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会计主体概念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之基础上,阐述了现代企业会计向特定会计主体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会计报表体系的改革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资本金制度和制造成本法等会计政策为企业会计服务提供的制度保证、竞争机制是促进企业会计向特定会计主体服务的主观动力等观点。
关键词:现代企业会计 服务方向 研究
为适应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而建立的现代企业会计,着重在企业的管理、产权与组织这三个制度上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调整,它是对传统企业制度的扬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政企职责分开,使企业摆脱政府机构附属物的地位,实现企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统一,使企业能够成为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为真正落实这一制度,在会计制度上率先进行了改革。自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起,《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全面实行,从此企业会计在服务方向上发生了较大变化。
1 会计主体概念带来的启示
什么是会计主体?它主要指企业会计服务的组织或特定单位。《企业会计准则》中指出:企业会计核算应以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对企业会计讲,核算只能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来反映其经济活动,这就限定了现代企业会计运作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会计主体概念。
这一概念认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应独立于企业投资者,它要求会计核算应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它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记录与报告只应涉及企业主体的活动,由此,会计主体的资产才能正确反映出来、才能正确反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告,也才能从会计报告和会计记录中,使投资者及债权人掌握有用的会计信息。
由此看出,现代企业会计改变了企业会计的传统做法,其最终的服务方向已不再是单单放在政府的需要上,而是重点满足会计主体的需求。以往的传统经济体制,企业缺乏自主的生产经营权和自身的经济利益,企业会计亦只能是一种适应这种情况的报帐型的会计,各企业会计只为国家这一大会计主体提供服务。但在实行企业制度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清晰、实行独立经营、科学管理。这就要求现代企业会计必须维护本主体的经济利益,面向本主体并为之服务,切实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2 会计基本平衡公式的变革为现代企业会计向特定会计主体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什么是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设计会计制度和运用会计核算方法的重要理论依据。“资金占用=资金来源”,这一公式指会计基本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我国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支柱。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经营所需资金多由国家以有、无偿形式供给,企业负债观念淡薄。在此基础上的会计核算只为国家唯一的会计主体直接服务。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产权呈多元化关系的趋势,企业中区分“负债”界限,明确产权关系,是会计核算的必然要求。为适应变化,彰显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地位,满足会计核算工作服务于特定会计主体的需要,使企业会计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必须对传统会计平衡公式进行改革。“资金占用=资金来源”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规定所取代。这为企业特定的会计主体奠定了理论基础。新的企业会计核算能明确区分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会计报告亦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独立地位,并及时获得并为使用者提供适用的会计信息,满足会计工作发展本主体的需要;以便全面把握企业产权结构和偿债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投资者与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3 会计报表体系的改革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为企业会计向特定会计主体服务提供了客观条件
企业会计工作在一定的人力与设备条件下,其能量是有限的,但在新条件下的管理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则是无限的,且随市场经济改革之深入,在形式、内容、时间、质量等方面对会计信息都提出了更要求,从客观上讲,企业的会计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对于适应此要求提供了非常有理的条件。
诸如改革会计报表体系,从工作量上讲,改革后企业会计服务于政府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以往企业在会计期末除了必须向政府部门提供各种各样的报表之外,在平时还需要经常向政府的一些有关部门报告企业会计的各类信息与资料,企业会计经常是围着政府的有关部门转。会计报表体系的改革之后,企业会计向政府部门的各种情况信息表报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减少,就连报告的内容也比较简单了,伴随着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在会计信息的需求上,政府对企业的要求也明显减少,这为企业会计面向特定的会计主体服务方面,客观地创造了工作上的有利条件。
4 实行新的会计政策,为企业会计向特定会计主体服务提供制度保证
国家站在企业的立场上,视企业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制订了制造成本法、资本金制度和谨慎原则的会计政策,该项制度与政策对企业会计提出要求,强调要从维护特定会计主体的利益出发,并由此为准绳来处理企业的各类经济业务。
4.1 资本金制度对企业会计工作的要求。该制度规定,资本金是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设立企业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为适应建立此制度的需要,《企业会计准则》确立了资本保全的会计核算要求,即对于企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库存物资因国家价格调整出现的价差及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再去调整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金。在核算中,企业会计要保障和维护所有者的权益,明确产权关系,吸收更多的营运资金用于企业;要求企业会计应准确披露特定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真正促使其自负盈亏。
4.2 应用制造成本法开辟了会计管理新局面。在应用了制造成本法的情况下,产品计算成本费用重点算生产经营与分配关系最密切的那部分,与生产经营关系不密切、不直接的费用另外计入到当期损益。这就为企业决策和管理的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可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防止潜亏。显而易见,比较传统的计算法,在为企业会计向特定会计主体服务方面,应用制造成本法实际上是有了一个大幅度的前进。
4.3 采用谨慎原则的政策,创造了企业会计面向特定会计主体服务的条件。会计准则中规定,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会计核算应按照谨慎原则,合理核算。在于增强企业的后劲和提高应付市场风险的能力。企业会计谋划经济活动,要站在特定会计主体的立场上,保证特定会计主体承担最小的经济损失,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总之要维护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利益。
5 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竞争机制是促进企业会计向特定会计主体服务的主观动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商业行为的必然现象。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结果。所有企业在竞争环境下都想成为强者而获成功。对此,迫切需要企业会计做好收集和提供各种有利于竞争信息的工作,当好企业领导的决策参谋,为加强和提高企业的管理与效益做贡献。
服务于特定的会计主体,是现代企业会计服务的根本方向。实事求是地讲,坚持这种服务方向并没有否定企业会计为政府服务的观念。由于目前我国国家产权仍为企业资产的主导部分,大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基本为国有,故国家向企业提出要求仍以企业主人身份,更何况,国家具有参与管理经济活动的根本职能。这样现代企业会计仍有一部分工作为政府服务的,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现代企业会计怎样为政府服务,笔者认为要做好这一服务,首先要对特定会计主体进行完全的会计服务,并以会计主体形式向政府提供服务。
关键词:现代企业会计 服务方向 研究
为适应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需求而建立的现代企业会计,着重在企业的管理、产权与组织这三个制度上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调整,它是对传统企业制度的扬弃。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政企职责分开,使企业摆脱政府机构附属物的地位,实现企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统一,使企业能够成为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为真正落实这一制度,在会计制度上率先进行了改革。自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起,《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全面实行,从此企业会计在服务方向上发生了较大变化。
1 会计主体概念带来的启示
什么是会计主体?它主要指企业会计服务的组织或特定单位。《企业会计准则》中指出:企业会计核算应以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对企业会计讲,核算只能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来反映其经济活动,这就限定了现代企业会计运作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会计主体概念。
这一概念认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应独立于企业投资者,它要求会计核算应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它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记录与报告只应涉及企业主体的活动,由此,会计主体的资产才能正确反映出来、才能正确反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告,也才能从会计报告和会计记录中,使投资者及债权人掌握有用的会计信息。
由此看出,现代企业会计改变了企业会计的传统做法,其最终的服务方向已不再是单单放在政府的需要上,而是重点满足会计主体的需求。以往的传统经济体制,企业缺乏自主的生产经营权和自身的经济利益,企业会计亦只能是一种适应这种情况的报帐型的会计,各企业会计只为国家这一大会计主体提供服务。但在实行企业制度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清晰、实行独立经营、科学管理。这就要求现代企业会计必须维护本主体的经济利益,面向本主体并为之服务,切实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2 会计基本平衡公式的变革为现代企业会计向特定会计主体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什么是会计平衡公式?它是设计会计制度和运用会计核算方法的重要理论依据。“资金占用=资金来源”,这一公式指会计基本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我国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支柱。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下,企业经营所需资金多由国家以有、无偿形式供给,企业负债观念淡薄。在此基础上的会计核算只为国家唯一的会计主体直接服务。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产权呈多元化关系的趋势,企业中区分“负债”界限,明确产权关系,是会计核算的必然要求。为适应变化,彰显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地位,满足会计核算工作服务于特定会计主体的需要,使企业会计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必须对传统会计平衡公式进行改革。“资金占用=资金来源”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规定所取代。这为企业特定的会计主体奠定了理论基础。新的企业会计核算能明确区分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会计报告亦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独立地位,并及时获得并为使用者提供适用的会计信息,满足会计工作发展本主体的需要;以便全面把握企业产权结构和偿债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投资者与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3 会计报表体系的改革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为企业会计向特定会计主体服务提供了客观条件
企业会计工作在一定的人力与设备条件下,其能量是有限的,但在新条件下的管理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则是无限的,且随市场经济改革之深入,在形式、内容、时间、质量等方面对会计信息都提出了更要求,从客观上讲,企业的会计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对于适应此要求提供了非常有理的条件。
诸如改革会计报表体系,从工作量上讲,改革后企业会计服务于政府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以往企业在会计期末除了必须向政府部门提供各种各样的报表之外,在平时还需要经常向政府的一些有关部门报告企业会计的各类信息与资料,企业会计经常是围着政府的有关部门转。会计报表体系的改革之后,企业会计向政府部门的各种情况信息表报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减少,就连报告的内容也比较简单了,伴随着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在会计信息的需求上,政府对企业的要求也明显减少,这为企业会计面向特定的会计主体服务方面,客观地创造了工作上的有利条件。
4 实行新的会计政策,为企业会计向特定会计主体服务提供制度保证
国家站在企业的立场上,视企业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制订了制造成本法、资本金制度和谨慎原则的会计政策,该项制度与政策对企业会计提出要求,强调要从维护特定会计主体的利益出发,并由此为准绳来处理企业的各类经济业务。
4.1 资本金制度对企业会计工作的要求。该制度规定,资本金是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设立企业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为适应建立此制度的需要,《企业会计准则》确立了资本保全的会计核算要求,即对于企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库存物资因国家价格调整出现的价差及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再去调整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金。在核算中,企业会计要保障和维护所有者的权益,明确产权关系,吸收更多的营运资金用于企业;要求企业会计应准确披露特定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真正促使其自负盈亏。
4.2 应用制造成本法开辟了会计管理新局面。在应用了制造成本法的情况下,产品计算成本费用重点算生产经营与分配关系最密切的那部分,与生产经营关系不密切、不直接的费用另外计入到当期损益。这就为企业决策和管理的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可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防止潜亏。显而易见,比较传统的计算法,在为企业会计向特定会计主体服务方面,应用制造成本法实际上是有了一个大幅度的前进。
4.3 采用谨慎原则的政策,创造了企业会计面向特定会计主体服务的条件。会计准则中规定,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会计核算应按照谨慎原则,合理核算。在于增强企业的后劲和提高应付市场风险的能力。企业会计谋划经济活动,要站在特定会计主体的立场上,保证特定会计主体承担最小的经济损失,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总之要维护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利益。
5 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竞争机制是促进企业会计向特定会计主体服务的主观动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商业行为的必然现象。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结果。所有企业在竞争环境下都想成为强者而获成功。对此,迫切需要企业会计做好收集和提供各种有利于竞争信息的工作,当好企业领导的决策参谋,为加强和提高企业的管理与效益做贡献。
服务于特定的会计主体,是现代企业会计服务的根本方向。实事求是地讲,坚持这种服务方向并没有否定企业会计为政府服务的观念。由于目前我国国家产权仍为企业资产的主导部分,大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基本为国有,故国家向企业提出要求仍以企业主人身份,更何况,国家具有参与管理经济活动的根本职能。这样现代企业会计仍有一部分工作为政府服务的,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现代企业会计怎样为政府服务,笔者认为要做好这一服务,首先要对特定会计主体进行完全的会计服务,并以会计主体形式向政府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