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志莘提倡“振兴实业,实业救国”,主持新华银行后,通过投资和放款支持国货产销事业。
1896年4月21日,王志莘出生在江苏川沙(现为上海浦东新区),原名王允令,父亲王南山,母亲朱氏。王志莘5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为了供养他上学,凭刺绣手艺维持家用。1910年,14岁的王志莘因为家境贫寒而辍学,叔父介绍他到钱庄当学徒。但母亲得知他读书心切,便省吃俭用送他去南洋公学求学。1915年王志莘中学毕业,先后在定海县中学、上海留云小学当老师,后来又到新加坡当教员和报馆编辑,还经营过橡胶种植园。
1921年王志莘回国,他和黄炎培同为川沙人,正值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倡职业教育,宣传职业教育,筹划赴菲律宾、南洋考察,王志莘熟悉南洋的情况,就陪同黄炎培一行。据《黄炎培年谱》记载,1921年1月30日黄炎培和王志莘离沪赴菲律宾、南洋等地倡导职业教育,他们携带书籍和幻灯片到各地开会演讲,一共四十多次。2月21日,他们由菲律宾返抵香港,几天后由香港抵汕头。在汕头呆了10多天后搭船抵泰国,王志莘协助黄炎培为中华职业学校募款14700余元。前后3个多月的时间里,黄炎培的行程全赖王志莘鞍前马后照应,黄炎培对小伙子很赏识,同年,王志莘考入上海商科大学。当时,王志莘一边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一边在上海商科大学学习。
1926年,王志莘进入薛仙舟主持的工商银行,任储蓄部主任一职。其间,他提倡用合作贷款调剂工商资金,工商银行被称为平民银行。1927年8月王志莘在《生活》周刊撰文:“虽说谈储蓄不易,但万无因噎废食之理。若说中国人穷,生产力弱,正应当提倡储蓄,集合资本提高生产力。若说中国没有许多相当的储蓄机关,正应当提倡储蓄,鼓励储蓄机关的增加与改进。”1928年江苏省财政厅厅长赵棣华筹办江苏省农民银行,王志莘为副经理。在位期间,王志莘大力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这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由于业绩显著,王志莘很快在银行界崭露头角。
1931年,新华商业储蓄银行改组,王志莘成了重要候选人。新华商业储蓄银行成立于1914年10月,是我国最早的储蓄银行之一,由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拨款设立。初期经营还算顺利,但不久以后因为军阀混战和经营不善,致使大量放款呆滞,内部又发生多次窃款卷逃事件。一些营业人员深恐日后受到牵累,纷纷通知有关客户来行提取存款,新华商业储蓄银行信用因而发生了动摇,生存艰难。面对这种混乱局面,总经理方仁元请求中行、交行两家银行增资维持。两家银行经过详细核准资产负债情况,于1931年正式宣告改组,行名改为“新华信托储蓄银行”(简称仍为新华银行)。总行由北京迁至上海,王志莘被正式聘为总经理,主持整治该行。
王志莘通过《改组宣言》向社会昭告了新华银行的服务宗旨:运用银行的资本和信用,吸收社会的闲散资金,用于投资和放款以发展生产,造福于社会。为了选好、用好人才,王志莘着手组建核心管理層,他引荐曾在美国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银行学并获得硕士学位的孙瑞璜为副总经理,同时让贺友梅、陈鸣一、周仰汶、徐振东、项吉士、王瑞琳、严景耀、徐维荣等人担任银行的重要职务,这些人大多有过留学欧美的背景,还有一些人是大学教授。这些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的人才,有着开明的思想,官僚作风和市侩习气较少,具有学者风度。改组后的新华银行的管理层廉洁奉公,保证了银行事业的发展。平时,王志莘重视基层队伍建设,坚持以贤和才的标准录用行员,尽可能录用大、中学校毕业生,并且要经过严格考试或考查。此外,王志莘注重职工福利待遇,每年给他们加工资。为了解决职工的各类困难,新华银行还设立互助金、养老金、残废给养金、抚恤金等,同时赠给职员“同人股”。在王志莘的运筹下,新华银行显出了“以新精神赓续旧生命”的良好开端。
王志莘确定了业务方针,以安定人民生活为宗旨,以促进社会福利为目的,广设分行,接近客户,使银行大众化。为了鼓励储蓄,王志莘开设了生活储金、礼券储金、零存整取储金、俭约储金、子女教育储金、整存整取储金、整存零取储金、存本付息储金和人寿储金等各种储蓄存款,比如他以优厚利息招揽纪念储金,约定期限一年,月息一分,赠送“不倒翁”作为纪念品。他还开办代客户经理房地产、代管理证券投资等各项信托业务,通过代收学费、水电费、牛奶费等各种服务,集聚社会零星资金。他利用报刊和橱窗布置大张旗鼓地宣传储蓄。这些举措对于重振银行业务颇见成效。
由于王志莘实施明确的办行方针、务实的经营措施,新华银行改组当年就扭亏为盈。到抗战前夕,存款总额增加近7倍,各项放款增加了2倍,各项投资也达到1165万元。日见殷实的资力和日臻完善的管理措施,让新华银行在社会上的信誉、银行界的地位日益提高,被誉为 “南四行”之一,同时也是上海银行业公会200多个会员中处于领导地位的10家大银行之一。
王志莘提倡“振兴实业,实业救国”,主持新华银行后,通过投资和放款支持国货产销事业。他先后担任中国国货公司、中国国货联营公司、中国丝业公司、中国棉麻公司等企业的董事或董事长,而新华银行扶植的民族企业,就包括著名的中国化学工业社、天厨味精厂、美亚绸厂、鸿兴织造厂、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科学化工厂、博士金笔厂等。由于新华银行主要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所投资,因此不能不受官僚资本的控制。如新华银行在1932年底的投资和放款中,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发行的公债)占投资额的56%以上,实际上这是为国民政府维持债信。后来中央银行紧缩通货时,新华银行就大量收回放款、出售证券,转存中央银行,以维持正常运转。1936年,王志莘应邀兼任国民政府经济部农本局常务理事及协理,1939年又应钱新之邀请,兼任交通银行设计处处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志莘经香港辗转到重庆,在重庆设立新华银行总管理处,管理重庆、昆明、桂林等地分行业务。在与各方人士接触并总结现实情况的教训后,王志莘思想上逐渐追求进步,支持进步事业。他曾对当时资金困难的生活书店一次给予贷款10万元。国民党特务造谣说生活书店接受共产党津贴,予以查封,王志莘也受到特务的跟踪。
1944年国际商业会议在美国召开,王志莘被选任中国代表团顾问,赴美参加会议,会后他还访问了欧美一些国家,进行实地考察,1946年初才回到上海。抗战胜利以后,王志莘撤销了重庆总管理处,仍让上海总行领导各地分行业务,并增设香港、长沙、苏州、无锡等分行,新华银行的业务进一步发展。194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筹组,王志莘被推为常务理事兼总经理。他曾直言:“我对证券交易是外行,但有决心和毅力办好上海证券交易所。”他本想将上海证券交易所改造成新的投资场所,但由于内战导致通货膨胀严重,理想难以实现。不久,他主动辞职,专心经营新华银行。
1947年,王志莘当选为“国大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民党胁迫各界知名人士去台湾,王志莘不为所动,毅然留在上海迎接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志莘先后担任华东财经委员会和上海市财经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金融业同业公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新华银行是首批公私合营的银行之一,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业务得到一定的发展,并在青岛、南通设立了分行,存款额居上海市私营银行之首。
1952年金融业全行业合营,王志莘担任公私合营银行联合董事会副董事长和总管理处第一副主任(后改为副总经理)。在这次金融业改造中,王志莘协商各方,协助筹建机构和安排人事。除此以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先后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中国银行常务董事和财经出版社副社长等职。1957年2月2日,王志莘在上海病逝,终年61岁。
(编辑 周静 [email protected])
1896年4月21日,王志莘出生在江苏川沙(现为上海浦东新区),原名王允令,父亲王南山,母亲朱氏。王志莘5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为了供养他上学,凭刺绣手艺维持家用。1910年,14岁的王志莘因为家境贫寒而辍学,叔父介绍他到钱庄当学徒。但母亲得知他读书心切,便省吃俭用送他去南洋公学求学。1915年王志莘中学毕业,先后在定海县中学、上海留云小学当老师,后来又到新加坡当教员和报馆编辑,还经营过橡胶种植园。
1921年王志莘回国,他和黄炎培同为川沙人,正值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倡职业教育,宣传职业教育,筹划赴菲律宾、南洋考察,王志莘熟悉南洋的情况,就陪同黄炎培一行。据《黄炎培年谱》记载,1921年1月30日黄炎培和王志莘离沪赴菲律宾、南洋等地倡导职业教育,他们携带书籍和幻灯片到各地开会演讲,一共四十多次。2月21日,他们由菲律宾返抵香港,几天后由香港抵汕头。在汕头呆了10多天后搭船抵泰国,王志莘协助黄炎培为中华职业学校募款14700余元。前后3个多月的时间里,黄炎培的行程全赖王志莘鞍前马后照应,黄炎培对小伙子很赏识,同年,王志莘考入上海商科大学。当时,王志莘一边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一边在上海商科大学学习。
1926年,王志莘进入薛仙舟主持的工商银行,任储蓄部主任一职。其间,他提倡用合作贷款调剂工商资金,工商银行被称为平民银行。1927年8月王志莘在《生活》周刊撰文:“虽说谈储蓄不易,但万无因噎废食之理。若说中国人穷,生产力弱,正应当提倡储蓄,集合资本提高生产力。若说中国没有许多相当的储蓄机关,正应当提倡储蓄,鼓励储蓄机关的增加与改进。”1928年江苏省财政厅厅长赵棣华筹办江苏省农民银行,王志莘为副经理。在位期间,王志莘大力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这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由于业绩显著,王志莘很快在银行界崭露头角。
1931年,新华商业储蓄银行改组,王志莘成了重要候选人。新华商业储蓄银行成立于1914年10月,是我国最早的储蓄银行之一,由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拨款设立。初期经营还算顺利,但不久以后因为军阀混战和经营不善,致使大量放款呆滞,内部又发生多次窃款卷逃事件。一些营业人员深恐日后受到牵累,纷纷通知有关客户来行提取存款,新华商业储蓄银行信用因而发生了动摇,生存艰难。面对这种混乱局面,总经理方仁元请求中行、交行两家银行增资维持。两家银行经过详细核准资产负债情况,于1931年正式宣告改组,行名改为“新华信托储蓄银行”(简称仍为新华银行)。总行由北京迁至上海,王志莘被正式聘为总经理,主持整治该行。
王志莘通过《改组宣言》向社会昭告了新华银行的服务宗旨:运用银行的资本和信用,吸收社会的闲散资金,用于投资和放款以发展生产,造福于社会。为了选好、用好人才,王志莘着手组建核心管理層,他引荐曾在美国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银行学并获得硕士学位的孙瑞璜为副总经理,同时让贺友梅、陈鸣一、周仰汶、徐振东、项吉士、王瑞琳、严景耀、徐维荣等人担任银行的重要职务,这些人大多有过留学欧美的背景,还有一些人是大学教授。这些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的人才,有着开明的思想,官僚作风和市侩习气较少,具有学者风度。改组后的新华银行的管理层廉洁奉公,保证了银行事业的发展。平时,王志莘重视基层队伍建设,坚持以贤和才的标准录用行员,尽可能录用大、中学校毕业生,并且要经过严格考试或考查。此外,王志莘注重职工福利待遇,每年给他们加工资。为了解决职工的各类困难,新华银行还设立互助金、养老金、残废给养金、抚恤金等,同时赠给职员“同人股”。在王志莘的运筹下,新华银行显出了“以新精神赓续旧生命”的良好开端。
王志莘确定了业务方针,以安定人民生活为宗旨,以促进社会福利为目的,广设分行,接近客户,使银行大众化。为了鼓励储蓄,王志莘开设了生活储金、礼券储金、零存整取储金、俭约储金、子女教育储金、整存整取储金、整存零取储金、存本付息储金和人寿储金等各种储蓄存款,比如他以优厚利息招揽纪念储金,约定期限一年,月息一分,赠送“不倒翁”作为纪念品。他还开办代客户经理房地产、代管理证券投资等各项信托业务,通过代收学费、水电费、牛奶费等各种服务,集聚社会零星资金。他利用报刊和橱窗布置大张旗鼓地宣传储蓄。这些举措对于重振银行业务颇见成效。
由于王志莘实施明确的办行方针、务实的经营措施,新华银行改组当年就扭亏为盈。到抗战前夕,存款总额增加近7倍,各项放款增加了2倍,各项投资也达到1165万元。日见殷实的资力和日臻完善的管理措施,让新华银行在社会上的信誉、银行界的地位日益提高,被誉为 “南四行”之一,同时也是上海银行业公会200多个会员中处于领导地位的10家大银行之一。
王志莘提倡“振兴实业,实业救国”,主持新华银行后,通过投资和放款支持国货产销事业。他先后担任中国国货公司、中国国货联营公司、中国丝业公司、中国棉麻公司等企业的董事或董事长,而新华银行扶植的民族企业,就包括著名的中国化学工业社、天厨味精厂、美亚绸厂、鸿兴织造厂、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科学化工厂、博士金笔厂等。由于新华银行主要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所投资,因此不能不受官僚资本的控制。如新华银行在1932年底的投资和放款中,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发行的公债)占投资额的56%以上,实际上这是为国民政府维持债信。后来中央银行紧缩通货时,新华银行就大量收回放款、出售证券,转存中央银行,以维持正常运转。1936年,王志莘应邀兼任国民政府经济部农本局常务理事及协理,1939年又应钱新之邀请,兼任交通银行设计处处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志莘经香港辗转到重庆,在重庆设立新华银行总管理处,管理重庆、昆明、桂林等地分行业务。在与各方人士接触并总结现实情况的教训后,王志莘思想上逐渐追求进步,支持进步事业。他曾对当时资金困难的生活书店一次给予贷款10万元。国民党特务造谣说生活书店接受共产党津贴,予以查封,王志莘也受到特务的跟踪。
1944年国际商业会议在美国召开,王志莘被选任中国代表团顾问,赴美参加会议,会后他还访问了欧美一些国家,进行实地考察,1946年初才回到上海。抗战胜利以后,王志莘撤销了重庆总管理处,仍让上海总行领导各地分行业务,并增设香港、长沙、苏州、无锡等分行,新华银行的业务进一步发展。194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筹组,王志莘被推为常务理事兼总经理。他曾直言:“我对证券交易是外行,但有决心和毅力办好上海证券交易所。”他本想将上海证券交易所改造成新的投资场所,但由于内战导致通货膨胀严重,理想难以实现。不久,他主动辞职,专心经营新华银行。
1947年,王志莘当选为“国大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民党胁迫各界知名人士去台湾,王志莘不为所动,毅然留在上海迎接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志莘先后担任华东财经委员会和上海市财经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金融业同业公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新华银行是首批公私合营的银行之一,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下,业务得到一定的发展,并在青岛、南通设立了分行,存款额居上海市私营银行之首。
1952年金融业全行业合营,王志莘担任公私合营银行联合董事会副董事长和总管理处第一副主任(后改为副总经理)。在这次金融业改造中,王志莘协商各方,协助筹建机构和安排人事。除此以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先后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中国银行常务董事和财经出版社副社长等职。1957年2月2日,王志莘在上海病逝,终年61岁。
(编辑 周静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