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交手要义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mlypm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故太极拳家冯国栋与裴锡荣早在1983年1月就编著了《太极拳推手要义》一书,并在香港艺美图书公司出版发行,其中的不少内容,圈内人士耳熟能详。但是,个别人直接摘取整段文字,或改变个别文字拼凑,或截取两位作者的拳学思想和理念……并在文章的最后归结为“以上是本人对传统推手的一些体会……”云云。
  现在,我们通过杂志将原作的相关部分刊登出来,并请广大读者给予公正的评价,既是还两位老人一个公道,也是以此为鉴,将太极拳发展过程中的一点真实展现给读者。
  
  太极推手不同于一般拳术,它不是以力胜人,而以“巧”胜人,这个“巧”包括“技巧”和“灵巧”两方面。而要能得“巧”,首先要勤学苦练,同时还要善于学习。下面谈谈个人练习推手经验,供初学者作参考。
  
  1.立身中正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十三势行动心解》说:“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和人推手时,对方用力压迫我,我保持身体中正,重心不易动摇,我以腰为轴心,向左右转化,圈子比较小,即能使对方之力落空。前俯后仰,重心不稳,两脚飘浮,极易被人发出。
  每见两人推手,一方被对方一引或一压迫,身体即朝前俯,面孔朝地,重心偏于前方,对方用採劲,易于向前跌倒,即使不立时倾跌,然后于被动挨打地位,既不能化,又不能还手,实处于败势。又有人自以为腰劲很好,人家推不倒,所以一遇对方力量压到自己身上,身子便朝后仰,重心偏于后方,对方用挒劲,亦易向后跌倒,即使自己腰里有功夫,能不被人推倒,但若遇力大劲长的人,在腹部用力一按,后脊椎难免受伤。我们又何必冒这个危险呢?
  再则推手时,对方往往用引劲诱我,我必须保留转换变化的余地。惟有身体中正,虚领顶劲,则有余地可以左右前后回旋,这是很重要的。
  
  2.直来横截,横来直截
  推手时,对方用直劲来打我,我用横劲发他出去;对方用横劲来打我,我用直劲发他出去。如果对方以变手大力按我胸部,封得很牢,欲化也化不开。此时我越是胸部挣扎,则对方越逼越紧。我惟有略为含胸,以一手抚对方之臂或肘,向旁推去(虚实劲),彼必脚跟浮起而跌出。对方从横侧打我,我本应因不稳而倾跌,但我在对方打我之一霎那,用手向对方胸前一伸,对方反而跌出矣。
  清代乾隆时儒学拳师叶乃周,在他所著的《叶氏武技书》中曾说:“力直出者无横力,我截其横;横出者无直力,我截其直”。这一原则,在推手中应用起来,颇起作用。
  
  3.后发先至
  王宗岳先生《打手歌》曰:“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孙武子曰:“知己知彼,后人发,先人至。”“彼不动,己不动,”是听劲,是侦察对方动静。“彼微动,己先动。”是从听劲中已掌握了对方来劲动向,作好准备,立即发起攻击。这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
  所谓手快者,也就是听劲功夫好。对方微动,我已发觉,我抢他前面发我之动,他的劲被我截住,进退两难。我的劲是新劲,来势正猛,对方旧劲,欲收回不能,欲用发劲不及,处处落后,处处被动,怎得不被我发出?所以说,“后人发,先人至”的关键在听劲。这是推手很重要的一条原理。叶乃周先生说:“……叶彼之势既发,已近我身,尚未落定,我即乘此机会,发我之势,彼欲退不得,欲拦不及,再无不妙之理。若稍前,则彼尚可收回,稍后,则我已吃,所谓后发先至者也……”
  
  4.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人之手臂不如腿粗,腿不如腰粗。因此,手臂之力不如腿大,腿之力不如腰大。推手时,用手臂之力推人,往往推人不动。若用腰腿之劲,对方即能倾跌。盖推手动作,表面上虽在手腕,而实际上全在于腰。若肩不能松,腰不能活,全用手臂,决不能化人,亦不能发人。至于步子稳不稳,在于裆劲,即跨腿脚三部分之联系动作,而其连用之枢纽,完全在腰。发劲时,劲起于脚跟,发于腿,由腰向前后左右带动,手指做配合动作,将劲达到对方身上,是为发劲。
  知道这一点,推手时,手臂尽量少用力,进足贴身,仅用腰腿向前一弓,对方即已立足不住而向后退步矣。
  
  5.化劲在局部,发劲在整体
  初学推手的人,遇到对方加力于己身,便全身乱动,以为这样就是化。结果是动动一阵以后,并未能化去对方所加之力,自己仍然要跌出。初池者由于肩胯未能松开,处处僵硬,对方在彼局部一拨,两脚便不稳。这是因为身体成为一个整体,不能松开,不知化劲,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也。初学发劲,又往往仅用两手之力,所以发人不动。这里的矛盾,使初学者不能理解。其实,化劲只在局部。
  陈微明先生曾说:“……假若推其手,手动而肘不动,推其肘,肘动而肩不动,推其肩,肩动而身不动,推其身,身动而腰不动,推其腰,腰动而腿不动,故能稳如泰山。若放人之时,则又由脚而腿而腰而身而肩而肘而手,连为一气,故能去如火箭……”所以我们身体什么部位被人拿住,就应当松化什么部位,其它身体各部,不要乱动,以免影响重心。发劲时,劲起于后脚跟,到腰再到前腿,前腿一弓,手臂一长,便发得人出,因为这是全身整体劲也。
  
  6.听人之劲
  太极拳推手以懂劲为最高阶段。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懂劲的地步呢?只有平时和人推手时,能善于听人之劲。这就是说,靠和对方身体接触的部分(即指、掌、腕、肘、臂等)皮肤的感觉,得知对方来劲的方向、轻重、强弱等,大脑立即作出反应,化掉对方之劲,向其弱点进行反击。这主要靠条件反射。若对方劲来,我还要想一想如何对付,那是来不及的。拳经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这就全靠感觉灵敏,听动的功夫了。
  推手时,为了要能听人之劲,我就不能用力对抗。因为两臂用力,对方的劲路我就感觉不出,处处都得被动,这样哪膛失败之理?所以推手时出手一定要松要轻,掌握对方来劲,使对方欲发不能,欲走不及,我才有主动权。要听人之劲,自己就不能主观,不能抢先出手攻击对方。要变主动为被动,而实际上仍是主动。根据客观情况,力来我化,相机进击,后发先至,实际仍是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可以说:“不主观”是听人之劲的首要条件。
  
  7.供人之力
  吴铁泉老先生曾说:“太极拳练时不用气力,设遇力大之人,如何对付呢?一个人几十斤气力总是有的嘛!”吴先生没有继续说下去。我们想太极拳是借人之力打人,拳经说:“牵动四面拨千斤。”四面和千斤是比喻力之大小,不能照字面上去理解。牵动是条件,拨是方法。只要牵动的条件成熟,小力能够拨大力。注意这个“拨”字,“拨”是巧劲。不是说小力能够顶住大力,或小力能够胜过大力,而是说“拨”动大力。一个人有了几十斤气力,再加上技巧,这就足以应付还较自己气力大的人,这就是太极拳推手的原理“借人之力”。
  要借人之力,自己就不能用力顶抗。用力顶抗,自己之力,被人借而打我矣。举例来说,对方来力,向我左身侧进攻,我不加顶抗,仅偏身化之,又及时加力以捋之,这就叫“合力”。此时对方重心已被牵动,我可以再捋得足一点,使其脚跟浮起,或用横劲向前进击,均无不可。借人之力,对于对方来力,最好不加阻挡,(使用截劲是另一回事)。我化他时,要让出一条路来,使对方的力,顺要去的方向而去,因为我若一拦,对方力就缩回,或者变换方向,反而不容易打他了。往往有这种情况,对方重心已动摇,脚跟浮起,因我一使力,对方反而转危为安,恢复稳定了。所以要借人之力,自己千万不可使力,这是很重要的。
  
  8.舍己从人,我顺人背
  上面已经谈到,推手时要善于听人之劲,就决不能主观。现在再强调一下“舍已从人”,因为这是推手的关键问题。拳经说:“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又说:“因敌变化示神奇”,这都昌说明根据客观情况再作主观决定,不能一味主观。例如:我学会某一手法,想在推手时用此手法将人发出。如果发对方不出,原因是,人是灵活的,我向对方攻击,对方可化可走,可格可架,出乎我意料之外,我想好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碰了钉子。这是“主观”的毛病。
  我们在推手时,要力戒主观(舍己),要根据客观情况,作出反应(从人)。例如,对方下採我手,要拨我脚跟,我顺其势再把手伸长下去,另一双手再一配合,则对方反而被我拨起矣。不过“舍己从人”不是一味听人摆布,而是要利用“粘连黏随”,使自己身法处于顺势,而对方处于背势,则我的胜利才有把握。
  
  9.不丢不顶
  推手时,两人手臂相接触,彼此听劲。我和对方身体接触,始终不完全离开,谓之不丢。不丢才能感觉对方动向,而作应付准备。若对方一来力,我便将和对方接触之点丢开,则无从感觉对方来力之方向和轻重,因而不能正确地走化。我丢开对方身体,或将两手缩回,谓之逃走。我逃走,对方要跟进打我,谓之“逢丢必打”。所以推手时千万丢不得。但另有一个情况,有时我们和水平较低的人推手,两人作掤、捋、挤、按动作,粘得很紧,此时我两肘一平,劲断而意不断,对方两手扑空,身体失中,不觉倾跌。我这不能算丢,而是劲断意不断,要加以区别。
  顶者,对方来力,我妄想以力硬顶,希望我力超过对方,力大者为胜。这是违反太极拳原理的。用力顶,若对方力大于我则我败。用力顶,若对方一松化,我的身体便受到物体惯性规律的支配,不由自主地继续前进而失去平衡。所以推手时要强调不顶。推手时不丢不顶,自己不主观,跟随对方的动作,自己用适当的动作适应它,控制它,便能取得我顺人背的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分为培养对策研究,针对调查结果,从高职院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养等几个层面提出以下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建议。即:第一,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创业
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高职院校也处于深刻变革中,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并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出若干对策。
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内市场上对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大,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对于高校而言,顺应市场要求,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胯下桥
期刊
本文以西安纺织产业自身的升级改造为切入点,分析了西安成为东部地区纺织业承接地的有利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安科学顺利地承接东部纺织业的策略.
针对《电工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基本特点,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思考,提出了在《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