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旧教材”也亮起新风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_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听了几节使用旧教材的研讨课,觉得新理念并不凸显,不禁深思:面对新理念,手执旧教材,如何让旧教材也亮起新风采呢?下面,以几个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见解。
  
  案例一:“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课始,教师用课件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圆等图形。
  师:哪些图形有尖尖的角?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尖尖的角。
  (教师拿起三角板,用手比划一下,说这就是“角”)
  师:请你拿出三角板,指一指角在哪里?(学生各自拿起三角板,有的手指向顶点,有的手指向边)
  教师把三角板按在黑板上,沿着三角板的边画出一个角。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角。
  思考:学生对教师创设的情境感兴趣吗?
  教师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看图形引出“角”,然后用三角板直接地告诉他们这就是角。教师未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课后,我问该教师:“你觉得学生对你创设的情境感兴趣吗?”教师说是按照书本的编排来设计教学的。
  感悟: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角,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对这样的情境不感兴趣,造成对角的指认方法含糊不清。试想,如果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小组合作从图中找“角”,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使数学教学更贴近于生活与学生,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能不兴奋、不感兴趣吗?虽然我们使用的是旧教材,但教学也不应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不是死啃教材,不是唯教材至上,而应把教材看作一个可参照的蓝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与创新,而不是简单地执行和传递。
  
  案例二:“认识圆的半径和直径”教学片断
  课件出示圆和圆上的5个点。
  师:在圆上还可以画点吗?
  生:可以。
  师:连接圆心和圆上的点,量一量,有什么发现?
  生1:圆心到圆上每一个点的距离都相等。
  师:我们把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半径,用r表示,半径有无数条。(课件显示圆的半径)
  课件出示3条直径。
  师:这些线段有什么特点?
  生2:都穿过了圆心,两端点在圆上。
  师:像这样通过圆心两端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R表示,直径也有无数条。(课件显示圆的直径)
  师:这3条直径有什么关系?
  生:都相等。
  师:请你们在纸上画一画、量一量,验证一下。
  (有部分学生很不乐意地画和量,其中听到一学生低声说:“肯定相等,哪里还用量?”)
  师:请你画出圆的半径、直径,并观察半径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3: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师:两个不同的圆的直径相等吗?半径相等吗?
  生:不相等。
  师:说明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是在什么前提条件下成立?
  生:在同圆或等圆里。
  思考:教师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机会吗?
  本节课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动手操作,从认识半径、直径到发现直径和半径的特点与关系。虽然学生也有发现和思考的成分,但课堂教学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总是不停地提问,把教学内容分得过细,主导的痕迹十分明显。在这样的设计中,学生的回答基本在教师的意料之中,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
  感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听了,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己或小组合作实践去体验与感悟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大步骤”的提问方法,多留点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探索其中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正如案例中的教学,教师可以先演示,用细绳系着一小球,并甩动小球形成大小不同的圆,引发学生观察思考:小球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地方,却形成了一个圆?圆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从而认识圆心和半径。然后让学生画出圆的半径,学生就要考虑没有圆心怎么画半径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找圆心的方法(把纸对折再对折,或对折后量折痕的一半,或用圆规试画等)。再让学生在圆上能画几条半径就画几条,从中发现半径有无数条,并且相等。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案例三:“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片断
  师:以前都是老师出题你们做,今天我们换过来,你们出题老师做。你们随便说一个数,我能快速判断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
  (学生可兴奋了,纷纷报数考老师)
  生1:200。
  师:不能被3整除。
  生2:156。
  师:能被3整除。
  生3:8913。
  师:能!
  教师想通过创设这样的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引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时,有学生说:“老师,我知道怎么算!”这出乎意料的回答让教师愣了一下,碍于在上公开课,教师只好说:“好,我来考你!123能被3整除吗?”“能。”“3465呢?”“能!”学生还是很自信。于是教师出了一个较大的数“895986982”,学生一下子算不出来,急得脸都红了,教师终于顺理成章地引入了课题。但一节课下来,那个学生都没有再举一次手了。课后,我问他:“你上课时想告诉老师什么?”学生说:“我发现,只要把那些数加起来看能不能被3整除就可以了。老师出的那个数太大了,我一下子算不出来。”
  思考:教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吗?
  课堂上,教师由于被一个聪明学生的回答破坏了教学设计,为了顺利地达到教学目的,出了一个较大的数来考该学生。“我知道怎么算”,说明学生敢于挑战教师,而教师连一句表扬的话都没说,还用题难住学生。试问:教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了吗?
  感悟:尊重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发展。
  由于这些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课堂上随时可能发生一些事先没有预料的事情。教师是置之不理,还是作适当的点拨,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像上面案例中的学生,本来兴致勃勃地想告诉教师自己的发现,却让教师泼了一盆冷水,正因为教师不重视他的发现,造成他一节课都不再举手发言。新课程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它作为一种资源来利用,关注学生发展。
其他文献
小尼古拉可能是如今许多人羡慕的那一类孩子,在家里他深受父母宠爱,在学校他有一帮有趣的朋友,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无忧无虑的。当课堂上老师问大家“长大后想做什么?”时,尼古拉的朋友们各有各的想法:亚斯特想当大官、“少爷”杰夫要子承父业、克劳岱想成为自行车冠军、奥德长大要当黑道老大、鲁夫要跟老爸一样成为警察……但尼古拉却因为每天的生活都很满足而找不到答案。  一天,尼古拉的同学跟大家抱怨他的妈妈生了小弟弟,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自2016年开始启动中学生职业体验综合实践育人项目。此项目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为着眼点,引导学生学会守则尽责,学会对自我和他人负责,从一个职业人的立场感受与履行社会责任与公平。项目分为“自我认识”“社会理解”“职业探索”“职业体验”四个模块,前三个模块为“走前课程”,“职业体验”模块则是老师们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直面缤纷职场,开展2—7天的浸润式体验学习。2019年“职业体
活动目标:  1.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搜集资料、归类整理资料,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归纳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2.激发学生阅读古诗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养成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及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大家在“把书读好”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
“以天下为己任”的北宋名臣范仲淹,廉洁奉公,忠贞于国,其心如青天白日;而且治家严正,教子有方。  “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这是《宋史·范仲淹传》中的一段话。说的是范仲淹富贵以后,若非招待宾客,日常菜肴绝无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用度也只是满足基本的温饱而已。范仲淹日常以俭约训导儿子,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最不愿意的,是看着你等安享父官的富贵俸禄。”  二
韩红是一名创作型歌手,得益于她的藏族血统,加上艺术之家的熏陶,使她有着辨识度极高的嗓音和收放自如的激情。一路走来,从娓娓道来的《家乡》,到根据真实故事创作的《天亮了》,从雪山之巅《青藏高原》,到中国铁路之最《天路》……她用最美的声音传递着正能量,用赤诚之心践行着公益。  莎士比亚说: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歌声有意,乐善好施,
汪曾祺说:“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凡人琐事、市井人生、旅行见闻,一草一木、一茶一饭、一人一事,在他的笔下仿佛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闲适、悠然。阅读他的文字,宛如听邻家老伯话旧,娓娓道来间散发着温暖的快乐和不凡的趣味。基本信息  书名:《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作者:汪曾祺  ISBN:978-7-5194-5678-8  装订:平装  语种:简体中文  页数:288页  定价:45元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2~1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逐步养成合理安排事情与节约时间的良好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
数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具有丰富内涵的练习题,如果仅是“拿来主义”、“就题论题”,尽管也能取得较高的“双基”达成率。但在许多情况下,过于直白的问题、相对简约的过程,往往使学生获得除知识经验的简单叠加外,数学思想、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深层目标很难企及。因此,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吃透教材本意的基础上。对习题进行合理的教学法加工,充分地发挥习题的作用,使之更高效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案例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幸观摩特级教师孙卫胜执教“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课。孙老师那自然朴实的教学风格、润物无声的教学艺术、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及对课堂教学的睿智思考,都让我由衷感叹!这节课几个教学亮点所绽放出的精彩,让人回味无穷!  亮点一:自然迁移,顺势生成  (师出示两个图形:  师:正方形和长方形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主要区别是什么?  生1: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2:
画家简介:  侯素平,1976年生于河南省辉县市,号白茅,斋号幻庐、墨禅山房。毕业于宁夏大学艺术系,现为《禅画》丛刊主编,中国画学会会员,作品入编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画家线描集》、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画人物集》;曾主编《画道丛刊》《当代中国画30家》《纸上沙龙艺术集》,校注《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著有《王羲之书法入门》《佛造像》《侯素平作品集》。  侯素平,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