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孙氏家乘》中记载的晚清723例男女死亡月份调查研究得知,一月份死亡人数最少,仅有47人,是月平均死亡人数的0.61倍,占总死亡人数的5%。按季度排序得出男女死亡人数的百分比顺序是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第二季度>第一季度,从中可以看出下半年的死亡人数比上半年的死亡人数多,尤其是秋冬之际。通过此调查,掌握死亡时间的集中期,对当今的老年护理、临床护理、临终关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次家谱调研结果,对于医务工作者、生物学工作者和人口调查者等相关工作人员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晚清 丹阳 死亡月份
人类最早认识死亡是从生物学角度开始的。远古时代,人们以为一个人不会动弹了,就是死了。后来人们发现如果一个人没有呼吸了,这个人就是死了。再后来人类慢慢进化,意识到心脏停止跳动才是死了。而现代医学则以脑死亡作为人死亡的标志。其中,人死亡的月份也有一定规律可循。为此,查阅了相关文献,从朱才、岳在文等人的《1230例死亡时间探讨》文章中可以得出,冬至死亡人数最高,1月死亡人数最多。国外文章《1920年美国麻州各月的死亡率》同样对死亡与月份的关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述,1~3月死亡率最高,这些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针对古代男女死亡人数与月份的关系鲜见报告,本文基于家谱,对晚清丹阳孙氏家族男女死亡人数与月份的关系进行调研。
一、资料与方法
从上海图书馆获得《孙氏家乘》,查阅了从清代雍正五年(1727)到民国元年(1912)近两百年的家谱中成员,共723例。从婚嫁和丧葬地点看,这些人的活动范围基本在江苏丹阳及其周边地区,男性都姓孙,是孙氏家族的成员,孙氏的配偶同样记载有死亡月份。其中男性为426例,占58.9%;女性为297例,占41.1%。家谱中的死亡月份全按照阴历(农历)算。
二、研究结果
1.一年四季死亡的男女人数比较:其中1~3月死亡人数有143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9.8%;4~6月死亡人数有167人,占总死亡人数的23.1%;7~9月死亡人数有220人,占总死亡人数的30.4%;10~12月死亡人数有193人,占总死亡人数的26.7%。由此可以看出,第三季度的死亡人数最高,其次是第四季度。相比之下,下半年的死亡人数高于上半年。男性第一季度死亡人数有95人,占男性总死亡人数的22.3%;第二季度死亡人数有107人,占男性总死亡人数的25.1%;第三季度死亡人数有107人,占男性总死亡人数的25.1%;第四季度男性死亡人数有117人,占男性总死亡人数的27.5%(见表1、图1)。由此看来,男性上半年死亡人数占男性总死亡人数的47.4%,下半年占52.6%。相比较,女性第一季度死亡人数为48人,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16.2%;女性第二季度死亡人数为60人,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20.2%;女性第三季度死亡人数为113人,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38%;女性第四季度死亡人数为76,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25.6%(见表2、图2)。由此看来,女性上半年死亡人数为108人,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36.4%,下半年死亡人数为189,占63.6%。相比较而言,男女死亡的高峰期都集中在下半年,但是,女性上、下半年的死亡人数差异较大。
表1 各季度男性死亡人数百分比
图1 各月份男性死亡人数
表2 各季度女性死亡人数百分比
图2 各月份女性死亡人数
2.死亡人数在十月份和八月份最多,各为84人,是月平均死亡人數的1.39倍,各占男女十二个月总死亡人数的12%。一月份死亡人数最少,只有37人,是男女十二个月平均死亡人数的0.61倍,占总死亡人数的5%。死亡人数最高月份是最低月份人数的2.27倍。按男性死亡人数算,男性各月平均死亡人数是35.5人,其中,十月份和八月份死亡人数最高,各有49人,各占男性总死亡人数的11.5%,是男性月平均死亡人数的1.38倍;一月份男性死亡人数最少,只有23人,占男性总死亡人数的5.4%(见表3),是男性月平均死亡人数的0.65倍。按女性算,月平均死亡人数是24.75人,其中,九月份死亡人数最多,有41人,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13.8%,是女性月平均死亡人数的1.66倍;二月女性死亡人数最少,只有13人,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4.4%(见表4),是女性月平均死亡人数的0.53倍。
表3 男性各月份死亡人数与所占百分比
表4 女性各月份死亡人数与所占百分比
三、讨论
按季度排列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得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第二季度>第一季度,从中可以看出,下半年比上半年死亡人数多,尤其是秋冬季节。然而,按照农历月份看,死亡高峰集中在八月份和十月份。农历八月份,正值秋冬交际之时,天气转凉,气候不稳定,气温昼夜变化幅度较大,一些年老体弱、儿童、患有慢性病者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容易患上感冒;另外,秋冬之际患腹泻的人数往往较多,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大增,易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或诱发结肠过敏,使胃肠蠕动加快而导致腹泻;除此之外,有哮喘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对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而且适应能力弱。农历十月气温很低,天气寒冷,气候干燥,身体处于低温状态,周边的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使心脏负荷增加,增加脑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作机会。由此可见,冬季是心脏疾病、高血压性疾病容易恶化的季节,也是脑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好发的季节。
2015年“两会”热点话题——人口老龄化,这种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老年人是一个弱势群体,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各种器官功能渐渐减退,加之各种外部因素的改变,比如季节天气不稳定及温度的骤降等,极易引起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发生,造成不良后果,严重时导致突发死亡。不仅仅是老年人,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亦是如此。因此,如果我们家中有老年人及其他高危人群,在这个病死率极高的时刻段,作为家属的我们更应该提高防患意识,密切观察他们的健康情况,注意随温度的变化为家人选择合适的衣物,保证一定的营养,并且要鼓励家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做好家庭护理工作,陪伴他们度过困难时刻。
医护人员在这个病死率的高峰阶段更要加强巡视,重点观察病人的表情、面色、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反应,就要采取合理措施,并且立即通知医生。对于有潜在疾病发生可能的人群,要做好健康教育,告诉他们具体的方法措施;对于生命快到尽头的病人,更需要细心呵护,进行心理的疏导、身体的照料,尽可能地让病人感觉到温暖,陪伴他们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
参考文献:
[1]孙氏家乘.上海图书馆馆藏,四十七卷、四十八卷.
[2]孙晓燕.中晚清丹阳孙氏家族死亡年龄调研[J].生物学通报,2012,12:9-11.
[3]朱才,岳在文,等.1230例死亡时间探讨.
[4]张浩.死亡与宗教.
课题来源:晚清江南某家谱死亡时间调研
课题编号:XS2015003
关键词: 晚清 丹阳 死亡月份
人类最早认识死亡是从生物学角度开始的。远古时代,人们以为一个人不会动弹了,就是死了。后来人们发现如果一个人没有呼吸了,这个人就是死了。再后来人类慢慢进化,意识到心脏停止跳动才是死了。而现代医学则以脑死亡作为人死亡的标志。其中,人死亡的月份也有一定规律可循。为此,查阅了相关文献,从朱才、岳在文等人的《1230例死亡时间探讨》文章中可以得出,冬至死亡人数最高,1月死亡人数最多。国外文章《1920年美国麻州各月的死亡率》同样对死亡与月份的关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述,1~3月死亡率最高,这些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针对古代男女死亡人数与月份的关系鲜见报告,本文基于家谱,对晚清丹阳孙氏家族男女死亡人数与月份的关系进行调研。
一、资料与方法
从上海图书馆获得《孙氏家乘》,查阅了从清代雍正五年(1727)到民国元年(1912)近两百年的家谱中成员,共723例。从婚嫁和丧葬地点看,这些人的活动范围基本在江苏丹阳及其周边地区,男性都姓孙,是孙氏家族的成员,孙氏的配偶同样记载有死亡月份。其中男性为426例,占58.9%;女性为297例,占41.1%。家谱中的死亡月份全按照阴历(农历)算。
二、研究结果
1.一年四季死亡的男女人数比较:其中1~3月死亡人数有143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9.8%;4~6月死亡人数有167人,占总死亡人数的23.1%;7~9月死亡人数有220人,占总死亡人数的30.4%;10~12月死亡人数有193人,占总死亡人数的26.7%。由此可以看出,第三季度的死亡人数最高,其次是第四季度。相比之下,下半年的死亡人数高于上半年。男性第一季度死亡人数有95人,占男性总死亡人数的22.3%;第二季度死亡人数有107人,占男性总死亡人数的25.1%;第三季度死亡人数有107人,占男性总死亡人数的25.1%;第四季度男性死亡人数有117人,占男性总死亡人数的27.5%(见表1、图1)。由此看来,男性上半年死亡人数占男性总死亡人数的47.4%,下半年占52.6%。相比较,女性第一季度死亡人数为48人,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16.2%;女性第二季度死亡人数为60人,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20.2%;女性第三季度死亡人数为113人,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38%;女性第四季度死亡人数为76,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25.6%(见表2、图2)。由此看来,女性上半年死亡人数为108人,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36.4%,下半年死亡人数为189,占63.6%。相比较而言,男女死亡的高峰期都集中在下半年,但是,女性上、下半年的死亡人数差异较大。
表1 各季度男性死亡人数百分比
图1 各月份男性死亡人数
表2 各季度女性死亡人数百分比
图2 各月份女性死亡人数
2.死亡人数在十月份和八月份最多,各为84人,是月平均死亡人數的1.39倍,各占男女十二个月总死亡人数的12%。一月份死亡人数最少,只有37人,是男女十二个月平均死亡人数的0.61倍,占总死亡人数的5%。死亡人数最高月份是最低月份人数的2.27倍。按男性死亡人数算,男性各月平均死亡人数是35.5人,其中,十月份和八月份死亡人数最高,各有49人,各占男性总死亡人数的11.5%,是男性月平均死亡人数的1.38倍;一月份男性死亡人数最少,只有23人,占男性总死亡人数的5.4%(见表3),是男性月平均死亡人数的0.65倍。按女性算,月平均死亡人数是24.75人,其中,九月份死亡人数最多,有41人,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13.8%,是女性月平均死亡人数的1.66倍;二月女性死亡人数最少,只有13人,占女性总死亡人数的4.4%(见表4),是女性月平均死亡人数的0.53倍。
表3 男性各月份死亡人数与所占百分比
表4 女性各月份死亡人数与所占百分比
三、讨论
按季度排列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得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第二季度>第一季度,从中可以看出,下半年比上半年死亡人数多,尤其是秋冬季节。然而,按照农历月份看,死亡高峰集中在八月份和十月份。农历八月份,正值秋冬交际之时,天气转凉,气候不稳定,气温昼夜变化幅度较大,一些年老体弱、儿童、患有慢性病者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容易患上感冒;另外,秋冬之际患腹泻的人数往往较多,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大增,易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或诱发结肠过敏,使胃肠蠕动加快而导致腹泻;除此之外,有哮喘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对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而且适应能力弱。农历十月气温很低,天气寒冷,气候干燥,身体处于低温状态,周边的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使心脏负荷增加,增加脑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作机会。由此可见,冬季是心脏疾病、高血压性疾病容易恶化的季节,也是脑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好发的季节。
2015年“两会”热点话题——人口老龄化,这种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老年人是一个弱势群体,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各种器官功能渐渐减退,加之各种外部因素的改变,比如季节天气不稳定及温度的骤降等,极易引起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发生,造成不良后果,严重时导致突发死亡。不仅仅是老年人,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亦是如此。因此,如果我们家中有老年人及其他高危人群,在这个病死率极高的时刻段,作为家属的我们更应该提高防患意识,密切观察他们的健康情况,注意随温度的变化为家人选择合适的衣物,保证一定的营养,并且要鼓励家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做好家庭护理工作,陪伴他们度过困难时刻。
医护人员在这个病死率的高峰阶段更要加强巡视,重点观察病人的表情、面色、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反应,就要采取合理措施,并且立即通知医生。对于有潜在疾病发生可能的人群,要做好健康教育,告诉他们具体的方法措施;对于生命快到尽头的病人,更需要细心呵护,进行心理的疏导、身体的照料,尽可能地让病人感觉到温暖,陪伴他们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
参考文献:
[1]孙氏家乘.上海图书馆馆藏,四十七卷、四十八卷.
[2]孙晓燕.中晚清丹阳孙氏家族死亡年龄调研[J].生物学通报,2012,12:9-11.
[3]朱才,岳在文,等.1230例死亡时间探讨.
[4]张浩.死亡与宗教.
课题来源:晚清江南某家谱死亡时间调研
课题编号:XS201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