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谈博物馆展陈中控系统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slz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国家博物馆和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为例,论述了在当前技术发展形式和文化事业繁荣的情况下,博物馆采用博物馆展陈中央控制系统的必要性。
  【关键词】:展览陈列 展陈中控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通常是指对计算机、程控设备、自动化设备等各种电子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设备组成的系统。它多被应用于楼宇自控、歌舞剧院、会议室、电教室等,控制者可用有线和无线遥控器、触摸屏、计算机控制台等设备,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软件,控制投影机、电视机、灯具等设备。中控系统可实现实时控制、数据上传和下载、设备工作状态监控等功能。平时生活中最常见的中央控制系统就是楼宇自控系统。
  近年来,随着“中共中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的实施,博物馆展陈事业也迅速发展,其中与观众直接见面的就是博物馆展览陈列。所以各大博物馆都加大了展陈设计、制作的资金投入,而为提升展陈设计和制作效果的各种新型电子辅助设备也被大量部署到展览陈列当中。区别于传统展览陈列中简单开关的灯光照明设备,现代展览陈列中的这些的电子设备、设施,不但部署数量庞大,而且并非简单开关就可以使其正常工作,往往需要一定的开关机顺序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开启或关闭,在设备运行期间还要实时监控设备工作状态或随时开始或终止多媒体演示。如此繁复的需求促使了博物馆展陈中控系统的诞生。
  博物馆展陈的中控系统是采用传统中央控制设备并重新编写程序,用于对博物馆展览陈列中的景观、电子图表、投影机、电视机、多声道音响、触摸屏、灯光照明系统、展柜监测系统等展陈中电子设备、设施进行统一控制和监管的专业性控制系统。由于这种新生的中央控制系统需要在展陈设计前期就着手进行规划,它所管理的设备需要逐个整合入系统,所以需要具备较高控制开发水平和有丰富展陈设备控制经验的中控团队进行设计、开发、调试,虽然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大量节省人力、物力,但由于了解此项技术的博物馆管理者较少,采用博物馆展陈中控系统的博物馆还不多。
  笔者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为例,阐述采用博物馆展陈中控系统的必要性和未采用博物馆展陈中控系统将导致的问题。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于2011年3月1日开幕,它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推出的第一个基本陈列,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来复兴史的陈列展览。它通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苦难和屈辱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的历史性陈列。
  那么国家博物馆为何要在《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采用博物馆展陈中控系统呢?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简化开关机步骤和减少人力消耗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作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展,规模如此宏大,为了辅助说明历史事件、渲染展厅气氛、保证文物安全等,在这个展厅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基本陈列中设置数十台的投影机、电视机,十余台触摸屏、电子地图,近百台演示器、播放器、融合器,以及大量的ups和展柜监控、监测仪器等等。这些设备不是普通电视机只要按一下开关就可以显示画面。以一个景观为例,设备开启顺序依次为投影机和播放器供电的UPS→景观机械系统电源→播放器→融合器→投影机冷却器→投影机→前级放大→音频均衡→功放音箱。这还不包括开启某一个设备子开机程序和开启某个设备所需要把握的时间间隔。例如仅开启UPS就有至少三个步骤,进行数项设备自检,如果不进行自检就直接开启,会导致UPS无法正常工作;又如开启投影机要先开启控制器,再开光栅,再开光路等,错误一步就会烧毁设备。由此可见仅仅打开一个景观的演示就需要如此复杂的程序,要开启展厅内的诸多设备的复杂程度不言而喻。在采用中控系统之后,开启和关闭这些设备的顺序和把握间隔时间等工作全部由中控主机来完成,管理员只需要按一个按钮就可以保证景观的正常演示。这大大简化了开启和关闭各种设备的步骤,降低了人员操作的难度。
  而大量的电子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如果完全由操作熟练的工程师来完成,是项极其耗费人力的任务。《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的设备,不使用中央控制系统全部开启一次设备需要4名熟练的工程师,大约2小时的时间,而关闭设备也需要1.5小时。在采用中央控制系统之后,所有的设备按规定时间自动开启和关闭,工程师只要在办公室监控一下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即可,彻底的解放了工程师的双手。
  2 便于进行维护
  中控系统除了提供开启、关闭设备功能外,还提供了对所有设备的工作状态的监控功能。传统的展厅维护中有一项任务,就是工程师需每日定时巡查展厅设备是否工作正常。例如展厅里面的电视是不是坏了,灯泡是不是不亮,投影机是否工作正常。当采用中控系统监控展厅设备后,如果灯泡不亮了或者电视坏了等问题出现,中控主机就会向管理人员发出报警,要求管理人员进行维修、维护工作,而事实上大多数设备配备传感器,不仅是设备故障了才会有报警提示,当设备使用寿命将尽时,中控系统就会预测出设备的临界状态,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准备备用设备。这些功能使人员巡视展厅成为了历史,更可保证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就得到设备状态信息,为日常展厅设备的维护工作提供了便利。
  3 方便进行演示控制
  一般博物馆展陈的景观是通过小型遥控器或者循环播放来展示给观众的,讲解人员手持多个遥控器,控制景观的播放。由于这种遥控器都是山寨产品,信号不稳定,时常出现演示错误等情况;特别是当景观或者电视的数量多起来后,分不清哪个遥控器的状况也频频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是不同讲解员的遥控器间干扰频繁,观众多时根本无法正常演示,通常的解决方案就是要景观或者电视等设备循环播放,观众是否看得到演示就概率问题了。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控系统特别给讲解人员设计了一个基于IOS系统的手持控制器。这个控制器以IPAD为硬体,通过展厅内的加密无线网络进行指令传输,可以保证每个IPAD设备间没有干扰,中控主机会智能的接受讲解人员的操作指令,不会发生不同讲解员同时发送指令而造成的软件冲突。同时由于中控主机的程序控制功能,在展厅内没有讲解人员使用IPAD操作时,系统自动切换为循环演示模式,零散观众也可以看到各类景观、投影的演示。   正是因为上面的3个原因,为了可以科学的管理展陈设备,降低博物馆运营成本,提高管理员的工作效率,保证讲解人员的正常工作等,现代博物馆展陈中必须设计制作展陈中控系统,否则博物馆运营期间将会有诸多问题接踵而至,最终导致巨大的人力、物力浪费。以国家博物馆为例,最初只有《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展厅使用了展陈中央控制系统,其它展厅没有采用。但其它20余个展厅内也分布着大量的展陈专用设备,由于没有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中央控制系统,导致了如下问题:
  1. 展厅设备不能按时开关:
  通常展厅设备是由设计、制作展项的多媒体公司进行短期维护的,当维护合同履行结束,由于展陈部门没有专门岗位人员管理开关设备,导致展厅设备就基本处于管理权责不清的状态。这种现象并非仅在国家博物馆出现,国内的大多数博物馆都有同样的问题。当观众参观时大多只能凭运气,祈求在参观时设备是正常开启了。也正是为了缓解这种难堪的局面,国家博物馆曾经考虑设置展厅设备开关科,保证有专人开关展陈设备。
  2. 展厅设备维护不及时:
  通常博物馆管理人员维护展厅是以人员巡检的方式进行,往往是展陈设备出现故障,才进行维修和维护。而博物馆购置配件,进行维修通常需要一个缓慢审批的流程,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展厅中设备无法工作数周后才有人去维修和维护。这种被动的方式使展览陈列的效果和气氛大打折扣,观众来参观时往往看到的是不亮的投影,漆黑的展柜,无法操作的触摸屏,更有甚者是当展厅内设备被盗了几个小时后才有管理员发现。而若采用中控系统监控设备状态则可以提前预知设备工作情况或在设备离线的第一时间就告知管理者。提早准备维护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好处不言而喻,不但可以提升展陈质量,还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 大大增加人员费用:
  通常依靠人工展厅巡检设备进行展陈设备维护的方式,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每日在展厅内巡视检查,由此产生的人工费用计算后之后十分可观。以《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设备的规模进行巡检来计算,仅人工费用就需要大约每日每平方米0.22元,折合每年人员费用约50万元。而如果采用中控系统监控设备的方式,代替人员巡检,则只有在设备故障或需要维护时,管理人员才会出现在展厅,进行维护和维修,而不用每天去展厅巡查,完全免除了人员巡检所产生的费用。
  4. 无法应对突发情况:
  通常大型的陈列展览都会有“专场”,它是为特殊观众群参观而临时开馆的一种特殊展出形式。这种“专场”有一个特点就是时间往往不是正常开馆运营时间,夜间或者休息日临时进行“专场”是司空见惯的。面对这种临时开始,没有提前通知的“专场”展出,如果没有采用中控系统开启展陈设备,往往会导致管理人员手忙脚乱,操作困难,更由于仓促上阵,缺少自检程序等因素,造成大型景观或者复杂展项中设备的运行状态都不稳定,演示中出现错误的情况屡见不鲜。最终导致“专场”观众因为没有看到或看到不完整演示而败兴而归的事情就是博物馆管理者最不愿见到的。
  正是展陈中控系统给展陈设备使用、运行、管理和维护带来的诸多便利和没有采用中控系统带来的负面效应,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在展陈筹备初期就将展陈中控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进行设计,并且在使用中摸索经验,不但在避免了日常展览中有设备不运转带来的难堪,还成功保障了无数次“专场”演示任务,从人员投入上也为国家博物馆节约了大量的经费。现在国家博物馆已经在设计、制作博物馆所有展厅整体的中控系统,力求将展览设备运行、维护自动化,尽可能降低人员和运营费用,提升展陈质量,满足观众需求。
  综上所述,随着技术进步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博物馆展陈中控设备必将被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所采用,它将给博物馆展陈带来一场管理的变革,最终的受益者将是博物馆的管理者和广大观众。
其他文献
【摘 要】 桩基一般未直接用于精密仪器基础的防微振设计,而用于强振时的主动隔振。本文考虑桩土共同作用,提高地基刚度和地基阻尼比,减小变形,避免发生共振。以光刻机基础防微振设计实例,并通过测试证实,桩基可用于防微振设计的新方法,可供类似的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 防微振 地面振动 共振  1 某微电子厂房概况  浙江金华某两层微电子厂房,上部结构于2011年上半年施工完毕,一层层高7m,地坪还未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云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地建筑行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当地的文化以及自然条件都有着一定的特点,云南地区的文化特性以及自然条件对当地的建筑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乡土建筑技术的发展是地区之中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当地居民智慧的结晶,因此,在房屋的建筑中,应该将现代化的技术与当地的文化特征以及自然条件相结合,本文主要探讨云南地区本土建筑创作与地域的关联性。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在主要阐述了工程清单造价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主要记叙了在工程清单的计价条件下,在工程的投资决策阶段或者是施工阶段等等的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把合理的方法和计量措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来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有限的金额之内是工程实施中的主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将工程分为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三部分进行分析如何在工程清单中控制工程造价。  【关键
期刊
【摘 要】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拱桥技术研究也取得较大进步,拱桥技术分支逐渐增多。作为拱桥的分支之一,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拱桥技术的带动下也在飞速发展。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桥型静力体系多样化,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近年来,该类拱桥已经在港口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优异成效。但是,在进行钢管混凝土拱桥在港口工程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考虑,降低环境因素、地质因素等对拱桥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效
期刊
【摘 要】 本文乃针对乡村建设中建设性破坏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遗失和消逝,并最终可能导致传统文化本源与土壤遭致破坏之重要问题而展开的保护、梳理性研究,其以田野考察为主,记录整理传统手工技艺与传统村落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以此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亟待保护,且必须以共生保护模式为方法途径的观点。  【关键词】 传统技艺 传统村落 共生  泸制桐油纸伞传统技艺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作为衍生于农
期刊
【摘 要】 银川市地质灾害较发育,灾害类型以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为主。全市目前存在的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点共计41处,其中泥石流24处,崩塌11处、地面塌陷6处。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贺兰山、灵武东山山区,崩塌灾害主要分布在黄河、苦水河沿岸,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宁东矿区。银川市地质灾害既具有群发性又具有突发性和继发性。  【关键词】 银川市 崩塌 泥石流 地面塌陷  0. 引言  银川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园林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在园林的需求日益增长的背后,是园林行业的飞速发展和企业间的竞争加强。随着园林行业的高速发展,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多。园林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求有艺术修养水平,也要求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协调能力,但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专业人才的缺乏,及在对人才管理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制约着行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隧道施工地浅埋暗挖相对于地表建筑的影响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适应于该工程项目基本情况的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对地表塌陷的控制方法,为相关实际工作的实践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浅埋暗挖;隧道;地表影响;分析,控制方法  一、关于浅埋暗挖的介绍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与地面交通运输量日益增大,城市地下施工中运用工程暗挖法逐渐取代了明挖法,其地下工程暗挖施工方法主
期刊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有关高速铁路地基沉降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对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浅述 高速铁路 地基 沉降 计算方法  10 灰色理论  灰色理论属于系统科学理论,它提供了在贫信息情况下求解系统问题的新途径。它将一切随机变量看作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灰色量,将随机过程看作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与时间有关的灰色过程。对灰色量用数据生成的方法,将杂乱无章的原始数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乡村生态的美学价值和生态作用越来越受社会和人们的重视。在中华五千年悠远历史中保留至今的古村落,是集古文化美与前人智慧为一体的宝贵文化遗产。乡村生态独特的魅力和风采主要体现在它的原生态和被人们用智慧完善之后的“古今合璧”。所以,要保证乡村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对生态美学价值和遗产保护加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乡村生态;古村落;美学价值  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是乡村生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