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随着网络用量的不断增多,各种负面的文化也随之产生。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很容易受到网络影响,形成消极心理。本文对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教育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233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逐步迈入青春期,思想也已经逐渐成熟,使用网络的时间也比较多了,所以他们是处于一种比较“危险”的状态。他们虽然有了自我意识,认知能力也开始发展,但是他们判别是非的能力极差,所以很容易受网络不良文化的诱导,形成不健康的思想。由此,加强对这一年级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一、现阶段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性格怪异
性格怪异主要指的是自卑、自闭、孤僻的性格,很多学生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比如父母经常忙于工作,无法陪伴孩子的成长;父母没有家庭教育意识,经常在孩子面前互相吵架,甚至殴打对方,对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也有些父母因为感情问题导致婚姻关系破败,使得学生成为了单亲家庭的孩子。种种原因,都会对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严重的伤害,在他们最需要引导、依赖和教育的时候,父母没有在身边鼓励、给予他们温暖,所以他们就会感觉无助,渐渐养成这种怪异的性格。
2、自私心理
目前有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被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宠溺惯了,所以在家都是唯我独尊,以至于形成了一种狭隘自私的心理。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很少会估计他人的感受,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又不服从教师的管教,长此以往,这种自私的心理也让他们成为了问题学生。
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五六年级阶段的学生身上很常见,这一阶段的学生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思想过于早熟,所以很容易提前进入青春期。但是他们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智发育也不完善,以至于逆反心理十分严重。所以很容易出现顶撞老师,挑衅同学的情况,更甚至会在思想和意识上逆反,专门反其道而行,这更加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信息化背景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1、建立学生综合信息档案,进行跟踪心理辅导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层出不穷,所以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必须创新和改变。那么,在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学生综合信息档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跟踪教育和督导,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系统化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内心的各种障碍,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在拿到信息档案的时候,教师要利用网络技术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科学的判断分析,设计心理辅导和教育计划。并且这个信息档案可以和家长共享,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情况,在家校共育平台上积极回应老师,实现家校共育,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双重作用。
2、构建网络化的教育大课堂,实现家校共育
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只是一方面的,更长久的还是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与配合。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家长的漠视,不主动,不作为,让学生只能寄情于网络,使得学生受到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形成心理问题。所以家长应该和孩子积极相处,消除他们内心的阴影,让他们能够生长在乐观积极的阳光之下。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讯技术也非常发达,人们的沟通和交流也十分方便。所以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的教育大课堂,打破时空限制,让家长能够和学校共同合作,教育孩子,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心灵筑建一个温暖的港湾。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微信、QQ,定期和家长进行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幸福。其次,教师也可以将一些有效的、健康的教育方式上传到家校平台,让家长仔细阅读,积极沟通,对孩子进行积极健康的教育。最后,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各种情境教学,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3、搭建学生心理教育平台,加强心理教育
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其实并不严重,主要是需要教师的耐心疏导和家长的鼓励和温暖。所以学校教师应该和学生积极沟通,耐心引导,当学生出现抗拒行为时,教师不能生气,与其针锋相对,这样会起到反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一个学生心理教育平台,比如创建一个“小树洞”的公众号,让学生在上面吐露自己的心声,然后教师在上面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这样就能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真正帮助小学生消除各种心理疾病,让他们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学校更应该注重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采取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系统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教育。此外,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快乐,只有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才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鲁鹏飞.互联网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教育革新,2020(02):8.
[2]邵转霞,安爱军.摭谈影响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心理健康因素及教育策略[J].学周刊,2017(34):81-82.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233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逐步迈入青春期,思想也已经逐渐成熟,使用网络的时间也比较多了,所以他们是处于一种比较“危险”的状态。他们虽然有了自我意识,认知能力也开始发展,但是他们判别是非的能力极差,所以很容易受网络不良文化的诱导,形成不健康的思想。由此,加强对这一年级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一、现阶段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性格怪异
性格怪异主要指的是自卑、自闭、孤僻的性格,很多学生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比如父母经常忙于工作,无法陪伴孩子的成长;父母没有家庭教育意识,经常在孩子面前互相吵架,甚至殴打对方,对孩子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也有些父母因为感情问题导致婚姻关系破败,使得学生成为了单亲家庭的孩子。种种原因,都会对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严重的伤害,在他们最需要引导、依赖和教育的时候,父母没有在身边鼓励、给予他们温暖,所以他们就会感觉无助,渐渐养成这种怪异的性格。
2、自私心理
目前有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被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宠溺惯了,所以在家都是唯我独尊,以至于形成了一种狭隘自私的心理。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很少会估计他人的感受,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又不服从教师的管教,长此以往,这种自私的心理也让他们成为了问题学生。
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在五六年级阶段的学生身上很常见,这一阶段的学生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思想过于早熟,所以很容易提前进入青春期。但是他们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智发育也不完善,以至于逆反心理十分严重。所以很容易出现顶撞老师,挑衅同学的情况,更甚至会在思想和意识上逆反,专门反其道而行,这更加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信息化背景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1、建立学生综合信息档案,进行跟踪心理辅导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层出不穷,所以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必须创新和改变。那么,在信息化的时代,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学生综合信息档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跟踪教育和督导,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系统化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内心的各种障碍,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在拿到信息档案的时候,教师要利用网络技术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科学的判断分析,设计心理辅导和教育计划。并且这个信息档案可以和家长共享,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情况,在家校共育平台上积极回应老师,实现家校共育,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双重作用。
2、构建网络化的教育大课堂,实现家校共育
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只是一方面的,更长久的还是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与配合。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家长的漠视,不主动,不作为,让学生只能寄情于网络,使得学生受到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形成心理问题。所以家长应该和孩子积极相处,消除他们内心的阴影,让他们能够生长在乐观积极的阳光之下。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讯技术也非常发达,人们的沟通和交流也十分方便。所以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的教育大课堂,打破时空限制,让家长能够和学校共同合作,教育孩子,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心灵筑建一个温暖的港湾。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微信、QQ,定期和家长进行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幸福。其次,教师也可以将一些有效的、健康的教育方式上传到家校平台,让家长仔细阅读,积极沟通,对孩子进行积极健康的教育。最后,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各种情境教学,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3、搭建学生心理教育平台,加强心理教育
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其实并不严重,主要是需要教师的耐心疏导和家长的鼓励和温暖。所以学校教师应该和学生积极沟通,耐心引导,当学生出现抗拒行为时,教师不能生气,与其针锋相对,这样会起到反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一个学生心理教育平台,比如创建一个“小树洞”的公众号,让学生在上面吐露自己的心声,然后教师在上面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这样就能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真正帮助小学生消除各种心理疾病,让他们能够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学校更应该注重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采取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系统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教育。此外,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快乐,只有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才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鲁鹏飞.互联网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教育革新,2020(02):8.
[2]邵转霞,安爱军.摭谈影响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心理健康因素及教育策略[J].学周刊,2017(3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