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小学教育己逐渐从外延扩展转移到内涵建设,小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学质量管理。企业领域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强调精益求精和以人为本,这与小学教学管理的质量取向具有契合性。因此,运用精细化理念探索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实施策略,对于小学教育的高水平建设以及提高小学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精细化管理
一、引言
2010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继续规范小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意见》。2012年5月,教育部在浙江杭州召开管理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小学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小学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它明确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发展模式,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小学教育体系成为我国现阶段小学教育发展的主题。
二、相关概念阐述
(一)“教学质量管理”
“教育质量管理”是一个复合概念,其核心是“教学质量”。在教育领域,其标准包括国家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包括一个学校根据国家标准而制定的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质量要求。因此,“教学质量管理”所指的是对“教学质量”实施的管理活动,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国家要求和教育学原理,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通过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合理协调和利用教学活动中涉及的各种因素,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达到课程的质量标准。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管理的方法。本文所研究的教学管理是高效、准确、有效的,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管理的“质量”。因此,学校的教学管理,绝不能只有教学过程的管理而没有教学质量的管理。
(二)“教学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使全面管理向更深层次的管理模式发展,目标管理模式和精细化管理理念很快被引入我国教育领域。教育界认为,教育管理有三个层次: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其中“精细化”的核心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尤其是“正、准、世界、严谨”的基本原则,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工作体系,加强学校内部控制和制度建设,引导教师提高教学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从而整体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在小学学校中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就是追求“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教学管理目标,就是要把教学管理的各种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在层层紧密连接的制度和机制中,实现小学学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三、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管理制度实际操作较有难度
教育质量管理是小学教育管理的主要工作,其制度建设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积累。由于发展时间短,规模迅速扩大,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模式主要以管理经验为主,以教育质量管理为中心,虽然增加了敏感性管理的概念,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思考,忽视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制度之间的冲突或真空。这与学校规模的快速扩张产生的管理需求不相匹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管理的效能和质量。
(二)教学实施计划系统执行尚有欠缺
一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存在着随意性。部分教学计划是“拍脑袋”计划,不够科学严谨,不仅缺乏对市场的充分调研和对学生需求的认真考量,而且也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硬、软件设施,导致教师定位不够准确、教学计划制定后却因条件限制无法实施的尴尬境地。
三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管理存在着随意性。S学校对教学计划制定的管理标准和工作要求较松,没有做到用数据说话、用量化管理。即便是规范了教学管理质量指标体系,但班级教学安排、教师教学任务、日常教学流程等方面没有做到有序执行。
四、小学学校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的提升策略
(一)树立正确完整的教学质量观
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是科学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的前提。小学的教学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应当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
1.全面评价学生的个体发展。学生个体通过教学活动应在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得到发展。学校应当重视以德树人,重视能力的培养,用全面发展的质量观衡量教学质量。
2.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质量评价。衡量教学质量不能只看少数“尖子”的水平,更要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效果和考核成绩。
(二)按照现代管理思想谋划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应转变集权管理思想,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小学应当鼓励各班级的教学管理向独立、自主、创新的方向發展。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小学必须真正将行政管理权与教学管理权分开,在教学管理上淡化“行政性”、强化“专业性”。学校要从顶层设计开始进一步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明确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赋予小学更多的专业办学权、课程设置权和自主管理权。
二是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的“人本化”手段和“提升性”激励措施,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环境和“软硬皆施”的制度体系,充分调动各广大一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要构建与小学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组织体系,明确教务处、质监处及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系科的各自责任,同时逐步细化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健全各个环节的管理流程,使教学管理过程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件件有人负责。当教学质量检查中发现明显事故或教学马虎、工作粗糙者,可以追责处理,而不是不了了之、等闲视之,留下一摊子无人过问的糊涂账。
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各小学教师的文化和实务操作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小学教育面临严重挑战,在这个新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成为小学面临的重任。这一现状对推动小学学校管理尤其是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圆圆.D镇非完全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2]陈坚.福州市城区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精细化管理
一、引言
2010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继续规范小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意见》。2012年5月,教育部在浙江杭州召开管理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小学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小学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它明确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发展模式,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小学教育体系成为我国现阶段小学教育发展的主题。
二、相关概念阐述
(一)“教学质量管理”
“教育质量管理”是一个复合概念,其核心是“教学质量”。在教育领域,其标准包括国家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包括一个学校根据国家标准而制定的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质量要求。因此,“教学质量管理”所指的是对“教学质量”实施的管理活动,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国家要求和教育学原理,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通过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合理协调和利用教学活动中涉及的各种因素,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达到课程的质量标准。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管理的方法。本文所研究的教学管理是高效、准确、有效的,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管理的“质量”。因此,学校的教学管理,绝不能只有教学过程的管理而没有教学质量的管理。
(二)“教学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使全面管理向更深层次的管理模式发展,目标管理模式和精细化管理理念很快被引入我国教育领域。教育界认为,教育管理有三个层次: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其中“精细化”的核心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尤其是“正、准、世界、严谨”的基本原则,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工作体系,加强学校内部控制和制度建设,引导教师提高教学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从而整体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在小学学校中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就是追求“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教学管理目标,就是要把教学管理的各种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在层层紧密连接的制度和机制中,实现小学学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三、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管理制度实际操作较有难度
教育质量管理是小学教育管理的主要工作,其制度建设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积累。由于发展时间短,规模迅速扩大,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模式主要以管理经验为主,以教育质量管理为中心,虽然增加了敏感性管理的概念,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思考,忽视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制度之间的冲突或真空。这与学校规模的快速扩张产生的管理需求不相匹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管理的效能和质量。
(二)教学实施计划系统执行尚有欠缺
一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制定存在着随意性。部分教学计划是“拍脑袋”计划,不够科学严谨,不仅缺乏对市场的充分调研和对学生需求的认真考量,而且也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硬、软件设施,导致教师定位不够准确、教学计划制定后却因条件限制无法实施的尴尬境地。
三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的管理存在着随意性。S学校对教学计划制定的管理标准和工作要求较松,没有做到用数据说话、用量化管理。即便是规范了教学管理质量指标体系,但班级教学安排、教师教学任务、日常教学流程等方面没有做到有序执行。
四、小学学校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的提升策略
(一)树立正确完整的教学质量观
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是科学实施教学质量管理的前提。小学的教学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应当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
1.全面评价学生的个体发展。学生个体通过教学活动应在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得到发展。学校应当重视以德树人,重视能力的培养,用全面发展的质量观衡量教学质量。
2.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质量评价。衡量教学质量不能只看少数“尖子”的水平,更要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效果和考核成绩。
(二)按照现代管理思想谋划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应转变集权管理思想,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小学应当鼓励各班级的教学管理向独立、自主、创新的方向發展。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小学必须真正将行政管理权与教学管理权分开,在教学管理上淡化“行政性”、强化“专业性”。学校要从顶层设计开始进一步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明确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赋予小学更多的专业办学权、课程设置权和自主管理权。
二是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的“人本化”手段和“提升性”激励措施,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环境和“软硬皆施”的制度体系,充分调动各广大一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要构建与小学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组织体系,明确教务处、质监处及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系科的各自责任,同时逐步细化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健全各个环节的管理流程,使教学管理过程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干、件件有人负责。当教学质量检查中发现明显事故或教学马虎、工作粗糙者,可以追责处理,而不是不了了之、等闲视之,留下一摊子无人过问的糊涂账。
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各小学教师的文化和实务操作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小学教育面临严重挑战,在这个新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成为小学面临的重任。这一现状对推动小学学校管理尤其是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圆圆.D镇非完全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2]陈坚.福州市城区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