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播种方法。花卉播种一般在保护地区进行,至少应遮雨或适当遮光降温等基础设施,才能达到各种品种出芽所需要的条件。保证其出芽率。种子发芽应具备的四个条件:一是空气。种子发芽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因此播种首先要求有一个通风良好的环境。二是温度。大多数种子的发芽适温在20-25℃。需要要注意的是,有的种子必须在低温条件下才能发芽。如花毛莨、飞燕草。大多数香草和秋冬播的种子,温度不要高于25℃;春夏播种子不要低于于20℃,如果达不到温度,用保鲜膜提高温度,保鲜膜同时还具有保湿作用。夏季的时候,所有的种子都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要遮阴遮雨,冬季则要注意保暖与防霜冻。种子发芽前还没有长根,需要人为补充水分来维持生命,土壤妻保持湿度,但不能渍水。三是水分。水分是种子发芽的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但水分必须适当,过多会因通气不良引起腐烂;过少则使种子发芽缓慢。甚至不发芽。播种后尤忌在种子萌动时缺水(俗称“芽干”),这是影响种子出苗成败的关键。四是光线。一般的种子发芽前都不需要强光。因而播种后可先放在无直射光的地方.等出芽后再逐渐移植到有直射光的地方。但是有些花卉比如大岩桐、彩叶草、指甲花、四季樱草、秋海棠类等种子发芽必须要有充足的光线。
2.播种用土。要求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为了保证种子茁壮出苗而不受病虫害危害,播种前土壤最好进行消毒。简单的方法是用蒸锅或炒菜锅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30分钟,即可杀死大部分病菌和虫卵。另外,也可向土壤中喷施500-1000倍托布津、1000-2000倍乐果或100倍高锰酸钾消毒,喷后放1-2天,再喷过清水即可应用。但一般习性强健的花卉,可不消毒,用干净的素沙土即可。
3.播种。直接播种。一般的种子如四季海棠、指甲花等。可不进行任何处理即可直接播种;温水浸种,外壳坚硬的种子如牡丹、芍药等。可用60℃温水浸种24小时后再播种:草木灰拌种。凡外壳有油蜡的种子如花椒,可用草木灰加水合成糊状拌人种子。使其由草木灰中的碱分帮助脱去油蜡;锉伤外皮,如荷花、美人蕉的种子等在播种前先把种子在锉刀上锉伤外皮。再经温水浸泡24小时,硬种皮即能吸水膨胀,促使种子快速发芽;冻裂法,如榆叶梅的种子,在入冬封地前播种并浇透水,冬季土地结冻后,种子外壳被冻裂,第二年春天即可发芽;沙藏,如桂花、蔷薇类的种子,采收后在秋末用湿沙拌好放在花盆里,放置在挖深半米左右的沟里,盖上稻草,等第二年开春后取出播种,则可迅速发芽。
播种的深度是由种子的大小和种子发芽的需光性决定的。一般种子的播种深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有的品种如矮牵牛、夏堇、繁星花、四季海棠、大岩桐等,发芽需光,不需覆盖基质,直接播在土表;有的品种需轻微覆盖,如一串红、金鱼草、萼距花;有的种子覆盖应该稍厚些,播得较深,例如观赏谷子。
4.播种后管理。发芽前:将播种盆放在较阴暗处,在播种盆上盖上玻璃、地膜或握料膜,可以保持空气湿度,冬季还可以保温增温。夏季可不盖膜,盖膜也不能密封,两侧必须通风。盆土干燥时,可把播种盆放入水面比盆土面低的大水盆中,用浸灌法补给水分,千万不要采取喷水,这样会冲翻表土和种子,对发芽很不利。
发芽后:将播种盆移到有日光直射处,如果是早春在室内播种。幼苗由于向光性的作用常常出现向南倾斜的现象,为此每隔数日即应进行转盆,以保证幼苗挺直生长。播种后水分的管理是很关键的。冬季育苗夜间土温低时,水分散失少,因此在苗期不需要补水或者少补水:如果土温较高。在苗期应根据实际需要喷雾补水。夏季育苗时,水分蒸发特别快.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补充水分。如果种子很细。为避免水的冲刷,可以采用浸盆的方法补水。一般的花苗等真叶长出二、三片后。即应移植。以免因过于稠密而致幼苗细弱。因为小苗的根系较柔弱,叶片较少、蒸腾量小,故只在真叶萌发之前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从真叶萌发后要有所控制浇水才好。否则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应干湿交替进行才行,当然苗期也不耐干旱。苗期尽量不要施肥,在真叶出现后可少量浇灌些薄肥水,一定要薄施淡施。千万不可浓度过高。
2.播种用土。要求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为了保证种子茁壮出苗而不受病虫害危害,播种前土壤最好进行消毒。简单的方法是用蒸锅或炒菜锅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30分钟,即可杀死大部分病菌和虫卵。另外,也可向土壤中喷施500-1000倍托布津、1000-2000倍乐果或100倍高锰酸钾消毒,喷后放1-2天,再喷过清水即可应用。但一般习性强健的花卉,可不消毒,用干净的素沙土即可。
3.播种。直接播种。一般的种子如四季海棠、指甲花等。可不进行任何处理即可直接播种;温水浸种,外壳坚硬的种子如牡丹、芍药等。可用60℃温水浸种24小时后再播种:草木灰拌种。凡外壳有油蜡的种子如花椒,可用草木灰加水合成糊状拌人种子。使其由草木灰中的碱分帮助脱去油蜡;锉伤外皮,如荷花、美人蕉的种子等在播种前先把种子在锉刀上锉伤外皮。再经温水浸泡24小时,硬种皮即能吸水膨胀,促使种子快速发芽;冻裂法,如榆叶梅的种子,在入冬封地前播种并浇透水,冬季土地结冻后,种子外壳被冻裂,第二年春天即可发芽;沙藏,如桂花、蔷薇类的种子,采收后在秋末用湿沙拌好放在花盆里,放置在挖深半米左右的沟里,盖上稻草,等第二年开春后取出播种,则可迅速发芽。
播种的深度是由种子的大小和种子发芽的需光性决定的。一般种子的播种深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有的品种如矮牵牛、夏堇、繁星花、四季海棠、大岩桐等,发芽需光,不需覆盖基质,直接播在土表;有的品种需轻微覆盖,如一串红、金鱼草、萼距花;有的种子覆盖应该稍厚些,播得较深,例如观赏谷子。
4.播种后管理。发芽前:将播种盆放在较阴暗处,在播种盆上盖上玻璃、地膜或握料膜,可以保持空气湿度,冬季还可以保温增温。夏季可不盖膜,盖膜也不能密封,两侧必须通风。盆土干燥时,可把播种盆放入水面比盆土面低的大水盆中,用浸灌法补给水分,千万不要采取喷水,这样会冲翻表土和种子,对发芽很不利。
发芽后:将播种盆移到有日光直射处,如果是早春在室内播种。幼苗由于向光性的作用常常出现向南倾斜的现象,为此每隔数日即应进行转盆,以保证幼苗挺直生长。播种后水分的管理是很关键的。冬季育苗夜间土温低时,水分散失少,因此在苗期不需要补水或者少补水:如果土温较高。在苗期应根据实际需要喷雾补水。夏季育苗时,水分蒸发特别快.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补充水分。如果种子很细。为避免水的冲刷,可以采用浸盆的方法补水。一般的花苗等真叶长出二、三片后。即应移植。以免因过于稠密而致幼苗细弱。因为小苗的根系较柔弱,叶片较少、蒸腾量小,故只在真叶萌发之前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从真叶萌发后要有所控制浇水才好。否则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应干湿交替进行才行,当然苗期也不耐干旱。苗期尽量不要施肥,在真叶出现后可少量浇灌些薄肥水,一定要薄施淡施。千万不可浓度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