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克章草艺术特征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h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宋克以章草之专长,将章草、今草、狂草的用笔与结体完全混融,形成了新的草书意境。宋克的章草既承接了元代的复古书风,又能继承和创新,开辟新的崭新局面。本文試图通过对宋克的生平学书进行及简要梳理,总结他在章草方面的继承与创新,以指导我今后的草书创作。
  关键词:宋克;章草;继承;创新
  宋克(1327-1387),字仲温,一字克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因家居长洲南宫里,自号南宫里,别署东吴生。明初书法家,与宋广、宋璲、沈度、沈桀有“三宋”“二沈”之称。宋克擅长的书体是小楷、章草以及狂草与章草的糅合体,尤以章草见长,章草的代表作 《急就章》。
  《急就章》原称《急就篇》,《急就章》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是汉代学童的启蒙读物。世传本共三十二章,每章六十三字。作者史游,在西汉元帝时(公元前四八——三三年)官黄门令。《急就篇》书名据宋王应麟解释是:“急就谓字之难知者,缓急可就而求焉”的意思。历代章草《急就章》很多传本,其中以传为三国时皇象所书最古。
  宋克的章草,在赵孟頫、邓文原的风格上有进了一步发展,他掺入今草和行书的写法,笔画流利、矫健。行草具“二王”之遗意,清劲古雅。吴宽《匏翁家藏集》评其书谓:“克书出魏晋,深得钟王之法,故笔精墨妙,而风度翩翩可爱”1。从师承上说,则是元人的余绪。如谢缙《春雨杂述》中“子山在南台时,临川危太朴、饶介之得其传授,而太朴以教宋璲仲珩、杜环叔循、詹希元孟举。孟举少亲受业子山之门,介之以教宋克仲温”2。难能可贵的是他将章草融合到他的行草中去,而别开生面,曾师从元康里子山的入室弟子饶介学书,所传皆“二王”草法,尤其是他的章草,挥洒自如,潇洒纵横,笔力俊峭挺拔,圆融洒脱,堪称冠绝一代。如吴宽所言:“右索靖《草书势》,宋仲温书。盖的其妙,而无愧于靖者也。”3
  宋克一生尝写章草《急就章》许多本,其中以六十岁所作《急就章》最为杰出。《急就章》乃为章草的之典范,从书法艺术角度来看,不难发现其所体现的时代风貌在书法艺术各方面的表现。
  一、结体
  宋克以章草糅入狂草,打破了单一的结字规律,让其变化更加丰富,动感十足富有节奏感。字形的处理上,多出从金文、大篆,如《散氏盘》、《毛公鼎》抽象的古文字造型而来,空间和字形大小上运用大胆,特别是捺画的波挑笔意,用笔华滋,富有奇趣,浑然天成。
  二、用笔
  宋克把章草与狂草的用笔、结体杂糅在一起,与康里子山相比在用笔上更加丰富变化,但并未改变子山气息上的局促感。用笔上,把行草之笔意融入章草中,以章草为主体。又以行楷书的横竖转折的直转而少顿挫,再加以隶书的雁尾的夸张来強化其顿挫,故而收束字势。正因为隶书的雁尾之笔求舒展,而章草中每字最的后一笔以捺笔短促之形求夸张,这种方式,正是木牍竹简狭行取横势的传统方法。
  三、章法
  章草从金文和战国帛书尤其是竹简木牍中沿生而来,所以章法上的排列如竹、木简条状。随着纸张大量应用,虽然没有竹简木牍的狭长的格式限制,但这种重上下轻左右的意识仍然是章草不同于今草、狂草、小草的一个关键点。这一点,只要对比宋克临《急就章》与孙过庭《书谱》、宋拓王羲之《十七帖》等排列的字距章法即可一目了然,所以这就是不拘泥于古而又出新,才能流传于世吧。
  结语
  元代后期的草书风貌,主要以康里子山、饶介、杨维桢为代表的典型书风,都在草书的创作中融入了章草的笔法,这种现象一直影响到宋克。直到宋克将章草、今草、狂草的用笔和结体完全混融,形成了新的草书意境,将章草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实现了从元末到明初草书的传承与转变。
  参考文献:
  [1]吴宽《家藏集》卷五十《跋宋温仲墨迹》
  [2]解缙《春雨杂述》见《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
  [3]吴宽《家藏集》卷五十三《跋宋温仲草书》
  作者简介:
  王慧婷,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017级书法与篆刻专业研究生,导师:金玟廷教授。
其他文献
(五)汪派  是我国二十世纪上半叶形成的琵琶艺术流派,其创始人是汪昱庭,汪昱庭成名后力戒琵琶艺术门户之见的陋习,鼓励他的学生向其他琵琶大师学习技艺,其传人众多。  三、结语  笔者通过对我国明清以来南派琵琶(江南五大流派)的梳理,引发以下思考。  第一,流派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得到社会认同。经过历史考验,被广大观众接受且承认,是一个集表演者、欣赏者、继承者与社会审美意识基于一体的艺术群
期刊
摘 要:《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成书于西汉景帝与武帝之际,具有重要文化史价值。其博奥深宏的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史学、文学等各个领域的思想文化资源。本文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出发,梳理《淮南子》近年来研究成果。  关键词:《淮南子》;语言文字;综述  对于《淮南子》的研究,开始较晚,始于清代,这是因为历代对其创作目的的不确定性。以庄逵吉、王念孙、俞樾为代表,他们基本上扫平了文本上的障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具的造型也逐渐在变化,现代家具更加倾向于简化设计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理念,流畅性的设计外观往往让人耳目一新,但是实际上就家具的发展而言,从古至今,家具设计无不围绕着人的生活方式而发生变化,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浅析关于中国古家具中的人体工程学。  关键词:中国古家具;人体工程学;生活方式  引言:  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实际上,家具的构建往往都是从人的生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处于城镇中的文化遗产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冲击,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此,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认识并做好城镇化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文化遗产;保护  引言  發展经济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是一项涉及社会、资源、环境等多层面的系统性工程。
期刊
摘 要: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生活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我对彝族的过去充满了兴趣。本文将通过对彝族六祖分支的情况作详细的介绍,从纵向探究彝族族源的形成过程,包括在空间上的扩大和时间上的不同称谓。探究彝族社会发展形态的真实面貌,同时论证将彝族社会简单的分为奴隶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片面性,纠正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来到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说法的错误性。  关键词:六祖分支;彝族;社会发展
期刊
摘 要: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一场提出了涵盖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音乐文化以及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当时的流行文化以及大众的审美都与音乐创作的灵感紧密相关,其中最为代表的人物就属莫扎特。启蒙运动盛行时期正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高峰期。本文将会结合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著名的咏叹调,来分析启蒙思想对这位伟大的作曲家音乐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启蒙运动;莫扎特;影响;歌剧  启蒙运动产生于17世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由于高科技的兴起,郑州市戏曲茶楼趋于平淡,经营形势不容乐观。其实作为戏曲大省的省会城市,郑州的戏曲茶楼有着令人欣慰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和政策优势。本文在对目前郑州市区近20家戏曲茶楼经营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戏曲茶楼产业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戏曲茶楼;优势机遇;对策  郑州市现代意义上的戏曲茶楼出现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巅峰时期的2000年时,最多曾有
期刊
摘 要:我们现在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人们,从而可以更好的教育感化人们。我们需要对基层群众进行文化教育工作,并且我们也要不断的搞好群众文化活动,从而不断的提高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使得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从而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比较和谐的社会氛围,不断的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所以本文分析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具有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的提高群众的思
期刊
两汉时期,随着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流的日益频繁,在汉代文人的作品中,出现了一些描写西域的人物、动物、植物和民俗事象的作品。我细读了与汉代西域相关的文献典籍,筛选出其中描写西域事物的语句,再加以分类,目的在于引导人们以一个全新的、较为细致的视角来认识汉代文人关于西域的书写与想象。  1、人物篇:  骠骑将军霍去病。据本传所载:“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
期刊
摘 要:中国民族管弦乐团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乐团形式,多为合奏,重奏,协奏等演奏形式。民族管弦乐团在乐队编制上借鉴了西方管弦乐团,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民族管弦乐团。二胡作为旋律性乐器在乐团中担当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就从二胡声部的音色特点和在乐团中所扮演的角色来浅谈民族乐团中二胡声部的艺术特点和实践。  关键词:二胡在民族管弦乐团中的艺术特色和实践  1.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的历史形成  中国民族管弦乐团(以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