证了高难度的多个支气管吻合重建次级隆突的顺利完成。
随着高科技腔镜手术器械的应用和临床医生技术日趋熟练,胸腔镜手术应用范围日渐扩大。从原来简单的肺大泡切除发展到复杂的肺癌根治术,为病人提供了一个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特点为:①无需剖胸,出血少。②减少了开胸、关胸的时间,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③电视胸腔镜的镜像放大作用,使肺部的细微结构更清晰,操作更精确。④内镜器械的发展,如血管、气管切割缝合器,带扣血管夹,超声刀的应用,使手术更快捷和安全。⑤全胸腔镜手术无需切断胸背部肌肉,无需撑开肋骨。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下床活动早,卧床时间短。有利于患者咳嗽排痰,减少了肺部并发症,术后患侧上肢活动恢复早、恢复好,肺功能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更适用于老年体弱的病人。
邵老先生的手术历时4 小时,术中出血不到1000毫升,左肺得以保留,术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术后邵老先生恢复良好,122天后,已经可以自行上下9层楼锻炼身体了。
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胸腔镜微创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胸腔镜手术的历史性突破。
(陈炜胥林花整理)
(编辑林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