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校园欺凌”现象及防控措施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ole_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孔子两千多年前曾提出“有教无类”的理念,提出不管什么人,不论贵贱贫富,都应受到教育。多年来,我国一直在竭力推进“义务教育”努力向“有教无类”的目标迈进,但是,仍有部分适龄孩子因“校园欺凌”而不敢上学、不想上学,甚至不上学,这是我们的社会制度和教育思想所不能容许的,因此,我们在此探讨“校园欺凌”的防控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欺凌”的表现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以多欺少是“校园欺凌”较为常见的现象。2017年11月28日,云南某县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李某某要求同学白某某为其洗吃饭的口缸,白某某不洗,李某某即邀约一些学生,将白某某带至该校男生宿舍,采用蹲马步、殴打、向其身上倒开水等方式进行欺凌,造成白某某身体受伤。
  弱势和残障学生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重庆市某法院曾审理过一起多名初中女学生共同殴打另一名女生致其伤残的“校园欺凌”案件,起因竟是该女生住校期间不注重个人卫生。
  同学间的小纠纷、小矛盾也容易酿成“校园欺凌”。2015年1月9日,张某某因同班同学葛某某无意中碰撞了张某某一下,张某自恃身体强壮,与葛某某厮打,并持刀将葛某某捅伤;济南历城区某中学读初二女生雯雯,因跟同班一个男同学多说了一会儿话,就被该男生的女友喊来俩个同伴扇其耳光进行欺凌。
  “校园欺凌”的表现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校园欺凌”不仅伤害了被欺凌者的身体、造成了心理上的阴影,还破坏了学校平安宁静的学习氛围,挑战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底线。
  二、“校园欺凌”产生的主要原因
  从表面看,“校园欺凌”是学校中所谓“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排挤、排斥,歧视、鄙视,实质上是人的动物性的显现化,是极端自私、极度物欲、恃强凌弱等丑恶、扭曲的价值观,在恰逢特殊成长时期、心智尚不太成熟、正处叛逆期的青少年群体中的体现。
  有的施暴者,由于家庭條件好,父母社会地位高,并在潜意识里产生了自己高人一等的幻觉,膨胀的优越感使这些孩子看不起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同学,自己稍不高兴或看别人不顺眼就恶语相向甚至施暴。
  有的施暴者,由于自己体魄强壮有力,认为别人打不过自己,在同学中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欺负其他同学,成为“校园欺凌”的主要施暴者。
  有的施暴者,由于自己在班上有点小“权力”,就欺凌同学。安徽某县某小学13岁的副班长,因为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就向另外6个同学要钱,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喝尿吃粪。
  家庭教育的失当也是产生“校园欺凌”产生的重要原因。有的施暴者,由于成长的家庭存在明显的暴力倾向,在家中自己是受害者,于是他们只相信暴力,性格暴躁,只要有机会,就想通过欺凌弱者发泄情绪,获得心理平衡,他们由此演变成了“校园欺凌”的施暴者。
  还有的施暴者,因为父母离异,或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在缺乏父爱母爱的同时,也缺乏基本的教育引导,属民间常说的“有人养无人教”之类,致使个性极度放肆、放纵,于是以欺凌弱势同学后而快。
  还有的家长为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对孩子教育时过分强调“宁做狼,不做羊”、“有好处必争,不能吃亏”等价值观,致使有的青少年形成了“你不欺负别人,别人就会欺负你”的认知,规矩意识、法治意识淡漠,缺乏敬畏心,见好处就想争,见便宜就想占,见什么都敢碰,看谁不顺眼就想欺。
  还有的家长,听到自己的孩子欺凌别人,明面上斥责、批评,暗地里却在窃喜、赞扬、鼓励,致使“校园欺凌”的“恶根”疯长。
  另外,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影视作品、小说中的暴力、色情情节,对“校园欺凌”的产生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被欺凌者常常被威胁不许告诉老师、家长、警察,否则将被施以更加残酷的欺凌,面对“校园欺凌”,大多数被欺凌者选择了沉默、忍受,不敢还击,长此以往,被欺凌的学生越来越胆小怯弱、抑郁、厌学,有的甚至产生了厌世轻生的念头,青海省某市某县初级中学一名学生,就因被“校园欺凌”而服毒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15岁的生命。
  而一些旁观的同学,也曾想帮助被欺凌的同学,但害怕因此被迁怒也被欺凌,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熟视无睹,不敢伸出援助之手;还有的旁观者甚至被裹挟参与对其他同学的欺凌,成为胁从者。
  有的施暴者甚至勾结社会上的一些“痞子”、“流氓”甚至“黑恶势力”欺凌同学,其施暴手段更加残忍、伤害更加严重,其性质也由“校园欺凌”演变成恶劣的社会刑事案件。
  三、防控“校园欺凌”发生的主要措施
  “校园欺凌”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一直倍受关注。尽管是发生于在校读书的青少年中,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为减少和遏制“校园欺凌”的发生,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控遏制:
  (一)不断加强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但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正确的是非标准还未完全建立,凡事好奇但易冲动,“仁”心不足、缺乏敬畏。苏格拉底认为,人犯错是因为无知。“校园欺凌”的发生,是这些青少年施暴者无知和冲动的外在表现。需要什么样的果实,就要播种什么样的种子。遏制“校园欺凌”,首先要从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入手,帮助其构建正确的是非标准体系。
  在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中,“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是做人的基本限条,其核心就是“仁”。今天,我们大力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在新时代的新阐释。对此,我们要教育青少年不断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努力强化法治意识和规矩意识,播种“善”根、挖开“仁”源、结出“爱”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价值观的养成至关重要,对此,家长要注意个人修养,塑造诚信、平等、友善、包容的良好的家风,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给孩子作出榜样。对于学校来说,不仅要教授青少年知识,还要培养青少年的德性,大力倡导平等包容、互助关心同学为荣,排斥歧视、侮辱打击同学为耻的良好校风,特别要鼓励孩子们关心帮助身体有残疾、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低的同学,用善心达人悦己,化人修身。
  总之,要通过正确的价值观,铸造正确的是非标准,使“校园欺凌”失去思想的土壤、行为的动力,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欺凌”的发生。
  (二)不断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和监管
  法治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要求国家政体甚至个人言行必须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对于“校园欺凌”,最重要的是必须通过有效的“教育”和有力的“惩戒”,在青少年的思想和言行中树立起“法的框架”。
  教育方面:我国的青少年一直处于家庭、学校、社会的高度庇护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相对薄弱,对“校园欺凌”产生的恶果和影响认识缺失,妄为妄行,不计后果。加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牢固的“德主刑辅”的理念,对青少年的教育总都是以“德”和“识”为主,法治教育不论是力度还是深度严重不足。就是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法治教育也只是“思想品德”中的一小部分,并且教育中大多是照本宣本科,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法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因此,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要紧扣青少年的特点,除了介绍基本的法律规定外,还要把诸如“校园欺凌”这类易发问题作为校园法治教育的重点,让每个青少年懂得“法律是行为的底线”,遵纪守法是自己的责任;还要开展警示教育,通过“校园欺凌”典型案例的剖析,让青少年知晓“校园欺凌”对自己、对别人、对家庭、对社会的严重危害,使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成为青少年的主流意识,主导行为。
  惩戒方面:长期以来,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身体和心理成长期,保护、教育多于惩戒。在中国,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只要不是非常严重,很多时候都会以“孩子小,还不懂事”为理由不进行惩戒,把“小时偷针,大小偷牛”的典故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这是其一。其二,在违法犯罪低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下,而我们有的法律法规却不能有效惩处。2018年12月2日晚,湖南某市某村12岁的六年级学生吴某某因不满母亲管教,待母亲睡着后,连砍20余刀将母亲杀死,吴某某因未满14周岁,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警方只有释放。很多“校园欺凌”案件中也因犯罪行为或年龄未达到《刑法》规定而不能有效惩戒。
  因此,对于“校园欺凌”,只要发现苗头,一定要及时教育、严肃批评;对发生的欺凌为行,在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惩戒的同时,我们的法律应该及时进行修订,解决青少年低龄违法犯罪却得不到有效惩戒的问题。还有,我们的学校、家长一定要抛弃“家丑不外扬”的想法,明白“严管是厚爱”的道理,要通过教育和惩戒,对欺凌者形成威慑,减少“校园欺凌”重犯的可能性,让想欺凌别人的学生引以为戒不敢施暴,对“校园欺凌”形成高压,不致蔓延。
  (三)不断加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
  自我保护是万物的本能,但在青少年阶段,自我保护意识一般都相对较弱。一方面,青少年由于盲目追求个性独立而对成年人形成的一些自我保护经验看不起、不屑于学习,另一方面,青少年由于涉世尚浅而没有较多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当面對“校园欺凌”的时候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办,于是很多人、很多时候选择了忍让回避、默默承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使一些“校园欺凌”从开始的轻微行为演变成严重的伤害。
  作为青少年,父母、老师不可能随时跟在身边,因此,必须树立非常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自我保持技能和措施,当“校园欺凌”发生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尽量减少被伤害;同时,当发现有同学被欺凌,全体同学要团结一心,伸张正义,给予帮助,要明白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不致让被欺凌者的今天成为自己的明天,让欺凌者有所忌惮、不敢妄为;还有,当“校园欺凌”发生时,要及时报告老师、家长甚至警察,让施暴者受到应有的警示乃至惩戒,不致使“校园欺凌”现象在校园内蔓延。
  校园是青少年学习、生活最主要的场所之一,有效防止、遏制“校园欺凌”,使青少年健康、幸福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然而,有效遏制“校园欺凌”又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齐力共为、多管齐下。就目前言,必须以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对施暴者加大惩戒力度,形成震慑,同时,还要通过不断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技能,才能更加有效地遏制“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构建一个平安、宁静、和谐又充满朝气的校园!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宗教事务管理依据的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就国际社会和国内而言,近年来发生的恶性冲突事件、不稳定因素大多来源于恶性的破坏活动,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本文从少数民族聚居区宗教事务管理入手,结合新疆地区的历史发展情况,从法律角度探索国家层面探索维稳处突的必要性和正当依据 ,分析在执行维稳处突任务过程中的合理对策,力求为维稳处突任务找到合理合法支撑。  【关键词】:少数民族
期刊
《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部剧情动作电影在华语电影界掀起了一股讨论浪潮,极具风格化的表现手法以及特殊的性画面表达,从消费主义视阈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战争下的“魔”都群像图。在人物命运的描绘之外,影片将部分视觉空间放置在性表达上,呈现出导演与作品所携带的浪漫主义情怀。通过“性”对于人物塑造和人物关系的影響、罗曼蒂克的“性隐喻”、以及“性”在电影中的叙事作用的分析为我们得出一个性表达的可参考范本。  人物形象
期刊
【摘要】:在中国南部的乡村之中,存在着大量的社、庙信仰,这些信仰不仅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深深影响着乡村社会的建构。那么,民间生活紧密相连的社、庙,对于其所在的社会有着怎样的作用?或者说,乡民是否会依靠地域性的信仰而形成村落的认同?如果,存在这种因信仰而产生的村落认同,它又具有何种形式以及意义?这正是本文所要探究的。本文将依托对博白县一个客家村落的调查,试图说明:社、庙信仰作为一种地域性的信
期刊
【摘要】:新闻稿因其结合了新闻价值与营销传播目的特点成为企业青睐的宣传方式。企业新闻稿的新闻价值使得其能够得到受众的阅读,从而产生传播效果。因此本文立足于解决如何利用好新闻稿的新闻价值性以更好地吸引受众这一问题,以格力中文官方网站上的50篇新闻稿为研究对象,从新闻价值的选择,新闻价值的体现,宣传方式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对企业新闻稿的写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闻价值要素 企业新闻稿  一、研究
期刊
【摘要】:当代存在论美学观根源于西方生态美学理论,吸收借鉴了大量中国本土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美学,展现出了强烈的中国特色,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和理论实践意义。本文阐述了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理论来源和内涵,同时分析了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当代存在论美学观 生态美学 研究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美学在因此在我国得
期刊
【摘要】:电影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即语言、(这里的语言指的是电影中人物的对话,以及人物的旁白和内心独白。)音响、音乐。其中,音乐在电影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是构成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必不可少的元素。因电影音乐不仅可使电影中的画面和情节更加生动,也有助于将电影的形象塑造的更为丰满,更能够帮助电影得到升华。所以,电影音乐是构成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必不可少的元素。本篇文章先对电影音乐做了详细的概
期刊
【摘要】:“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边区的一部分地区早年即开展了土地革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一部分未分配过土地的地区,土地大部分集中在地主手中,封建的租佃关系仍然存续。陕甘宁边区的减租减息政策,主要是在这些尚未分配土地的地区实施。通过减租减息,地主阶级虽然没有被完全消灭,但在政治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在经济上削弱了封建
期刊
【摘要】:通過对黑龙江省部分朝鲜族乡村调查发现,散居地区的朝鲜族人口流失十分严重,出现乡村空巢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而随之带来的就是对朝鲜族乡村治理与规划上面的困境。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与访问,就当地朝鲜族人口、教育和乡村建设现状进行描述,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这三方面进行总结。  【关键词】:人口流失 教育 乡村建设  一、人口流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打破
期刊
【摘要】:中国周边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巨系统。从历史变迁来看,中国周边安全体系经过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模式、以西方列强为中心的半殖民地体系模式和以美苏超级大国为中心的争霸体系模式。冷战结束后,中国周边安全体系正在形成与朝贡体系完全不一样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和谐共赢模式雏形。运用自组织理论可以考查中国周边安全体系的变迁规律,可以分析今天以及未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前提,从中可以发现构建以中国为中心
期刊
【摘要】:缅甸曾长期被视为一个“失败的国家”。缅甸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超过1/3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经济发展落后。通过民族解放运动获得独立后的缅甸面临着民主化、民族文化认同和自治等多种挑战,但是到目前为止缅甸并没有成功的应对这些挑战。军政府、民主势力和少数民族武装力量在缅甸民主转型与和解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成为左右缅甸政治的重要力量。经过长年的斗争与努力,2011年3月30日,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