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南:需要持续发力减污降碳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tleav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时期,中国的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和发电机均居世界首位。图/视觉中国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过去的五年里,这些关键词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生态环境保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评价,“十三五”时期是迄今为止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最大、工作推进成效最好、百姓和国际社会高度认可的五年。不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碳达峰任务艰巨。因此,“十四五”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需以减污降碳为主线,持续发力。

源头治理要以降碳为“牛鼻子”


  中国新闻周刊:你如何评价“十三五”时期,我国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工作?
  王金南:我认为,“十三五”时期是迄今为止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最大、工作推进成效最好、百姓和国际社会高度认可的五年。“十三五”规划确定的9项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全都超额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七大标志性战役取得决定性成效,比如人们非常关心的大气重污染天数,已明显减少。
  另外,生态环境保护也在不断引导、优化、倒逼、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时期,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持续优化,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了19.5%,全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国超低排放煤电机组累计达9.5亿千瓦,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系统,基本完成“散乱污”企业排查,治理工业炉窑1.5万台。
  生态环保体制机制也更加完善。还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更加深入地参与了全球环境治理。比如,我国提前完成了中国对外承诺的2020年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并提出要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新闻周刊:“十三五”时期还有哪些环境遗留问题,需要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力?
  王金南:“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原因有几方面:第一,生态环境尚未根本好转,对标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差距仍然较大;第二,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给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带来风险挑战;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第四,“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将持续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新增压力仍处在高位,碳达峰任务艰巨;第五,生态环境领域治理现代化和全球环境治理能力亟须加强。
  因此,“十四五”时期,我们仍然需要在几个方面继续发力。
  第一组关键词是“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疫情后经济“绿色复苏”和高质量发展。
  第二组关键词是“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源头治理是要以降碳为“牛鼻子”,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则是指要以质量目标倒逼总量减排、源头减排、结构减排,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结构加快优化调整,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强化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和修复。
  第三组关键词是“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蓝天保卫战为例,首先要弄清污染的成分,寻找污染源,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除了细颗粒物治理之外,臭氧问题日益严重,接下来,我国还会着力于臭氧与细颗粒物的协同控制,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中国新闻周刊:“十四五”在生态环保基本思路、治理方法等方面,会有什么变化?
  王金南:在治理思路上,接下来要打好升级版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把减污降碳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位置,从“十三五”的末端治理转向“十四五”强化前端的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从源头减少污染,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在治理重点上,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比如最近讨论非常多的“降碳”,是要以2060年前碳中和愿景为约束,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在“十四五”期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美丽中国创建示范区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应率先实现碳达峰。
  在治理领域上,将从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以及常规污染物的治理,逐步拓展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环境保护、环境风险防控等更广泛的领域,更加注重新污染物治理,更加关注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統服务功能。在治理范围上,将从目前的以城市为重点尤其是地级以上城市,向区县、乡镇和农村地区扩展延伸。

“十四五”时期,不应再投资高碳项目


  中国新闻周刊: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要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王金南:我认为,核心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低碳甚至零碳为重要目标引领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高度协调统一。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顶层谋划。我国碳排放总量高于美国和欧盟的总和,且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紧、幅度更大的减排要求。需要从顶层设计积极有为的碳减排路径,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手段,推动相关工作。
  二是从地方和行业两手发力。国家层面要以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远景目标,争取今年上半年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按照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提出不同区域分阶段达峰路线图,明确地方达峰责任主体、完成时间、工作任务,推动不同领域结合发展趋势和技术水平,实现梯次达峰,其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尽早达峰。   三是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建立清洁低碳能源体系。通过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能源革命,力争实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量梯次达峰。尽快发布煤炭和石油消费达峰时间,建议分别为“十四五”和“十五五”达峰。
  四是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作用。建立不同类型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全面开展全国碳市场建设和配额有偿分配制度建设,出台纳入环境保护税的碳税政策。还应发挥政府在碳达峰行动中的主体责任,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党政领导综合考核等范围。
  中国新闻周刊:当前,因距离碳达峰还有九年,仍有一些省份在“十四五”规划中上马了高碳项目。“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与低碳发展应如何平衡?
  王金南:不少地方认为2030年前还可以继续大幅提高化石能源使用量,甚至还在“高碳”的轨道上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攀登碳排放“新高峰”,达到“新高峰”后再考虑下降,没有认识到碳中和对各地发展的倒逼要求。这对我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对标欧盟在上世纪90年代二氧化碳排放达到45亿吨的峰值、美国在2007年达到59亿吨左右的峰值,预测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将达到106亿吨左右,是欧盟的2.4倍,美国的1.8倍;按照欧盟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目标,其碳达峰至碳中和历经60年,而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我国面临着比发达国家时间更紧、幅度更大的减排要求。
  另一方面,燃煤电厂、钢铁企业等设备的服役年限都在30年以上,如果在“十四五”期间投产,意味着一直到本世纪中叶,这些设备都将持续排放二氧化碳,造成高碳“锁定”效应,对我国达到碳中和愿景将造成阻碍;或者为了满足碳中和的要求,这些新建的设备在达到服役年限前就要关停淘汰,意味着极大的投资浪费,甚至会对金融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冲击。
  因此,从碳中和的角度来说,我们应当现在就要转变发展观念,抛弃依赖投资高碳项目刺激经济的模式,将投资转向支持低碳、绿色、有更大发展空间的项目,尽早在国际低碳技术的大潮中抢占身位、赢得先机,从而支持更长期、更健康的经济发展。
  中国新闻周刊:你准备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制定《碳中和促进法》的议案。目前,我国还没有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门法律,立法的必要性在哪里?
  王金南:近些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立法、修法突飞猛进,尤其是在污染防控和生态保护方面,但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或者低碳发展领域还没有专门的全国性法律。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法制体系薄弱、立法层级低且碎片化,远远无法满足我国实际工作需求,对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无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通过立法,可以赋予碳排放峰值目标、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以法律地位,明确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及确权机制,保障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場的有序推进,也为政府管理部门分解落实碳减排目标、开展目标责任考核提供法律依据。
其他文献
持续低迷下行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政策利好。  9月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指出,该部正在深入开展相关调研,广泛征求汽车行业和企业的意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适时出台支持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适当扩大出口有利于改善汽车企业当前所处环境,扩大内需。但从当前的汽车出口市场形势和国际政治
2019年5月9日上午,王守家得到了老领导、原中顾委委员、原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去世的消息。他马上给袁宝华的家人打去电话,对方说,老人家当天早晨状态还不错,走的时候家人感到突然。听后,他流下了眼泪。  曾在袁宝华领导下工作、后任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的宋晓梧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改革开放后袁宝华很长时间站在国企改革的第一线,起到了领头和奠基的作用。他还培养了很多干部,可谓“门生”众多
江湖儿女浪迹江湖之远,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酒。钱塘施耐庵,在西溪湿地描绘水泊梁山,写活了大口吃肉、大碗吃酒的草莽英雄;海宁人金庸,一支笔编织半壁武侠世界,一壶酒牵动因缘情仇。酒香亦入厨,名满杭城的东坡肉,以上好的绍兴花雕酒代替水,旺火煮沸,小火焖酥,肉烂而不变形,完美诠释东坡先生“火候到时它自美”的洒脱。  绍兴人爱酒如命,连酿酒剩下的糟粕——酒糟,也不舍得浪费。儿时年夜饭必有糟货:酒糟鸡,酒糟肉,酒
2015年4月24日,苹果在浙江杭州市的一家零售店开张,很多“果粉”自23日晚上就在商场一楼过夜等侯。图/视觉中国  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26岁的小颖最终搞清楚了自己的所有债务:22万元。  “我是一名外企职员,月收入税后8000多元,在外人看来,生活过得还是很不错的。可是,没人知道我负债22万。”通过微信好友后,小颖给记者发来这段自我介绍。她汇总了将近20个平台的贷款信息,大吃一惊:“我以为
12月20日,新疆乌鲁本齐丝绸之路国际假区滑雪场,具备高级滑雪水平的滑雪爱好者在海拔2500米高的欢乐谷雪道滑雪。滑雪爱好者先乘坐缆车运行3.5公里到达山顶,随后开始体验高海拔滑雪的刺激和乐趣。图/视觉中国节前祝福12月21日,在斯洛文尼亞首都卢布尔雅那,一名男子装扮成圣诞老人从一家儿童诊所的外墙滑着绳索下降并跟诊所内的孩子们打招呼,给孩子们带来阵阵惊喜。图/视觉中国
5月28日,日产对外公布了2020年3月期财年(2019年4月-2020年3月)的业绩财报,这一财年的最终损益为6712亿日元赤字。这是自2009年3月期财年后日产时隔11年再次出现赤字,赤字额直逼上一次的6843亿日元。  “日产需要进行大规模重组,以使公司重回盈利轨道。”在日产汽车CEO内田诚看来,此前数年,该公司为了追求销量在市场过快扩张。  日产汽车最新公布的“中期事业计划”显示,日产汽车
一杯好啤酒是什么味道?绵密的泡沫与清冽的麦香混合在一起,让人忍不住一饮杯中的鲜酿。而要在现代化工业体系中造出这一杯好啤酒,不只是酿造与发酵那么简单。  以百威在亚太地区的销量为例,平均每个季度,就有两千多万升的啤酒被销售出去。这个体量,意味着更大体量的原料、水、电以及遍布全国的运输网络。这里面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一锤子买卖。可持续的啤酒  苏北沿海中部,在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孕育下,坐落着世界珍禽丹
近日,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通知,决定将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另外三项政府非税收入统一划转税务部门征收。  由于土地出让收入在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占比较高,2020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41万亿元,占当年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的90%以上,以及目前不少地方的建设和发展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很大,消息一出,一些自媒体就本次征收机构改变对土地财政、政府房地产调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
2019年11月20日,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一起案件的侦破过程。  该案是杭州破获的首例为非法集资活动洗钱案。警方透露,杭州腾信堂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腾信堂”)法定代表人朱某丽,只有小学文化,却头顶“金融才女”光环,以保本付息(年化收益率高达11%~20%)为诱饵,通过炒外汇等形式,非法吸收资金14.49亿余元,她逃亡境外半年后,被押解回国。伴随着该案的进一步侦办,警
上世纪40年代末,张奚若在清华园书房中。图/受访者提供  2001年6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辞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的告别会上,回忆起1947年在清华求学时的情形。他说,当年很喜欢听朱自清先生讲话,也很喜欢去张奚若先生家里,坐在地上,听张先生纵论天下,大骂国民党,自己的信仰就是在那时建立起来的。  张奚若之子、后曾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的张文朴同一时间也在清华大学学习,不过读的是历史系,与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