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意产业集群对形成创意经济区域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在辽宁省创意产业版图的基础上,描述了辽宁省创意产业集群化的特点,分析了辽宁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辽宁创意产业集群优势的五点建议。
[关键词]辽宁 创意产业 产业集群
一、辽宁省创意产业版图
近些年,辽宁省陆陆续续有城市开始注重大力发展创意产业。2004年,大连抓住全国第一也是惟一的“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机遇,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方面异军突起;同年,沈阳的软件及动漫产业起步,目前已成为沈阳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末,阜新启动 “万名动漫机台工”培训计划;2007年,鞍山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大市”的转变。伴随着这些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辽宁创意产业逐渐从概念走向实践、从萌芽走向发展,其发展呈现较为明显的产业集群趋势。
目前,辽宁省拥有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园区、2个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辽宁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和基地见表1:
二、辽宁省创意产业集群化的特点
辽宁省创意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点:
1.在创建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培育创意产业集群优势
自2004年以来,辽宁省建设成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园区、2个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园区都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为辽宁省创意产业培育集群化优势奠定了基础。
2.在城市区域特点的基础上发展创意产业集群优势
辽宁省创意产业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旧城改造和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府政策优势将创意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创意产业。2004年,大连抓住全国第一也是唯一的“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机遇,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方面异军突起。沈阳市动漫基地起步时已经拥有很好地产业基础,软件开发企业400 家,软件开发人员2 万余人,软件学院5所,培训学校100 余所。
3.在错位定位的基础上构建创意产业集群优势
辽宁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结合作用,创意产业集聚区定位较准确、错位发展,避免了同质竞争倾向。沈阳形成“北部现代传媒产业基地、南部动漫产业基地、西部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东部影视旅游基地”;大连有“迅速崛起的软件业、独具特色的会展业、持续繁荣的旅游业”;盘锦发展“书画、雕塑、图书、文化用品、工艺美术品经销展览”;阜新培育“玛瑙产业和动漫产业”。
三、辽宁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辽宁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1.创意产业集群发展规模不大
从城市角度看,辽宁14个城市中,大连、沈阳的创意产业有一定规模,但在“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公布的《2007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排名上,大连仅列第15位,沈阳则没有上榜。从行业角度看,旅游业、软件业初具规模,动漫产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演艺等都有发展,但规模不大。
2.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不均衡
辽宁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呈现出梯度推移发展态势,目前看有三个梯度,沈阳、大连处于一级梯度,呈现出了集聚态势;鞍山、本溪、阜新、盘锦处于二级梯度,集聚态势还不十分明显;抚顺、丹东、锦州、营口、葫芦岛、辽阳、铁岭、朝阳处于三级梯度,还没有显现集聚态势。
3.产业园运作层次低
一些园区由于前期缺乏深入细致的市场研究和论证,对产业园区的战略定位等方面还处在初级认知和实践阶段,大多数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只是简单的物业配套服务,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产业只是简单的招商,园区仅仅成为产品、生产的集聚,靠收取租金盈利,没有考虑建立文化产业的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平台等配套。
4.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从目前看,园区除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体系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依靠的还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产业发展仍处于模仿、代理、代工阶段。这是辽宁创意经济最大的不足,对其今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5.区域品牌意识不强
辽宁创意产业集聚区域,在总产量上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但是缺乏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弱,很难开拓市场,提高市场份额。
四、构建辽宁创意产业集群优势的五点建议
1.加强对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与规划
加强创意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对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政策制定、产业布局、人才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规划辽宁省创意产业全局发展的布局,尤其重点关注二级、三级梯度地区的规划,精心论证、科学规划园区内项目的布局,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与过度竞争。
2.大力培育创意产业集群主体
创意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有赖于其主体的成长壮大。因此,培育优秀创意人才和创意企业成为实施创意产业集群战略的首要任务。在培育优秀创意人才方面:一是在有条件的高校,加强对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的培养;二是鼓励“产学研联合体”人才培养方式,采用产校挂钩、项目教学等模式,培养与市场接轨的人才;三是建立专门的文化创意研究院所;四是通过举办各种创意论坛、展览和博览会等,为本土创意人才提供与国外同行交流、沟通的机会,造就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大师,构建文化创意人才梯队。在培育创意企业方面,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创意产业集群大多由中小企业聚集而成,所以应该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创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积极营造多元、开放、宽容的创意环境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多元的文化、和谐的治安、完善的设施、宽容的氛围成为吸引创意人才和企业聚集的重要因素。为此,辽宁省在实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时,不仅要不断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积极营造尊重创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4.增强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
首先,政府在指导集群发展时,应有意加强产业链的构建和延伸,构建完整协调的产业链,提高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其次,以大中型创意企业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以更好地发挥集群的协同效应和信息共享。最后,通过组织新产品展示会、博览会和交易会等方式,为企业进行产品技术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推动集群内企业建立联系。
5.加强区域品牌的建设
区域品牌的建立对区域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区域政府应采取各项措施,促进区域品牌的形成和推广。对外,区域政府要积极宣传区域品牌。单个企业没有能力组织代表区域形象的大型宣传活动,区域政府要发现自己区域内该产业的独特资源和优势,准确定位,通过政府网站、报纸、组织参加各种博览会、建立商品批发零售中心、举办相关公益活动等形式,塑造区域该产业集群的良好整体形象,宣传推广区域品牌。在内部,区域政府应促进区域企业品牌化经营,并致力于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品牌运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春梅. 基于国际经验的大连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策.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29-31
[2]张春梅,薛丽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基于辽宁省情况的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0,10:62-63
[3]韩晓时.辽宁创意产业发展报告.辽宁经济信息网.2010.11.
http://www.ln.cei.gov.cn/qxgblj/jyxc/ljzk/cyjj/624191.shtml
[4]田克,王秀华.辽宁创意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分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25(6):45-47
[5]丁立义,王 剑. 金融变局下的创意产业发展对策——以辽宁创意产业发展为例[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1-3
[6]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2007
[7]张妤.我国创意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人民论坛.2011.23
[8]曾光,张小青. 创意产业集群的特点及其发展战略[J].科技管理研究,2009.6:447-448
[9]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5-13
[10]王砚羽,邹仁余. 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南京市创意产业现状分析[J].价值工程,2009.4:22-24
[11]上海创意产业中心.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R].上海:上海科学文献技术出版社, 2006
[12]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关键词]辽宁 创意产业 产业集群
一、辽宁省创意产业版图
近些年,辽宁省陆陆续续有城市开始注重大力发展创意产业。2004年,大连抓住全国第一也是惟一的“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机遇,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方面异军突起;同年,沈阳的软件及动漫产业起步,目前已成为沈阳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末,阜新启动 “万名动漫机台工”培训计划;2007年,鞍山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大市”的转变。伴随着这些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辽宁创意产业逐渐从概念走向实践、从萌芽走向发展,其发展呈现较为明显的产业集群趋势。
目前,辽宁省拥有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园区、2个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辽宁国家级创意产业园和基地见表1:
二、辽宁省创意产业集群化的特点
辽宁省创意产业集群具有以下特点:
1.在创建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培育创意产业集群优势
自2004年以来,辽宁省建设成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园区、2个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园区都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为辽宁省创意产业培育集群化优势奠定了基础。
2.在城市区域特点的基础上发展创意产业集群优势
辽宁省创意产业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旧城改造和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府政策优势将创意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创意产业。2004年,大连抓住全国第一也是唯一的“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机遇,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方面异军突起。沈阳市动漫基地起步时已经拥有很好地产业基础,软件开发企业400 家,软件开发人员2 万余人,软件学院5所,培训学校100 余所。
3.在错位定位的基础上构建创意产业集群优势
辽宁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结合作用,创意产业集聚区定位较准确、错位发展,避免了同质竞争倾向。沈阳形成“北部现代传媒产业基地、南部动漫产业基地、西部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东部影视旅游基地”;大连有“迅速崛起的软件业、独具特色的会展业、持续繁荣的旅游业”;盘锦发展“书画、雕塑、图书、文化用品、工艺美术品经销展览”;阜新培育“玛瑙产业和动漫产业”。
三、辽宁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辽宁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1.创意产业集群发展规模不大
从城市角度看,辽宁14个城市中,大连、沈阳的创意产业有一定规模,但在“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公布的《2007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排名上,大连仅列第15位,沈阳则没有上榜。从行业角度看,旅游业、软件业初具规模,动漫产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演艺等都有发展,但规模不大。
2.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不均衡
辽宁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呈现出梯度推移发展态势,目前看有三个梯度,沈阳、大连处于一级梯度,呈现出了集聚态势;鞍山、本溪、阜新、盘锦处于二级梯度,集聚态势还不十分明显;抚顺、丹东、锦州、营口、葫芦岛、辽阳、铁岭、朝阳处于三级梯度,还没有显现集聚态势。
3.产业园运作层次低
一些园区由于前期缺乏深入细致的市场研究和论证,对产业园区的战略定位等方面还处在初级认知和实践阶段,大多数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只是简单的物业配套服务,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产业只是简单的招商,园区仅仅成为产品、生产的集聚,靠收取租金盈利,没有考虑建立文化产业的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平台等配套。
4.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从目前看,园区除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体系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依靠的还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产业发展仍处于模仿、代理、代工阶段。这是辽宁创意经济最大的不足,对其今后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5.区域品牌意识不强
辽宁创意产业集聚区域,在总产量上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占据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但是缺乏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弱,很难开拓市场,提高市场份额。
四、构建辽宁创意产业集群优势的五点建议
1.加强对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与规划
加强创意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对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政策制定、产业布局、人才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规划辽宁省创意产业全局发展的布局,尤其重点关注二级、三级梯度地区的规划,精心论证、科学规划园区内项目的布局,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与过度竞争。
2.大力培育创意产业集群主体
创意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有赖于其主体的成长壮大。因此,培育优秀创意人才和创意企业成为实施创意产业集群战略的首要任务。在培育优秀创意人才方面:一是在有条件的高校,加强对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的培养;二是鼓励“产学研联合体”人才培养方式,采用产校挂钩、项目教学等模式,培养与市场接轨的人才;三是建立专门的文化创意研究院所;四是通过举办各种创意论坛、展览和博览会等,为本土创意人才提供与国外同行交流、沟通的机会,造就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大师,构建文化创意人才梯队。在培育创意企业方面,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创意产业集群大多由中小企业聚集而成,所以应该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创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积极营造多元、开放、宽容的创意环境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多元的文化、和谐的治安、完善的设施、宽容的氛围成为吸引创意人才和企业聚集的重要因素。为此,辽宁省在实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时,不仅要不断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积极营造尊重创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4.增强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
首先,政府在指导集群发展时,应有意加强产业链的构建和延伸,构建完整协调的产业链,提高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其次,以大中型创意企业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以更好地发挥集群的协同效应和信息共享。最后,通过组织新产品展示会、博览会和交易会等方式,为企业进行产品技术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推动集群内企业建立联系。
5.加强区域品牌的建设
区域品牌的建立对区域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区域政府应采取各项措施,促进区域品牌的形成和推广。对外,区域政府要积极宣传区域品牌。单个企业没有能力组织代表区域形象的大型宣传活动,区域政府要发现自己区域内该产业的独特资源和优势,准确定位,通过政府网站、报纸、组织参加各种博览会、建立商品批发零售中心、举办相关公益活动等形式,塑造区域该产业集群的良好整体形象,宣传推广区域品牌。在内部,区域政府应促进区域企业品牌化经营,并致力于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品牌运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春梅. 基于国际经验的大连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策.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29-31
[2]张春梅,薛丽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基于辽宁省情况的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0,10:62-63
[3]韩晓时.辽宁创意产业发展报告.辽宁经济信息网.2010.11.
http://www.ln.cei.gov.cn/qxgblj/jyxc/ljzk/cyjj/624191.shtml
[4]田克,王秀华.辽宁创意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分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25(6):45-47
[5]丁立义,王 剑. 金融变局下的创意产业发展对策——以辽宁创意产业发展为例[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1-3
[6]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2007
[7]张妤.我国创意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人民论坛.2011.23
[8]曾光,张小青. 创意产业集群的特点及其发展战略[J].科技管理研究,2009.6:447-448
[9]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5-13
[10]王砚羽,邹仁余. 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南京市创意产业现状分析[J].价值工程,2009.4:22-24
[11]上海创意产业中心.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报告[R].上海:上海科学文献技术出版社, 2006
[12]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