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的英雄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ddd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61年11月苏联马克斯主义——列宁主义研究所举行的内部研讨会上,原第一白俄罗斯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成员捷列金中将表情忧郁地勉强承认,在谁在德国法西斯主义行将灭亡的最后日子里首先将卫国战争胜利旗帜插上柏林帝国国会大厦问题上,存在着谬误。
  1945年4月底,在进攻柏林前夕,苏军士兵个个摩拳擦掌,群情激昂,都想在第一时刻将胜利的战旗插上标志德国法西斯彻底覆灭的帝国大厦屋顶。他们利用各种可能搞到的红布料制作军旗。有的人搞到的布料大些,做成的军旗就有一米多长,有的人撕开德国造的红布枕心,制作成尺寸较小的战旗,有的人弄到的甚至只是一块红手绢,但也郑重其事地将它制成微型战旗。在各团,甚至各师营房的窗台上、会议室和礼堂内到处竖立着红色军旗,人们急切期待着最后胜利时刻的到来,争取第一个登上屋顶竖起战旗,立功受奖,获得崇高的苏联英雄称号。
  4月30日,进攻柏林的战斗打响。这一天,到处都是激烈的战斗,苏军战士带着这些军旗冲锋陷阵,流血和牺牲,终于迎来了柏林投降的决定性胜利。攻克柏林后,苏军的步兵、坦克兵、通信兵、医务人员或步行、或骑马、或乘坐汽车急剧涌向帝国大厦,所有的人都想看一下这个德国法西斯最后堡垒的面目,墙上的绘饰。他们将随带的大小旗帜插满了整座大楼。前来的通讯记者和摄影记者拍摄下了这一壮观场面。那些最先插上旗帜,被提名获得英雄称号候选人的官兵们的照片上了报纸。
  为了弄清楚谁是最先在帝国大厦屋顶竖起战旗的英雄,第三突击军政治部和第一白俄罗斯方面军政治部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1946年5月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正式发布命令,公布了竖胜利之旗于帝国大厦屋顶者的名单,他们是:大尉达维多夫,中士叶戈罗夫,下士甘塔利亚,大尉涅乌斯特罗耶夫和上士沙姆诺索夫五人,他们被授予了象征苏联最高荣誉的“苏联英雄”称号。
  但事实不完全如此。在这一历史事件过去后的60年里,军事历史学家们在对许许多多文件和相关材料进行研究之后,发现了一系列新的事实,得出了新的结论。证明之一是:当叶戈罗夫和甘塔利亚由营副政委、中尉别列斯特带领登上帝国大厦屋顶后发现,在屋顶的雕塑群像上已经竖立有一面宽大的红色军旗。这面胜利的旗帜是由红旗勋章获得单位,属于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雷日茨科伊领导的136军炮兵纵队的炮兵侦察员们插上的,他们是:大尉马科夫、他所带领的上士鲍普罗夫、扎基多夫、利希缅科和中士米宁。但这些军人的英雄事迹未被报道,荣誉未被授予。
  事情是这样的,在1945年4月下旬那些艰难的日子里,第三突击军在进行艰苦的道路战之后挺进到了施普雷河,各步兵营想迅速占领帝国大厦的计划没能实现,于是开始准备新一轮进攻。4月27日,第79军成立了两组各由25人组成的进攻小组。第一组由大尉马科夫带领,他们来自第136军第86炮兵大队;第二组由少校邦达尔带领,来自其他炮兵部队。马科夫一组被安排在大尉涅乌斯特罗耶夫营序列内行动,该营负责进攻帝国大厦的正门。
  后来的战况在一份向军部报告的文件中得到描述:“第79军部。密报。在1945年4月30日14点25分摧毁了国会大厦西北街区敌人的抵抗之后,1/756和2/674两个进攻小组攻入并控制了国会大厦,并由营指挥员涅乌斯特罗耶夫大尉和达维多夫少校在大厦南边屋顶插上了红旗。清除大厦内部和地下室残敌的战斗在继续。致第150师部。团长奇亚契科夫(签名)。情况属实。第150师指挥员、上校沙季罗夫(签名)。”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顷刻传遍了第三突击军,又传遍了整个方面军。部队指挥员发布了命令,其中涉及:“在14点25分,下属部队攻入并控制了柏林的帝国大厦,在大厦屋顶上竖起了苏联军旗。”在签署命令之前一个小时,第三突击军指挥员库兹涅佐夫上将向第一白俄罗斯方面军元帅朱可夫报告了这一消息。消息迅速传遍苏联,传遍世界。
  实际情况是,根据第79步兵军指挥员的命令,实施主攻的炮火准备是在当地时间的21点30分开始,进攻开始于22点(为了利用夜幕的有利条件),而不是在14点25分之前。在进攻发动后一小时,首批苏军战士攻入帝国大厦。在涅乌斯特罗耶夫营向正门移动的同时,大尉马科夫带领的扎基多夫、利希缅科、鲍普罗夫和米宁四人未等炮火支援,用手榴弹和自动步枪开路,攻入大厦后迅速登梯。在火光中他们发现了大厦屋顶的青铜雕塑群,中士米宁不顾炮火危险,将红旗插在了雕塑群上。在这面旗帜上,他写上了自己和四位同伴的名字。然后,马科夫大尉和鲍普罗夫下到地面。立刻用无线电发报机向军部贝雷维特金将军报告,主要内容为:22点40分,第一进攻小组已经将红旗插上了帝国大厦的屋顶。
  1945年5月1日,第136炮兵大队指挥部为马科夫、扎基多夫、利希缅科、鲍普罗夫和米宁申请最高荣誉勋章-苏联英雄称号。5月2、3、6日三天,第79步兵军指挥员,第三突击军炮兵指挥员和第三突击军指挥员分别批准了这项勋章申请。在一本名为《胜利的旗帜》的小册子中,有着鲜为人知的内容。他们承认,他们将编号为第5号的战旗带到帝国大厦远远晚于另一组竖旗手。但由于与官方的说法相左,因此小册子中讲述的事实未引起注意。
  俄联邦军事历史研究所曾经研究了关于竖旗过程的有关材料,结论是:最先竖旗的确实是大尉马科夫小组,因此军事历史研究所支持为这个小组的军人申请俄联邦英雄称号。但由于承认这个历史事实意味着承认第150步兵师关于占领帝国大厦的报告具有虚假成分,所以马科夫和其他四名战士的功勋被搁置脑后。至今,关于第一个在帝国大厦竖起胜利旗帜的,为伟大的卫国战争划上圆满句号的真正英雄的真实情况,官方机构仍然羞于启齿,这些英雄们的伟大功勋未被重新评价。谁也没有作恢复历史真实情况的努力,因为各种揭示真实情况的企图会被视作对已经做出的历史结论的玷污。实际上,弄清这个事实并不难,因为保存着足以证明的各种文件和材料,其中包括有第150步兵师指挥员沙季罗夫给第79步兵军指挥员的报告。
  与此同时,第756步兵团于5月2日表彰了6位攻占帝国大厦表现突出的军人,他们是:涅乌斯特罗夫大尉,中士贝切尔斯基,上士希亚诺夫和塔拉克,下士格拉托夫及列兵卡杜洛夫。其中没有叶戈罗夫和甘塔利亚,虽然他们的战斗十分出色,否则1945年5月4日师指挥部也不会为他们提出授予红旗勋章的申请。更可能是因为,他们实际上被卷进了师指挥部有目的地掩盖错误的戏剧之中。涅乌斯特罗耶夫大尉的证词也曾被遮盖。他曾证实,5月1日凌晨3点,在帝国大厦屋顶飘扬着由叶戈罗夫和甘塔利亚签名的红旗。他们从大厦凯旋门进入,前面是中尉别列斯特,后面是擎旗手。涅乌斯特罗耶夫后来写给一位攻占帝国大厦参加者的信中说:“(他们没能得到表彰的)错误是我犯的,我允许叶戈罗夫和甘塔利亚去屋顶。其实,如果没有他们的进攻,帝国大厦就不会攻占。全营的荣誉因他们而获得。”他在给他的政治副政委别列斯特的信中作了更真切的评价:“……在攻占帝国大厦的战斗结束后,叶戈罗夫和甘塔利亚在你的带领下将红旗插到了大厦的屋顶上,要知道这是真实情况!我想,关于帝国大厦的真实情况应该让上面知道。”叶戈罗夫和甘塔罗夫本人的事迹及人们对他们的尊敬实际上是较客观的。
  苏军当时制作了9面编制有号码的红旗,但插上帝国大厦屋顶的5号红旗是唯一的一面。第150步兵师指挥员沙季罗夫在当时争取到了这面红旗。也正是这个师的第756团的涅乌斯特罗耶夫营完成了向帝国大厦的进攻。担任主攻的二连指挥员安东诺夫是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从军还不到一年,涅乌斯特罗耶夫担心他的能力,委派营副政委、中尉别列斯特负责进攻。后者具有2米的个子,身材魁梧,身先士卒,很受士兵爱戴。向帝国大厦的进攻三次受挫,第四次时,别列斯特率领士兵已经冲过大厦前广场一半多路程,但密集的炮火使前进速度减弱。别列斯特折身返回,要求指挥部炮火支援,然后重新进攻。第一个冲到楼梯口的是手执军旗的列兵皮亚特尼茨基,他在负伤后还是继续登了最后一个梯级,但终于倒下,接着另一位名叫谢尔宾纳的列兵将军旗缚在身上往上冲,但也倒在血泊之中。战斗开始在大厦内进行,涅乌斯特罗耶夫营得到达维多夫营和沙姆诺索夫营的两翼支持,终于控制了整个大厦,德军被迫退入地下室。
  4月30日晚,在激烈的战斗平息之后,营指挥官涅乌斯特罗耶夫来到大厦前,在午夜12点时,团指挥员奇亚契科夫也到达帝国大厦。他问营长涅乌斯特罗耶夫:“军旗在哪里?”涅乌斯特罗耶夫向他汇报了牺牲的皮亚特尼茨基和谢尔宾纳的事迹,讲述了一连放置在窗口的军旗。奇亚契科夫急剧打断他的话说:“我不问这个。军事委员会给的‘第五’编号的军旗在哪里?”涅乌斯特罗耶夫后来回忆说:“奇亚契科夫当着我的面打电话给团部,问:军旗在哪里?对方回答说在团部,他要求立刻派人送过来。15分钟以后,两位士兵带着军旗骑马赶来。津钦科命令他们:‘去屋顶!将军旗插在最醒目的地方。’两位士兵去了20分钟又回来了,说天黑,没有照明工具,没有找到登屋顶的入口。奇亚契科夫粗野地说:‘祖国在期待!全世界在期待!你们却说没有照明工具,找不到入口。’他随后一改一贯呼唤我名字的做法,用严厉的口气说:‘营长同志,请你采取一切措施立刻将军旗插上!’”涅乌斯特罗耶夫派别列斯特率领10名士兵去完成插旗任务。别列斯特后来回忆说:“由于炮火破坏了大厦内部分楼梯,我们搭起了人梯。”最下面的是他本人,一个叠一个。按照部队作战习惯,中士最先登上屋顶,竖起了军旗。在别列斯特等返回并报告了军旗已经固定在屋顶入口处山墙的青铜雕塑群像上之后,紧张的气氛才恢复平静。当时涅乌斯特罗耶夫问别列斯特:红旗会不会掉落?回答说,他们用套马的皮带固定旗杆,因此可以保证“100年”不掉落。涅乌斯特罗耶夫问:士兵们怎么样?他回答说,没事。并开玩笑地说:“我是揪着他们的衣领将他们送上屋顶的。”涅乌斯特罗耶夫说,他后来才知道,叶戈罗夫和甘塔利亚被提名获取苏联英雄光荣称号的人选。
  涅乌斯特罗耶夫说,他们为竖胜利旗帜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进攻帝国大厦,二是登顶竖旗,三是保卫它不掉落。在保卫阶段,涅乌斯特罗耶夫营经历了最困难的处境。5月1日,德国人实施反攻,使用了长柄火箭弹。塞满文件架的礼堂被火点燃,火势控制了整个大楼。战士们呼吸困难,痛苦煎熬。德国人开始从地下室蹿出,将苏军战士向门外逼。团长津钦科看到浓烟从大厦圆顶冒出,命令坚守阵地,他打算在大火之后重新发起对残敌的攻击。涅乌斯特罗耶夫营实际处于“口袋”之中——不是撤出时有被打死的可能,就是在礼堂内有被大火浓烟烧死、熏死的可能,伤亡惨重。但最后,苏军还是成功地将德国人赶入了地下室。在这次残酷的战斗之后,大火使在场的苏军士兵的所有大小军旗被烧坏,唯独屋顶上的军旗依然迎风飘扬。
  如果对这次竖旗者的功绩加以排列的话,那么叶戈罗夫和甘塔利亚至多只能算是“系牢”军旗者,而竖旗应归功别列斯特。后者也曾被提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候选人,但取代这枚标志最高荣誉的金星奖章的是他获得了次一级的红旗勋章。他的名字被朱可夫从候选者名册上划去,因为朱可夫不喜欢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人员。
  现在,几乎所有这些军人都已经离开了人世,关于竖旗的有些细节已经无法核实,但真实情况应该公示,无数知名英雄或仍然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们的事迹应该得到颂扬,让人们永远铭记。
其他文献
刘涌案揭秘——    反黑密令:格杀勿论?    2003年12月22日上午8点30分,由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组成的合议庭在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对一起普通刑事案件进行再审。  这天,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参加刘涌案件审讯的法官、法警被全部放假一天,由清一色的“御林军”——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所替代。审判长由审判过胡长清案和成克杰案的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
期刊
一个成年人,遇到毒品不能自拔,一群小孩子,面对弱者充满爱心——看来,爱能拯救身边不幸的人;一个照妖镜,迷信也能现代化,一群糊涂人,现代人也会迷信化——“宁信其有”的市场还真大。    肖白(上海)    上海西部某小区有一个个子瘦高、面容苍白憔悴的中年女子,名字叫王阿秀。王阿秀的丈夫前年病故,留下一个年仅六岁的低能儿子小青。阿秀虽然是普通的打杂工,但她的名字在小区里几乎家喻户晓。她的出名不是由于家
期刊
素有市场基石之称的公司法,正面临着理念及结构的双重再塑。目前正提交最高立法机关审议的公司法修正草案(下称《草案》),增删修改多达400余处。就此而言,即将面世的公司法无疑令人欢欣鼓舞。  然而,立法向来是利益博弈的结果。如果认为公司法只要由具有社会强力支撑的立法机关加以颁布,本身就赋予了权威性,则无疑过于简单。公司法的终极目的在于社会福利,其实质意义上的正当性,渊源于立法者所运用的思想和智识的合理
期刊
在剛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依法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认真实施《信访条例》,加强改进信访工作,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机制,完善社会稳定的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为此,记者走访了在京的上访者和相关问题的专家学者,他们说,温总理的报告给信访工作的改革指明了
期刊
震惊全国的广东华光企业集团涉嫌诈骗工行南海支行贷款74亿案在沉寂一年多后终于露出了冰山一角。这起于2003年8月6日由中纪委、监察部组成专案组直接介入调查,代号“806案”的案子,因其涉案人员多达233人,其中厅级干部7人,处级干部13人,涉案的贷款数目高达74亿, 实属历年来罕见,而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  据悉,首先揭开南海华光骗贷案层层黑幕的,是那次著名的“审计风暴”。2003年,国家审计署长
期刊
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在我国,国内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青少年约占总数的74%。如何保护这些“未来的栋梁”不受毒品的污染?不妨借鉴它山之石。    许多父母都担心毒品的问题,但他们可能对毒品知之甚少,并不知怎样去和孩子谈这个问题,也没有信心孩子会听从他们的意见。Violette将向您介绍在英国,父母是如何在预防年轻人吸毒方面做好排头兵的。  “我知道妈妈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都做些什
期刊
2005年2月25日,全国检察机关渎检系统“双十佳”先进事迹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举行。南阳市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处在这次被评为全国十佳渎职侵权检察处之一,2002年至2003年共立案查处各类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57起,有罪判决率达到56.4%,在河南省院业务考评中连年名列前茅,其中个人多次获得荣誉奖章。作为代表出席会议的渎检处处长李明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随着陌生感的消散,低调而略微有些内向的李处渐渐
期刊
汉语外语孰轻孰重    著名作家王蒙去年在文化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指出,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面对母语危机.他呼吁全球华人展开一场汉语保卫战。汉语是否到了需要全球华人开展一场保卫战的时候?本期“风云大讲堂”中著名中学语文教育家于漪的话是令人触动的:“母语教育”是多情的沃土。当前,“过劳”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继上期讨论后,本
期刊
儿子入狱,家破人亡,方知子不教父之过,性命也难换后悔,  妙龄女郎,假扮情人,入室行窃盗走巨款,夫妻为何不承认?  聪明八哥,虚心学习,几国外语都很流利,就是不会说母语!    监狱。  白发苍苍的他被领进一间房。房有两重门,院内有哨兵游弋,靠山墙亦有一小门,铁的,色很冷,锁很大。他知道,铁门通往牢房,他的独生儿子就关在隔壁的号子里。  儿子为处级,坐牢的待遇也就与一般人不同。据说是一人一间房,有
期刊
2005年3月31日,一位名叫特丽·夏沃(Terri Schiavo)的美国女性在法庭的命令下结束了依靠进食管生存了15年的生命。从3月18日进食管被拔出以来,夏沃太太,这位没有丝毫行为能力的女性的生死引发了全美大争论,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试金石。在此案中,政治、文化、司法等各方力量相互碰撞,发生了罕见的壮观冲突,并可能产生极其持久的影响。    个人权利的困境    美国人重视个人的基本尊严和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