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命观念是生命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生命健康安全的必要保障,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特色观念。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生命观念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对生命产生尊重和热爱的思想感情。所以高中生物教师要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强化学生的生命观念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其综合性、发展性和终身性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良好的生命观念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生命观念是对大多数生命现象和其作用关系的抽象性概括,是一种真实性较强,包含生命结构、功能、演变、平衡等多方面生物概念的观念。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可以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现象、规律和本质,端正对待生命的态度,树立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教学思路
(一)发掘教材,明确生命观念基本概念
教师在培养学生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之前,要先明确生命观念的的基本概念,将生命观念的培养意识融于教学活动,把学生具有生命观念的意识作为教学目标,明确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规律,提高生命观念培养的可操作性,选取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为培养前提,用形象性、概括性的语言将生命观念的概念表述出来。
以《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举例,其主要教学内容是讲述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等,和之前学过的细胞膜、细胞器紧密联系,通过理解掌握细胞核的结构,深化学生对细胞亚显微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通过分析、设计检验细胞核功能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为后续学习有丝分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等内容奠定扎实的基本知识的基础。前面提到,学生对生命观念的基本理解是学生与生命观念之间桥梁的搭建,所以,教师要先以结构和功能为中心编写有关生命观念的基本理解,积极发掘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相关生物学事实,然后编写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基本理解,即:1.对细胞核结构的认识:细胞核的结构有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等;2.对细胞核功能的认识: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也是细胞代谢与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分析学情,选取培养方式
本堂课为高一教学内容,高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性思维、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且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细胞的相关知识,但是由于细胞核的相关学习内容比较复杂多样、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高一学生学习起来还是具有一定难度。对此,在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宗旨下,教师要运用基于生命观念展开生物教学、凸显学科特色培养核心素养、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生体验、运用类比推理构建生命观念等多种培养策略,强调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三)制订教学目标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这一课程当中生命观念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表述细胞核结构组成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科学探究目标是学生能够主动与同学展开合作,展开“细胞核是否能控制伞藻的形态结构”问题探究,并使用生物术语报告实验结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和设计、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其社会责任教学目标是引导遵循正确的伦理道德,对克隆人等社会热点话题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生命观念展开生物教学
尽管教师可以用完整的语言形式描述生命观念的含义,但是要想在学生内心建立体系化的生命观念框架,则需要学生主观的心智努力,通过自主学习深入理解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概念,从深层次达到生命观念的认知。教师在培养学生生命的观念的时候,要遵循学生发展、学习的一般规律,从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培养发展。教师应积极发掘教材中有关生命观念培养的内容,选取其中目标性较强、针对性较强、理论性典型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所以,教师要对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形成观念性的理解,将生物学知识和生命观念相融合,把生命观念的培养作为本章的教学目标之一,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1]。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全面的把握,从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化到生命观念的理解,可以用自己的言语描述生命观念的含义,明确教学目标。由于生命观念的核心概念是基于生物学知识和学生基本理解之上,所以教师要筛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教学内容,用生命观念的学习构建学生与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进行《细胞的基本结构》篇章教学时,教师要先对本章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归纳,明确本章节关于生命观念培养的教学目标,确定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通过对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等相关内容的分析可以得知,这章节的生命观念相关知识是为了引导学生从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认识生命现象,那么教师就可以把培养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认识作为教学的主题,奠定生物学思想和方法学习的基础。
(二)凸显学科特色,培养核心素养
生物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更要让学生认识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形成生物学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包括实验性较强、学术性较强、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经验性较强、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总的来说就是从生命的角度研究生命物质的各种因素[2]。为了凸显生物学科的特色,教师要让学生从生命的视角掌握生物学科的思维方式,认识生命物质和其运动规律,并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转移内化其思想方法。所以,教師在帮助学生构建生命观念框架式,发挥生物学科思维方式的作用,要求学生从生命的角度看待和解释生物现象,训练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认识到生命物质的变化规律。 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举例,教师可以出示“人体体温调节”图式,除了让学生直观观察到体温的恒定取决于人体产热和散热的变化,明白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平衡则体温恒定的知识点,还能引导学生从生物特有的适应性、调节性角度分析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生体验
要想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教师就要从教学入手,创设情境教学,贴合学生实际生活,拉近生物知识、生命观念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体验[3]。教师要保证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对学生的原有观念形成冲击,有利于生命观念的培养。教学情境创设的类型包括问题情境、任务情境、实验情境、合作情境等多种情境模式。实验是生物学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灵魂,实验活动是生物教学的有力手段和有效方式,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生命物质的活动过程,丰富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有效策略。教师可以借助实验材料将理论性较强的生物思想和生物知识转化为直观生动地感性认知,在学生分析实验材料、关注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知识。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章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分两组进行实验,第一组为观察叶绿体,教师要指导学生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的细胞并通过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第二组为观察线粒体,教师指导学生取材、染色、制片,在低倍镜下找到口腔上皮细胞并通过高倍镜进行观察,实验做完后,由两组进行交换观察,引导学生分析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特征,完善生命观念的框架构建。
(四)运用类比推理,构建生命观念
高中生学习规律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特别是高中生物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往往会调动原有知识,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特点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运用已有的解决思维或方式解决类似的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教师要明确,新知识的问题必须与原有知识的问题具有相似点,即类比点,这个类比点是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本质特征,并顺藤摸瓜在比较中找到可以联系类比的点,然后通过学生熟知的解决方法解决陌生的问题,参考原有的知识框架构建相似的或更高级的观念,以此加深学生对理论化概念或观念的理解,实现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例如,在学习《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时,有一个课题是学习“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掌握细胞核核膜的功能,但是学生初次接触细胞核核膜,在理解吸收上肯定存在一定难度,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细胞膜的功能,从生物功能和物理功能分析,生物功能有激素作用、细胞识别、电子传递等等,物理功能有分隔、屏障、物质运输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式得出细胞核核膜的功能。
结束语
生物作为高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学科,其本身的知识体系和生命联系密切,是反映生命观念的良好教学素材,生命观念作为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要有针对性的补充完善生命观念培养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对生命观念的理解清晰度。教师也要不断开发、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合理融入生命观念相关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涂锦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中“生命观念”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57.
[2]王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3]田升.立足核心素养视角扎实提高教学效率——探讨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內涵与培养策略[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2019:3.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生命观念;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其综合性、发展性和终身性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良好的生命观念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生命观念是对大多数生命现象和其作用关系的抽象性概括,是一种真实性较强,包含生命结构、功能、演变、平衡等多方面生物概念的观念。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可以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现象、规律和本质,端正对待生命的态度,树立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教学思路
(一)发掘教材,明确生命观念基本概念
教师在培养学生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之前,要先明确生命观念的的基本概念,将生命观念的培养意识融于教学活动,把学生具有生命观念的意识作为教学目标,明确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规律,提高生命观念培养的可操作性,选取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为培养前提,用形象性、概括性的语言将生命观念的概念表述出来。
以《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举例,其主要教学内容是讲述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等,和之前学过的细胞膜、细胞器紧密联系,通过理解掌握细胞核的结构,深化学生对细胞亚显微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通过分析、设计检验细胞核功能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为后续学习有丝分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等内容奠定扎实的基本知识的基础。前面提到,学生对生命观念的基本理解是学生与生命观念之间桥梁的搭建,所以,教师要先以结构和功能为中心编写有关生命观念的基本理解,积极发掘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相关生物学事实,然后编写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基本理解,即:1.对细胞核结构的认识:细胞核的结构有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等;2.对细胞核功能的认识: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也是细胞代谢与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分析学情,选取培养方式
本堂课为高一教学内容,高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空间性思维、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且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细胞的相关知识,但是由于细胞核的相关学习内容比较复杂多样、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高一学生学习起来还是具有一定难度。对此,在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宗旨下,教师要运用基于生命观念展开生物教学、凸显学科特色培养核心素养、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生体验、运用类比推理构建生命观念等多种培养策略,强调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三)制订教学目标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这一课程当中生命观念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表述细胞核结构组成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科学探究目标是学生能够主动与同学展开合作,展开“细胞核是否能控制伞藻的形态结构”问题探究,并使用生物术语报告实验结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和设计、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其社会责任教学目标是引导遵循正确的伦理道德,对克隆人等社会热点话题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生命观念展开生物教学
尽管教师可以用完整的语言形式描述生命观念的含义,但是要想在学生内心建立体系化的生命观念框架,则需要学生主观的心智努力,通过自主学习深入理解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概念,从深层次达到生命观念的认知。教师在培养学生生命的观念的时候,要遵循学生发展、学习的一般规律,从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培养发展。教师应积极发掘教材中有关生命观念培养的内容,选取其中目标性较强、针对性较强、理论性典型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所以,教师要对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形成观念性的理解,将生物学知识和生命观念相融合,把生命观念的培养作为本章的教学目标之一,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1]。另外,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全面的把握,从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化到生命观念的理解,可以用自己的言语描述生命观念的含义,明确教学目标。由于生命观念的核心概念是基于生物学知识和学生基本理解之上,所以教师要筛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教学内容,用生命观念的学习构建学生与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进行《细胞的基本结构》篇章教学时,教师要先对本章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归纳,明确本章节关于生命观念培养的教学目标,确定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通过对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等相关内容的分析可以得知,这章节的生命观念相关知识是为了引导学生从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认识生命现象,那么教师就可以把培养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认识作为教学的主题,奠定生物学思想和方法学习的基础。
(二)凸显学科特色,培养核心素养
生物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更要让学生认识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形成生物学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包括实验性较强、学术性较强、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经验性较强、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总的来说就是从生命的角度研究生命物质的各种因素[2]。为了凸显生物学科的特色,教师要让学生从生命的视角掌握生物学科的思维方式,认识生命物质和其运动规律,并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转移内化其思想方法。所以,教師在帮助学生构建生命观念框架式,发挥生物学科思维方式的作用,要求学生从生命的角度看待和解释生物现象,训练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认识到生命物质的变化规律。 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举例,教师可以出示“人体体温调节”图式,除了让学生直观观察到体温的恒定取决于人体产热和散热的变化,明白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平衡则体温恒定的知识点,还能引导学生从生物特有的适应性、调节性角度分析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创设教学情境,强化学生体验
要想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教师就要从教学入手,创设情境教学,贴合学生实际生活,拉近生物知识、生命观念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体验[3]。教师要保证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对学生的原有观念形成冲击,有利于生命观念的培养。教学情境创设的类型包括问题情境、任务情境、实验情境、合作情境等多种情境模式。实验是生物学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灵魂,实验活动是生物教学的有力手段和有效方式,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生命物质的活动过程,丰富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有效策略。教师可以借助实验材料将理论性较强的生物思想和生物知识转化为直观生动地感性认知,在学生分析实验材料、关注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知识。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章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分两组进行实验,第一组为观察叶绿体,教师要指导学生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的细胞并通过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第二组为观察线粒体,教师指导学生取材、染色、制片,在低倍镜下找到口腔上皮细胞并通过高倍镜进行观察,实验做完后,由两组进行交换观察,引导学生分析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特征,完善生命观念的框架构建。
(四)运用类比推理,构建生命观念
高中生学习规律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特别是高中生物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往往会调动原有知识,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特点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运用已有的解决思维或方式解决类似的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教师要明确,新知识的问题必须与原有知识的问题具有相似点,即类比点,这个类比点是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本质特征,并顺藤摸瓜在比较中找到可以联系类比的点,然后通过学生熟知的解决方法解决陌生的问题,参考原有的知识框架构建相似的或更高级的观念,以此加深学生对理论化概念或观念的理解,实现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例如,在学习《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时,有一个课题是学习“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掌握细胞核核膜的功能,但是学生初次接触细胞核核膜,在理解吸收上肯定存在一定难度,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细胞膜的功能,从生物功能和物理功能分析,生物功能有激素作用、细胞识别、电子传递等等,物理功能有分隔、屏障、物质运输等等,然后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式得出细胞核核膜的功能。
结束语
生物作为高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学科,其本身的知识体系和生命联系密切,是反映生命观念的良好教学素材,生命观念作为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要有针对性的补充完善生命观念培养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对生命观念的理解清晰度。教师也要不断开发、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合理融入生命观念相关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涂锦华.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中“生命观念”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57.
[2]王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3]田升.立足核心素养视角扎实提高教学效率——探讨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內涵与培养策略[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