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探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o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初中阶段可塑性强,是个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因而在正确的个性化阅读方法、方式方面,学生需要语文教师尊重与正确引导,使他们能在语文阅读的舞台上让个性阅读开花、结果。换句话说就是要对个性化阅读注重。因为它可以使学生的累积与生活经验得到充足的调动,使他们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能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与思维中获得。只是,应该如何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进行引导呢?有如下几点可以进行。
  一、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由情境创设产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家孔子的话道出了学习的真谛,对阅读教学来说,对阅读本身的兴趣才是学生源源不断的阅读动力。只有在学习上产生深深的兴趣之后,学生才会使学习的内在动力由无意识的学习行为转化而来,才可以把强烈的阅读欲望真正从内心深处产生,也才能把自身的知识储备积极调动起来而对文本深入探究,主动积极地去阅读,最终产生独到的见解和阅读体会。反过来讲,即便是文章再优美、书籍再优秀,但假如学生并不感兴趣去阅读,自然产生不出阅读的激情和意愿。哪怕是因为教师的强求而参与了阅读,这个阅读过程也是机械的、任务式的。阅读之所以无法向深处引入而浮在字面表面的意思,那是因为未能使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进来,自然更无从说起个性化阅读了。所以,我们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把情境巧妙地创设出来,使学生的浓厚阅读兴趣在身临其境中产生,从而把他们阅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比如我们在教《春》这篇散文之前,先把一些春意盎然的春景图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先行播放给学生们,并且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作为背景,在风、雨、山、水与花草的画面中,使学生产生感受。让学生感同身受的感觉在创设的美好春天情境中产生,从而在浓浓春天气息的笼罩下主观上产生对文本阅读的强烈愿望。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课堂的创设
  (一)对文本的感悟由充分阅读获得
  充足的阅读时间一定是在阅读教学中所要保证的,这样才能使“书与我化、我与书化、书为我用”的境界产生。所以,先读后教才是阅读教学所应该施行的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诵读,使学生的思考与感悟在读中获取,把以读悟义、悟情、悟理的目的达到。只要是通过自主读书学生都能够体会的,教师都应对学生慢慢引导,使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略读、精读、浏览与复述。
  (二)氛围的创设由激发情产生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前提,仅依冰冷与呆板的说教是难以完成语文教学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全情地投入进去,才可以把学生相应的情感激发起来,使学生对文章寓意的领会在教师引导下达成。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本质,它是一个交流情感、碰撞智慧的过程,之所以令人感动是因为深深的情感,这种阅读教学方式才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产生。
  (三)对意蕴的领悟,由咀嚼欣赏中获得
  读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时,对作品精髓的把握、意蕴的领悟,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活动,由动情观照、披文入境获得。无论是从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以及作品的意蕴与形象方面,在语文教材中都存在着大量这样文质兼美的课文,很值得学生去欣赏、咀嚼。学生激动的情绪、愉悦的精神、情感的满足,只有在对这些美文欣赏咀嚼之后才可以获得。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得到保证
  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虽然一直是要强调的,但是也要保证教师在阅读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自身去对文学作品的精神魅力加以体会,形成自身的认识与感悟,对学生的讲授不能只是完全照搬教学参考。在带头模范作用方面,教师对文本的质疑与创新要对学生有所引导。社会经验不足的农村学生,难免会错误理解一些内容,对于学生个性化的看法教师应充分理解,把学生自己的看法在教师细心、耐心的交流下表达出来,通过和学生深刻的沟通而对学生的实际理解水与能力加以分析,从而能够在合适的方法下进行纠正。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要带着怀疑的态度,更是对教师的看法勇于提出疑问,对课文中大文豪、大作家的思想也可以把自己的疑惑表达出来,这些都是应该加以鼓励的。
  作为智慧与情感积累的阅读,更是对文化的一种积累。在个性化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想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需要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继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程磊,山東宁阳实验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没有说好过几句话。所谓“辩士的舌锋”“三寸不烂之舌”等赞词,正是物稀为贵的证据;文人们讲究“吐属”,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并不想做辩士、说客、文人,但是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古文《尚书》里说,“唯口,出好兴戎”,一句话的影响有时是你料不到的,历史和小说上有的是例子。  说话即使不比作文难,也绝
刘禹锡与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世人误解、被朝臣排挤、被君主贬谪。他们怀着积极地用世之心,屡次上书希望得到重用却久谪不还,只能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挣扎。相似的人生境遇,使他们的思想心理状态相似,反映在文学创作中就是各自创作了很多以贬谪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一、刘禹锡、柳宗元的对照分析  相似的人生经历使二人创作出了很多以贬谪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感伤激愤。他们在诗文中抒发久居困厄之地,久
期刊
<正>关于教师成长的话题,我在多个场合讲过,我们这一代教师,几乎都是"野生"的,实在没有多少故事可以演绎。没有故事,倒是有些经历和感想,姑且说说。近几年参与指导福建省名师
《最后一个便士》是苏教版新教材上的一篇小说,作者是英国的I.V玛利斯.此文篇幅很短,不到1000字,但是文中蕴含的情味却相当丰富.小说较好地表达了善良、感恩的思想主题——这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云南的歌会》一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叙写了三个不同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在内容安排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有特色。“山野对歌”主要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山路温歌”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天如此之蓝,花如此之美,悠悠鸟鸣如此婉转动听,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子,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屏幕阅读、电子阅读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高中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日益重要,语文学科因其人文性、开放性,被视为融合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平台。以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为工具、手段,借以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完善学生人格发展,培养、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就高中语文课堂的媒介素养文本选择来说,它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合理、充分利用大众媒介资源,重构信息时代下的高中生媒介素养文本的结
期刊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论述正是对阅读期待的生动诠释,它充分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前瞻性。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效率低,阅读缺乏一定的深度,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阅读学习期待有关,迫切需要教师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点燃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兴趣与热情,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使语文阅读向更深处推进。  一、探寻:什么是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