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使团访欧观剧考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p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八六六年,清廷派出使团访问欧洲,这次使团由六十三岁的官员斌椿率领,十九岁的京师同文馆英文馆毕业生张德彝随行出使。这是近代中国首次向西方派出官方使团,使团行迹遍及法国、英国、比利时、普鲁士、沙俄等国。使团由三十一岁的英籍总税务司鹭宾·赫德(Robert Hart)组织,赫德本人在伦敦等待使团到访,二十五岁的中国海关英籍洋员包腊(Edward charles Macintosh Bowra,又译包令)白中国出发,陪同使团出访。此时欧洲正值舞台艺术的鼎盛时期,中国使团在巴黎、伦敦观看了多场戏剧,这是来自内地的中国人对近代西洋戏剧的首次接触。
  一八六六年五月七日,中国使团乘火车到达巴黎。第二天晚上,斌椿、张德彝就走进了剧场观剧,这是中国使团在欧洲的第一次观剧。斌椿记录:
  夜戌刻观剧,至子正始散,扮演皆古时事。台之大,可容二三百人。山水楼阁,顷刻变幻。衣着鲜明,光可夺目。女优登台,多者五六十人,美丽居其半,率裸半身跳舞。剧中能作山水瀑布,日月光辉,倏而见佛像,或神女数十人自中降,祥光射人,奇妙不可思议。观者千余人,咸拍掌称赏。同日,张德彝的记述更加详细,这位十九岁的年轻人仔细描写了剧场内的陈设、售票员和售卖望远镜的小贩等:
  楼之四面高悬煤气灯,中一灯一千百枝,灯头千盏,缘泰西戏皆夜戏也。通宵只演一事,分四、五、六出。每出将终,垂帘少歇,则有卖扇、橘、酒水、新闻纸暨戏文者,亦有赁双筒千里眼者,往来招呼;客人亦可出外乘冷吸烟饮酒,而出入亦有执照。演戏者男优扮男,女优扮女。看戏者男女咸集,皆手执千里眼,有戏看戏;止戏时则以之四面看人,不论远近,罗列目前。少选,猛听静鞭数下,众皆悄然,已卷帘开戏矣。其戏能分昼夜阴晴;日月电云,有光有影;风雷泉雨,有色有声;山海车船,楼房闾巷,花树园林,禽鱼鸟兽,层层变化,极为可观。演至妙处,则众皆击掌叹赏,曰:“卜拉卧!卜拉卧!”
  然而二人均未对剧场名称、地址和剧情有任何记载。根据斌椿、张德彝二人的描述中,能分析出当日中国使团所观戏剧的若干特点。演员众多,观众群集,这显然是一座大型剧场。张德彝所言“通宵只演一事,分四、五、六出”,是对西方多幕戏剧的描述,从这个叙述来看,张德彝当晚所看的是四幕以上的多幕大型戏剧。斌椿说“夜戌刻观剧,至子正始散”,即午夜十二点才散场,是相当长的一部戏。剧中“神女数十人自中降,祥光射人”,显然是一出具有神话色彩的戏剧,并有复杂的灯光舞美效果。
  查考当时法国巴黎颇有影响力的艺术杂志《游吟诗人》(LeMenestrel)对巴黎剧院的相关报道,五月八日当晚巴黎皇家歌剧院(Theattre imperial de l’opera)上演了莫扎特的名剧《唐·璜》(Dan Juaan),完全符合斌椿、张德彝所述特征。皇家歌剧院即今天的国立巴黎歌剧院,剧院成立于一六六九年,在中国使团访问之时已有近两百年历史,是巴黎最具影响力的剧院之一,陈设豪华。该剧为纨绔子弟放浪成性最终遭天谴、下地狱的神话故事,很符合惩恶劝善的宗教主题。该剧讲述两百多年前(“扮演皆古时事”)西班牙好色贵族唐·璜带着男仆,潜入总督府邸(“楼房间巷,花树园林”)调戏总督之女安娜,还一剑刺死了年迈的总督。逍遥法外的唐·璜又一日寻花问柳时,在郊外遇到了被他抛弃的另一位贵族小姐艾尔薇拉,急忙躲避,留下自己的男仆与小姐对峙。男仆同情艾尔薇拉的遭遇,坦陈了主人唐·璜的斑斑劣迹。唐·璜游荡至乡村酒店,恰逢农家婚礼。他巧言令色邀请大家到他的城堡做客,只留下新娘与自己独处,并百般引诱。正在农家新娘即将上当之时,艾尔薇拉走了出来,揭发了唐·璜的行径。与唐·璜有杀父之仇的总督女儿安娜也走上舞台,三人准备联手严惩唐·璜。她们戴上假面具进入城堡参加舞会(“女优登台,多者五六十人,美丽居其半,率裸半身跳舞”),唐·璜还想再次引诱农家新娘,三位女性一齐扯下面具指认唐·璜为杀害总督的凶手,而唐·璜却凭借武艺冲出人群。当天夜里,唐·璜走到教堂墓地,发现了一尊新造的高大石像,正是被他杀死的总督。斌椿在剧中看到一尊雕塑,这位清朝老官僚将其误认为“佛像”,实际上就是这尊总督雕像。唐·璜戏谑地邀请石像共进晚餐,石像居然点头答应。当晚,走廊里响起沉重的脚步声,石像真的走进了唐·璜的餐厅。顽石开口,命令唐·璜忏悔自己的罪孽,但唐·璜置之不理,还挽起石像的手请他入座。突然,唐·璜碰到石像的手变得冰冷,四肢也冻结了,一声巨响,天降闪电(“日月电云,有光有影;风雷泉雨,有色有声”)掀起了大火,地面裂开,地狱之火熊熊燃起,最终将唐·璜吞噬。从法国国家图书馆(BibliothSque nationale de France)保存的一八六六年巴黎皇家歌剧院演出《唐·璜》的版画来看,唐·璜即将坠入地狱时,舞台上浮现一片烟尘,众多的身披浅色长袍的演员出现在半空,强光四射,似乎是在扮演地狱游魂。这虽然并非祥和景致,但其细节却与斌椿笔下“神女数十人自中降,祥光射人”的描写完全符合。可见,近代中国官员第一次看到的西洋戏就是这出《唐·璜》。
  第二天,即五月九日(三月廿五),中国使团成员再次去剧场看戏。这一天中国使团在剧场见到了“法君”(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其人“年约五旬,隆准大颏,重眉八字,苍白胡须,气足神完,威颜凛凛”。根据陪同中国使团观剧的英国人包腊的日记记载,五月九日晚上“广英、德明(按:张德彝)、凤仪在同一天晚上去了安比古剧院(Theatrede l’Ambigu),刚好坐在皇帝的包厢的正对面。斌椿也去了”,该剧院当天上演的歌劇是《食铁者》(Le Mangeur de fer)。
  斌椿、张德彝对西洋戏剧表现出极大兴趣。在看了几场戏后,斌椿、张德彝对包腊说,“要尽量多地去剧场看戏,越多越好”。随后,他们又去了法兰西喜剧院(Opera Comique)观看了《教士草坪》(Le Preaux Clercs)。《教士草坪》由费迪南·埃罗尔德(Louis JosephFerdinand Herold)作曲,表现了一五八二年巴黎的一次宫廷阴谋,交织着天主教与新教的冲突、政治联姻之间的矛盾以及贵族间的荣誉决斗,场景涉及塞纳河畔的教士草坪及卢浮宫等。中国使团意犹未尽,在散场之后又去了沙杜莱剧院(Theattre du Chatelet)看幻灯片(LaLanterne magique)。这是当时欧洲刚刚兴起的一种时尚,操作者通过 移动玻璃底版实现画面的变幻。中国使团在巴黎、伦敦多次观看幻灯片,一些前辈学者将张德彝一八六六年日记中的幻灯片解读为“电影”,这并不准确(电影的问世要在数十年之后)。   一八六六年五月十五日,中国使团到达伦敦。斌椿、张德彝又跑去看了多场戏剧。斌椿觉得戏剧“可观”,但要问他这出戏好在哪里,他只能说出“坐落宽大,扮演奇妙”八个字。张德彝则记载:“戌初,赫总税务司约看戏,在‘端木司’店后,园名‘昆音’。戏有舞弄真刀,施放真枪者。”
  张德彝称园名“昆音”,是女王(Queen)一词的音译,该剧场名为女王陛下剧院(H.M.Theatre),赫德为中国使团订下了包厢,观看歌剧《雨格诺教徒》(Huguenots)。该剧又译《法国新教徒》,系五幕六场歌剧,由贾科莫·梅耶贝尔(Giacomo Meyerbeer)作曲,以一五七二年巴黎针对新教雨格诺派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为背景,剧情为法国女王安排下一桩政治联姻,让一新教贵族迎娶天主教领袖之女,以期达到宗教和解,但该女子此前已许配他人,新教贵族拒绝了这桩联姻。天主教势力对此深为嫉恨,磨刀霍霍准备对新教大开杀戒。遭到退婚的天主教领袖之女不忍新教贵族蒙难,将这一计划提前告知,并将他藏在府中,苦求贵族不要离开这一安全之地,因为离开这里就意味着死亡。钟声敲响,这是屠殺开始的信号,贵族为救新教教友,义无反顾地跳出了窗户,最终落难,被张德彝笔下“舞弄真刀,施放真枪者”所杀害。
  一路同行的英国人包腊也请斌椿、张德彝看了戏,身着中国官服的使团成员进入剧场,引发了当地媒体的瞩目。包腊选择了皇家奥林匹克剧院(Royal Olympic Theatre)的喜剧《金钱》(Money)。剧情为年轻贫困的阿尔弗雷德长期遭受其家族的鄙视,其远房叔父维西爵士尤甚。一天,阿尔弗雷德突然获得了一笔巨额遗产,于是那些往日从无来往的亲朋突然上门献殷勤,就连维西爵士也登门拜访,还想把女儿许配给阿尔弗雷德,最终当然弄巧成拙。这出喜剧讽刺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慕虚荣的贵族生活。
  数日之后,中国使团赴曼彻斯特,又在当地的曼彻斯特皇家剧院(Theatre Royal Manchester)看戏。当天皇家剧院上演歌剧《浮士德与玛格丽特》(Faust and Marguerite)。该剧在当时有夏尔·古诺(Charles-Franqois Gounod)和迈尔·鲁茨(Meyer Lutz)两种版本,均根据歌德名作改编,剧情大同小异。大致为恐惧衰老的浮士德与魔鬼签订契约,出卖灵魂换取青春。返老还童的浮士德遇到年轻的玛格丽特,但始乱终弃,抛弃了怀孕的爱人,还借助魔鬼之力在决斗中刺死了玛格丽特的哥哥。玛格丽特悲痛得发了疯,掐死了自己的孩子,被关进监狱,奄奄一息,可怜的女子临死前向上帝祈求宽恕。魔鬼出现,狞笑着要收取罪人的灵魂。天使下凡,玛格丽特的忏悔感动了上帝,她最终得到了救赎,升入天堂。散场后,使团随后坐上了夕发朝至返回伦敦的火车。斌椿感觉“演剧颇佳”,在火车上诗兴大发,连夜吟诗一首,兴致勃勃地描写了飞驰的火车:“初闻风啸声,俄顷似飞箭;前车如兔脱,后乘亦鱼贯……有时过村镇,灯火似奔电……瞬息六百程,飞仙应我羡。”
  作为使团领队的斌椿在中文史料中评价并不算高,但他作为“中土西来第一人”,在此次出访中给欧洲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英法媒体咸称这位老成持重的“斌大人”为中国绅士之典范。斌椿、张德彝都是爱戏之人,曾直接要求陪同的外国人多安排观剧活动,可实际上,这两位清朝官员虽然一直乐在其中,但对西洋戏剧却并不能理解。斌椿等清朝官吏首次出访欧洲,对欧洲的戏剧并没能看出门道,正如钱锺书先生言:晚清外交官看西洋戏,“也像看马戏、魔术把戏那样,只‘热闹热闹眼睛’,并不当作文艺来欣赏”。
  张德彝作为同文馆毕业生,在出访时为斌椿做翻译,有一定外语基础。然而,张德彝也没能看懂剧情,语言的隔阂当然是一项重要原因。这一次斌椿、张德彝所观看的西洋戏剧,以法国歌剧为主,就连到了伦敦,赫德仍然带他们看了法国歌剧《雨格诺教徒》。张德彝是京师同文馆英文馆毕业生,并不懂法文。更兼之歌剧唱词对外文听力水平有更高要求,对这位初次出国的十九岁青年而言确实无法听懂,故也仅仅能留下对舞台、布景的直观记录。
  此外,虽然张德彝在国内就爱听戏,但一八六六年初次出洋时的他并不懂西洋戏剧文学。钱锺书对张德彝的评价是“他的确事无大小,什么都谈,就只绝口不谈文学,简直像一谈文学,‘舌头上要生碗大疔疮’似的”。考察张德彝的历次出访日记不难发现,他对西方戏剧文学的欣赏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大部分驻外使节,但尽管如此,初次出洋时的张德彝对西洋戏剧几乎一无所知。张德彝此后长期担任驻外公使,经常观看西洋戏剧,并在日记中留下大量的观剧感想。通过考证不难发现,张德彝后来日记中提到的几部戏剧其实在一八六六年时已经看过(如《唐·璜》与《浮士德》),但他却毫无印象,这足以表明张德彝初次访欧时,尚不能达到欣赏剧情的水平。
  斌椿老成迂讷,张德彝纵然敏求好学,却受阻于语言、文化隔膜,这两位中国官员一八六六年的欧洲观剧之旅终究只是一场“热闹眼睛”的肤浅体验,但足以反映当年新老两派官员对西洋戏剧不同的认识程度与欣赏方式。相对而言,斌椿常会记载在观剧前和谁吃了晚饭、哪位洋人陪同去的剧场之类的信息,显然他对迎来送往的人情世故更加在意。进入剧场后,斌椿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舞台上的布景、灯光,对舞美效果的记录比较翔实。而年轻人张德彝的目光则更加发散,对西洋剧场进行了全景式的观察,他对剧场的细节布置记载要比斌椿的记载详细得多,用词也更加正面,字里行间充满羡慕之情。诚然,斌椿、张德彝受制于时代局限,不能对戏剧有更深一步的理解,但他们在一八六六年暮春的欧洲之行,毕竟是内地的中国人对欧洲戏剧的初次接触,在中国戏剧史上当有破题之功。
其他文献
再次出现在公众前,李娜跟人打招呼:“大家好,我是前网球运动员李娜。”变了形象,没变幽默和爽朗。李娜是最近影视圈的关键词,之所以引人关注,跟转做演员的体育明星不同,李娜不是去演绎别人,而是别人要用电影诠释李娜。有点出乎意料,李娜传记《独自上场》改编的电影就要开拍,高水准商业运作总是动不失时。在李娜影响力势头未减、网球运动厚积薄发的当下,在姚明渐行渐远、刘翔退却荣光、丁俊晖波澜不惊、邹市明挑战金腰带失
【编者按】2012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被教育部评选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为了保持和扩大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原有的优势,克服存在的问题,五华区教育局研究拟定了《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确定了以项目为载体,突出重点,推进“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项目、心理危机干预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服法,大致有以下四种服法。  温服。温服的中药是将熬好的中药放温之后再进行服用。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  热服。有些药物是需要热服的,这些中藥一般都是治疗寒症所用的,是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喝些热水,以助药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犬逐渐进入居家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城乡宠物医院、诊所,宠物之家等也应运而生。但宠物犬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威胁,具相关数据统计,每年被宠物犬咬伤患狂犬病的病例也逐年上升,如何预防狂犬病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如何预防宠物犬狂犬病,被宠物犬咬伤如何处置呢?  首先饲养宠物的居民要定期(每年)将宠物带到临近的宠物医院、诊所或所在地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进行狂犬病疫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群体心理问题较普遍,专家建议心理教育尽快走进课堂。   据了解,中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在逐年提高。调查发现,青少年群体中,小学生有10%~20%存在心理问题,有心理困惑的中学生所占比例为13.9%~38.36%,近两成的大学生更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4%~13%的大学生患有网络成瘾症。另外,自杀和暴力犯罪等现象在高校中时有发生。   北京市卫生局常务副局长梁万年认为,
7月4日对曼苏尔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好事成双”进行了两场宣誓仪式,一场是就任埃及最高宪法法院院长的宣誓,另一场是就任埃及临时总统的宣誓。  在临时总统就职仪式上,曼苏尔说,自己将尽全力保障埃及民众的利益,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安全,尊重宪法和法治原则。他强调自己的权力由人民赋予,并承诺将举行完全公开透明的总统和议会选举。当天,数百名民众聚集在最高宪法法院门外,表达对军方和曼苏尔的支持。
读书人有两种常见的炫耀方式,一种是炫耀,另一种是说自己读了乔纳森(刘铮)的博客后不敢读翻译书了。  为了适应乔纳森随写随删的博客写作习惯,一些人勤勉细心地做了备份。纸质书《始有集》的出版有没有一种针对那些备份嘲讽的味道?作者刘铮在后记中说:“这本书不值得读,更不值得买。”原因是除了两篇文章外,其他文章都曾经刊布过(尤其是网上)。“我编此集,实只为写这篇后记。为了找个机会感谢多年来提携过我,帮助过我
不知何时开始,一些官员忽地风雅起来。画画儿,写字儿,玩儿玉,收藏文物,样样都来。先前的官员能写字儿,不奇。大凡官员都读过些书。读书,自识字始。识字,就要写字,写字就要临帖,所以,虽不能以书法名家,至少还看得过去。后来有了铅笔、钢笔,写毛笔字渐渐成了“特殊技艺”。及至电脑风行,别说毛笔字,就是铅笔、钢笔也懒得用,提笔忘字儿几为习见。再后来,因为恭维要员,每到一地,不论字的好坏,都要“留下墨宝”,甚至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73.6%的受访者是中小学生家长。  河南省某乡镇中学学生陈慰慰说,小学时学校管理很宽松,现在面临中考、升学的压力,老师们都管得比较严,批评得多。河南省某中学初二英语老师、班主任刘霞是一名90后,她表示,学生犯错的时候,她都是先讲道理,让学生心服口服。“不是特别严重的事件,一般不打电话通知家长。”  调查中,57.3%的受访者觉得现在中小学老师对学生管得松。刘霞说,她管学生
1898年3月5日,江苏淮安西北隅的驸马巷,一阵清脆的新生儿啼哭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一幢普普通通的住宅小院里,骤然睁开一双普普通通的浓眉大眼——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浓眉大眼”小男孩,后来成了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毫无疑问,我们说的,是周恩来!  在中国,就像提起毛泽东人们都称他“毛主席”一样,提起周恩来,人们也都称他“周總理”。因为,周恩来是开国总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他5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