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课堂开展吉它教学的可行性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race_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吉他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乐器之一,特别是青少年对它的热衷高于任何乐器。这主要是因为风格典雅的吉他在众多的种类和流派里的艺术性最高。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是围绕旋律、节奏、和声三大基本要素来展开的。吉他作为一种和声性弹拨乐器,在音乐教学方面呈现出独特的优势,将有着其他乐器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可行性显著,可以为本已绚丽缤纷的音乐教学增添一抹更绚丽的色彩。
  [关键词] 吉他  音乐教育  课堂教学  可行性
  为了使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更加深入,如今的小学音乐教师大都将乐器作为音乐学具引进课堂。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以旋律性见长的简易乐器,例如口琴、竖笛等。民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中国人很有必要了解的,管乐在学校的各种庆典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乐器在单声部旋律教学方面使用便利,但是它们明显的缺陷是难以胜任较复杂的节奏、和声教学。与这些乐器相比较,吉他在各方面呈现出绝对的优势,即一把吉他就可以完成识谱、视唱、和声、乐理、音乐表现等等一系列课程,因而吉他是课堂乐器的最佳选择之一。它作为课堂音乐学具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吉他如歌的旋律,有助于课堂的旋律教学
  吉他如歌的旋律,吉他不同音区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在和声织体的伴奏下流淌出动人的旋律,如《爱的罗曼斯》通过三连音的伴奏音型,浪漫抒情的主旋律在高声部,分解和弦在中声部,简捷的低声部音型,使许多青少年从此爱上吉他。正如我国著名吉他艺术家陈志先生所说:“吉他的歌唱性仅次于小提琴、大提琴。”倘若将富于歌唱性的吉他作为课堂的音乐学具,那么它显然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走向器乐台阶,有助于课堂简单或复杂的旋律教学。
  二、吉他丰富的节奏,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节奏感
  吉他节奏性强,我们可以在吉他上弹出任何种类节奏型,无论是传统的探戈、华尔兹、波尔卡,还是具有浓厚现代气息的摇滚、摇摆、迪斯科。世界各地各民族的舞曲节奏,吉他都能演奏,通过消音所制造的节奏效果具有鲜明的个性,技巧性强,能够迅速地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吉他节奏型奏法分为:分解和弦型、持续和弦型和扫击和弦型三类,每类的效果、表情、风格是不同的。分解和弦型则优雅、抒情,种类无计其数,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持续和弦型则雄浑热情,扫击和弦型则激奋、奔放,更具有舞蹈性,。就对学生节奏的训练而言,富于节奏性的吉他比目前课堂上普遍使用的笛子、口琴、竖笛、二胡等乐器应该更具优越性。
  三、 吉他完善的和声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和声感
  音乐家贝多芬曾说:“一把吉他,就是—个小小的交响乐团”,吉他是和声乐器,能演奏多声部音乐,能较完善地演奏各种和弦,诸如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以及变化和弦的原位、转位都可以在吉他各把位上弹出。通过三根低音弦和三根高音弦与九个音柱的巧妙组合可以产生变化多端的和弦指法,约有九千多种和弦的吉他上;能弹出的和弦音响效果可谓是千变万化。对于掌握和声知识,培养配曲、作曲能力,发展音乐创作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吉他的较完备的和声体系有助于学生和声感的培养,为歌唱的和声伴奏提供了丰富的和弦选择之可能。
  四、吉他丰富多变的音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色感
  吉他音乐优美,富于变化。吉他在演奏时,随着右手拨弦位置的变化,音色将发生变化,例如:右手手指拔指板和音孔衔接处,可发出轻柔圆润的木管音色,再向上方可发出柔和优雅的弦乐音色,在音孔1/3处可发出清晰结实的弹拨乐音色,在琴码附近可发出燎亮尖锐的铜管音色。吉他特殊的奏法也能产生独特的音色。例如,拨奏能得到有如叩击木料短促暗闷的琴音。泛音清亮饱满,有如钟声。滑奏独特优雅,引人注目。吉他拔弦奏法可以产生扪音的音色。在四、五、七、十二把位的自然泛音,以及任何品位的人工泛音的音色,在琴码处用母指的掌部敲击产生的大鼓音色,在九品位五六弦交叉,可产生小鼓音色等。可见,吉他的音色可谓丰富多彩、变幻无穷,由此,吉他客观存在的音色多样性将有助于学生音色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音色的区别,这是其它教学乐器所不具备的。
  五、吉他形式多样的演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
  吉他的演奏形式多样,有合奏、重奏、独奏、以及与交响乐队合作演奏协奏曲。此外,还有最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演奏形式——自弹自唱,这种表演形式是口琴、笛子所难以胜任的。用吉他自弹自唱,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音乐形成的兴趣持久稳定,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本人的综合音乐能力。合奏这种演奏形式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与别人的协作配合能力。还有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吉他强唱。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协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扎实的演奏基础。学校可成立吉他小组,举办吉他比赛及音乐会,推动吉他的发展、培养、挖掘青少年吉他音乐人才。由此,吉他可能伴随爱好音乐的学生度过小学、中学、大学的漫长生活,乃至走向社会,而成为终身喜好的乐器。再加上吉他演奏形式的多样性,一种吉他乐器就可以演出一台较高艺术品位的又有丰富节目的音乐会,从而繁荣校园的文化生活。
  六、吉他规范的教学体系和作品,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吉他在国外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比钢琴、小提琴的历史还要悠久。吉他乐谱之多仅次于钢琴。通过历代吉他艺术家、作曲家、制作家的奋斗,吉他的地位可与钢琴、小提琴相提并论。吉他作为西方传统器,经过3500多年的发展成为现今的形状和构造,在国外,吉他不仅建立了一套由初级至高级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吉他还积累了丰富的作品宝库。其作品涵盖了欧洲音乐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不仅有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的作品,还有浪漫派、近代派、现代派作品;不但有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肖邦、舒曼、德彪西等音乐大家的作品的吉他编曲;还有索尔、卡路里、阿瓜多、卡尔卡西、塔雷加、罗德里戈、塞戈维亚等吉他名家的吉他创作曲。对浩如烟海的吉他作品有选择地加以欣赏、分析和演奏,有助于学生扩大音乐视野,了解世界音乐,促使学生用吉他这把金钥匙打开音乐艺术之门,进入音乐艺术的高雅殿堂。   七、吉他明显的乐理基础教学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吉他有浅显又直观的特征,它属于十二平均律乐器,六根弦的定音为EADGBE,有固定的音高,除②③弦相距大三度外,其余相邻两弦均为纯四度。清亮悦耳的自然泛音发之第三、四、五、七、九、十二品格处,每根弦十二品内为一个八度,相邻品格为半音,隔一品格为全音。这些浅显又直观的特征有助于学生掌握好十二平均律、音程、半音、全音、泛音等抽象的概念,有助于学生掌握乐理知识。
  八、吉他寓教于乐的显著特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喜爱和兴趣
  吉他这件乐器,音色优美、造型美观,最容易引起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兴趣。当下通俗音乐的盛行,更使青少年渴盼求学。边弹边唱是吉他与众不同的显著特征。音乐教师充满激情而熟练、富有艺术魅力的演奏或演唱,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学生最直观,最亲切的欣赏教学形式,能使他们仍处于主动积极,满怀激情的学习状态。小学音乐课的欣赏包括歌曲和器乐曲,课本中的许多欣赏曲目都已有现成的吉他改编曲,有的已有磁带或光盘的出版,即使没有,教师也可以自行改编。音乐是音响的艺术,一种适合青少年的音乐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趣味,采用吉他教学,赋予边弹边唱的形式,一定会使课堂增色不少,它迎和了青少年的心理,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吉他从各个方面来说都具有成为中国人学习音乐的首选乐器的优势,将吉他引进中小学的课堂是可行的,引进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是大有作为的。特别是对贫困落后的地区的中小学更有现实意义,将有利于快速提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也可以使吉他这件优秀的乐器在中国得以更广的普及,同时也可以从小培养大批吉他人才,使中国的吉他事业繁荣发达。正如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曾对我们提出的期望一样:“大家都来关心我国吉他事业的发展,吉他弹奏要从少年儿童抓起,最好能民族化!”愿吉他能为我们音乐教学所重视,能够走进更多的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 潘尚文.吉他和弦百科[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2] 徐明远.电吉他自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 蒋志军.木吉他独奏教程指弹篇[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
  [4] Stefan Schyga.Learn how to play guitar[M].Guitar Studio Publishing,2000.
其他文献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应摆正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引导与合作,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学习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呢?下面我结合教
目的:观察一种新型自拟复方中药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小鼠帕金森病(PD)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中药对照组(B组)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给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带来质的变化。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 我们的教育也不例外,对于一门抽象的数学而言,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进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进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于1988年提出的精辟论断。这个精辟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我
【摘要】学生创新的支点在于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如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设思维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引导 创新 实践  【正文】“激励民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所以我们在
根据最新教学大纲规定:“按照目前的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必须掌握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阅读不仅可以超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增强学生的语感,而且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还能提高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不难发现在英语的各类考试中,阅读理解的分量很重,能占到试卷总分的30%,而且其难度也呈上升趋势,所以加强学生
[摘 要] 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之下,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的同时,也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但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现本文主要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主要目的为日后小学英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培养 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想获取更多的英语知识离不开扎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 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  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学会学习  1.创设富有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