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豫北群鼓文化是中原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它以气势磅礴,苍劲有力,高亢激昂,强劲粗犷,在中原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是黄河流域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为特色,与我国人民千百年来的生活习俗、传统观念密切相关。这种民间艺术文化,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使群鼓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
一、豫北群鼓概况
鼓在豫北民间歌舞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形成了特有的鼓群文化。据史料记载,清《新乡县志·风俗》部记有:“上元剪彩为灯……鸣缸叠鼓”,《祭祀》记有:“祭器则幡鼗琴瑟……”(鼗《辞源》注:“小鼓、犹今之拨浪鼓。)鼓的种类很多,有礅鼓、冬鼓、战鼓、腰鼓、堂鼓、板鼓、佛鼓、鼗鼓、铜鼓、鱼鼓、八角鼓等。这些鼓在豫北地区流传广泛,形成了鼓群,几乎村村皆有鼓。
二、豫北群鼓的内容
新乡很早以前就有黄帝在冀州造鼓的传说故事。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即发生在豫北现今的西牧村一带。
豫北鼓在民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豫北的鼓有很多种类,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腊鼓驱疫”,是以鼓声驱除病魔,以求消灾免祸,这是人们渴望平安,追求幸福的象征;“开闪鼓”,据说是由古代的仪仗形式发展而来,因边打边摇闪着鼓身,把围观者拥护到街道两旁,故而得名“开闪鼓”,还有“大鼓助威”、“小冬鼓玩会”、“佛鼓”等等。大旱祈雨,擂鼓求天,是豫北古代的风俗。随着民俗的变化,至今有的被保留了,也有的被淘汰了,鼓舞和鼓乐的兴盛与衰亡,与民俗有着紧密的关联。
三、豫北群鼓文化的传承保护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及其文化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深刻的转型时期。许多老艺师相继去世,演技衰退,能读懂这些乐谱的艺人越来越少,如果不尽快将这些谱子的内容口头传授下去的话,它们很可能真的成为一本本无人可识的天书。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抢救和原样保存鼓乐的重要性,使豫北鼓乐能从多种渠道更好的予以传承。
(一)让群鼓走进课堂
长期以来,传统音乐在普通中小学里几乎是空白。我国的音乐教育陷入了单一的、封闭的“欧洲音乐中心论”的误区,忽视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育。这种情况导致了民族民间音乐缺少生存的土壤。许多孩子只知刘德华,而不知刘天华。因此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必须要从教育入手,从娃娃抓起,必须使它进入课堂,从而建立起民族民间文化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土壤。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为了将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更好的继承下来,必须打破传男不传女的旧俗,培养一批女乐手。把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和进行素质教育、创办艺术特色学校有机的结合起来。面对新世纪,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开发课程资源,使乡土音乐走进课堂成为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第一,让群鼓作为乡土教材进入学校教育,就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教材,因此我们应该联合当地的民间艺人、音乐教师、教研机构、民族音乐学专家、教育学、心理学等研究人员来建立起一个中小学乡土音乐教材编写组,编写出合适的鼓乐教材,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使鼓乐走进课堂具有强大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物质理论基础。
第二,我国由于长期在封闭的、单一的、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音乐教师大多建构的是欧洲音乐理论体系,欠缺的是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理解。自音乐教育改革以来,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和地位被重新确立,将其列入了我国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之中。但是,目前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育人才还没有大批量地培养出来,所以在现阶段,将群鼓引进课堂,我们主要要聘请民间艺人来校讲座、授课,并帮助各校的音乐老师掌握一些基本的鼓乐常识和技能,同时有组织地带领学生们到民间乐社中拜师学艺,使他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豫北群鼓生存的原始状态。但是,也不能完全依靠民间艺人、因为民间艺人在教育、教学上也有其局限和不足,应积极培养一批热爱鼓乐的音乐教师,与民间艺人携起手来共同实践。一方面,将己在岗的音乐教师组织起来学习鼓乐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应在高等师范院校及各级各类的音乐教育系的民族民间音乐课中讲授西安鼓乐,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目前在学校领导和许多家长的观念中仍然认为升学是第一位的,许多孩子不能得到全面的教育和发展,尤其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更为严重,音乐教育的改革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展和足夠的重视。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学校的受教育者占绝大多数,并且农村正好保存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但是他们自己却常常处于无意识的状态。面对这种负面影响,作为各级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不怕艰难,努力克服、转化、改善、协调这些消极因素,充分利用好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二)传播媒体
包括广播、电视、网络等在内的现代大众传媒,尽管目前传统音乐的节目比重还少得可怜,但由于它具有别的传播媒介无法企及的优势,它可以将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通过数字化图像录入或转换而复制、储存下来,而且还可以制作成光盘,适于传播或保存。现在,各种现代传媒的发展,各种文化市场中介环节地出现,打破了先前的许多局限,完全可以将豫北群鼓用现代化的复制技术和市场化手段传播开来,并进行大规模运作,以期赢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更广泛地接受与了解。
(三)豫北群鼓的保护价值
从文化的自然发展规律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原生态民间文化长期自行繁衍的特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鉴于此,在豫北群鼓将消亡之时,千方百计地予以抢救和保护,是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
1.历史价值
豫北群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过去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我们可以从中活态地认识和了解历史。全面保留其古老的“活态”音乐形式,使其保持有一定的中国古代民间音乐的体态信息。它蓄积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精华,保留了最浓缩的传统音乐特色,是传统音乐历史的活态传承,是传统音乐灵魂的一部分。通过全面地收集、整理并予以系统性地研究,可以弥补正史典籍的不足、遗漏或讳饰,帮助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认识已逝的历史及文化,更能够弥补中国古生态音乐认识上的不足。 2.文化价值
民族文化包括两个大的类别——人文文化和民间文化,传播中,这两种文化常常相互吸收,互相融合,但又有不同的特点。音乐与其他艺术品种不同,其传播,一方面靠乐谱,另一方面靠音乐人的代代相传,口传心授。两者都可能因时光流逝而发生变异。但在某些基本方面又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因此,民间抄谱可能就有早期珍贵乐谱的遗脉,至今仍存活于民间的乐种可能就是千百年前早已“失传”的遗响。豫北群鼓虽然流行民间年代久远,受到了民间文化的浸润,因时光流逝发生了变异,但它靠乐人代代相传、口传心授下来的某些基本东西又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既有传统的保留曲目,又有传世的古老乐谱、使用乐器、演奏方式、技术知识,继承了唐宋以来的音乐传统观念,承载着人文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双重性,展现出鲜明的文化价值。因此,豫北群鼓是一部活的音乐史,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瑰丽遗产。
3.精神价值
豫北群鼓中深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产品,这些维系民族血脉的元素,形成民族特有的文化传承。这些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华、文化观念,包含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群体意识,是民族的灵魂以及民族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它传承了民族文化、民族精髓,使民族文化的精神文化价值以其独特性在多元文化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鼓乐已不再具有当初的地位和功能,但它作为民族形成过程的历史见证,作为民族的珍贵历史文化、精神情感的活态遗存,具有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其意义和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重要。
4.审美价值
传统音乐艺术中存在大量的表演艺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豫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祭祀文化贯穿两千多年的历史,迎神赛社活动连年不断,各类庙会举不胜举,群鼓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依附于民俗文化的背景成长发展起来,其节奏性强、音响强烈,成为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还可依照各自的音色、音量、节奏比例组合演奏,节奏鲜明、速度急快、起伏跌宕,根据鼓曲的情节需要有时加入钱饶的磕击、闷击、边击,击鼓的磨鼓钉、击鼓花等丰富多彩的音色,给观众以完美的听觉享受。队形变化丰富多端,各种乐器自成一组,节奏整齐划一,乐器配合默契,造型动中有静,静中求动,动静结合,即具备统一完整的和谐、平衡美,又兼具千变万化的形式美。给人视觉以对比、变化、统一、和谐的美感,以其浑厚威武,刚劲有力,慷慨激昂,对比变化、起伏跌宕的音响美和整齐划一、动静结合、队形丰富、五彩缤纷的表演美在诸多的民间艺术形式中脱颖而出,成为节日庆典等活动烘托气氛的主要音乐形式。
8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豫北地区锣鼓音乐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近郊几乎村村都有自己的锣鼓队,市区各大厂矿也纷纷组建自己的锣鼓队,每逢节日庆典、商场开业、建筑竣工、迎宾等活动,似乎只有敲响欢庆的锣鼓队才能表达出内心的喜悦和欢乐,尤其在元宵节活动中各乡镇、厂矿企业锣鼓队汇集一处,伴隨节日的秧歌、狮子、龙灯、高跷、跑竹马、旱船等喜庆的社火队伍,敲起热烈的鼓点,烘托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充满了浓郁的民风、民俗、民趣的民间节庆气氛。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民间文化已不仅限于口口相传,它的传承途径日益丰富,希望这些民间文化能够通过正规的教学传承下来,并得到有效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项目】
该论文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豫北群鼓文化调查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河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10476002
【参考文献】
[1]李晓春,戏曲文化与人格塑造——论戏曲进入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建构的重要性,《四川戏剧》,2009.(1)
[2]王晓坤,新乡鼓乐探析,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4)
[3]赵延芳,大学生应该是戏曲艺术的知音———谈戏曲艺术和高校素质教育,戏文,2001.(4)
[4]田玲,让戏曲走进大学校园,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11)
一、豫北群鼓概况
鼓在豫北民间歌舞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形成了特有的鼓群文化。据史料记载,清《新乡县志·风俗》部记有:“上元剪彩为灯……鸣缸叠鼓”,《祭祀》记有:“祭器则幡鼗琴瑟……”(鼗《辞源》注:“小鼓、犹今之拨浪鼓。)鼓的种类很多,有礅鼓、冬鼓、战鼓、腰鼓、堂鼓、板鼓、佛鼓、鼗鼓、铜鼓、鱼鼓、八角鼓等。这些鼓在豫北地区流传广泛,形成了鼓群,几乎村村皆有鼓。
二、豫北群鼓的内容
新乡很早以前就有黄帝在冀州造鼓的传说故事。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即发生在豫北现今的西牧村一带。
豫北鼓在民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豫北的鼓有很多种类,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腊鼓驱疫”,是以鼓声驱除病魔,以求消灾免祸,这是人们渴望平安,追求幸福的象征;“开闪鼓”,据说是由古代的仪仗形式发展而来,因边打边摇闪着鼓身,把围观者拥护到街道两旁,故而得名“开闪鼓”,还有“大鼓助威”、“小冬鼓玩会”、“佛鼓”等等。大旱祈雨,擂鼓求天,是豫北古代的风俗。随着民俗的变化,至今有的被保留了,也有的被淘汰了,鼓舞和鼓乐的兴盛与衰亡,与民俗有着紧密的关联。
三、豫北群鼓文化的传承保护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及其文化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深刻的转型时期。许多老艺师相继去世,演技衰退,能读懂这些乐谱的艺人越来越少,如果不尽快将这些谱子的内容口头传授下去的话,它们很可能真的成为一本本无人可识的天书。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抢救和原样保存鼓乐的重要性,使豫北鼓乐能从多种渠道更好的予以传承。
(一)让群鼓走进课堂
长期以来,传统音乐在普通中小学里几乎是空白。我国的音乐教育陷入了单一的、封闭的“欧洲音乐中心论”的误区,忽视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育。这种情况导致了民族民间音乐缺少生存的土壤。许多孩子只知刘德华,而不知刘天华。因此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必须要从教育入手,从娃娃抓起,必须使它进入课堂,从而建立起民族民间文化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土壤。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为了将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更好的继承下来,必须打破传男不传女的旧俗,培养一批女乐手。把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和进行素质教育、创办艺术特色学校有机的结合起来。面对新世纪,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开发课程资源,使乡土音乐走进课堂成为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第一,让群鼓作为乡土教材进入学校教育,就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教材,因此我们应该联合当地的民间艺人、音乐教师、教研机构、民族音乐学专家、教育学、心理学等研究人员来建立起一个中小学乡土音乐教材编写组,编写出合适的鼓乐教材,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使鼓乐走进课堂具有强大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物质理论基础。
第二,我国由于长期在封闭的、单一的、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音乐教师大多建构的是欧洲音乐理论体系,欠缺的是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理解。自音乐教育改革以来,民族音乐教育的价值和地位被重新确立,将其列入了我国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之中。但是,目前符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育人才还没有大批量地培养出来,所以在现阶段,将群鼓引进课堂,我们主要要聘请民间艺人来校讲座、授课,并帮助各校的音乐老师掌握一些基本的鼓乐常识和技能,同时有组织地带领学生们到民间乐社中拜师学艺,使他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豫北群鼓生存的原始状态。但是,也不能完全依靠民间艺人、因为民间艺人在教育、教学上也有其局限和不足,应积极培养一批热爱鼓乐的音乐教师,与民间艺人携起手来共同实践。一方面,将己在岗的音乐教师组织起来学习鼓乐的基本常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应在高等师范院校及各级各类的音乐教育系的民族民间音乐课中讲授西安鼓乐,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目前在学校领导和许多家长的观念中仍然认为升学是第一位的,许多孩子不能得到全面的教育和发展,尤其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更为严重,音乐教育的改革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展和足夠的重视。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学校的受教育者占绝大多数,并且农村正好保存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但是他们自己却常常处于无意识的状态。面对这种负面影响,作为各级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不怕艰难,努力克服、转化、改善、协调这些消极因素,充分利用好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二)传播媒体
包括广播、电视、网络等在内的现代大众传媒,尽管目前传统音乐的节目比重还少得可怜,但由于它具有别的传播媒介无法企及的优势,它可以将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通过数字化图像录入或转换而复制、储存下来,而且还可以制作成光盘,适于传播或保存。现在,各种现代传媒的发展,各种文化市场中介环节地出现,打破了先前的许多局限,完全可以将豫北群鼓用现代化的复制技术和市场化手段传播开来,并进行大规模运作,以期赢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更广泛地接受与了解。
(三)豫北群鼓的保护价值
从文化的自然发展规律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原生态民间文化长期自行繁衍的特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鉴于此,在豫北群鼓将消亡之时,千方百计地予以抢救和保护,是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
1.历史价值
豫北群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过去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我们可以从中活态地认识和了解历史。全面保留其古老的“活态”音乐形式,使其保持有一定的中国古代民间音乐的体态信息。它蓄积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精华,保留了最浓缩的传统音乐特色,是传统音乐历史的活态传承,是传统音乐灵魂的一部分。通过全面地收集、整理并予以系统性地研究,可以弥补正史典籍的不足、遗漏或讳饰,帮助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认识已逝的历史及文化,更能够弥补中国古生态音乐认识上的不足。 2.文化价值
民族文化包括两个大的类别——人文文化和民间文化,传播中,这两种文化常常相互吸收,互相融合,但又有不同的特点。音乐与其他艺术品种不同,其传播,一方面靠乐谱,另一方面靠音乐人的代代相传,口传心授。两者都可能因时光流逝而发生变异。但在某些基本方面又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因此,民间抄谱可能就有早期珍贵乐谱的遗脉,至今仍存活于民间的乐种可能就是千百年前早已“失传”的遗响。豫北群鼓虽然流行民间年代久远,受到了民间文化的浸润,因时光流逝发生了变异,但它靠乐人代代相传、口传心授下来的某些基本东西又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既有传统的保留曲目,又有传世的古老乐谱、使用乐器、演奏方式、技术知识,继承了唐宋以来的音乐传统观念,承载着人文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双重性,展现出鲜明的文化价值。因此,豫北群鼓是一部活的音乐史,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瑰丽遗产。
3.精神价值
豫北群鼓中深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产品,这些维系民族血脉的元素,形成民族特有的文化传承。这些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华、文化观念,包含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群体意识,是民族的灵魂以及民族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它传承了民族文化、民族精髓,使民族文化的精神文化价值以其独特性在多元文化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鼓乐已不再具有当初的地位和功能,但它作为民族形成过程的历史见证,作为民族的珍贵历史文化、精神情感的活态遗存,具有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其意义和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重要。
4.审美价值
传统音乐艺术中存在大量的表演艺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豫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祭祀文化贯穿两千多年的历史,迎神赛社活动连年不断,各类庙会举不胜举,群鼓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依附于民俗文化的背景成长发展起来,其节奏性强、音响强烈,成为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还可依照各自的音色、音量、节奏比例组合演奏,节奏鲜明、速度急快、起伏跌宕,根据鼓曲的情节需要有时加入钱饶的磕击、闷击、边击,击鼓的磨鼓钉、击鼓花等丰富多彩的音色,给观众以完美的听觉享受。队形变化丰富多端,各种乐器自成一组,节奏整齐划一,乐器配合默契,造型动中有静,静中求动,动静结合,即具备统一完整的和谐、平衡美,又兼具千变万化的形式美。给人视觉以对比、变化、统一、和谐的美感,以其浑厚威武,刚劲有力,慷慨激昂,对比变化、起伏跌宕的音响美和整齐划一、动静结合、队形丰富、五彩缤纷的表演美在诸多的民间艺术形式中脱颖而出,成为节日庆典等活动烘托气氛的主要音乐形式。
8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豫北地区锣鼓音乐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近郊几乎村村都有自己的锣鼓队,市区各大厂矿也纷纷组建自己的锣鼓队,每逢节日庆典、商场开业、建筑竣工、迎宾等活动,似乎只有敲响欢庆的锣鼓队才能表达出内心的喜悦和欢乐,尤其在元宵节活动中各乡镇、厂矿企业锣鼓队汇集一处,伴隨节日的秧歌、狮子、龙灯、高跷、跑竹马、旱船等喜庆的社火队伍,敲起热烈的鼓点,烘托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场面,充满了浓郁的民风、民俗、民趣的民间节庆气氛。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民间文化已不仅限于口口相传,它的传承途径日益丰富,希望这些民间文化能够通过正规的教学传承下来,并得到有效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项目】
该论文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豫北群鼓文化调查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河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10476002
【参考文献】
[1]李晓春,戏曲文化与人格塑造——论戏曲进入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建构的重要性,《四川戏剧》,2009.(1)
[2]王晓坤,新乡鼓乐探析,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4)
[3]赵延芳,大学生应该是戏曲艺术的知音———谈戏曲艺术和高校素质教育,戏文,2001.(4)
[4]田玲,让戏曲走进大学校园,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