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败”类动词的及物性类型分析

来源 :语言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890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大型语料库的考察,对"大胜、大败、完胜、完败、险胜、惨败"这6个"胜败"类复合动词的句法分布和论旨角色的配置方式进行描写和对比,并最终确定它们的及物性类型。研究发现:(1)"大胜、完胜、险胜"具有宾格型动词的特征,接单宾语时处于"主语(施事)+_+宾语(受事)"结构中,不接宾语时处于"主语(施事)+"结构中;(2)"大败"具有作格型动词的特征,接单宾语时处于"主语(施事)+_+宾语(受事)"结构中,不接宾语时处于"主语(受事)+"结构中;(3)"完败、惨败"是一种役格型动词,具有唯被动性,接单宾语时处于"主语(受事)+_+宾语(施事)"结构中,不接宾语时处于"主语(受事)+"结构中。
其他文献
以往关于第二语言互动过程的研究表明,语义协商对第二语言学习至少有三种促进效用: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促使学习者产出大量的强制性输出,引起学习者对目的语形式
美国科学家日前开发出一种在室温下即可实现自愈的柔性电路,即便被完全切断也能恢复原来的导电性。新成果有望在柔性电子产品、机器人、人工皮肤、仿生假体等领域获得应用。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纳米快报》杂志上。  这种电路由一种具有自愈功能的导电凝胶制成,具备高导电性、柔韧性并能在室温下实现自愈。领导此项研究的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助理教授余桂华(音译)称,这种特性与其两种成分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是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