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题为组 化题为材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286929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线教学老师都知道,书本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也会不折不扣地用足书本里的每道题目,笔者就听到一位有经验的老师说过:数学书里的每道习题,我都让学生做过,然后会每道题目批改,错误的要求学生订正,做到题题过关。如此可见,教材中的习题在教师心目中的分量与地位。
  然而,每道题目都要求学生做过,且题题过关,不说教师工作量大,就学生来说学习负担也太重了。为此,我们老师应该在用足习题的基础上,合理地解构书本每道习题的内在价值,在解构的基础上重构新习题,做到化题为组,力求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做一题会三题,练一组会一片,练一时用一世(此语有点夸大,但数学思想方法确实有如此之广大作用)。
  那么,在教材解读中,如何点题为材,化渡“众题”,变一题为一组呢?
  一、在原题基础上,加入“数字”因子,变一题为一组
  在数学书本里,许多习题其实已经具有题组的“雏形”,只要教师根据需要,在这些习题的基础上,加入“数量”因子,这些习题就会成为更富学习价值的题组。
  1.原题呈现
  如“组合图形的面积”,书本有一道求无盖纸盒展开图的面积,内容如下图:
  例: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是4 cm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你知道剪后的硬纸板面积是多少吗?
  2.剖析思考
  学生在解答这道题目的时候,多半会采用“减法”思路来解决;另外,本题给出的数字条件,不是特别“凑巧”,所以列式就会比较单一。为此,我们可以对题目的“数字”进行“改造”,将中间部分的数字变为相同数,边上剪掉的小正方形的数字与中间图形数字成倍数关系(见题目1);然后,再将题目1里的数字再进行变化,成为长方体的无盖纸盒(见题目2),这样,就将一道题目改变成两道题目的题组。
  3.题组呈现
  题目1:一张硬纸板剪下4个边长是5 cm的小正方形后,可以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盒子,你知道剪后纸板面积是多少吗?
  题目2:如果上面展开图的中间部分是个长方形,条件如下,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通过解答,不仅掌握了书本习题“减法”策略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给予的条件进行分析、思考后,得出多种列式表达,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二、在原题基础上,加入“学法”因子,变一题为一组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习题,经过改造后,直接带来的价值是数字凑巧带来了列式的多样,带来了技能的提高。那么,学生通过习题练习,除了巩固技能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帮助学生“剥茧抽丝”,从具体的习题练习中,感悟、提炼学习方法,感悟、领会数学学习策略。
  1.原题呈现
  还以“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为例,书本里有道求解队旗面积的习题,内容如下:
  例:中国少年先锋队的中队旗是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如下图。(单位:cm)
  (1)估一估,这面中队旗的面积大约有多大?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2)计算中队旗的面积,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剖析思考
  在这道题目里有个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实际上这道题目思考的方法就一种,而本课在学习中,要学习两个基本方法:割和补。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两个基本方法的特点,培养学生具有看图选择方法的能力,我们就以“怎样根据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策略”为指导,对该习题进行了改造,把一道题目改变为三道题目。
  3.题组呈现
  先计算它们的面积,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解答改造后的习题,自然就知道当图形特征差不多时,因提供的数据条件不同,所选择的求解策略、方法是不同的,可以采用割的方法,最后把求得的各部分面积加起来;也会用补的方法,最后把求得的大面积减去补上去的面积。
  三、在原题基础上,加入“数量关系”因子,变一题为一组
  数学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理解学法及策略,更为重要的还需要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如我们教学中经常说的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等。在练习中,让学生感受、体验、把握习题里的数量关系,其作用价值是非常大的,有助于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
  1.原题呈现
  仍以“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为例,书本里有道求解两张重叠卡片“图形”的习题,内容如下:
  例:如图,有两个边长是8 cm的正方形卡片叠在一起,求重叠部分的面积。(单位:cm)
  2.剖析思考
  如果课堂仅仅让学生解答,而且给予的时间比较少,则受益或许只有几个孩子。但是如果把这道题目改造成一组题,让学生去探索、去研究,然后得出题目“背后”的数量关系,则其意义就会非常大。为此,我们增加了三个正方形重叠、四个正方形重叠的图形,而后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
  3.题组呈现
  求重叠部分的面积(单位:cm)
  学生通过练习,思考该题目的计算规律,如果把这个图形“内部”再分一分,就可以得到下面三个不同的图形:
  学生通过计算三道题目的面积,进行分析、推理,可以得出该类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是:面积=16×(3×正方形个数 1)。
  最后我想说,题组的设计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系统问题,出于叙述的需要,笔者将如何改编题组,从“数字”“算法”“数量关系”等三个角度来说明,实际本文中所列举的几个题组,其实是综合的,是两个、三个或者更多方面的综合,正是这样,也必须这样,由書本习题改编而来的题组才会更具学习价值,才会更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帅.小学数学教师几何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蓝炎培.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J].求知案例,2015(22).
  [3]乔辉朝.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05).
  ?誗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学是学生精神和知识的启蒙阶段,想象力的培养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及发散性思维,这对于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创新与进步至关重要。以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主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兴趣;个性化;发散思维  从远古时期到当代,人类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人类文明也不断进步发展。其中
物理科学是有趣的,是自然科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包含了宇宙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事物运动规律,它构架了一道了解自然界的桥梁。正是基于物理学的发展,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因此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学生已经成为教学中的主体,为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在班级教学的模式下开展了小班化教学,让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通过对初中教学中小班化教
高中历史教学是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建立历史素养的重要时期。详细分析了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实施困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课程校本化”这一应对方略,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自主性。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充分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课堂练习是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新教材中的内容,这一章节内容枯燥平淡,那么怎样构建教学设计使得课堂讲解变得出彩有趣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需要去思考的事情。研究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教
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构件框架ACF,在传统的以共享协同信息为主的语境机制基础上,引入了共享协同对象的动态语境机制,直接支持基于运行时软件体系结构的协同逻辑的表达和动态演
根据数字阵列雷达的信号处理特征,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数字阵雷达的波束驻留调度算法.该调度算法以一种在线脉冲交错技术为基础,它使得不同的驻留任务能在满足系统时间和能量资
根据M通道LPPRFB的线性相位和理想重建特性,本文不仅找到了选择分析滤波器对称性与长度的充要条件,而且还从理论上推导出了分析滤波器类型组合以及分析滤波器长度之间的关系,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