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37-01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农村教育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教师的问题。当今时代,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促进教师科学发展,只有把教师培养与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来抓,农村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才有根源。
一、县域内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培养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异地扶贫搬迁、校点合并和布局調整进程加速,农村中小学校的规模随着农村人口的逐年减少而不断萎缩,教师数量随之相应减少,在许多农村学校中普遍出现教师校内研训少同伴,专业发展少引领,研训过程少技术的“三少”现象。一些学校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农村中小学或教学点,同学科教师人数少,音、体、美、信息技术、科学、生物等学科往往只有1-2位教师,缺少研训同伴,无法开展同伴研训。农村学校教师工作地域偏远,缺少参加市区学校教研活动的机会,外出观摩和培训的机会也不多,接受专业引领的机会更少。农村学校教师由于缺少培训、教研和同行专家指导,教师成长普遍缓慢,骨干教师普遍缺乏,校内缺少具有专业引领能力的教师。同时,农村教师的专业提升有着特殊的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要遵循成人学习理论,其内容要符合农村学校教师教书育人的“校本”需求和实际,其途径和方法要回到激发教师主动学习动机这一本原上来。
加强以校为本的校本研训并构建农村中小学互助式校本研训共同体,将校情相近的学校群构建在一起形成教师培养共同体,搭建互助发展平台,建章立制,建立激发共同体学校教师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机制,创新校本研训形式,丰富校本研训活动内容,形成有利于共同体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提升的师资培养模式。
二、构建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互助式校本研训共同体
解决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专业化提升问题,特别是解决音体美等薄弱学科教师培训问题,不但要大力策划和组织好一所学校的校本研训活动,还可以尝试打破校际界限,整合区域接近、校情相似、教师队伍培养趋势同向的多所学校培训资源,形成校际联动的互助式校本研训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
共同体由教师所在学校、共同体学校群、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部门、地区师范院校共同构成。共同体推举一所学校作为“盟主”校,其它4-6学校与其构成一个片区,每个片区按学科和师资培养功能分成若干研训学习组,包括各学科研训学习组、管理干部研训学习组、班主任研训学习组等。每一个研训学习组中设一名主持人,主持人是这个研训学习组培训活动的策划者、召集人、组织者,在条件较好的研训学习组内主持人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部门,则在共同体中发挥协调统筹和业务指导的作用。地区师范院校发挥知识人才和多学科理论综合优势,对共同体进行专业引领和专家指导。构建校本研训、校际联动、专家引领、行政指导的多重互助式师资培训培养网络,形成上下互动、互助的局面。
三、强化措施 建立共同体校本研训保障机制
互助式研训共同体是一个由多级教育行政机构、高校和学校群共同组成的一个相对松散的培训实体,学校与学校之间没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因此各项与研训相关工作要有效、有序推进和实施,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共同体内要建立以共同体联席会议执行主席为组长,以各共同体校长为副组长的共同体研训学习工作领导小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筹划共同体校本研训工作方案,搞好由高校专家、县级教研和培训部门教研员、各校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研训专家团队建设,加强对整体研训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共同体内各学校要将教师培训专项经费、部分公用经费整合起来,并积极向上级申请经费,作为共同体校本研训的专项经费。共同体内各学校应努力加强教学教研和教师培训所需的硬件建设,尤其是校园网、网络培训平台、互联网教研平台、教学资源库、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以融汇校内外教学教研资源,促进校本研训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程正彪等, 中小学校本研训概论.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
[2] [美] 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 ),第五项修炼. 中信出版社,2018年02月第一版.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37-01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农村教育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教师的问题。当今时代,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促进教师科学发展,只有把教师培养与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来抓,农村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才有根源。
一、县域内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培养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异地扶贫搬迁、校点合并和布局調整进程加速,农村中小学校的规模随着农村人口的逐年减少而不断萎缩,教师数量随之相应减少,在许多农村学校中普遍出现教师校内研训少同伴,专业发展少引领,研训过程少技术的“三少”现象。一些学校尤其是规模较小的农村中小学或教学点,同学科教师人数少,音、体、美、信息技术、科学、生物等学科往往只有1-2位教师,缺少研训同伴,无法开展同伴研训。农村学校教师工作地域偏远,缺少参加市区学校教研活动的机会,外出观摩和培训的机会也不多,接受专业引领的机会更少。农村学校教师由于缺少培训、教研和同行专家指导,教师成长普遍缓慢,骨干教师普遍缺乏,校内缺少具有专业引领能力的教师。同时,农村教师的专业提升有着特殊的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要遵循成人学习理论,其内容要符合农村学校教师教书育人的“校本”需求和实际,其途径和方法要回到激发教师主动学习动机这一本原上来。
加强以校为本的校本研训并构建农村中小学互助式校本研训共同体,将校情相近的学校群构建在一起形成教师培养共同体,搭建互助发展平台,建章立制,建立激发共同体学校教师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机制,创新校本研训形式,丰富校本研训活动内容,形成有利于共同体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提升的师资培养模式。
二、构建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互助式校本研训共同体
解决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专业化提升问题,特别是解决音体美等薄弱学科教师培训问题,不但要大力策划和组织好一所学校的校本研训活动,还可以尝试打破校际界限,整合区域接近、校情相似、教师队伍培养趋势同向的多所学校培训资源,形成校际联动的互助式校本研训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
共同体由教师所在学校、共同体学校群、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部门、地区师范院校共同构成。共同体推举一所学校作为“盟主”校,其它4-6学校与其构成一个片区,每个片区按学科和师资培养功能分成若干研训学习组,包括各学科研训学习组、管理干部研训学习组、班主任研训学习组等。每一个研训学习组中设一名主持人,主持人是这个研训学习组培训活动的策划者、召集人、组织者,在条件较好的研训学习组内主持人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部门,则在共同体中发挥协调统筹和业务指导的作用。地区师范院校发挥知识人才和多学科理论综合优势,对共同体进行专业引领和专家指导。构建校本研训、校际联动、专家引领、行政指导的多重互助式师资培训培养网络,形成上下互动、互助的局面。
三、强化措施 建立共同体校本研训保障机制
互助式研训共同体是一个由多级教育行政机构、高校和学校群共同组成的一个相对松散的培训实体,学校与学校之间没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因此各项与研训相关工作要有效、有序推进和实施,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共同体内要建立以共同体联席会议执行主席为组长,以各共同体校长为副组长的共同体研训学习工作领导小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筹划共同体校本研训工作方案,搞好由高校专家、县级教研和培训部门教研员、各校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研训专家团队建设,加强对整体研训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共同体内各学校要将教师培训专项经费、部分公用经费整合起来,并积极向上级申请经费,作为共同体校本研训的专项经费。共同体内各学校应努力加强教学教研和教师培训所需的硬件建设,尤其是校园网、网络培训平台、互联网教研平台、教学资源库、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以融汇校内外教学教研资源,促进校本研训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程正彪等, 中小学校本研训概论.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
[2] [美] 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 ),第五项修炼. 中信出版社,2018年0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