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连郑板桥都不会相信,昔日困顿落魄的书生会在几十年后,在扬州——这片铜臭气多过书卷气、胭脂水多过秦淮水的地方——抱得盛名。
当年的扬州
与“烟花三月下扬州”不同,这个来自江苏兴化的乡下书生,少时家贫,自己又屡试不第。出于愤愤不平和贫困所迫,刚过而立之年的他来到扬州,以卖字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除去在山东做官的时间,郑板桥在扬州卖字画,一卖就是20多年。
郑板桥早年曾做《扬州》四首,其中之一:“画舫乘春破硝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词人久已伤白头,酒暖香温倍悄然”。可见18世纪前期的扬州商品经济之繁盛、文化活动之繁荣,加之权势熏天的两淮转运使(清政府管理江南盐政的最高机构)衙门也在此地,其繁华富奢程度超出一般人的想像。由此一批自命不凡的才子、诗人、画家都纷纷来到扬州吃白饭、打秋风。
据汪鋆的《扬州画苑录》记载,光扬州城里的画家就有500余人,其中的佼佼者有汪士慎、金农、黄慎、高翔、郑板桥等。而艺术的兴盛与政治经济的繁荣密不可分,权倾一时的官宦、家财万贯的盐商,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急需艺术来充当体面的装饰,而象征着清高淡泊的梅兰竹菊便成为了他们极度追捧的首选对象。于是,便有了汪士慎的梅花、郑板桥的竹子,有了众所周知的“扬州八怪”。
困顿的十年
在决定卖画扬州之前,郑板桥的父亲过世。郑板桥三岁丧母,这时又痛失其父,遂做《七歌》感慨其平生:“郑生三十无一营,学书学剑皆不成。市楼饮酒拉少年,终年击鼓吹竽笙。今年父殁遗画卖,剩卷残编看不快。爨下荒凉告绝薪,门前剥啄来催债。”可见郑板桥在乡下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不得已只好拖家带口来到扬州卖画,以谋生计。
然而,让精明势利的扬州商人对一个失意落魄的乡下秀才青眼相加,无论如何也不现实,金钱的寒冷让郑板桥深知现实的不易。身无分文的郑板桥只好住在寺庙中,以打扫卫生、抄写经文换取斋饭。他曾感叹:“十载扬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可见字画生意之冷清,甚至到除夕之时,竟要“瓶中白水供先祀,窗外梅花当早餐”。
郑板桥的独子早逝、爱妻病疫,更是对他沉痛的打击,他曾一度产生“我已有家不愿归,请来了此前世果”的悲观念头,幸而有朋友资助才渡过难关。在扬州的前十年,郑板桥生活贫困潦倒,科举屡试不第,艺术才能也未受到重视。若要总结他的前半生,他给自己写的《落拓》便是最好的写照:“乞食山寺庙,缝衣歌妓家。年年江上客,只是为看花”。
当他客居扬州十年之后,好运终于光顾了他,40岁考中举人,4年之后考中进士,并前后获得了程姓徽商1000多两白银的资助。要知道,他在晚年一件大幅作品的润格才仅有碎银六两。
生活改善了的郑板桥游山玩水,四处结交文人雅士,50岁时到山东做官。当再次回到扬州时,他已是白发苍苍的61岁老人。
通达的十年
如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面对辞官归来的郑板桥,扬州将其商人的精明和官宦的虚伪表现得淋漓尽致,富商巨宦纷纷放下身段前来求画,仿佛整个扬州都为自己当初对这个其貌不扬的乡下书生的轻视感到羞愧不已。
面对这个曾教训过自己的扬州,面对金钱至上的扬州,郑板桥别出心裁地张贴出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恐赖账。年老神疲,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从中可以看出,郑板桥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提高了多少呢?例如“大幅六两”中的“六两”在当年的扬州值多少钱呢?
据钱泳的《履园丛话》卷一《米价》中记载:“雍正、乾隆初米价每升十余文,二十年(1577年)虫荒,四府相同,长至35至36文。”汪辉祖的《病榻梦痕录》中也有相似的记载:“绍兴秋收大歉,次年春夏之交,米价斗三百钱。”清史稿之杨锡绂传有“乾隆朝米价每石一两四钱到一两五钱”的记载,而乾隆后期物价上涨,米价每石到二两五钱左右。将当时的米钱价格和郑板桥一幅大画(大画六两)对比,可见一幅大画仅值2.5石米左右,就是150公斤米。
是的,在当时郑板桥的一幅大画不仅不能和如今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的拍卖价格相比,就是和当时处于画坛正统地位的画家也不能相提并论(四王的画作价格多在100两左右)。但不论怎样,郑板桥晚年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如《板桥偶寄》云:“后名山,郑板桥燮……皆以笔租墨税,岁获千金,少亦数百金。”虽有夸张之处,但郑板桥却也真正告别了萦绕在身边长达半生的贫困,生活富足悠闲的图景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
这个时期郑板桥还曾游杭州,复过钱塘,至会稽,探禹穴,游兰亭,往来于山阴道上。65岁时,他在虹桥修禊与袁枚相互唱和。此时郑所作的书画精品极多,流传极广,如今看到的许多郑板桥竹石作品都是这个时期创作的。
18世纪中后期的扬州如同一出谢幕的演出,李方膺、金农先后离世,汪士慎瞎了一只眼,朝不保夕,黄慎也回老家居住。孑然一身的郑板桥,面对着妻儿早逝、女儿出嫁,在杏花春雨的薄暮、寒梅冬雪的夜晚,将孤单与沧桑研磨在浓墨之中,创作着生命最后的作品。在他长达73年的生命尽头,他画了一幅别有寓意的墨竹,并题上“两支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的绝笔。面对着自己起落无常的生命历程和人生感悟,他将自己和喜爱的竹子深深地描画在历史这张大纸上,等待着后人评说。
当年的扬州
与“烟花三月下扬州”不同,这个来自江苏兴化的乡下书生,少时家贫,自己又屡试不第。出于愤愤不平和贫困所迫,刚过而立之年的他来到扬州,以卖字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除去在山东做官的时间,郑板桥在扬州卖字画,一卖就是20多年。
郑板桥早年曾做《扬州》四首,其中之一:“画舫乘春破硝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词人久已伤白头,酒暖香温倍悄然”。可见18世纪前期的扬州商品经济之繁盛、文化活动之繁荣,加之权势熏天的两淮转运使(清政府管理江南盐政的最高机构)衙门也在此地,其繁华富奢程度超出一般人的想像。由此一批自命不凡的才子、诗人、画家都纷纷来到扬州吃白饭、打秋风。
据汪鋆的《扬州画苑录》记载,光扬州城里的画家就有500余人,其中的佼佼者有汪士慎、金农、黄慎、高翔、郑板桥等。而艺术的兴盛与政治经济的繁荣密不可分,权倾一时的官宦、家财万贯的盐商,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急需艺术来充当体面的装饰,而象征着清高淡泊的梅兰竹菊便成为了他们极度追捧的首选对象。于是,便有了汪士慎的梅花、郑板桥的竹子,有了众所周知的“扬州八怪”。
困顿的十年
在决定卖画扬州之前,郑板桥的父亲过世。郑板桥三岁丧母,这时又痛失其父,遂做《七歌》感慨其平生:“郑生三十无一营,学书学剑皆不成。市楼饮酒拉少年,终年击鼓吹竽笙。今年父殁遗画卖,剩卷残编看不快。爨下荒凉告绝薪,门前剥啄来催债。”可见郑板桥在乡下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不得已只好拖家带口来到扬州卖画,以谋生计。
然而,让精明势利的扬州商人对一个失意落魄的乡下秀才青眼相加,无论如何也不现实,金钱的寒冷让郑板桥深知现实的不易。身无分文的郑板桥只好住在寺庙中,以打扫卫生、抄写经文换取斋饭。他曾感叹:“十载扬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可见字画生意之冷清,甚至到除夕之时,竟要“瓶中白水供先祀,窗外梅花当早餐”。
郑板桥的独子早逝、爱妻病疫,更是对他沉痛的打击,他曾一度产生“我已有家不愿归,请来了此前世果”的悲观念头,幸而有朋友资助才渡过难关。在扬州的前十年,郑板桥生活贫困潦倒,科举屡试不第,艺术才能也未受到重视。若要总结他的前半生,他给自己写的《落拓》便是最好的写照:“乞食山寺庙,缝衣歌妓家。年年江上客,只是为看花”。
当他客居扬州十年之后,好运终于光顾了他,40岁考中举人,4年之后考中进士,并前后获得了程姓徽商1000多两白银的资助。要知道,他在晚年一件大幅作品的润格才仅有碎银六两。
生活改善了的郑板桥游山玩水,四处结交文人雅士,50岁时到山东做官。当再次回到扬州时,他已是白发苍苍的61岁老人。
通达的十年
如同“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面对辞官归来的郑板桥,扬州将其商人的精明和官宦的虚伪表现得淋漓尽致,富商巨宦纷纷放下身段前来求画,仿佛整个扬州都为自己当初对这个其貌不扬的乡下书生的轻视感到羞愧不已。
面对这个曾教训过自己的扬州,面对金钱至上的扬州,郑板桥别出心裁地张贴出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恐赖账。年老神疲,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从中可以看出,郑板桥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提高了多少呢?例如“大幅六两”中的“六两”在当年的扬州值多少钱呢?
据钱泳的《履园丛话》卷一《米价》中记载:“雍正、乾隆初米价每升十余文,二十年(1577年)虫荒,四府相同,长至35至36文。”汪辉祖的《病榻梦痕录》中也有相似的记载:“绍兴秋收大歉,次年春夏之交,米价斗三百钱。”清史稿之杨锡绂传有“乾隆朝米价每石一两四钱到一两五钱”的记载,而乾隆后期物价上涨,米价每石到二两五钱左右。将当时的米钱价格和郑板桥一幅大画(大画六两)对比,可见一幅大画仅值2.5石米左右,就是150公斤米。
是的,在当时郑板桥的一幅大画不仅不能和如今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的拍卖价格相比,就是和当时处于画坛正统地位的画家也不能相提并论(四王的画作价格多在100两左右)。但不论怎样,郑板桥晚年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如《板桥偶寄》云:“后名山,郑板桥燮……皆以笔租墨税,岁获千金,少亦数百金。”虽有夸张之处,但郑板桥却也真正告别了萦绕在身边长达半生的贫困,生活富足悠闲的图景已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
这个时期郑板桥还曾游杭州,复过钱塘,至会稽,探禹穴,游兰亭,往来于山阴道上。65岁时,他在虹桥修禊与袁枚相互唱和。此时郑所作的书画精品极多,流传极广,如今看到的许多郑板桥竹石作品都是这个时期创作的。
18世纪中后期的扬州如同一出谢幕的演出,李方膺、金农先后离世,汪士慎瞎了一只眼,朝不保夕,黄慎也回老家居住。孑然一身的郑板桥,面对着妻儿早逝、女儿出嫁,在杏花春雨的薄暮、寒梅冬雪的夜晚,将孤单与沧桑研磨在浓墨之中,创作着生命最后的作品。在他长达73年的生命尽头,他画了一幅别有寓意的墨竹,并题上“两支修竹出重霄,几叶新篁倒挂梢。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的绝笔。面对着自己起落无常的生命历程和人生感悟,他将自己和喜爱的竹子深深地描画在历史这张大纸上,等待着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