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行送教下乡、产教一体化,把教学班办到农村和田间大棚。这种送教下乡不是简单地把城镇班搬到乡下,而是生产教学紧密结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在实施送教下乡过程中,河北省农广校的原则是稳步推进,规模一定要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二是发挥农业部门优势办出农广校特色。先对标入位,再创新突破。在管理上主要按照建、管、学、用四个环节开展工作。
——建,即选好点,建好班。这是开展送教下乡的基础性工作。把握的问题主要有4个。一是坚持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即坚持开设的专业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农业开发、技术推广项目相结合,突出蔬菜和养殖等高效农业或新兴产业建班,实行分片集中就近招生,教学班一定要建在村里或园区里,学员上课不超过5里地。二是坚持适度规模、稳步推进。每县的学员规模一般控制在100~500人,开设专业不超过2个,每个班50人左右。初期时办2~3个班,然后由少到多,宁少勿滥,保证不出问题。三是考虑交通比较方便,离县城距离比较近。四是要健全班级组织机构,要完全按照全日制的班级和学员进行管理,统一编班,统一管理,每个班级要配备双班主任或辅导员(村干部为班主任,农广校老师为辅导员),设立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等。
——管,即加强整个送教下乡工作的管理。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健全和完善送教下乡教学管理制度。根据送教下乡办学特点,农广校重新修定完善了20多项制度,包括《教学管理规定》、《考务管理实施办法》等,对教学点、教学、学籍、考务、专兼职教师、班主任、学员、教学档案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明确了各级分校的工作职责。二是严格教学督导检查。送教下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落实教学。为了保证教学的落实,农广校强化了教学检查与督导,成立了教学督导体系,在学期全过程各时段,通过突击实地检查、电话查访等方式,对全省各教学点进行了全面普查和抽查,总的来看,教学落实情况是比较好的。三是加强助学金和免学费的管理。农广校对涉农专业免费教育学生管理和资金申请及使用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对于学生学籍、资助和免学费等工作,对教学班组织不力、教学计划落实不到位的教学班,坚决停办撤班,对上课考勤不达标的学生,坚决予以劝退。四是健全教学过程的档案资料。
——学,即教学,抓教学环节的落实。教学是整个送教下乡的核心工作,是硬道理。主要抓好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一支送教下乡的师资队伍。要落实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需要有一支符合办学规模要求、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农广校要求开展这项工作的县校的专兼职教师必须配备到40人以上,其中农广校专职教师不少于13人。充分发挥农业部门专家聚集的优势,选聘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名师授课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下大力做好农广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选派专职教师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师资培训,并组织基层专职教师开展教学大练兵、教学能手大赛、说课比赛等活动,2010年农广校举办了全省教学能手大赛。这些措施有力地提升了农广校的整体师资水平,促进了全省农广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开发和选用适合送教下乡的教材。河北省教育厅2011年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套针对涉农专业送教下乡的教材,很受欢迎。这套教材的特点就是学用结合、理实一体,形式活泼,适合学员边讲边练、边学边干、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三是打破传统的施教顺序,按照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科学安排教学进程。四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可以根据种养专业的特点,采取课堂讲授、光盘视频辅导和田间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授课。保证每周平均有两天半上课,农忙时多上实用技术课,农闲时多上公共文化课。
——用,即学用结合、学以致用。送教下乡招收的学员基本都是职业农民,都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养殖项目,对这样的学员既不能以普通学生来看待,也不能以普通农民来看待。通过组织他们参加集体学习,应当使他们率先应用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成为当地农业科技示范户和农业技术推广员。这批学员生活在农村社会,并直接从事着农业生产,现在接受全面系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和科学知识及专业技术都有了新的提高,他们应当在农村社会发展中,成为新时代、新风尚的模范,成为生产经营和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河北省农广校
——建,即选好点,建好班。这是开展送教下乡的基础性工作。把握的问题主要有4个。一是坚持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即坚持开设的专业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农业开发、技术推广项目相结合,突出蔬菜和养殖等高效农业或新兴产业建班,实行分片集中就近招生,教学班一定要建在村里或园区里,学员上课不超过5里地。二是坚持适度规模、稳步推进。每县的学员规模一般控制在100~500人,开设专业不超过2个,每个班50人左右。初期时办2~3个班,然后由少到多,宁少勿滥,保证不出问题。三是考虑交通比较方便,离县城距离比较近。四是要健全班级组织机构,要完全按照全日制的班级和学员进行管理,统一编班,统一管理,每个班级要配备双班主任或辅导员(村干部为班主任,农广校老师为辅导员),设立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等。
——管,即加强整个送教下乡工作的管理。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健全和完善送教下乡教学管理制度。根据送教下乡办学特点,农广校重新修定完善了20多项制度,包括《教学管理规定》、《考务管理实施办法》等,对教学点、教学、学籍、考务、专兼职教师、班主任、学员、教学档案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明确了各级分校的工作职责。二是严格教学督导检查。送教下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落实教学。为了保证教学的落实,农广校强化了教学检查与督导,成立了教学督导体系,在学期全过程各时段,通过突击实地检查、电话查访等方式,对全省各教学点进行了全面普查和抽查,总的来看,教学落实情况是比较好的。三是加强助学金和免学费的管理。农广校对涉农专业免费教育学生管理和资金申请及使用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对于学生学籍、资助和免学费等工作,对教学班组织不力、教学计划落实不到位的教学班,坚决停办撤班,对上课考勤不达标的学生,坚决予以劝退。四是健全教学过程的档案资料。
——学,即教学,抓教学环节的落实。教学是整个送教下乡的核心工作,是硬道理。主要抓好4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一支送教下乡的师资队伍。要落实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需要有一支符合办学规模要求、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农广校要求开展这项工作的县校的专兼职教师必须配备到40人以上,其中农广校专职教师不少于13人。充分发挥农业部门专家聚集的优势,选聘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名师授课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下大力做好农广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选派专职教师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师资培训,并组织基层专职教师开展教学大练兵、教学能手大赛、说课比赛等活动,2010年农广校举办了全省教学能手大赛。这些措施有力地提升了农广校的整体师资水平,促进了全省农广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开发和选用适合送教下乡的教材。河北省教育厅2011年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套针对涉农专业送教下乡的教材,很受欢迎。这套教材的特点就是学用结合、理实一体,形式活泼,适合学员边讲边练、边学边干、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三是打破传统的施教顺序,按照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科学安排教学进程。四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可以根据种养专业的特点,采取课堂讲授、光盘视频辅导和田间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授课。保证每周平均有两天半上课,农忙时多上实用技术课,农闲时多上公共文化课。
——用,即学用结合、学以致用。送教下乡招收的学员基本都是职业农民,都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养殖项目,对这样的学员既不能以普通学生来看待,也不能以普通农民来看待。通过组织他们参加集体学习,应当使他们率先应用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成为当地农业科技示范户和农业技术推广员。这批学员生活在农村社会,并直接从事着农业生产,现在接受全面系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和科学知识及专业技术都有了新的提高,他们应当在农村社会发展中,成为新时代、新风尚的模范,成为生产经营和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河北省农广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