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转变;观念;学生;角度;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C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5(A)-0024-01
“我是教师”,是多种角色的融合。新课改强调,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扭转“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积极创设情境,挖掘教材中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理的东西。实践证明,只有教师以作者的视角领悟文本的原始意义,以学生的视角了解学习对象的心理状态,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转变“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是传递知识的工具。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改强调,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观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同时还要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转变角色,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上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增大。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三、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
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不仅很受学生欢迎,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以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为例:了解乘法的意义、记住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求商是二年级上册的重点。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设计教学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1 理解乘法的意义。画圆圈:教师在黑板上边写下3×4=12边向学生解释“3×4就表示3个4相加,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用相加的方法来学习乘法运算。”教师接着在3、4、12这三个数字下面画三个大圆圈,并在每一个圆圈里画上4个圆点。之后向学生们解释:“算式中的第一个数字告诉我们需要多少个圆圈,算式中的第二个数字告诉我们要在每个圆圈里画几个小圆点。”然后让学生一起数一数圆圈里一共有多少个圆点,并在等号后的圆圈里写上最终得到的数字。最后列举几个类似的例子,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式子,利用画圆圈的方法得出答案。
2 掌握乘法口诀。创设故事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乘法口诀,比如,小六子偷吃了3个西瓜,肚子疼了18天;葫芦娃买西瓜给兄弟们吃,每人要吃2个,所以他买了14个。
3 用乘法口诀求商。可以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选择他们感觉难记的乘法口诀。然后,让他们用学具摆出来。比如,用“5×7=35”计算“35÷5=?”时,就可以通过搭一座房子模型来表明,这座房子里有5个房间,房间里共有35件家具,每个房间的家具都一样多,让学生摆一摆每个房间里有几件家具。学生们喜欢玩学具,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很快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奥妙所在。
总之,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以“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和“为了发展一切的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就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C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09)05(A)-0024-01
“我是教师”,是多种角色的融合。新课改强调,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扭转“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积极创设情境,挖掘教材中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理的东西。实践证明,只有教师以作者的视角领悟文本的原始意义,以学生的视角了解学习对象的心理状态,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转变“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是传递知识的工具。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改强调,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观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同时还要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转变角色,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上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增大。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三、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
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不仅很受学生欢迎,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以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为例:了解乘法的意义、记住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求商是二年级上册的重点。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设计教学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1 理解乘法的意义。画圆圈:教师在黑板上边写下3×4=12边向学生解释“3×4就表示3个4相加,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用相加的方法来学习乘法运算。”教师接着在3、4、12这三个数字下面画三个大圆圈,并在每一个圆圈里画上4个圆点。之后向学生们解释:“算式中的第一个数字告诉我们需要多少个圆圈,算式中的第二个数字告诉我们要在每个圆圈里画几个小圆点。”然后让学生一起数一数圆圈里一共有多少个圆点,并在等号后的圆圈里写上最终得到的数字。最后列举几个类似的例子,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式子,利用画圆圈的方法得出答案。
2 掌握乘法口诀。创设故事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乘法口诀,比如,小六子偷吃了3个西瓜,肚子疼了18天;葫芦娃买西瓜给兄弟们吃,每人要吃2个,所以他买了14个。
3 用乘法口诀求商。可以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选择他们感觉难记的乘法口诀。然后,让他们用学具摆出来。比如,用“5×7=35”计算“35÷5=?”时,就可以通过搭一座房子模型来表明,这座房子里有5个房间,房间里共有35件家具,每个房间的家具都一样多,让学生摆一摆每个房间里有几件家具。学生们喜欢玩学具,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很快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奥妙所在。
总之,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以“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和“为了发展一切的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就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