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在教育中坚持“人本、公平、优质”的理念,坚持培养综合人才,因此各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凝聚合力,学生教育得到社会普遍关注。初中语文是学习的重点科目,其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是教师课堂教育中重要内容。基于新课堂改革的背景下,倡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围绕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内涵、独立阐述阅读的感悟。为了更好的推动初中阅读教学发展,本文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是让学生认识世界、感受情感的根本途径,同时可以从源头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人文修养。阅读课堂中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更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可以独立阅读其他文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语文课堂中,侧重点是给学生讲解生僻字、剖析文章内容,学生在长期的影响下,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随着新课堂的提出,理念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独立处理信息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因此本文从新课程改革出发,分析如何更好的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教师知识、储备薄弱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特别是语文科目,在课堂中会涉及到较多内容,因此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沉淀。结合走访调查分析得出数据,以一年为周期,只有9%的教师可以读8本书,占总调查人数的5%,有60%的教师平均每年阅读课外读物的数量在3本以下。通过这组数据侧面反映初中教师专业知识欠缺,没有形成浓厚的文化沉淀,教师存在这种问题不利于开展阅读教学。
(二)教学方式单一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开展自主学习、共同协作、学会探究的教育理念。同时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设定的模式、评价学生的方法都可以推动建设学习方法。但是教师在实际开展阅读课堂中,只有20%的教师会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法。大约50%的教师会在正式上课前制定教学方案,因此导致教师课堂中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能摸清教师的上课思路。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并且会打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准确掌握三维目标
新语文课堂标准中规定,理论知识、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价值取向是构建课堂目标的三维目标,共同渗透、互相结合,侧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为了在课堂中落实课堂标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从三个方面开展阅读教学:
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从全面的角度出发认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实施并不是将三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而是在阅读中统一实现;
⒉教师在制定阅读教学策略时,设计的方法应该具有灵活性、多变性的特征,并且选择的方法刚好可以解决存在的弊端。比如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为学生营造与阅读文章相符合的课堂环境,用环境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掌握作者的情感。阅读教学中应用三维目标,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认知为突破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丰富内心情感。此外在实行三维目标时,还应该结合学生的个性,通过学生喜欢的阅读方式,开展创造性课堂阅读模式。
⒊教师在设置评价方法时,应该综合学生的整体表现,不能用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活跃和冷漠的情绪,作为教师评价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考核方案。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热爱语文的理念。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课程时,可以利用《论语》引导学生树立阅读兴趣。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学生了解“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的理念,不会的问题应该和身边学生和教师请教,并且要时刻怀有一个感恩的心,虚心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此外,当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还会直接提升写作能力,可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中,应该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可以适当引用类似《论文》具有高价值的文章,便于学生在阅读时转变学习态度。
(三)注重实践教学
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倡导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个性创新的学习方法,具体实施这一教学理念的步骤是:
⒈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出发点,是独立学习、积累知识、理解文章的根本渠道。教师要培养学生反复阅读、边读边画的学习态度,勾画自己不能理解的难点,将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行标注,并说明此处让自己心动的原因。
⒉合作探讨是建立在自主朗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之间互相探究和学习的方法,解决对文章中存在的疑问,并进行理解。开展小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领导的作用,并且要适时的参与到学生讨论中,不能将学生思维方式固定在特定的框架中,而是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用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学习阅读。
⒊个性创新的方法是建立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将在阅读中学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延展和联想的方法,提炼文章中的精华。在个性创新的基础上,学生也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同时要将个性创新环节作为开展阅读教学的最高目标。在开展阅读课教师应该发挥引领的作用,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和阅读习惯等有关阅读的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并且要及时发现学生阅读中存在的弊端,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不能让学生盲目的阅读。
(四)开展课外阅读
除课堂内需要学习的文章,教师还应该拓宽阅读渠道,根据学生的喜好、兴趣和阅读能力,将课外书籍引进到课堂中。选择阅读书籍的标准不一定是世界名著,选择课外读物时首先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此外教师应该将阅读内容作为“点”,课外书籍作为“面”,通过“由点带面”的形式,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最终形成以阅读教学为核心。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量设置为250万字,保证在每周都要开设两节阅读课,同时让学生借助学校现有的图书馆和互联网搜集自身需要的数据资料。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背诵优美的句子和文章,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结束语:综合上文所述,本文对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得知,阅读对学生培养文学修养和语文能力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阅读、通过阅读开拓其他方面的能力,激发主动阅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给学生一片阅读蓝天,给学生营造自由的阅读空间”,只有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努力,才可以将阅读的意义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雷雅洁. 1+1微课辅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四川師范大学,2018.
[2]唐利强.论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95.
[3]罗福权.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29):81.
[4]隋毅. 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D].渤海大学,2016.
作者简介:毛保珍,女,1980年9月出生,汉族,学历:本科,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人,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是让学生认识世界、感受情感的根本途径,同时可以从源头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人文修养。阅读课堂中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更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可以独立阅读其他文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语文课堂中,侧重点是给学生讲解生僻字、剖析文章内容,学生在长期的影响下,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随着新课堂的提出,理念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独立处理信息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因此本文从新课程改革出发,分析如何更好的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教师知识、储备薄弱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特别是语文科目,在课堂中会涉及到较多内容,因此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沉淀。结合走访调查分析得出数据,以一年为周期,只有9%的教师可以读8本书,占总调查人数的5%,有60%的教师平均每年阅读课外读物的数量在3本以下。通过这组数据侧面反映初中教师专业知识欠缺,没有形成浓厚的文化沉淀,教师存在这种问题不利于开展阅读教学。
(二)教学方式单一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开展自主学习、共同协作、学会探究的教育理念。同时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设定的模式、评价学生的方法都可以推动建设学习方法。但是教师在实际开展阅读课堂中,只有20%的教师会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法。大约50%的教师会在正式上课前制定教学方案,因此导致教师课堂中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能摸清教师的上课思路。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并且会打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准确掌握三维目标
新语文课堂标准中规定,理论知识、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价值取向是构建课堂目标的三维目标,共同渗透、互相结合,侧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为了在课堂中落实课堂标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从三个方面开展阅读教学:
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从全面的角度出发认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实施并不是将三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而是在阅读中统一实现;
⒉教师在制定阅读教学策略时,设计的方法应该具有灵活性、多变性的特征,并且选择的方法刚好可以解决存在的弊端。比如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为学生营造与阅读文章相符合的课堂环境,用环境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掌握作者的情感。阅读教学中应用三维目标,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认知为突破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丰富内心情感。此外在实行三维目标时,还应该结合学生的个性,通过学生喜欢的阅读方式,开展创造性课堂阅读模式。
⒊教师在设置评价方法时,应该综合学生的整体表现,不能用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活跃和冷漠的情绪,作为教师评价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考核方案。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热爱语文的理念。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课程时,可以利用《论语》引导学生树立阅读兴趣。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学生了解“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的理念,不会的问题应该和身边学生和教师请教,并且要时刻怀有一个感恩的心,虚心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此外,当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还会直接提升写作能力,可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中,应该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可以适当引用类似《论文》具有高价值的文章,便于学生在阅读时转变学习态度。
(三)注重实践教学
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倡导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个性创新的学习方法,具体实施这一教学理念的步骤是:
⒈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出发点,是独立学习、积累知识、理解文章的根本渠道。教师要培养学生反复阅读、边读边画的学习态度,勾画自己不能理解的难点,将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行标注,并说明此处让自己心动的原因。
⒉合作探讨是建立在自主朗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之间互相探究和学习的方法,解决对文章中存在的疑问,并进行理解。开展小组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领导的作用,并且要适时的参与到学生讨论中,不能将学生思维方式固定在特定的框架中,而是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用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学习阅读。
⒊个性创新的方法是建立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将在阅读中学习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延展和联想的方法,提炼文章中的精华。在个性创新的基础上,学生也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同时要将个性创新环节作为开展阅读教学的最高目标。在开展阅读课教师应该发挥引领的作用,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和阅读习惯等有关阅读的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并且要及时发现学生阅读中存在的弊端,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不能让学生盲目的阅读。
(四)开展课外阅读
除课堂内需要学习的文章,教师还应该拓宽阅读渠道,根据学生的喜好、兴趣和阅读能力,将课外书籍引进到课堂中。选择阅读书籍的标准不一定是世界名著,选择课外读物时首先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此外教师应该将阅读内容作为“点”,课外书籍作为“面”,通过“由点带面”的形式,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最终形成以阅读教学为核心。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量设置为250万字,保证在每周都要开设两节阅读课,同时让学生借助学校现有的图书馆和互联网搜集自身需要的数据资料。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背诵优美的句子和文章,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结束语:综合上文所述,本文对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得知,阅读对学生培养文学修养和语文能力有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阅读、通过阅读开拓其他方面的能力,激发主动阅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给学生一片阅读蓝天,给学生营造自由的阅读空间”,只有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努力,才可以将阅读的意义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雷雅洁. 1+1微课辅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四川師范大学,2018.
[2]唐利强.论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95.
[3]罗福权.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29):81.
[4]隋毅. 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D].渤海大学,2016.
作者简介:毛保珍,女,1980年9月出生,汉族,学历:本科,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人,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