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如何选择正确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是每一位地理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农村高中的学生地理知识普遍较薄弱,学习地理的兴趣也很低,要实现提高地理课堂效果,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有较大的困难。
那么,如何做才能提高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效果呢.
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根本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学生所需能有机结合。
2 做好教学准备是获得课堂最佳效果的关键
备课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只注重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不备学生,不备方法,殊不知学生已经发生了变化,导致教师讲课与学生学习脱节,教学效果不好。因此,了解学生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前提,比如: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状况,学生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学生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等,做到知己知彼。
3 科学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有效途径
教育教学方法一:全力激发学生上地理课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校绝大部分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不浓,但是,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挑战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的心理特征,地理教师要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巧设情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育教学方法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上地理课。
中学生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他们往往是喜欢一个教师就会去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教师诙谐的语言、优雅的教态、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素养、某一个特长等等,这些都可成为学生崇拜的焦点,也是良好关系建立的条件。因此,教师要从各方面下功夫,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育教学方法三: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地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显得单调而枯燥,然而,生活世界却充满生机、色彩斑斓。书本世界和生活实际的割裂使课堂如一潭死水。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生动性、再现性,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識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使整个课堂鲜活灵动起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教学方法四:把课堂“还给”学生。
开展“研究型”教学是把课堂还于学生的重要手段。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解答。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答案。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诱导方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主动、互动形成热烈的研讨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学效果自然会较好。
教育教学方法五:创设多样化的地理课堂。
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课堂教学不拘于教室,让课堂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就地理学科本身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撰写考察报告。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加强学科教育教学研究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密切注视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把课堂教学当一门科学艺术来研究,改变“向经验要效率”为“向教育科研要效率”;改变“向题海战术要质量”为“向教学改革要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果,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5 课后及时总结反思
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及时总结反思,教师更要及时总结反思。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了.达到的标志是什么.课堂上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如何克服课堂上最突出的问题.等等。很多问题不一定能够圆满地解决,都需要总结、反思,并提出整改意见,这一环节对于教学尤其重要。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广大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在新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育效果,切实以素质教育为教学重心,有力地促进广大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陈澄著,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 《地理教学论》,黄成林著,2007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3] 《地理教学论》,胡良民著,200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4]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李旭祥著,200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5]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解析》
农村高中的学生地理知识普遍较薄弱,学习地理的兴趣也很低,要实现提高地理课堂效果,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有较大的困难。
那么,如何做才能提高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效果呢.
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根本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学生所需能有机结合。
2 做好教学准备是获得课堂最佳效果的关键
备课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只注重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不备学生,不备方法,殊不知学生已经发生了变化,导致教师讲课与学生学习脱节,教学效果不好。因此,了解学生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前提,比如: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状况,学生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学生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等,做到知己知彼。
3 科学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有效途径
教育教学方法一:全力激发学生上地理课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校绝大部分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不浓,但是,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挑战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的心理特征,地理教师要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巧设情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育教学方法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上地理课。
中学生处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他们往往是喜欢一个教师就会去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课堂上注意力也会比较集中。教师诙谐的语言、优雅的教态、渊博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素养、某一个特长等等,这些都可成为学生崇拜的焦点,也是良好关系建立的条件。因此,教师要从各方面下功夫,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育教学方法三: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地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显得单调而枯燥,然而,生活世界却充满生机、色彩斑斓。书本世界和生活实际的割裂使课堂如一潭死水。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生动性、再现性,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識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使整个课堂鲜活灵动起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教学方法四:把课堂“还给”学生。
开展“研究型”教学是把课堂还于学生的重要手段。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解答。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答案。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诱导方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主动、互动形成热烈的研讨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学效果自然会较好。
教育教学方法五:创设多样化的地理课堂。
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课堂教学不拘于教室,让课堂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就地理学科本身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撰写考察报告。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加强学科教育教学研究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密切注视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把课堂教学当一门科学艺术来研究,改变“向经验要效率”为“向教育科研要效率”;改变“向题海战术要质量”为“向教学改革要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果,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5 课后及时总结反思
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及时总结反思,教师更要及时总结反思。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了.达到的标志是什么.课堂上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如何克服课堂上最突出的问题.等等。很多问题不一定能够圆满地解决,都需要总结、反思,并提出整改意见,这一环节对于教学尤其重要。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广大地理教师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以改革为动力,在新条件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育效果,切实以素质教育为教学重心,有力地促进广大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陈澄著,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 《地理教学论》,黄成林著,2007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3] 《地理教学论》,胡良民著,200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4]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李旭祥著,200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5]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