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力,用理智,去捍卫主权,热爱国家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exxf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南海仲裁庭”做出的所谓“仲裁”引起的热议尚如火如荼,日本修宪派又在参院中“如愿”取得了三分之二多数的席位。在抗日战争结束七十年,鸦片战争过去一百七十年之后,中国的前途仍然扑朔迷离。
  但如今的我们早已不同于百年之前。那是因为中国的民众已不同于清末、民国时期的子民。这群在一百年前被西方列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普通民众,已经不再如当初般闷头受气,甚至亲附外敌。我们正在以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何其快哉!
  但向世界宣告是需要底气的。底气何来?来自于今日中国的一切光辉成就。当今的中国已经不再是“攘外必先安内”的那个外强中干的国民政府,更不是沉浸在“天朝上国”美梦中,却又奴颜婢膝的清王朝。中国早已苏醒,已经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将他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中国的头上。
  而中国的苏醒靠的是实力。没有哪个国家——包括日本和菲律宾——可以否认,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大国之一。何为影响力?正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所言:“如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同样,如果没有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没有占据世界第二位且紧逼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没有上海合作组织,没有亚投行,中国也不能称得上是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甚至不能称得上是大国。因为有笑傲世界的实力,才有了捍卫主权的底气。
  所以,真正在本质上改变中国地位和命运的,是那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是那些在各地传播中国文化的文艺工作者们,是那些投身于经济建设的马云、李嘉诚、李彦宏们。是他们让我们中国人有对强敌说“不”的勇气和资本。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等于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耀。”国家是人民的,不仅因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更因为是人民创造了这个国家的一切。一代代中华儿女将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奉献给看似枯燥、甚至因看不到希望而绝望的事业,将自己的汗水甚至是鲜血熔铸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有的人因此几十年未与家人团聚,有的人为此终身不婚不嫁,有的人为此英年早逝。但无论如何,即使地老天荒,他们的脊梁也将永远直立,因为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我们常说爱国,何为爱国?我以为上述这些人的行为就是爱国。真正地、真心地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才是爱国。爱国首先要爱,而“爱”则是一种深沉的、不求回报的情感,是用长久的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和日复一日的努力铸就的。当我们听闻自己国家的权益为别国所侵犯之时,任何中国人都会义愤填膺。但仅仅是“愤”,怕是与“爱”相去甚远。只有将这义愤转化为持久而理智的行动,才能成为真正的爱国英雄,若是将义愤爆发为一瞬间的暴行,那便成为了莽撞的“愤青”。
  中国是人类文明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慢慢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比其他民族更具民族认同感的集体无意识,这也解释了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为何如此强烈。所谓从众?既可以带来万众一心,团结抵御外侮的盛况,也可能导致全国上下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砸烂公检法”的倒行逆施。对于近期不断在全国各地发生的抵制日美货品的运动,我以为,它的本质更接近于后者。
  无论是砸日本车还是抵制日本货、美国货,实际上都是一种侵损货物购买者私有财产,侵害他人正当权益的既不理智又非正义的愚蠢邪恶的行为。有人砸日本车,那我不禁要问,砸烂所有权已经归中国人的财物,砸烂那些家庭用辛辛苦苦的积蓄买来的私家车,如果这种行为不是倒行逆施,没有触犯法律,那它又是什么?更何况,当今世界早已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从现阶段来讲,中国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倘若哪个国家做出不利于中国的事,中国人就要抵制该国的产品,那我们岂不是要退回到闭关锁国的时代?美国人发明了互联网,若是抵制互联网这个“美国货”,那是不是要让中国的网络全面瘫痪掉?那些以“爱国者”自诩的害国者,口中说着冠冕堂皇的爱国口号,却以爱国之名行害国之实,世间之卑鄙荒唐,莫过于此也!这些人所谓的“爱国”行为,实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又或是出于嫉妒或者幸灾乐祸,又或是侥幸于法不责众的心理而进行蓄意破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如此“爱国“,又怎可与那些真正的爱国者相提并论?
  我们应当静下心来,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而不是总想着惩罚那些做错事的人或是我们看不惯的国家。正如梁启超的那句百年来已经被无数人传诵了无数遍,但依然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的名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最伟大,也是最真实的爱国,是竭尽全力做到“国智”“国富”“国强”,而要做到这些,最有效也是唯一的途径,就是要“自智”“自富”“自强”。
  作为中国的希望,我们的未来有着无限可能。正如毛主席所说的,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也正如太阳,要照亮整个世界。我们可能成为下一个邓稼先,屠呦呦,甚至下一个邓小平,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亡。而当我们真正将自己定位为潜在的这些伟大的人物时,人生便有了特殊的意义。我们的一举一动不仅仅是为自己负责,更是为别人负责。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自我的努力而爱国,不是一种志愿者式的奉献活动,而是一种伟大的责任,是一种不得不履行的义务。
  所以,当我们再次看到南海的闹剧,琉球的硝烟时,请不要冲动。请将自己的义愤化为持久而理智的力量,为我们深深爱着的中国,做出真真正正的贡献。
其他文献
我坐在书店一隅,看李先生忙进忙出。  这家小书店从我记事时便营业至今,不大的房子,墨香满屋。李先生大概五十多岁,他一直不高兴大伙喊他“老李”,因为他从不服老。李先生做事情透着一股子爽气,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一唤他,他都能解决妥当,雷厉风行,从不拖延。  譬如此刻,店里四五个老主顾正在挑书。  “老李,快来,这书怎么有几页还没裁?”  李先生两个大步跨上前,皮革口袋里摸出一把用了多年的小刀,“唰唰”三
期刊
一  我总是把阅读称作“一件风花雪月的事”,虽然这从不浪漫。  十一二月,岁末行板,邮局那本板砖式的报刊导订目录被父亲捎回家。他撇撇嘴:“你挑好就折个角。”  我盘腿坐着,开始剥板砖。今年的目录与去年相比,繁多无二。敲定《萌芽》,告别了多年的《读者》,我对着几种时评杂志举棋不定。  冲出家门,挑了几种各买一本,我坐在窗边看了一个下午。  最终折下三联周刊的角。  你看,说是无趣也不为过。讲述一下午
期刊
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事有很多,足以媲美天上的繁星,令人眼花缭乱。“爱国”便是其中一颗重要的星体,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散发出的光芒犹如利剑,刺的人睁不开眼睛。于是有些人闭着眼睛大声叫好,那神情活像是为国争光的勇士,所向披靡;有些人睁开眼睛努力思考,得到一方清逸……  人们在以行动爱国的时候,总会涉及到理智与情感,有的人偏重于“理”,被人说成是过分冷血、根本不爱国的罪人;另一些则偏于“情”,变成了不懂
期刊
过往之路,今之罗马  闲来翻开书橱里的泛黄日记,稚嫩歪扭的字里行间,水印模糊的笔迹,勾起了我对过往的回忆,那些文字是少不更事的真实记录,是心路历程的血泪交响曲,是“恰同学少年”时的刻骨铭心,也是无悔青春的完美诠释。  众人眼前的一介书生,不曾拥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不曾考取声传八乡的功名,也不曾得到严师名师之偏护,所拥有的仅仅只是历尽艰辛的磨难。  一直以来,我没有放弃自己,更没有放弃梦想,因为我始终
期刊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如何杀死一个文青?只要把他扔进真实的社会,保证药到病除。念书的时候,他一直对这套理论嗤之以鼻,直到撞了南墙碰了灰,没了钞票没地方睡,他才明白。  红尘里滚一遭,还蛮痛的。  他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背诵了百八十篇名家大作,在纸上写下了一篇篇连自己
期刊
苍藓沿阶,冷萤黏屋,庭树望秋先陨。渐雨凄风迅。淡暮色,倍觉园林清润。汉姬纨扇在,重吟玩、弃掷未忍。登山临水,此恨自古,销磨不尽。  牵引。记试酒归时,映月同看雁阵。宝幄香缨,①熏炉象尺,夜寒灯晕。谁念留滞②故国,旧事劳方寸。唯丹青相伴,那更尘昏蠹损。  注释  ①宝幄:精美的帐子。香缨:古代未成年者或妇女所系的饰物。  ②留滞:停留,羁留。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
期刊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①,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②。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  ① 元丰六年:公元1080年。元丰为宋神宗年号。  ② 承天寺: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南。张怀民:字梦得,苏轼的友人。  ③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这里形容月光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期刊
无论是浓郁的紫,还是清雅的白,沐浴过唐风宋雨的丁香总是忧愁的。  丁香未开,花蕾收敛芳心,恰如百结愁心;微蕾初绽,幽香浮动,带一点儿苦味,正如无法安放于现世的爱恋。别名“百结”“情客”的丁香难入花道者的“法眼”,被视之为海棠之婢,词人骚客却将难言难诉的幽微情思,绾结于花瘦香浓的丁香花蕾中:李商隐有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李璟有词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现代
期刊
嫣心缕缕,烛火莹莹,掬一捧清流,歌一世情愁,穿越山河如画,漫步岁月苍穹。此时此刻,是否还可见你一如既往的容颜,今生今世,不知还能否剪一段烛光,和你纵情山水,笑谈人间。  我泛舟江雪,你寒梅一剪,莞尔一笑间,又有多少红尘是非随风而逝,被那些面似清风的不羁儿女消逝在记忆中,连同那些曾经悲痛的,一同抹去。  风和水秀,高楼亭阁,荼蘼茶盏,青烟萦绕。远方,一叶扁舟,他遇见了她。你我眼中含情,江水同舟,此情
期刊
从罗丹《人首兽身》的雕塑中我们不难理解,人既是精神的天使又是肉体的魔鬼。所以,人的本性善恶交涌,而法律,虽然看似限制了人的自由,确实则将我们扯出了泥淖。然而最近,网友对于“大学生贩卖国家级保护动物被判刑十年”的不解,甚至发出“为了几只鸟毁了大学生的前程”不值的言论,却处处暴露着法律意识的欠缺。在我看来,法院量刑适当,而网友的言论,却证明了我们还须要经历一个知法、懂法、执法的普法之路。  作为主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