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有不少的中学生厌学语文已成为事实。语文,本应该是最有趣味的课程,如今却变得枯燥乏味而令人昏昏欲睡。不少学生面对清新动人、含蓄隽永的文学作品,或迷惘茫然,不知所云;或囫囵吞枣,无动于衷;或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即使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才能有所体会,但仍难以言传,久而久之,致使学生厌学语文。对此,我认为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改变这一状况,恰当地处理课文的艺术性,进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过去的语文教学上更多注重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文这一学科的审美功能。但是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美感的学科。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掘汉语所渗透、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因素,不要把教育变成非常枯燥的、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要把学母语、爱祖国的审美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排斥在教育过程之外。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多一点审美体验呢?
一、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分析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心中的“那种感觉”,并利用“那种感觉”所引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逐步实现智能培养和人格教育的目的。怎么唤起“那种感觉”?没有想象和联想,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态度,不能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也不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拓展。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这就是审美的魅力所在。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美文,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但学生大脑中所产生的意象决不应该仅限于作者直接描绘出来的。教师应调动学生在作品意象的激发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意象进行发散和补充,这样文学欣赏过程才算完成,学生也才能真正体验到作品的意象美。才会由衷地为美的景物所感动。在讲授此文时,先找一名学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闭目聆听,品味五幅春景图,并尽量想象画面内容,如读到“不让”、“赶趟儿”、“像火”、“像霞”、“像雪”“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时,要在想象中呈现那春花争芳吐艳的美景,呈现一幅累累硕果挂满枝头的画面,把各自想象中所看到的而书上尚未写出的景色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结果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纷纷借助想象的翅膀对美的形象进行新的挖掘。好词、好句、好景层出不穷,为这篇美文增添了合乎情理的新意境,达到了知识共享。同时也得到了“意美的感心,育美的感耳,形美的感目”一种美的享受。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力,感悟体味作品中的思想美
美是连结情感的纽带,审美鉴赏是一种艺术认识活动,它始终伴随着活生生的形象和内心的情感反应。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挞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在进行思维训练的同时,还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文章如酒,酒能深入人心的肌体和血液。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文中的善、文中的美,文中奔涌着的作者那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
我们所学的许多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蕴蓄着他们丰盈的思想与情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难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亡国之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等。因此,阅读时要细细体会,感悟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让自己的心一步步贴近作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让字字句句仿佛出于己之口,让浓浓情意仿佛出于己心。但是文学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往往不易感受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促使学生产生认同。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而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力。
三、培养学生的语感,品味作品的语言美
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符号,更蕴含着种种“情趣”或“诗意”。这些情趣和诗意,就是语言文字的种种神韵、种种情感意向因素,也是一种审美因素。要领悟到这些因素。便要有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在论述语感时说过:“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切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能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使语言文字不致成为“死板板的符号”呢?那便要注重语感,而语感的注重,又加强了审美能力。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连相贯的。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 ,要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美感主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联的感受。在教学李汉荣的《山中访友》。(下转第14页)(上接第13页)首先,让学生听教学磁带中的朗读,在专心的聆听中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幽美。然后,指导学生默读,要求学生注意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对山中“朋友”进行生动描写的语句,仔细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三步,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学生适当的运用朗读技巧,把握好朗读时的轻重、高低、快慢,从而恰如其分地展现课文中幽美宁静雄伟的意境。第四步,讲评,先由学生自评,再由老师讲评学生朗读时对语音、语调、语速的把握,评学生是否在朗读中充分展现了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通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第五步,挑出重点段落,即最能表现文中主题的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可齐读,可分组朗读、也可单个朗读,边读边讲析、讨论,从而深刻地领会作者比喻、拟人的精妙,描写的传神,以及贯穿于描写之中的对山中“朋友”的依恋、赞美之情。第六步,再一次齐声朗读课文。这一次朗读,建立在前五步感受了解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对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感情的把握之上,便可达到“入境”,即深入文章艺术境界,心境与“文境”融为一体的效果。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桃红初级中学
过去的语文教学上更多注重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文这一学科的审美功能。但是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美感的学科。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掘汉语所渗透、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因素,不要把教育变成非常枯燥的、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要把学母语、爱祖国的审美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排斥在教育过程之外。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多一点审美体验呢?
一、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分析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心中的“那种感觉”,并利用“那种感觉”所引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逐步实现智能培养和人格教育的目的。怎么唤起“那种感觉”?没有想象和联想,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态度,不能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也不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拓展。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这就是审美的魅力所在。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美文,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但学生大脑中所产生的意象决不应该仅限于作者直接描绘出来的。教师应调动学生在作品意象的激发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意象进行发散和补充,这样文学欣赏过程才算完成,学生也才能真正体验到作品的意象美。才会由衷地为美的景物所感动。在讲授此文时,先找一名学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闭目聆听,品味五幅春景图,并尽量想象画面内容,如读到“不让”、“赶趟儿”、“像火”、“像霞”、“像雪”“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时,要在想象中呈现那春花争芳吐艳的美景,呈现一幅累累硕果挂满枝头的画面,把各自想象中所看到的而书上尚未写出的景色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结果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纷纷借助想象的翅膀对美的形象进行新的挖掘。好词、好句、好景层出不穷,为这篇美文增添了合乎情理的新意境,达到了知识共享。同时也得到了“意美的感心,育美的感耳,形美的感目”一种美的享受。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力,感悟体味作品中的思想美
美是连结情感的纽带,审美鉴赏是一种艺术认识活动,它始终伴随着活生生的形象和内心的情感反应。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挞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在进行思维训练的同时,还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文章如酒,酒能深入人心的肌体和血液。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文中的善、文中的美,文中奔涌着的作者那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
我们所学的许多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蕴蓄着他们丰盈的思想与情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难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亡国之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等。因此,阅读时要细细体会,感悟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让自己的心一步步贴近作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让字字句句仿佛出于己之口,让浓浓情意仿佛出于己心。但是文学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往往不易感受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促使学生产生认同。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而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力。
三、培养学生的语感,品味作品的语言美
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符号,更蕴含着种种“情趣”或“诗意”。这些情趣和诗意,就是语言文字的种种神韵、种种情感意向因素,也是一种审美因素。要领悟到这些因素。便要有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在论述语感时说过:“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切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能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使语言文字不致成为“死板板的符号”呢?那便要注重语感,而语感的注重,又加强了审美能力。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连相贯的。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 ,要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美感主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联的感受。在教学李汉荣的《山中访友》。(下转第14页)(上接第13页)首先,让学生听教学磁带中的朗读,在专心的聆听中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幽美。然后,指导学生默读,要求学生注意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对山中“朋友”进行生动描写的语句,仔细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三步,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学生适当的运用朗读技巧,把握好朗读时的轻重、高低、快慢,从而恰如其分地展现课文中幽美宁静雄伟的意境。第四步,讲评,先由学生自评,再由老师讲评学生朗读时对语音、语调、语速的把握,评学生是否在朗读中充分展现了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通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第五步,挑出重点段落,即最能表现文中主题的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可齐读,可分组朗读、也可单个朗读,边读边讲析、讨论,从而深刻地领会作者比喻、拟人的精妙,描写的传神,以及贯穿于描写之中的对山中“朋友”的依恋、赞美之情。第六步,再一次齐声朗读课文。这一次朗读,建立在前五步感受了解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对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感情的把握之上,便可达到“入境”,即深入文章艺术境界,心境与“文境”融为一体的效果。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桃红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