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诺快3岁时,一家人便开始给她选幼儿园。
小区有家幼儿园,刚开不久,听说老板是台湾人,我倾向这个幼儿园。可爷爷奶奶认为,这幼儿园太小,冬天难得见到阳光,不好。邻近小区有家私立幼儿园,院子倒是大,设备全,可妈妈觉得收费太高。最后我们选了离我工作单位较近的一家公立幼儿园。它历史悠久,校舍也大,价格跟小区幼儿园差不多,接送也方便。
诺诺入园前,我们就很注意培养孩子对幼儿园的亲近和向往:每当路过幼儿园,看到里面孩子们在活动,一定要驻足观看,同时经常暗示诺诺“上幼儿园是多快乐的事啊”,所以一直以来诺诺对入园充满了期盼。
终于到了入园那一天,诺诺虽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哭哭啼啼,但那些撕心裂肺的嚎哭,还是给了她一些影响。从第四天开始,她去幼儿园就不如以前那么起劲了。第二周,在爸爸妈妈离开时,她会掉几滴眼泪,这持续了一周。她说:“我就是掉了几滴眼泪,没有哭。”
因为对老师很信任,每次我们都是放下孩子就离开,不会多说什么。放学后,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我们经常逗孩子开心。问话一般都是围绕在幼儿园开不开心啊,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啊,吃了些什么啊,等等。孩子经常支支吾吾的,反正没什么大事,我们也都没在意。
一个多月以后我们发现:每次接出诺诺,她一定嚷嚷小便。幼儿园离家远,附近也没公厕,开始就让她在路边绿化带解决。但每天如此也不是办法,我们就告诉孩子,放学前要在幼儿园上趟厕所。她答应得很好,但第二天依旧。后来发展到每次进园,在幼儿园门口,她非要上个大便,而且死活不愿进幼儿园解决。
经耐心询问,孩子终于说:“老师不让在幼儿园大便。”说实话,之前就听说这家幼儿园有这个要求,当时还以为以讹传讹,就算听孩子说了,还是觉得不甚可信。于是那天诺诺进园前又要大便时,作为爸爸,我说:“我带你去问问老师吧,看老师是不是要求不让在幼儿园大便,爸爸觉得是你听错了。”我带着有些不情愿的孩子进班,将孩子每天进园前要求大便的事情说明,当着孩子的面客气地询问:“老师,诺诺说幼儿园不让在教室的厕所大便,是这样吗?”老师当即否认,并热情地领着诺诺去了厕所。
后来我从侧面打听,得知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有些孩子没学会自己擦屁股,在幼儿园大便后需要老师给擦。有的老师可能态度不好,甚至呵斥或者告诉他们 “以后别在幼儿园上厕所”!老师以为只有这一个孩子在听,没有顾及其他孩子的感受,尤其对于像诺诺这样比较内向敏感的孩子,简直就是一道禁令。还好,作为父亲的我,替她“大胆地”直接询问了老师,并得到老师明确的答复,这让孩子以后对在幼儿园上厕所不再那么担心了。虽然后面一直也没彻底解决,但情况确实有所好转。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那段时间《蜗居》热播,诺诺一个同学的家长晚上在家看电视。突然这个孩子报出了尚未播出的剧情,让家长很诧异。原来幼儿园教室里有DVD机和电视机,之前老师就让孩子们带自己喜欢的光盘来学校,说是在休息时播放。最近这几天老师就经常利用DVD播放她们喜欢的《蜗居》,孩子们就都跟着看了。当我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内心就坚定了要让孩子转走的想法,另外实在也因为路途较远,上学路上就得用半个多小时,孩子也很辛苦。我们决定将孩子转回小区的小幼儿园。
一转过来,幼儿园就发下一张“儿童入园父母须知”,上面罗列了一些孩子入园后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给父母的应对措施。其中,有两条深深地震动了我。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我一直以为自己还是挺注意孩子的心理的,可看了这两条,我知道自己忽略了什么。
一条是:孩子刚入园,可能会因为不适应而哭闹,建议家长送下孩子后可以稍微安抚,但不宜时间过长,要信任幼儿园老师;对于部分孩子,可以让他(她)带一个在家经常玩耍的玩具过来,有利于增强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感——这一条跟其它幼儿园一样的是,都是让家长把孩子交给幼儿园老师,但不同点在于这家幼儿园允许家长稍微安抚,而不是不管孩子如何哭闹,直接放下就走;关于带玩具,其它幼儿园都不允许带自己的玩具,但这家幼儿园提到可以带上熟悉的玩具,是为了增加儿童的安全感。他们更重视的是孩子快速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
另一条是:提醒父母在接孩子回家后,不要总是询问孩子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学了些什么等等问题,因为孩子的认知和表达水平不足以回答这些问题,问的过多反而会造成孩子上幼儿园的压力——是啊,当我们出于好奇,出于关心,“温柔和善”地发问时,我们的孩子很可能无法总结今天都做了些什么,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每天面临这样的“考试”,一定会“亚历山大”吧?
有了这两点提醒,我们不再询问女儿在幼儿园的事情。这家幼儿园设了很多亲子课堂,家长可以旁听孩子的幼儿园生活,有时候一起参与活动。这可以让家长更真实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从那,诺诺上幼儿园再也没有掉过眼泪,也没有因为上厕所而纠结,反而每天非常积极地要早去幼儿园,帮助老师分饭或者做其它事情,并以此为荣。
当孩子很早到幼儿园,佩戴着“卫生小天使”绶带、站在门口为小朋友喷洗手液的时候,当孩子回家来喋喋不休地讲述幼儿园发生的趣事的时候,当看到亲子课堂上内向的孩子踊跃发言的时候,我们也体会到和孩子一样的喜悦与快乐。
现在女儿已顺利进入小学,依然保持着对学校积极正向的情绪,保持着对老师的尊敬和亲近,保持着对学习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一切,让我很庆幸当年义无反顾地“转园”。
事后反思,幼儿园的大小和新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要经常与老师沟通,更重要的是要尽量选择以育人为事业的幼儿园。
小区有家幼儿园,刚开不久,听说老板是台湾人,我倾向这个幼儿园。可爷爷奶奶认为,这幼儿园太小,冬天难得见到阳光,不好。邻近小区有家私立幼儿园,院子倒是大,设备全,可妈妈觉得收费太高。最后我们选了离我工作单位较近的一家公立幼儿园。它历史悠久,校舍也大,价格跟小区幼儿园差不多,接送也方便。
诺诺入园前,我们就很注意培养孩子对幼儿园的亲近和向往:每当路过幼儿园,看到里面孩子们在活动,一定要驻足观看,同时经常暗示诺诺“上幼儿园是多快乐的事啊”,所以一直以来诺诺对入园充满了期盼。
终于到了入园那一天,诺诺虽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哭哭啼啼,但那些撕心裂肺的嚎哭,还是给了她一些影响。从第四天开始,她去幼儿园就不如以前那么起劲了。第二周,在爸爸妈妈离开时,她会掉几滴眼泪,这持续了一周。她说:“我就是掉了几滴眼泪,没有哭。”
因为对老师很信任,每次我们都是放下孩子就离开,不会多说什么。放学后,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我们经常逗孩子开心。问话一般都是围绕在幼儿园开不开心啊,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啊,吃了些什么啊,等等。孩子经常支支吾吾的,反正没什么大事,我们也都没在意。
一个多月以后我们发现:每次接出诺诺,她一定嚷嚷小便。幼儿园离家远,附近也没公厕,开始就让她在路边绿化带解决。但每天如此也不是办法,我们就告诉孩子,放学前要在幼儿园上趟厕所。她答应得很好,但第二天依旧。后来发展到每次进园,在幼儿园门口,她非要上个大便,而且死活不愿进幼儿园解决。
经耐心询问,孩子终于说:“老师不让在幼儿园大便。”说实话,之前就听说这家幼儿园有这个要求,当时还以为以讹传讹,就算听孩子说了,还是觉得不甚可信。于是那天诺诺进园前又要大便时,作为爸爸,我说:“我带你去问问老师吧,看老师是不是要求不让在幼儿园大便,爸爸觉得是你听错了。”我带着有些不情愿的孩子进班,将孩子每天进园前要求大便的事情说明,当着孩子的面客气地询问:“老师,诺诺说幼儿园不让在教室的厕所大便,是这样吗?”老师当即否认,并热情地领着诺诺去了厕所。
后来我从侧面打听,得知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有些孩子没学会自己擦屁股,在幼儿园大便后需要老师给擦。有的老师可能态度不好,甚至呵斥或者告诉他们 “以后别在幼儿园上厕所”!老师以为只有这一个孩子在听,没有顾及其他孩子的感受,尤其对于像诺诺这样比较内向敏感的孩子,简直就是一道禁令。还好,作为父亲的我,替她“大胆地”直接询问了老师,并得到老师明确的答复,这让孩子以后对在幼儿园上厕所不再那么担心了。虽然后面一直也没彻底解决,但情况确实有所好转。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那段时间《蜗居》热播,诺诺一个同学的家长晚上在家看电视。突然这个孩子报出了尚未播出的剧情,让家长很诧异。原来幼儿园教室里有DVD机和电视机,之前老师就让孩子们带自己喜欢的光盘来学校,说是在休息时播放。最近这几天老师就经常利用DVD播放她们喜欢的《蜗居》,孩子们就都跟着看了。当我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内心就坚定了要让孩子转走的想法,另外实在也因为路途较远,上学路上就得用半个多小时,孩子也很辛苦。我们决定将孩子转回小区的小幼儿园。
一转过来,幼儿园就发下一张“儿童入园父母须知”,上面罗列了一些孩子入园后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给父母的应对措施。其中,有两条深深地震动了我。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我一直以为自己还是挺注意孩子的心理的,可看了这两条,我知道自己忽略了什么。
一条是:孩子刚入园,可能会因为不适应而哭闹,建议家长送下孩子后可以稍微安抚,但不宜时间过长,要信任幼儿园老师;对于部分孩子,可以让他(她)带一个在家经常玩耍的玩具过来,有利于增强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感——这一条跟其它幼儿园一样的是,都是让家长把孩子交给幼儿园老师,但不同点在于这家幼儿园允许家长稍微安抚,而不是不管孩子如何哭闹,直接放下就走;关于带玩具,其它幼儿园都不允许带自己的玩具,但这家幼儿园提到可以带上熟悉的玩具,是为了增加儿童的安全感。他们更重视的是孩子快速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
另一条是:提醒父母在接孩子回家后,不要总是询问孩子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学了些什么等等问题,因为孩子的认知和表达水平不足以回答这些问题,问的过多反而会造成孩子上幼儿园的压力——是啊,当我们出于好奇,出于关心,“温柔和善”地发问时,我们的孩子很可能无法总结今天都做了些什么,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每天面临这样的“考试”,一定会“亚历山大”吧?
有了这两点提醒,我们不再询问女儿在幼儿园的事情。这家幼儿园设了很多亲子课堂,家长可以旁听孩子的幼儿园生活,有时候一起参与活动。这可以让家长更真实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从那,诺诺上幼儿园再也没有掉过眼泪,也没有因为上厕所而纠结,反而每天非常积极地要早去幼儿园,帮助老师分饭或者做其它事情,并以此为荣。
当孩子很早到幼儿园,佩戴着“卫生小天使”绶带、站在门口为小朋友喷洗手液的时候,当孩子回家来喋喋不休地讲述幼儿园发生的趣事的时候,当看到亲子课堂上内向的孩子踊跃发言的时候,我们也体会到和孩子一样的喜悦与快乐。
现在女儿已顺利进入小学,依然保持着对学校积极正向的情绪,保持着对老师的尊敬和亲近,保持着对学习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一切,让我很庆幸当年义无反顾地“转园”。
事后反思,幼儿园的大小和新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要经常与老师沟通,更重要的是要尽量选择以育人为事业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