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对周围环境情况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环境监测技术的作用凸显出来,因此本文针对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中的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首先简单了解GIS在环境监测中的主要功能和作用,继而深入探讨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具体应用的方面。通过本文对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中应用技术的分析,希望能为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并且推动国家环境监测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空间查询 数据管理 应急监测
中图分类号:TP3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5-0123-01
引言:
长久以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做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害,而随着国家和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带动了环境监测行业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应用,利用这些技术及时地掌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根据具体的数据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这些环境检测技术中GIS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因此加强对GIS技术的研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GIS应用与环境监测中的主要功能
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环境,提高国民生活环境的质量水平,GI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出了重较大的引导作用,通过多元化的观察方式,为检测人员提供准确性较高的数据,帮助检测人员对环境进行进一步的判断。GI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功能较多,最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空间查询、用户工具、属性查询、数据管理、数据通信、环保宣传功能。其中数据管理功能尤为重要,GIS技术在信息数据录入、更新后,会对形成的数据报表进行整理和归纳,继而通过web的方式,对不同地区用户的信息数据进行查询,进一步补充数据报表,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数据采集和更新的工作任务。在未来,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和进步,GIS技术还会在环境监测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以此提高国家环境监测的水平和质量,保证国家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
(一)环境质量监测的应用
环境质量监测是监测工作的核心内容,通过监测不同环境要素的污染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判断环境质量,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固定的区域开展的,在这过程中,地区空气、水体、噪音、固体废物等情况都会作为监测的主要对象。而且环境质量监测中获得取得数据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明显的规律,都是一些离散的点,想要应用环境质量检测中的数据就需要利用GIS技术中的内插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要对GIS空间数据进行简单的设置,进而分析出数据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让GIS中的空间数据和实际已知的环境数据相符合[1]。然后,就可以推斷出环境质量监测地区中的任意点数值,继而对该地区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在上述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污染指标等细节,保证得出的结论准确无误。以空气质量监测为例,在空气质量标准中明确规定空气中的污染物在一定时间中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通过对某地区空气的监测后发现,二氧化氮、氮氧化物、悬浮物颗粒物是该地区空气中的污染物,但是还需要考虑到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独立的特性以及具体的空间信息,因此在对该地区进行空气质量评价时,还要借助GIS中的空间叠合技术分析实现。
(二)污染源监督监测应用
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在环境监测中是主要是为了准确定位污染源的位置,根据具体的位置信息,结合其他方面的特征,寻找具体的解决对策。在进行污染源监督检测过程中,除了要判断污染源位置之外,还要对污染未来发展趋势、污染物排放和浓度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且结合计算机技术,预测、预报地区的环境情况。不仅如此,还要对不同污染源的污染程度进行判定,这就意味着不仅需要上述污染源信息,还需要结合监测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空间背景信息。这是因为污染源本身具有的地理空间特性,具体是指相同污染源之间的污染发展趋势和能够造成的污染程度会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不同的地理位置下,污染源可能造成的污染范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所以,在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中应用GIS技术能够对污染源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且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计算。比如,某地区在进行污染源监测时就利用GIS技术收集该地区的地理空间环境信息,并且利用GIS信息系统对污染源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利用这两个信息,得到了环境和污染源浓度之间的关系。
(三)应急监测监督的应用
应急监测不仅是环境监测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之一,根据监测目的,应急监测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大类型,分别为: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以及咨询服务检测[2]。其中污染事故监测较为常见,这种监测活动主要是指在发现某区域受到污染后,必须要及时的获取该地区的污染程度,明确污染的具体情况,并且在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要在地区发生污染后,在最短时间内明确污染物的类型、扩散情况、污染程度以及带来的不良后果,让污染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从根本上提高污染事故的处理效率,就要需要运用GIS技术。比如,如果某地区突然发生了严重的污染事故,需要应急监测该地区的污染情况,就可以利用GIS技术,对地区空间环境和地区污染事故数据进行分析,准确定位事故发生位置,借助GIS中的环境模型和可视化功能,预测污染区域以及重点污染建筑,为救援工作的开展创造便利条件。
总结: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大部分国家更是将环境保护纳入国策,中国也不例外。而在环境检测技术中,GIS技术能够在检测环境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为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提供参考,只有保证环境监测技术的准确高效,才能够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琳.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5(7):114-114.
[2]赵卫国.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1):86-86.
作者简介:刘志远,1989年11月,男,汉,河北卢龙,助理工程师 ,本科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环境监测
[关键词]空间查询 数据管理 应急监测
中图分类号:TP3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5-0123-01
引言:
长久以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做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害,而随着国家和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带动了环境监测行业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应用,利用这些技术及时地掌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根据具体的数据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在这些环境检测技术中GIS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因此加强对GIS技术的研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GIS应用与环境监测中的主要功能
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环境,提高国民生活环境的质量水平,GI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出了重较大的引导作用,通过多元化的观察方式,为检测人员提供准确性较高的数据,帮助检测人员对环境进行进一步的判断。GI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功能较多,最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空间查询、用户工具、属性查询、数据管理、数据通信、环保宣传功能。其中数据管理功能尤为重要,GIS技术在信息数据录入、更新后,会对形成的数据报表进行整理和归纳,继而通过web的方式,对不同地区用户的信息数据进行查询,进一步补充数据报表,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数据采集和更新的工作任务。在未来,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和进步,GIS技术还会在环境监测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以此提高国家环境监测的水平和质量,保证国家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
(一)环境质量监测的应用
环境质量监测是监测工作的核心内容,通过监测不同环境要素的污染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判断环境质量,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固定的区域开展的,在这过程中,地区空气、水体、噪音、固体废物等情况都会作为监测的主要对象。而且环境质量监测中获得取得数据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明显的规律,都是一些离散的点,想要应用环境质量检测中的数据就需要利用GIS技术中的内插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要对GIS空间数据进行简单的设置,进而分析出数据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让GIS中的空间数据和实际已知的环境数据相符合[1]。然后,就可以推斷出环境质量监测地区中的任意点数值,继而对该地区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在上述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污染指标等细节,保证得出的结论准确无误。以空气质量监测为例,在空气质量标准中明确规定空气中的污染物在一定时间中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通过对某地区空气的监测后发现,二氧化氮、氮氧化物、悬浮物颗粒物是该地区空气中的污染物,但是还需要考虑到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独立的特性以及具体的空间信息,因此在对该地区进行空气质量评价时,还要借助GIS中的空间叠合技术分析实现。
(二)污染源监督监测应用
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在环境监测中是主要是为了准确定位污染源的位置,根据具体的位置信息,结合其他方面的特征,寻找具体的解决对策。在进行污染源监督检测过程中,除了要判断污染源位置之外,还要对污染未来发展趋势、污染物排放和浓度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且结合计算机技术,预测、预报地区的环境情况。不仅如此,还要对不同污染源的污染程度进行判定,这就意味着不仅需要上述污染源信息,还需要结合监测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空间背景信息。这是因为污染源本身具有的地理空间特性,具体是指相同污染源之间的污染发展趋势和能够造成的污染程度会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不同的地理位置下,污染源可能造成的污染范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所以,在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中应用GIS技术能够对污染源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且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计算。比如,某地区在进行污染源监测时就利用GIS技术收集该地区的地理空间环境信息,并且利用GIS信息系统对污染源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利用这两个信息,得到了环境和污染源浓度之间的关系。
(三)应急监测监督的应用
应急监测不仅是环境监测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之一,根据监测目的,应急监测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大类型,分别为: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以及咨询服务检测[2]。其中污染事故监测较为常见,这种监测活动主要是指在发现某区域受到污染后,必须要及时的获取该地区的污染程度,明确污染的具体情况,并且在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要在地区发生污染后,在最短时间内明确污染物的类型、扩散情况、污染程度以及带来的不良后果,让污染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从根本上提高污染事故的处理效率,就要需要运用GIS技术。比如,如果某地区突然发生了严重的污染事故,需要应急监测该地区的污染情况,就可以利用GIS技术,对地区空间环境和地区污染事故数据进行分析,准确定位事故发生位置,借助GIS中的环境模型和可视化功能,预测污染区域以及重点污染建筑,为救援工作的开展创造便利条件。
总结: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开始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大部分国家更是将环境保护纳入国策,中国也不例外。而在环境检测技术中,GIS技术能够在检测环境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为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提供参考,只有保证环境监测技术的准确高效,才能够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琳.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5(7):114-114.
[2]赵卫国.GIS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1):86-86.
作者简介:刘志远,1989年11月,男,汉,河北卢龙,助理工程师 ,本科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