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现生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种本能
我们希望每个结果都能对应一个原因
我们的大脑擅长从不同事物的类似特性中寻找规律,所以巧合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其实不足为奇。心理学的先驱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认为,我们将巧合视为种种内在联系,这些联系会编织成一张不可见的网络。他用“同步性”来描述这种神秘的力量。一些关于新世纪的书籍充分发挥了荣格对巧合的解释,讲述巧合的力量的国际畅销书《塞莱斯廷预言》和各种跟风之作就是绝佳案例。
这种将经验、标志、图像和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冲动,源自大脑理解周围环境的特性。正如我们之前探讨的那样,如果大脑没有这种特性,人类早就灭绝了。但问题在于,和大脑的许多其他特性一样,我们很难控制这种把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冲动。这种冲动出现的时候,大脑就会忠实地根据收到的信息“无中生有”。我们再来讨论一个真实的例子吧。有位心理学家痴迷超级畅销书《秘密》(The Secret) ,不仅自己爱不释手,还推荐给病人读。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可以通过“认为自己是富有的”等积极的自我暗示来改变命运。这位心理学家为了证明此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向病人展示一张新型宝马敞篷车的照片。她解释说,这本书让她确信,自己必须把精力都放在最渴望的东西(也就是这辆车)上,并时刻提醒自己“我会拥有这辆车的!”她自从这么做之后,无论在哪里都能看见这款车。(其实,最近几天她看到这款车的次数不超过5次。)她认为,这正是积极自我暗示奏效的标志。即便是这样一位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自欺欺人。
即便你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没什么问题,也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商家每天都在运用心理学家称为“聚类错觉”的理论,通过安排商品的摆放次序诱导客人购买商品。比方说,如果柜台里有3款蓝光播放器,按价格从高到低排列,那么中间那款肯定是卖得最好的。所以,商家也会据此来定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商品排放顺序和产品质量联系在一起(价格最贵的质量最好,价格第二贵的次之),虽然这二者可能毫无关系。实际上,中间那款播放器的质量未必比价格最低的那款强。零售商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给便宜的商品标个高价也能卖出去。大脑会做出这些联系,因为这是它的职责所在。大脑的适应性还没有完善到能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比如当前复杂的商业环境。我们需要时刻牢记这一点。更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希望每个结果都能对应一个原因,如果没有的话,大脑也很乐意创造一个出来。
故意捣乱的上帝
判断出某事的起因或许可以救自己一命
讲故事是医治心灵的妙药。故事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它让我们理解世界,而理解世界会让我们的大脑很高兴。但我们听到的一些故事并没有什么前因后果。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
几年前,我在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的一家公共卫生组织工作时,碰到过一起意外事件。有位女士在路口等红灯。她不知道,自己正好把车停在了城市总水管道的一个井盖上面。她同样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的是,相关部门正在测试总水管道可以承受的压力。她所在的区域正好在加压试水。就在她等着变灯的这几分钟里,测压用的水流到了她停车的地方。水管有个比较薄的地方突然破了,灼热的水蒸气像喷泉一样冲出井盖,那个可怜的女士就像蒸锅里的龙虾一样死于非命。
这种突发事件的概率很难计算,不过我还是做了粗略的统计:在综合考虑伯明翰市区里的司机数量、井盖数量和水管突然爆裂发生的概率后,我的结论是,这种“水锤” 事件发生的概率大概在五十万分之一。然而,在一个风平浪静的下午,小概率事件终究还是发生了。当我们得知这种事的时候,大脑就会把导致意外的偶然因素联系在一起,希望给这出悲剧找到原因。即便我们已经知道这出悲剧源自试水的意外,大脑还是不依不饶。
大脑难以接受这个解释的原因在于,相同的事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对高度敏感的大脑来说是种威胁。换句话来说,这种意外凸显了我们生活中的偶然性。我们急需一个原因来安抚大脑。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我们如果找不到原因,就会去找个“替罪羊”。我们总在寻找“替罪羊”。有时,即便我们知道它是无辜的,也会故意无视这一点。比如,我们会埋怨车子发动不了,文档没自动保存以及诸如此类的事。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称其为“意向立场”:我们为了迅速消除某件事引起的困惑和不满,会说某个有生命或无生命的对象是“故意”这么做的。
我们可以发现,大脑的这种倾向很可能是进化导致的—判断出某事的起因或许可以救自己一命。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正在密林中觅食,忽然听到旁边树上有动静。是小鸟发出的声音?还是头猛兽呢?迅速发现真正的原因,关乎他是能回家吃晚餐,还是成为别人的晚餐。人类离开森林后,这种倾向同样管用:它能帮助我们识别他人的意图。人类是这个星球上最危险的物种,无法正确判断他人的真实意图,很可能成为一个人这辈子犯下的最后一个错误。
掌控一切的错觉
我们会认为自己在某个场景中扮演重要角色
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可能性”的操纵。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司机,水管有足够的缺陷,总有一天某个人会在即将喷发的井盖上停车。我们怎么知道它一定会发生?因为它已经发生过了。
“偶然”和“运气”实际上都是一种概率结果。如果龙卷风扫荡了整个小镇,只有一栋房子毫发无损,我们可以说房子和住在里面的人很“幸运”。也没准有人会从超自然现象的角度解释这栋房子的幸存和其他房子的被毁,认为这是上帝与魔鬼的较量。勤勉的统计学家则会认为,这只是在当时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结果而已。影响因素包括房屋结构、风速、幸存房屋相对其他房屋的地理位置等等。他们也许还会拿出一堆与龙卷风相关的统计数据,证明在一场龙卷风灾难中,一栋房子幸存而其他房屋倒塌的情况其实很常见,大多数房屋安然无恙而只有一栋房子倒塌的情况也很常见。这些数据不能说明房子究竟为何倒塌,为何没倒塌,但我们通过它们可以知道,这件事并不是完全无法解释的。 然而,让我们的大脑接受这个事实却要花点时间。大脑最关心的是迅速为当前发生的事找一个合理解释,这就让我们忽视了一点—很多事其实是没有原因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也很值得讨论。我们有时会认为自己在某个场景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掌控一切的错觉”。当某种悲剧发生在自己或心爱的人身上时,我们往往觉得自己应该为此负责,觉得“要是我当时……这就不会发生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认为自己可以阻止悲剧发生,其实只是一种控制的错觉。但由于我们需要为悲剧的发生找理由,找“替罪羊”,我们难免会陷入自责的泥沼。“掌控一切的错觉”在赌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无论你是买彩票,还是玩赌场里的游戏。很多买彩票的人都相信,自己选的号码比随机生成的号码更靠谱,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选的。
新书速递
《流动的权力》
作者:[英]史蒂文·米森 / 休·米森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年5月
定价:42.00元
这本书阐述水、权力与人类文明的博弈历史。作者实地考察了古罗马的引水渠、古代中国的都江堰等10处治水文明遗址,讲述古人如何控制、利用和争夺水资源以及水如何影响文明兴衰的。
《巴黎的重生》
作者:[美]史蒂芬·柯克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4月
定价:39.80元
19世纪的巴黎以肮脏、拥挤和危险著称。从1848年到1870年,法兰西经历了一段非凡的改造时期。新巴黎的幻想来自拿破仑三世,他的计划困难重重,直到他找到合适的人选—奥斯曼男爵。本书记录了这段历史。
《去往第九王国》
作者:[奥地利]彼得·汉德克
出版社:世纪文景
出版日期:2014年5月
定价:48.00元
彼得·汉德克的代表作,作者是20世纪德语文学最重要的几位作家之一。他创作的《卡斯帕》,在现代戏剧史的地位与《等待戈多》齐名,他的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无欲的悲歌》也很有名。
我们希望每个结果都能对应一个原因
我们的大脑擅长从不同事物的类似特性中寻找规律,所以巧合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其实不足为奇。心理学的先驱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认为,我们将巧合视为种种内在联系,这些联系会编织成一张不可见的网络。他用“同步性”来描述这种神秘的力量。一些关于新世纪的书籍充分发挥了荣格对巧合的解释,讲述巧合的力量的国际畅销书《塞莱斯廷预言》和各种跟风之作就是绝佳案例。
这种将经验、标志、图像和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冲动,源自大脑理解周围环境的特性。正如我们之前探讨的那样,如果大脑没有这种特性,人类早就灭绝了。但问题在于,和大脑的许多其他特性一样,我们很难控制这种把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冲动。这种冲动出现的时候,大脑就会忠实地根据收到的信息“无中生有”。我们再来讨论一个真实的例子吧。有位心理学家痴迷超级畅销书《秘密》(The Secret) ,不仅自己爱不释手,还推荐给病人读。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可以通过“认为自己是富有的”等积极的自我暗示来改变命运。这位心理学家为了证明此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向病人展示一张新型宝马敞篷车的照片。她解释说,这本书让她确信,自己必须把精力都放在最渴望的东西(也就是这辆车)上,并时刻提醒自己“我会拥有这辆车的!”她自从这么做之后,无论在哪里都能看见这款车。(其实,最近几天她看到这款车的次数不超过5次。)她认为,这正是积极自我暗示奏效的标志。即便是这样一位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自欺欺人。
即便你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没什么问题,也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商家每天都在运用心理学家称为“聚类错觉”的理论,通过安排商品的摆放次序诱导客人购买商品。比方说,如果柜台里有3款蓝光播放器,按价格从高到低排列,那么中间那款肯定是卖得最好的。所以,商家也会据此来定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商品排放顺序和产品质量联系在一起(价格最贵的质量最好,价格第二贵的次之),虽然这二者可能毫无关系。实际上,中间那款播放器的质量未必比价格最低的那款强。零售商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给便宜的商品标个高价也能卖出去。大脑会做出这些联系,因为这是它的职责所在。大脑的适应性还没有完善到能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比如当前复杂的商业环境。我们需要时刻牢记这一点。更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希望每个结果都能对应一个原因,如果没有的话,大脑也很乐意创造一个出来。
故意捣乱的上帝
判断出某事的起因或许可以救自己一命
讲故事是医治心灵的妙药。故事之所以吸引我们,是因为它让我们理解世界,而理解世界会让我们的大脑很高兴。但我们听到的一些故事并没有什么前因后果。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
几年前,我在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的一家公共卫生组织工作时,碰到过一起意外事件。有位女士在路口等红灯。她不知道,自己正好把车停在了城市总水管道的一个井盖上面。她同样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的是,相关部门正在测试总水管道可以承受的压力。她所在的区域正好在加压试水。就在她等着变灯的这几分钟里,测压用的水流到了她停车的地方。水管有个比较薄的地方突然破了,灼热的水蒸气像喷泉一样冲出井盖,那个可怜的女士就像蒸锅里的龙虾一样死于非命。
这种突发事件的概率很难计算,不过我还是做了粗略的统计:在综合考虑伯明翰市区里的司机数量、井盖数量和水管突然爆裂发生的概率后,我的结论是,这种“水锤” 事件发生的概率大概在五十万分之一。然而,在一个风平浪静的下午,小概率事件终究还是发生了。当我们得知这种事的时候,大脑就会把导致意外的偶然因素联系在一起,希望给这出悲剧找到原因。即便我们已经知道这出悲剧源自试水的意外,大脑还是不依不饶。
大脑难以接受这个解释的原因在于,相同的事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对高度敏感的大脑来说是种威胁。换句话来说,这种意外凸显了我们生活中的偶然性。我们急需一个原因来安抚大脑。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我们如果找不到原因,就会去找个“替罪羊”。我们总在寻找“替罪羊”。有时,即便我们知道它是无辜的,也会故意无视这一点。比如,我们会埋怨车子发动不了,文档没自动保存以及诸如此类的事。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称其为“意向立场”:我们为了迅速消除某件事引起的困惑和不满,会说某个有生命或无生命的对象是“故意”这么做的。
我们可以发现,大脑的这种倾向很可能是进化导致的—判断出某事的起因或许可以救自己一命。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正在密林中觅食,忽然听到旁边树上有动静。是小鸟发出的声音?还是头猛兽呢?迅速发现真正的原因,关乎他是能回家吃晚餐,还是成为别人的晚餐。人类离开森林后,这种倾向同样管用:它能帮助我们识别他人的意图。人类是这个星球上最危险的物种,无法正确判断他人的真实意图,很可能成为一个人这辈子犯下的最后一个错误。
掌控一切的错觉
我们会认为自己在某个场景中扮演重要角色
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可能性”的操纵。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司机,水管有足够的缺陷,总有一天某个人会在即将喷发的井盖上停车。我们怎么知道它一定会发生?因为它已经发生过了。
“偶然”和“运气”实际上都是一种概率结果。如果龙卷风扫荡了整个小镇,只有一栋房子毫发无损,我们可以说房子和住在里面的人很“幸运”。也没准有人会从超自然现象的角度解释这栋房子的幸存和其他房子的被毁,认为这是上帝与魔鬼的较量。勤勉的统计学家则会认为,这只是在当时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的结果而已。影响因素包括房屋结构、风速、幸存房屋相对其他房屋的地理位置等等。他们也许还会拿出一堆与龙卷风相关的统计数据,证明在一场龙卷风灾难中,一栋房子幸存而其他房屋倒塌的情况其实很常见,大多数房屋安然无恙而只有一栋房子倒塌的情况也很常见。这些数据不能说明房子究竟为何倒塌,为何没倒塌,但我们通过它们可以知道,这件事并不是完全无法解释的。 然而,让我们的大脑接受这个事实却要花点时间。大脑最关心的是迅速为当前发生的事找一个合理解释,这就让我们忽视了一点—很多事其实是没有原因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也很值得讨论。我们有时会认为自己在某个场景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掌控一切的错觉”。当某种悲剧发生在自己或心爱的人身上时,我们往往觉得自己应该为此负责,觉得“要是我当时……这就不会发生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认为自己可以阻止悲剧发生,其实只是一种控制的错觉。但由于我们需要为悲剧的发生找理由,找“替罪羊”,我们难免会陷入自责的泥沼。“掌控一切的错觉”在赌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无论你是买彩票,还是玩赌场里的游戏。很多买彩票的人都相信,自己选的号码比随机生成的号码更靠谱,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选的。
新书速递
《流动的权力》
作者:[英]史蒂文·米森 / 休·米森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年5月
定价:42.00元
这本书阐述水、权力与人类文明的博弈历史。作者实地考察了古罗马的引水渠、古代中国的都江堰等10处治水文明遗址,讲述古人如何控制、利用和争夺水资源以及水如何影响文明兴衰的。
《巴黎的重生》
作者:[美]史蒂芬·柯克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4月
定价:39.80元
19世纪的巴黎以肮脏、拥挤和危险著称。从1848年到1870年,法兰西经历了一段非凡的改造时期。新巴黎的幻想来自拿破仑三世,他的计划困难重重,直到他找到合适的人选—奥斯曼男爵。本书记录了这段历史。
《去往第九王国》
作者:[奥地利]彼得·汉德克
出版社:世纪文景
出版日期:2014年5月
定价:48.00元
彼得·汉德克的代表作,作者是20世纪德语文学最重要的几位作家之一。他创作的《卡斯帕》,在现代戏剧史的地位与《等待戈多》齐名,他的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无欲的悲歌》也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