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部、头皮扩张皮瓣联合激光脱毛修复儿童先天性面部巨痣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x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额部、头皮扩张皮瓣联合半导体激光脱毛修复儿童先天性面部巨痣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儿童先天性面部巨痣患儿6例,均采用额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联合半导体激光脱毛。治疗分3期:一期手术,根据病变大小,确定扩张器容量,于额部、头皮帽状腱膜下埋置扩张器,定期注水。二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切除面部巨痣,根据黑痣的大小、形状设计皮瓣,完全修复面部缺损。三期激光脱毛,扩张皮瓣完全愈合后,应用半导体激光对皮瓣进行脱毛4~6次,脱毛间隔时间约6周。

结果

一期术中额部、头皮置入300~350 ml扩张器,扩张频率2次/周,扩张时间16~20周,平均18.7周,在扩张过程中均未发生扩张器渗漏、成角以及皮瓣血运障碍等并发症。二期手术中切取的额部、头皮扩张皮瓣面积12 cm×11 cm~20 cm×17 cm,术后1例皮瓣远端出现了静脉回流障碍,给予拆除部分缝线、针刺放血等处理,皮瓣血运恢复,未发生皮瓣坏死,其余皮瓣均存活良好;额部、头皮供区直接缝合,瘢痕隐蔽。三期半导体激光脱毛效果较好,随访1年均无复发,所有扩张皮瓣均无明显挛缩,颜色、质地与面部正常皮肤近似。

结论

应用额部、头皮扩张皮瓣联合激光脱毛修复面部巨痣,为较大面部缺损的修复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新供区。本方法效果可靠,一次手术即可完全修复面部巨痣,不仅缩短了手术次数及治疗时间,同时避免了面中部瘢痕形成及继发畸形的产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 VR)技术和3D打印技术在耳廓再造术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选取6例自体肋软骨耳廓再造患者,其中先天性小耳畸形5例,外伤后耳廓缺失1例。对患者肋软骨行VR操作,获取患耳对侧第6~9肋软骨的三维数据,制定、评价肋软骨取材和耳廓支架雕刻方案。将重建数据以STL文件形式导出,用无毒的尼龙材料打印成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手术模拟,对方案进行评估,根
目的探讨术中一期修薄背阔肌、腹直肌及股薄肌肌瓣对手、足部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的可行性。方法2009年6月至2015年4月,应用修薄的游离肌瓣对24例手足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修复,因肌瓣血管蒂走行于深面,我们在断蒂前或血管吻合后对肌瓣表面肌肉进行修薄,移植后取游离皮片覆盖于肌瓣表面。其中背阔肌肌瓣16例,股薄肌肌瓣4例,腹直肌肌瓣4例;手部7例,足部17例。肌瓣面积为6 cm×4 cm~20 cm×12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牵张成骨术扩大后颅窝治疗综合征型颅缝早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以后颅窝牵张成骨扩大术进行治疗的4例综合征型颅缝早闭患儿的临床资料,在枕骨隆突上缘顶、枕骨进行截骨后,于矢状缝两侧各安置1个延长器,术后3 d开始延长,每侧延长0.5 mm/d,延长结束后固定6个月,然后取出延长器。结果4例术后延长25~30 mm,平均27.3 mm,除1例患儿出现脑脊液漏外,
期刊
期刊
目的总结Klippel-Feil综合征性小耳畸形的诊疗经验,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例Klippel-Feil综合征性小耳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存在脊柱和肋骨发育异常,遂追踪以下检查:纯音测听,胸部、颈椎及颞部CT,肾输尿管及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针对小耳畸形行耳廓再造,术前评估麻醉风险,选择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术(三期法)重塑外耳。
目的通过咬肌前间隙的解剖学研究,进一步完善解剖学知识,并探讨咬肌前间隙在除皱术中的应用,以避免术中损伤面神经。方法选取12具24侧新鲜成人尸头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并于光学显微镜下组织切片观察,同时对810例患者的SMAS下除皱手术进行术中观察。结果①咬肌浅面存在多个软组织间隙,其周边有支持韧带形成并加强,SMAS和咬肌筋膜之间有多个薄弱的纤维隔分隔间隙。②咬肌前间隙进一步可分成SMAS颈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