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商下乡已成“潮流”。
近日,京东开起了通往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大篷车”,阿里也启动了“千县万村”计划,两家更是先后都与中国邮政进行合作,瞄准农村市场。尽管两家进军县域、农村的侧重点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被激活的农村市场正成为电商新的蓝海。
但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各电商要想在农村取得好的效益,需要着重解决物流与售后问题,而这些难题,在电商企业投资发力的同时,政府也应积极支持,以实现电商企业与乡村经济的互利共赢。
电商下乡“掘金”
随着城市市场的饱和,农村市场正成为各大电商的新宠,电商巨头们的竞争也早已延伸到农村地区,阿里巴巴的100亿元千县万村计划只是电商竞争中的一个爆点,县域地区有望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电子商务最火热的增长极。
据前瞻网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农村网民占比28.2%,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较2013年底增加169万人,农村网民规模快速增加,成为电商潜在的交易参与群体,这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其次,随着县域、乡级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城镇化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农民为主的消费群体收入明显提高,购买力的提升必然推动电商进军农村市场。根据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年交易规模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县域网购消费额同比增长速度比城市快13.6个百分点。
再者,随着网络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以及农村人口知识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出现网购需求。网购由于自身的价格优势,以及产品的多样性,让农民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享有更实惠的价格、更多的品类选择,这些网络带来的便利性使农民更依赖网购。
据阿里《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报告》显示,农村网民的数量在不断攀升,2013已经达到了1.77亿,占比网络人数达到28.6%。在村民每年平均网购消费金额500—2000元不等的情况,农村的居民对网购商品模式的接受度也达到84.4%。报告还显示,淘宝农村消费这几年的占比在不断提升,农村市场已经成为电商行业高速增长的新引擎。
与此同时,需要从农村卖出去的农产品市场也是商机无限。2013年,仅阿里巴巴网上农产品销售额就达到500亿元,预计今年将超过1000亿元。
对于苦于一二线城市市场饱和的电商来说,农村市场无疑是巨大的利好。如此,购买力日益提高的农村和下乡的电商之间便可实现双赢。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际电子商务研究院副院长李鸣涛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企业自身来看,到了向农村市场发展的阶段,比如阿里上市之后融到了巨大的资金,那么一定会涉足中西部、农村等以前限于各种因素没有拓展的地区,同时又开展了国际化战略,新兴的海外市场的拓展也是发展的方向,而这两块市场恰恰是驱动我国商务未来增长的一个动力源泉。”
物流成首要难题
虽然各大电商巨头们大张旗鼓地进军县乡市场,电商下乡也已成为该行业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下乡之路虽看似前景无限广阔,却也困难重重,电商在乡村的拓展还无法一蹴而就。
首先就是物流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物流业发展迅猛,但是其业务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乡村地区的物流还未成气候。而且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等情况,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投入产出比偏低。
据估算,除了中国邮政,目前我国大部分快递在乡镇的覆盖率低于40%,严重影响着农村消费者的网购服务体验。另外,由于冷链物流的不完善,鲜活农产品流通损耗率高达25%—30%。因此电商进驻农村市场,物畅其流是关键。
如果说物流是电商下乡的难点之一,那支付也是非常困难的一点,因为农村适应电子商务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种适应性的前提是以电子支付为资金交易方式的普及,得在观念上影响以往的支付方式。
“在支付这一块,我认为主要还是消费习惯的一些转变,问题不是很大,会用支付宝基本上就解决了这类难题。”李鸣涛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
其次,售后服务问题也考验着电商的实力。农村地区人口分散,电商的线下服务站点难以形成有效的覆盖,产品维修、大家电安装、商品退换这类的售后服务都还相对滞后,这也制约了农村消费者参与电商交易的积极性。
与邮政“联姻”
尽管物流阻碍着电商乡下拓展的步伐,但各大电商仍想尽办法解决这一难题,最普遍的做法就是与邮政“攀亲戚”。
10月17日,京东宣布,将为中国邮政“惠民优选”平台提供包括电脑、数码产品等众多品类的产品,通过中国邮政分布于河北、河南等13个省份的十几万个网点,向农村销售产品。京东的商品将“植入”邮政的电商平台,而邮政快递员们则在走街串巷的过程中充当“促销员”和“快递员”。
值得注意的是,和中国邮政“攀亲戚”的不止京东一家。今年6月,阿里同样和中国邮政签署战略协议,中国邮政将对菜鸟网络开放10万多服务网点,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社会化自提等服务。
“大家瞧上的都是邮政的网点分布。”电商分析人士说,一方面阿里、京东通过菜鸟物流、京东的自建物流在不断下沉物流渠道,另一方面和邮政的合作更是现阶段的一条“捷径”。
“现在的电商平台有巨大的资金支持,在阻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这一块,他们将会在农村相关基础设施方面做一些投入,建设一些配送中心、区域网点等,这样对启动农村市场有巨大的帮助。”李鸣涛解释道。
电商下乡对于电商和乡村经济来说是互利共赢的,电商要想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大展拳脚,光靠电商企业自身的投资是难以为继的,一系列难题的解决需要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相互协作。
经李鸣涛介绍,《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到,在政府层面上,包括商务部、农业部将会选择一些试点县,把好的模式先做好,再推广下去。例如,最近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活动,就是从全国7个省份选出部分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活动,一方面希望通过以县为单位,将电子商务的促进在意识上进行提升,同时,也会培养一批服务于农村电子商务的人才,核心还是希望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于农村目前以“六一九九”队伍为主,网络运用还不熟练的现状,李鸣涛分析道,“虽然存在这方面问题,但是购买需求还是存在的。随着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移动手机等技术便利化的创新,比如开发傻瓜手机等,购买渠道将趋于多样化。但是,只要市场需求存在,那就一定会有相关服务去满足这个需要。”
近日,京东开起了通往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大篷车”,阿里也启动了“千县万村”计划,两家更是先后都与中国邮政进行合作,瞄准农村市场。尽管两家进军县域、农村的侧重点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被激活的农村市场正成为电商新的蓝海。
但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各电商要想在农村取得好的效益,需要着重解决物流与售后问题,而这些难题,在电商企业投资发力的同时,政府也应积极支持,以实现电商企业与乡村经济的互利共赢。
电商下乡“掘金”
随着城市市场的饱和,农村市场正成为各大电商的新宠,电商巨头们的竞争也早已延伸到农村地区,阿里巴巴的100亿元千县万村计划只是电商竞争中的一个爆点,县域地区有望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电子商务最火热的增长极。
据前瞻网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农村网民占比28.2%,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较2013年底增加169万人,农村网民规模快速增加,成为电商潜在的交易参与群体,这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其次,随着县域、乡级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城镇化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农民为主的消费群体收入明显提高,购买力的提升必然推动电商进军农村市场。根据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年交易规模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县域网购消费额同比增长速度比城市快13.6个百分点。
再者,随着网络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以及农村人口知识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出现网购需求。网购由于自身的价格优势,以及产品的多样性,让农民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享有更实惠的价格、更多的品类选择,这些网络带来的便利性使农民更依赖网购。
据阿里《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报告》显示,农村网民的数量在不断攀升,2013已经达到了1.77亿,占比网络人数达到28.6%。在村民每年平均网购消费金额500—2000元不等的情况,农村的居民对网购商品模式的接受度也达到84.4%。报告还显示,淘宝农村消费这几年的占比在不断提升,农村市场已经成为电商行业高速增长的新引擎。
与此同时,需要从农村卖出去的农产品市场也是商机无限。2013年,仅阿里巴巴网上农产品销售额就达到500亿元,预计今年将超过1000亿元。
对于苦于一二线城市市场饱和的电商来说,农村市场无疑是巨大的利好。如此,购买力日益提高的农村和下乡的电商之间便可实现双赢。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际电子商务研究院副院长李鸣涛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企业自身来看,到了向农村市场发展的阶段,比如阿里上市之后融到了巨大的资金,那么一定会涉足中西部、农村等以前限于各种因素没有拓展的地区,同时又开展了国际化战略,新兴的海外市场的拓展也是发展的方向,而这两块市场恰恰是驱动我国商务未来增长的一个动力源泉。”
物流成首要难题
虽然各大电商巨头们大张旗鼓地进军县乡市场,电商下乡也已成为该行业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下乡之路虽看似前景无限广阔,却也困难重重,电商在乡村的拓展还无法一蹴而就。
首先就是物流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物流业发展迅猛,但是其业务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乡村地区的物流还未成气候。而且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等情况,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投入产出比偏低。
据估算,除了中国邮政,目前我国大部分快递在乡镇的覆盖率低于40%,严重影响着农村消费者的网购服务体验。另外,由于冷链物流的不完善,鲜活农产品流通损耗率高达25%—30%。因此电商进驻农村市场,物畅其流是关键。
如果说物流是电商下乡的难点之一,那支付也是非常困难的一点,因为农村适应电子商务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种适应性的前提是以电子支付为资金交易方式的普及,得在观念上影响以往的支付方式。
“在支付这一块,我认为主要还是消费习惯的一些转变,问题不是很大,会用支付宝基本上就解决了这类难题。”李鸣涛向《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
其次,售后服务问题也考验着电商的实力。农村地区人口分散,电商的线下服务站点难以形成有效的覆盖,产品维修、大家电安装、商品退换这类的售后服务都还相对滞后,这也制约了农村消费者参与电商交易的积极性。
与邮政“联姻”
尽管物流阻碍着电商乡下拓展的步伐,但各大电商仍想尽办法解决这一难题,最普遍的做法就是与邮政“攀亲戚”。
10月17日,京东宣布,将为中国邮政“惠民优选”平台提供包括电脑、数码产品等众多品类的产品,通过中国邮政分布于河北、河南等13个省份的十几万个网点,向农村销售产品。京东的商品将“植入”邮政的电商平台,而邮政快递员们则在走街串巷的过程中充当“促销员”和“快递员”。
值得注意的是,和中国邮政“攀亲戚”的不止京东一家。今年6月,阿里同样和中国邮政签署战略协议,中国邮政将对菜鸟网络开放10万多服务网点,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社会化自提等服务。
“大家瞧上的都是邮政的网点分布。”电商分析人士说,一方面阿里、京东通过菜鸟物流、京东的自建物流在不断下沉物流渠道,另一方面和邮政的合作更是现阶段的一条“捷径”。
“现在的电商平台有巨大的资金支持,在阻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这一块,他们将会在农村相关基础设施方面做一些投入,建设一些配送中心、区域网点等,这样对启动农村市场有巨大的帮助。”李鸣涛解释道。
电商下乡对于电商和乡村经济来说是互利共赢的,电商要想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大展拳脚,光靠电商企业自身的投资是难以为继的,一系列难题的解决需要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相互协作。
经李鸣涛介绍,《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了解到,在政府层面上,包括商务部、农业部将会选择一些试点县,把好的模式先做好,再推广下去。例如,最近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活动,就是从全国7个省份选出部分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活动,一方面希望通过以县为单位,将电子商务的促进在意识上进行提升,同时,也会培养一批服务于农村电子商务的人才,核心还是希望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于农村目前以“六一九九”队伍为主,网络运用还不熟练的现状,李鸣涛分析道,“虽然存在这方面问题,但是购买需求还是存在的。随着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移动手机等技术便利化的创新,比如开发傻瓜手机等,购买渠道将趋于多样化。但是,只要市场需求存在,那就一定会有相关服务去满足这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