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大凡好文章,都有好标题。题目,凝聚着作者的精巧构思,它凝练,概括,贴切,精辟,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透过“眼睛”,可以把握文章的重点、了解文章的内容、窥视文章的思路、体验作者的情感等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关注课题,研读课题,展开训练,定能生发阅读的精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效的课堂应当起于疑,序于疑,疑能激思。假如新课伊始,就创设认知冲突的思维情境,使孩子徘徊在思维矛盾中,就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些课文题目,作者为了吸引读者,故意设置矛盾。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来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如苏教版二年级课文《会走路的树》,课题就是一首引人入胜的导入序曲。一开始板书“树”,大自然中比比皆是,没有什么稀奇的,可是当老师完整板书课题“会走路的树”,学生的惊讶之情顿生。随着好奇心的驱使,不禁发问:“树怎么会走路呢?这棵会走路的树到底是什么?”此时教师便可顺水推舟:“是啊,真奇怪,让我们赶紧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学生自然生成“探个究竟”的想法,迫不及待地去阅读探究。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像这样的课题还有许多。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就有《“黑板”跑了》《晚上的“太阳”》《“闪光的金子”》。教学时,可紧扣课题,激起学生的疑问:黑板怎么会跑?为什么“黑板”要加双引号?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把学习新知识的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同时课题中雙引号的特定用法,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感知,为以后类似的阅读打下基础。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思路是文章的脉络,人们总是根据思路来写文章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遵循作者的构思之路,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教学的高效率。有些课文,题目就是主要内容的缩影,透过它,可以窥视文章的脉络。如三年级课文《哪吒闹海》。教学时,我先板书课题,当学生读完课题,我想何不让学生针对课题思考,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呢?一来理清思路,二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三者又可以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于是抛出一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跟随学生的提问,我一一板书整理出三个问题:为什么闹?怎么闹的?结果如何?从这三个问题入手,文章的脉络不就清晰地展现出来了吗?于是,顺流而下,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读课文。教师在“导”字上发挥作用,遇堵即疏,避免了烦琐的分析,整篇课文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好多诗歌体裁的课文,想象丰富,充满情趣,极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有人说,诗即想象,的确,诗歌离不开想象。而想象并非天马行空,都是有一定的依据的。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如二年级课文《问银河》这首散文诗,写的就是孩子们仰望银河所引发的许多绮丽的遐想。而所问的问题都与江河有关,说明想象的基础和依据是“河”。根据这一特点,我在引入课题时就先板书一个“河”字,让学生谈谈由河想到了哪些事物。学生就自然而然说到了鱼儿、水草、轮船、小桥等等。接着我把“银河”一词完整板书,告诉他们银河在空中,又叫“天河”。“夜晚,仰望神秘的银河你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来问问银河吧!”随即完整板书课题:问银河。通过对课题这般解读,为孩子们理解诗歌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他们很快进入了诗歌的意境,掌握了表达的形式。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学完课文后,让孩子们仿写童诗不失为训练表达的好契机。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因为有了一开始课题解读这一铺垫,孩子们对文本理解更透更准了,一句句精彩的诗句从他们的嘴边流淌。孩子们的诗句不仅语言形式像,而且内容也很合理丰富,老师再冠以“小诗人”的称号,孩子们创编的兴趣极浓。
阅读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重、难点。但问题太多、太碎,又抓不住训练重点,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造成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在“弱水三千”中“只取一瓢饮”。紧扣重点词句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每篇文章都有它自己的重点,好多课文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如二年级课文《欢乐的泼水节》,课题中“欢乐”一词就是全文的重点,抓住它,便能提纲挈领,统领全篇,支撑起整堂课的教学。上课时,我就紧紧围绕“欢乐”一词发问:“课文题目是‘欢乐的泼水节’,那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泼水节的欢乐呢?”继而引导学生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傣族人民泼水前欢乐的期盼,泼水时欢乐的场面,泼水后欢乐的气氛。一个主问题串起了整篇的教学,这得归功于从课题入手,起到了纲举目张的效果。
言为心声,题为文眼。小小的课题往往能启迪深深的思考,窥见文章的内蕴,能让读者感受语言的精辟。有时,教师教学时独具匠心,稍稍改动课题中的一两个字,将不同的选题和原课题比较,就会和文章的内容发生很大的出入。在引导比较中,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还能训练他们在自己的作文选题上做到贴切、准确。如在学了《军神》这篇课文后,教师故意板书“军人”,让学生讨论:我们平时把当兵的人叫“军人”,而这篇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却是“军神”呢?在对比中,学生明显感觉“神”所具有的超凡能力,联系前文刘伯承将军的表现,对他钢铁般的意志无比钦佩,英雄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高大、丰满。同时,作者对课题字斟句酌的用心也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些课题不仅文字优美,而且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倾注着作者的情感,凝聚着作者的智慧。教学中,教师要随着学生理解的深入,引导学生反观课题,读出深层的体验,品味文本的内涵,从而启迪智慧,熏陶情感。如三年级课文《花瓣飘香》,飘的不仅仅是淡淡的花香,更是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爱心。如何让“香味”真正飘出来呢?在扎实的品词析句后,学生不禁被“懂事”的女孩所感动。我见时机成熟,于是引导学生回归课题,再次关注课题:“现在谁再来读读课题‘花瓣飘香’?花瓣飘香——花瓣飘香——让我们细细品味,你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情感的闸门被打开了,女孩的美德飘进了他们的心田,浓浓的真情芬芳悠远。再次深情地朗读课题,此时的课题已不仅仅是课题了,它早已升华,带给学生一种更高远的审美体验。
细细品味精彩纷呈的课题,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形成敏锐的阅读技能,进而体验阅读的无穷魅力,从而爱上阅读,学会阅读,高效阅读。同时学生的审题能力及作文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一、疑课题,激起阅读期待
有效的课堂应当起于疑,序于疑,疑能激思。假如新课伊始,就创设认知冲突的思维情境,使孩子徘徊在思维矛盾中,就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些课文题目,作者为了吸引读者,故意设置矛盾。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来燃起孩子们求知的欲望。如苏教版二年级课文《会走路的树》,课题就是一首引人入胜的导入序曲。一开始板书“树”,大自然中比比皆是,没有什么稀奇的,可是当老师完整板书课题“会走路的树”,学生的惊讶之情顿生。随着好奇心的驱使,不禁发问:“树怎么会走路呢?这棵会走路的树到底是什么?”此时教师便可顺水推舟:“是啊,真奇怪,让我们赶紧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学生自然生成“探个究竟”的想法,迫不及待地去阅读探究。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像这样的课题还有许多。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就有《“黑板”跑了》《晚上的“太阳”》《“闪光的金子”》。教学时,可紧扣课题,激起学生的疑问:黑板怎么会跑?为什么“黑板”要加双引号?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把学习新知识的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同时课题中雙引号的特定用法,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感知,为以后类似的阅读打下基础。
二、思课题,理清文章脉络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思路是文章的脉络,人们总是根据思路来写文章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遵循作者的构思之路,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教学的高效率。有些课文,题目就是主要内容的缩影,透过它,可以窥视文章的脉络。如三年级课文《哪吒闹海》。教学时,我先板书课题,当学生读完课题,我想何不让学生针对课题思考,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呢?一来理清思路,二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三者又可以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于是抛出一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跟随学生的提问,我一一板书整理出三个问题:为什么闹?怎么闹的?结果如何?从这三个问题入手,文章的脉络不就清晰地展现出来了吗?于是,顺流而下,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读课文。教师在“导”字上发挥作用,遇堵即疏,避免了烦琐的分析,整篇课文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解课题,铺垫读写捷径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好多诗歌体裁的课文,想象丰富,充满情趣,极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有人说,诗即想象,的确,诗歌离不开想象。而想象并非天马行空,都是有一定的依据的。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如二年级课文《问银河》这首散文诗,写的就是孩子们仰望银河所引发的许多绮丽的遐想。而所问的问题都与江河有关,说明想象的基础和依据是“河”。根据这一特点,我在引入课题时就先板书一个“河”字,让学生谈谈由河想到了哪些事物。学生就自然而然说到了鱼儿、水草、轮船、小桥等等。接着我把“银河”一词完整板书,告诉他们银河在空中,又叫“天河”。“夜晚,仰望神秘的银河你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来问问银河吧!”随即完整板书课题:问银河。通过对课题这般解读,为孩子们理解诗歌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他们很快进入了诗歌的意境,掌握了表达的形式。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学完课文后,让孩子们仿写童诗不失为训练表达的好契机。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因为有了一开始课题解读这一铺垫,孩子们对文本理解更透更准了,一句句精彩的诗句从他们的嘴边流淌。孩子们的诗句不仅语言形式像,而且内容也很合理丰富,老师再冠以“小诗人”的称号,孩子们创编的兴趣极浓。
四、析课题,提领训练重点
阅读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重、难点。但问题太多、太碎,又抓不住训练重点,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造成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在“弱水三千”中“只取一瓢饮”。紧扣重点词句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每篇文章都有它自己的重点,好多课文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如二年级课文《欢乐的泼水节》,课题中“欢乐”一词就是全文的重点,抓住它,便能提纲挈领,统领全篇,支撑起整堂课的教学。上课时,我就紧紧围绕“欢乐”一词发问:“课文题目是‘欢乐的泼水节’,那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泼水节的欢乐呢?”继而引导学生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傣族人民泼水前欢乐的期盼,泼水时欢乐的场面,泼水后欢乐的气氛。一个主问题串起了整篇的教学,这得归功于从课题入手,起到了纲举目张的效果。
五、议课题,深化文本主旨
言为心声,题为文眼。小小的课题往往能启迪深深的思考,窥见文章的内蕴,能让读者感受语言的精辟。有时,教师教学时独具匠心,稍稍改动课题中的一两个字,将不同的选题和原课题比较,就会和文章的内容发生很大的出入。在引导比较中,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还能训练他们在自己的作文选题上做到贴切、准确。如在学了《军神》这篇课文后,教师故意板书“军人”,让学生讨论:我们平时把当兵的人叫“军人”,而这篇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却是“军神”呢?在对比中,学生明显感觉“神”所具有的超凡能力,联系前文刘伯承将军的表现,对他钢铁般的意志无比钦佩,英雄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高大、丰满。同时,作者对课题字斟句酌的用心也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品课题,升华审美体验
有些课题不仅文字优美,而且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倾注着作者的情感,凝聚着作者的智慧。教学中,教师要随着学生理解的深入,引导学生反观课题,读出深层的体验,品味文本的内涵,从而启迪智慧,熏陶情感。如三年级课文《花瓣飘香》,飘的不仅仅是淡淡的花香,更是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爱心。如何让“香味”真正飘出来呢?在扎实的品词析句后,学生不禁被“懂事”的女孩所感动。我见时机成熟,于是引导学生回归课题,再次关注课题:“现在谁再来读读课题‘花瓣飘香’?花瓣飘香——花瓣飘香——让我们细细品味,你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情感的闸门被打开了,女孩的美德飘进了他们的心田,浓浓的真情芬芳悠远。再次深情地朗读课题,此时的课题已不仅仅是课题了,它早已升华,带给学生一种更高远的审美体验。
细细品味精彩纷呈的课题,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形成敏锐的阅读技能,进而体验阅读的无穷魅力,从而爱上阅读,学会阅读,高效阅读。同时学生的审题能力及作文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