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很多网友反映,对着一张白纸,脑子里想的字呼之欲出,却怎么也写不出来。曾有机构调查发现,94.1%的人都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尤其在年轻人中更加明显。怎么看待今天提笔忘字加剧的现象?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本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说生活中提笔忘字的现象,第二部分是针对提笔忘字现象提出的问题。写作的重点无疑应放在材料的第二部分。因此,写作时要摆出现象,追根溯源,认清本质,由此及彼,展开合理的联想、想象,既要表达深刻的生活体验,又要写出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具体来说,可以分析提笔忘字的原因,并指出其实质;还可以提出解决危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下构思立意可供参考:1.莫让“提笔忘字”沦为文化乡愁。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中华文明灿烂的瑰宝之一。“提笔忘字”,一个“忘”字,看似事小,实则伤害的是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2.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汉字所承载的浩瀚图卷,延绵浩荡地记录着大至社会变迁、小至个体的喜怒哀乐,无愧为中华文明星光璀璨的有机组成。毫不夸张地说,汉字文化活着,历史才活着,民族才活着。3.提笔忘字别全让网络“背锅”。提倡书写汉字、写好汉字,与顺应时代发展并不矛盾。文字书写的网络化是历史潮流,但没有规定用了手机、电脑,就可以丢掉手写汉字。提倡写好汉字,与用好现代手段的文字交流方式是并行不悖的。4.“提笔忘字”发人深思。除了网络时代的高度繁荣以及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外,快频次的生活节奏和不断加码的生活压力,也导致汉字的轮廓在人们的记忆里渐趋模糊;其次,汉字的自身特点、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敬畏之心的缺位、公共空间错误表达的干扰,等等,都是造成汉字的身影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模糊的重要因素。5.提笔忘字之忧。在现实生活中,咬文嚼字者越来越少,囫囵吞枣者却越来越多,字斟句酌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一些人之所以提笔忘字,缺的就是语言文字的基本功。
佳作一
别让墨水干涸在笔尖
◎冯子格
当汉字流淌于脑海却滞塞于笔端,你不过挠挠头皮一笑了之。可趋于干涸的分明不只你笔尖的墨水,还有汉字的传承。
是汉字驮着我们璀璨的文明,沿着岁月的长河泅渡至今。多了这一层承载与肩负的意义,汉字便不仅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根基;不仅仅是表意符号,更是精神象征。它之于你我,怎可能止步于一种文字而不升华为一种信仰?于是你笔下写出的,当然也不仅仅是文字。当你翻阅上古的书笺,也许会触摸到汉字笔画中的起承转合的力量,那时你终会明白,原来这千年间的浩卷繁帙,无不是汉字诞下的子嗣。我们的文明踩着它的肩膀得以站立,我们的历史吮着它的乳汁得以长存,汉字活着,中华民族才活着。提笔忘字,你以为你忘的只是字而已?错了,你正在遗忘民族的根本。
你说,我要这笔墨有何用?你道学校的课程中没有汉字一科。但汉字的重要性岂能用分数量化比较?你道敲击键盘比纸上走笔快出数倍,但千篇一律的印刷体如何能再现汉字书写的千变万化、摇曳生姿?你的实用主义对提笔忘字的困境不屑一顾,反正字库里什么都有,光与电足以取代纸和笔,甚至大言不惭地为书写汉字宣判死刑。但你忘了,汉字不单单是应用的工具,它还是我们的情感寄托,响应着我们的精神需求。书写汉字,不只是谱写由铁画银钩构成的乐章,更是在传递执笔者的思想与感情。电子信箱里冷冰冰的邮件,如何比得上手写家书那让人感动的温暖厚重?
你问,我会这书写又如何?忘了便忘了。你想着,就是会又怎样?却不知自己正在推脱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当你打消提笔的欲望,忘却汉字的形象,还自以为不过小事一桩时,可曾想过自己已丢下了本应该担负的责任?你缺乏的何止是表达能力?还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是走在汉字的横竖点折之上,倘若连字体都已经被遗忘,文化的铭记自然也将成为泡影。纸笔生尘,键盘屏幕的光影填补不了文化乡愁的缝隙,仅被留存在字库中的汉字,难以把自己的样子刻进人们的脑海,终将连同它代表的文化一并淡出视线。假使所有人都对遗忘视若无睹,终有一天,传承也将无从谈起。
希望当你再度提笔时,脑中字形清晰可辨,千百年间汉字的情感与传承汇聚于笔端,墨水流泻在纸端,字字动人。
【作者系河北省辛集中学586班学生】
点评
这是一篇以文采取胜的议论文佳作。文章标题为“别让墨水干涸在笔尖”,形象而生动,既紧扣作文材料,又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文章采用第二人称,既分析了汉字所承载与肩负的意义,又重点从两个不同方面分析了“提笔忘字”的危害,从而使得文章立意准确,论点突出。文章的語言多采用比喻、拟人、反问的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情感,句式灵活多变,语言表现力强,展现了作者较深厚的语言功底。
佳作二
莫失莫忘
◎严梦泽
提笔忘字,忘掉的岂止那一撇一捺间轻盈而美丽的姿态?还失掉了对文脉传承的本心。汉字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莫失莫忘。
放下手机,拿起笔墨,方可莫失莫忘。汉字本心丢失,人们总是归罪于网络,归罪于快节奏的生活,但从根源上看,是由于人们自身的惰性,疏于练习。我们应克服自身惰性,在快与慢之间寻找一个韵律,在时间缝隙中为自己辟一处安静。看墨汁洇染了笺纸,伴时光悠悠,一刹那间,于墨字素笺中见自己,而后见众生、见本心。听文字与心跳、呼吸交缠在一起,汇成一种悸动、一种由内而外的震撼。别总让手机绑架我们的灵魂,抹杀我们的本心。浅书墨影,其中自有人间万象、世味百态。滋味深浅,须得我们放下手机,细细咀嚼。莫让懒惰在心中生根,勤于笔墨,静下心来体味那淡远悠长的缕缕墨香。
勿作看客,心蕴为底,方可莫失莫忘。时下,总有一些人冷漠而漫不经心地说:“拯救汉字是那些书法爱好者的事,与我何干?”这些看客只顾自己“门前雪”,不顾惜汉字的“瓦上霜”,一叶蔽目,忘字失心。心蕴即文脉的外在表现。从一个人的心蕴中可以窥见他的内心涵养和道德修养。心蕴为底,绝非一日之功。若我们以冷漠对待汉字,汉字的回应必将更加冰冷。所以我们应以一颗炽热的心去温暖汉字,它才会融入心中,化作我们的灵魂,撑起一方晴空。汉字唯有融于骨血之中,方可成心蕴,我们才不会冷眼旁观它的薄凉、疏离。看客的冷漠如同冰碴,凉了热血,寒了炽心。故看客做不得,心蕴为底,文脉不息。
不忘文脉,不失本心,方可莫失莫忘。文脉、本心为一律,方能自然清新。唯有坚守这剂良药,方可保它味道不变,活力永存。汉字落笔成划,一横一竖都是在坚守本心。横竖撇捺的故事画卷徐徐展开,手写的根基才能守得住。物欲横流,用手写让时光慢下来,让那遗失的本心复位。不问春秋,不问西东,只求慢下来书写每个文字的故事,延续文脉,坚守本心。否则等到失去它们的那天,我们连叹息一声都来不及。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愿我们常立文字清荫之下,得一身清凉,得一身娴雅之气。如此,方可莫失莫忘。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汉字文脉,莫失莫忘。于小处着眼,于无声中改变,潜滋暗长,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作者系河北省辛集中学587班学生】
点评
这是一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的佳作。作者紧扣作文材料,抓住当今社会人们疏于书写的现象立意,呼唤人们放下手机,亲自参与到汉字的发展之中,守住我们的文化,守住我们的根。全文思路清晰,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更为称道的是作者的语言,文采斐然,富于美感,这在议论文写作中是一个很难得的亮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很多网友反映,对着一张白纸,脑子里想的字呼之欲出,却怎么也写不出来。曾有机构调查发现,94.1%的人都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尤其在年轻人中更加明显。怎么看待今天提笔忘字加剧的现象?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本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说生活中提笔忘字的现象,第二部分是针对提笔忘字现象提出的问题。写作的重点无疑应放在材料的第二部分。因此,写作时要摆出现象,追根溯源,认清本质,由此及彼,展开合理的联想、想象,既要表达深刻的生活体验,又要写出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具体来说,可以分析提笔忘字的原因,并指出其实质;还可以提出解决危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下构思立意可供参考:1.莫让“提笔忘字”沦为文化乡愁。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中华文明灿烂的瑰宝之一。“提笔忘字”,一个“忘”字,看似事小,实则伤害的是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2.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汉字所承载的浩瀚图卷,延绵浩荡地记录着大至社会变迁、小至个体的喜怒哀乐,无愧为中华文明星光璀璨的有机组成。毫不夸张地说,汉字文化活着,历史才活着,民族才活着。3.提笔忘字别全让网络“背锅”。提倡书写汉字、写好汉字,与顺应时代发展并不矛盾。文字书写的网络化是历史潮流,但没有规定用了手机、电脑,就可以丢掉手写汉字。提倡写好汉字,与用好现代手段的文字交流方式是并行不悖的。4.“提笔忘字”发人深思。除了网络时代的高度繁荣以及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外,快频次的生活节奏和不断加码的生活压力,也导致汉字的轮廓在人们的记忆里渐趋模糊;其次,汉字的自身特点、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敬畏之心的缺位、公共空间错误表达的干扰,等等,都是造成汉字的身影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模糊的重要因素。5.提笔忘字之忧。在现实生活中,咬文嚼字者越来越少,囫囵吞枣者却越来越多,字斟句酌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一些人之所以提笔忘字,缺的就是语言文字的基本功。
佳作一
别让墨水干涸在笔尖
◎冯子格
当汉字流淌于脑海却滞塞于笔端,你不过挠挠头皮一笑了之。可趋于干涸的分明不只你笔尖的墨水,还有汉字的传承。
是汉字驮着我们璀璨的文明,沿着岁月的长河泅渡至今。多了这一层承载与肩负的意义,汉字便不仅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根基;不仅仅是表意符号,更是精神象征。它之于你我,怎可能止步于一种文字而不升华为一种信仰?于是你笔下写出的,当然也不仅仅是文字。当你翻阅上古的书笺,也许会触摸到汉字笔画中的起承转合的力量,那时你终会明白,原来这千年间的浩卷繁帙,无不是汉字诞下的子嗣。我们的文明踩着它的肩膀得以站立,我们的历史吮着它的乳汁得以长存,汉字活着,中华民族才活着。提笔忘字,你以为你忘的只是字而已?错了,你正在遗忘民族的根本。
你说,我要这笔墨有何用?你道学校的课程中没有汉字一科。但汉字的重要性岂能用分数量化比较?你道敲击键盘比纸上走笔快出数倍,但千篇一律的印刷体如何能再现汉字书写的千变万化、摇曳生姿?你的实用主义对提笔忘字的困境不屑一顾,反正字库里什么都有,光与电足以取代纸和笔,甚至大言不惭地为书写汉字宣判死刑。但你忘了,汉字不单单是应用的工具,它还是我们的情感寄托,响应着我们的精神需求。书写汉字,不只是谱写由铁画银钩构成的乐章,更是在传递执笔者的思想与感情。电子信箱里冷冰冰的邮件,如何比得上手写家书那让人感动的温暖厚重?
你问,我会这书写又如何?忘了便忘了。你想着,就是会又怎样?却不知自己正在推脱传承文化的使命与责任,当你打消提笔的欲望,忘却汉字的形象,还自以为不过小事一桩时,可曾想过自己已丢下了本应该担负的责任?你缺乏的何止是表达能力?还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是走在汉字的横竖点折之上,倘若连字体都已经被遗忘,文化的铭记自然也将成为泡影。纸笔生尘,键盘屏幕的光影填补不了文化乡愁的缝隙,仅被留存在字库中的汉字,难以把自己的样子刻进人们的脑海,终将连同它代表的文化一并淡出视线。假使所有人都对遗忘视若无睹,终有一天,传承也将无从谈起。
希望当你再度提笔时,脑中字形清晰可辨,千百年间汉字的情感与传承汇聚于笔端,墨水流泻在纸端,字字动人。
【作者系河北省辛集中学586班学生】
点评
这是一篇以文采取胜的议论文佳作。文章标题为“别让墨水干涸在笔尖”,形象而生动,既紧扣作文材料,又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文章采用第二人称,既分析了汉字所承载与肩负的意义,又重点从两个不同方面分析了“提笔忘字”的危害,从而使得文章立意准确,论点突出。文章的語言多采用比喻、拟人、反问的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情感,句式灵活多变,语言表现力强,展现了作者较深厚的语言功底。
佳作二
莫失莫忘
◎严梦泽
提笔忘字,忘掉的岂止那一撇一捺间轻盈而美丽的姿态?还失掉了对文脉传承的本心。汉字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莫失莫忘。
放下手机,拿起笔墨,方可莫失莫忘。汉字本心丢失,人们总是归罪于网络,归罪于快节奏的生活,但从根源上看,是由于人们自身的惰性,疏于练习。我们应克服自身惰性,在快与慢之间寻找一个韵律,在时间缝隙中为自己辟一处安静。看墨汁洇染了笺纸,伴时光悠悠,一刹那间,于墨字素笺中见自己,而后见众生、见本心。听文字与心跳、呼吸交缠在一起,汇成一种悸动、一种由内而外的震撼。别总让手机绑架我们的灵魂,抹杀我们的本心。浅书墨影,其中自有人间万象、世味百态。滋味深浅,须得我们放下手机,细细咀嚼。莫让懒惰在心中生根,勤于笔墨,静下心来体味那淡远悠长的缕缕墨香。
勿作看客,心蕴为底,方可莫失莫忘。时下,总有一些人冷漠而漫不经心地说:“拯救汉字是那些书法爱好者的事,与我何干?”这些看客只顾自己“门前雪”,不顾惜汉字的“瓦上霜”,一叶蔽目,忘字失心。心蕴即文脉的外在表现。从一个人的心蕴中可以窥见他的内心涵养和道德修养。心蕴为底,绝非一日之功。若我们以冷漠对待汉字,汉字的回应必将更加冰冷。所以我们应以一颗炽热的心去温暖汉字,它才会融入心中,化作我们的灵魂,撑起一方晴空。汉字唯有融于骨血之中,方可成心蕴,我们才不会冷眼旁观它的薄凉、疏离。看客的冷漠如同冰碴,凉了热血,寒了炽心。故看客做不得,心蕴为底,文脉不息。
不忘文脉,不失本心,方可莫失莫忘。文脉、本心为一律,方能自然清新。唯有坚守这剂良药,方可保它味道不变,活力永存。汉字落笔成划,一横一竖都是在坚守本心。横竖撇捺的故事画卷徐徐展开,手写的根基才能守得住。物欲横流,用手写让时光慢下来,让那遗失的本心复位。不问春秋,不问西东,只求慢下来书写每个文字的故事,延续文脉,坚守本心。否则等到失去它们的那天,我们连叹息一声都来不及。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愿我们常立文字清荫之下,得一身清凉,得一身娴雅之气。如此,方可莫失莫忘。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汉字文脉,莫失莫忘。于小处着眼,于无声中改变,潜滋暗长,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作者系河北省辛集中学587班学生】
点评
这是一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的佳作。作者紧扣作文材料,抓住当今社会人们疏于书写的现象立意,呼唤人们放下手机,亲自参与到汉字的发展之中,守住我们的文化,守住我们的根。全文思路清晰,前后呼应,浑然一体,更为称道的是作者的语言,文采斐然,富于美感,这在议论文写作中是一个很难得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