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互信关系 促进中蒙和谐发展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1世纪开始,蒙古国和中国的关系进一步健康、向前发展。200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访问蒙古国,这是中蒙两国领导层进一步完善睦邻政策的重要体现。访问期间双方宣布建立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11年,蒙古国总理恩赫宝路德访问中国,蒙中双方联合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进一步增进了中蒙双边的互信关系。
  蒙古国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总结双边关系时曾说:“可以说双方互信关系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也说过,通过双方领导人的不懈努力,蒙中两国关系正在不断巩固和进一步向前发展。
  任何国家关系发展到非常高的水平,皆可能出现不固定的“踏步”状态,这是国际通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蒙中关系也脱离不了这种情况,例如“中国威胁论”这一观点,在部分蒙古人中流传,以至于影响到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互信”是两国关系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双方达不到这个要求,共同发展即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蒙中两国关系成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还有少数人存在这样的观点呢?应有以下几种原因:
  1、历史的原因
  蒙中两国从历史上看是息息相关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蒙中两个国家的关系曾存在过一个统治另一个或者一个被另一个管辖的历史,到今天它们成为两个国家,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上个世纪苏联人在蒙古国经略了近70年,打破了苏联的控制之后,现代蒙古人民追求民主、追求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200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建交60周年的时候,北大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浩在蒙古国立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发表演讲,提出要“让蒙古年轻人正确了解历史事实”的观点,否则就会影响到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互信。要了解蒙中两国的历史,对未来两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在两国政府都在积极努力开展工作,这对构建互信发展的中蒙双边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2、与小国思想有关
  蒙古国与中俄两个大国相邻,自己又没有出海口,经济薄弱、幅员辽阔、人员稀少等原因,导致了蒙古人有被两个邻国控制的恐惧心态。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到今天30多年来,中国政府实施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获得了巨大成功,众多调查表明,中国到2020年不仅会成为影响东亚的经济动力,也会成为对世界经济和政治产生重要影响的大国。在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当今时代,蒙中两国关系如何发展必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很多学者认为工业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蒙古国很自然的会被中国经济冲击,所以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在蒙古人看来会成为一种危机,这使得“中国威胁论”这一说法一直存在着。
  根据蒙古一家民调机构对2100位成人所做的一项调查,在让受访者挑出他们认为最值得蒙古信赖的伙伴时,俄罗斯排在第一位,得票率第二位是美国,排在第三位的是日本,中国仅排第四位,民众的心理认知与中国在蒙古国实际具有的影响和地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3、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显露出来。比如,中蒙两国互联网用户随意发表了带有负面影响的信息,或者随意发表带有自己负面情绪的文章。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有些网民发表歪曲蒙古历史、否认蒙古独立、诋毁蒙古的文章,并让中国人进行自由的讨论。发布这些消息的网站有很多,其中有一个比较知名的“中国英雄”网站讨论得最为热烈。此网站上发表了诸如“外蒙古国会讨论回归中国问题”“不收复外蒙古中国没有一日宁静”“独立的蒙古国给中国北疆带来危险”“醒狮”“内外蒙古问题与中国民族论”“蒙古和平统一方法”“成立外蒙古收复协会”等等,这些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热烈的讨论,这类报道不断的在网上出现,并且网络上还出现了一张蒙古成为中国一部分的地图,造成了负面影响。
  同样,观点不一致的蒙古人也在网络和书刊上发表一些负面消息。“古时候乞丐路过的地方麻烦不断,现在中国人在哪里,哪里就麻烦不断”等文章在蒙古网站上也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对两国人民的互信和友谊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一定要认真审核互联网和出版物上出现的有关影响两国关系的文章和报道,并对不当之处进行更正。同时多在蒙中两国互联网、电视、电影和广播上宣传增进两国人民互信和友谊的报道,为以后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理性分析,“中国威胁论”的观点并不恰当,原因在于中国当代施行的有关安全的新主张、外交政策理论以及执行的外交政策都表明中国正在走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在1996年发表了“中国安全形势新观点”,宣布实行以经济外交保障国家安全的政策。2002、2003年的外交观点和中国奉行的“中国和平发展”的政策相统一,这成为了中国外交和军事发展的主要依据。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发展是保障国家强盛的根本,中国的发展也必然带动周边国家的发展。中国外交安全的目的是为了民族独立,领土完整,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生态安全。中国学者多次阐述中國安全形势的新目的是从单方面维护到双方互信互利,以保障互相安全为目的。
  这些观点,与本世纪初中国宣布“和平崛起”的外交政策和近年来中国实施的“和谐中国”的政策,都完整体现了中国高层传达的对外政策理念。10年前,中国总理的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说:“昨天的中国,是一个古老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明天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和充满希望的大国。”同样,2005年4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在雅加达举办的亚非峰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并且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庆典期间,胡锦涛主席从理论上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和“中国和平崛起”的理念。北京一名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说过,“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的互助互信政策使得中国与蒙古国成为关系密切的永久可信邻国”。   2012年8月,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正式访问蒙古国,蒙古国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会见时戴秉国表示,中蒙互为重要邻国和战略伙伴,除了友好和谐共处,别无更好的选择。中方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对蒙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这不是空话,而是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戴秉国表示,中方真诚希望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同蒙方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当前两国合作面临重要历史机遇,发展前景广阔,双方加强高层交往,深化战略互信,扩大务实合作,增进人民友谊,使中蒙关系成为政治上睦邻友好、相互尊重,经济上相互融合、互利共赢,安全上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感情上相亲相近、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如何看待“中国威胁论”的观点
  “中国威胁论”这一观点不恰当,并要摒弃这种观点。我们知道,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多,中国对其他国家和世界的重要影响现在有,未来也会有,这并不会成为一种危机,反而会带来一种前进的动力,给蒙古和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用“中国影响论”代替“中国威胁论”在当下来看是比积极的,用这个新观点为基点,来执行外交政策对彼此都是非常好的选择。这个“影响”也是双面的,要从积极意义的角度考虑问题。蒙古国应该正确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两国融合与合作是积极的选择,否则这种“影响”就会带来负面效应。
  作为蒙古国公民,我们在讨论“中国威胁论”这个话题之前,更应该思考如何在中国这个大国影响下与之适应和与之相处。中国现在对外宣布实行不侵略政策,即主张和平外交政策,所以不可能以武力来对待蒙古国。从另一方面来说,蒙古国部分人由于自身的轻浮、安逸、缺乏韧性和错误判斷等原因,对发展中的中国有一定的误解也在所难免,应以宽容的心态处之。
  5、建立互信才能和谐发展
  现在,蒙中两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两国的合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是全球化大环境下的正常情况。然而,这种进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能和中国正常相处吗?蒙中两国真能达到互利互信吗?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深思,我们应该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看待这些问题,从切合蒙古国的发展实际出发,分析蒙古未来发展趋势,制定符合国家利益的相应政策给予保证,促进蒙古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只有与中国建立正常的互信关系,才能全方位地理解蒙中两国关系的关键点在于“和谐发展”四个字上。不要相信“中国威胁论”“中国侵略论”“中国同化论”等观点,这些观点会让人的思想走向偏颇,甚至出现走向对立的极端情绪。现今蒙古国人民应该摒弃“中国威胁论”这个虚无的理念,积极寻求共同发展的良好机遇,这才是正确的发展路径。我认为应当向为世界发展做出贡献的中国和人民致敬,并与中国和睦相处,在这个大国高速发展的今天,蒙古国应当思考如何把它转变为促成我们发展的优势,并从中找到与中国走共同发展的道路,这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因此,加强蒙中两国人民的互利互信,保证蒙中两国人民关系的健康发展,对蒙中两国的新一轮发展具有重要现实和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道·达格苏仁(Dagiisuren Dorjderem),女,1982年生,蒙古国乌兰巴托人, 2005年硕士毕业于蒙古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现供职于蒙古国教育电视台,2011年考入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在读博士。
其他文献
摘 要:安全行为规范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职工安全作业的基本准则。本文从理念引领,让行为规范成为员工核心价值需求等方面阐述了斌郎煤矿在安全行为规范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行为规范;建设;初探  安全行为规范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职工安全作业的基本准则,更是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基础工作。斌郎煤矿建矿以来发生的16起死亡事故,全部是因为职工不规范行为酿成的。因此,要想根除“
期刊
摘 要:本文深入探究了石油企业社区和谐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客观、清晰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进一步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拿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社区和谐文化;建设;思考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和谐文化是和谐社区的灵魂,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任务。必须明晰和谐文化是人本文化,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和谐文化是亲情文化,应坚持熔铸亲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改制成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文化在铸造企业灵魂、塑造企业形象、培育一流员工、促进改革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发挥,积极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国企改革;企业文化;作用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适合企业的文化对于企业更深层次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搞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
期刊
国有企业调整重组中致力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重塑,对于有效提升企业和产品形象、创造企业再发展的优势是很有必要的。现结合我们的实践,对国有企业调整重组中的文化融合问题进行探讨。  一、重调研,进行企业文化诊断  在进行企业文化调研时我们发现,原有的企业的企业精神,蕴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因素——不会向困难低头。据此,我们做出了进行企业文化重塑的第一个重要决定:挖掘企业精神、激活企业精神,以相互认同的共同
期刊
摘 要:帮困扶贫是国有企业工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一条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扶贫帮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总结经验,面对今后的工作加以思考,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有效发展。  关键词:企业工会;帮困扶贫工作;体会与思考  帮困扶贫工作是国有企业工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一条重要途徑。针对当前帮困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总结经验
期刊
摘 要:研究了工会教育职能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会建设职能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以及工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阵地等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正确把握企业与职工间关系、正确处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等工会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工会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工会;企业文化建设;推动  工会在企业文化
期刊
当前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应对考验、化解风险,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员干部做到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增
期刊
近年来,特种油开发公司基层热注站从生产实际出发,牢牢抓住注汽管理和队伍建设10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不断规范管理、总结经验,形成了具有注汽行业特色的“联对”工作法,通过“注汽生产一点一巡、经营分析一方一算、安全提示一班一讲、设备维护一月一保、质量监督一项一检” 狠抓基层夯实基础,不断提升管理水平;通过“班站建设一岗一责、员工意见一事一议、特情信号一人一访、技能培训一季一赛、站务管理一月一会”,打造出一
期刊
摘 要:天花板作为当前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阻碍了中层干部的职业发展道路,影响其领导力,这不仅与社会现代化不相符,更不利于社会和谐。引入积极组织行为学提升个人五种能力,从而基本破解天花板现象的困局,增强个人竞争力和个人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天花板;积极组织行为学;中层领导力  一、天花板释义及其现状  天花板一词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是指在欧美主流社会中,外来移民特别是亚洲人只能担任低层职务
期刊
摘 要: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级的经济区,为中原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按照行政区域将中原经济区划分为5个地区,分别为:豫、冀南、鲁西、皖北、晋东南。通过各地区三次产业的相似系数的计算和产业发展的劳动力、资本、技术三个要素的剖析,分析各个地区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并给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产业;要素分析  0.引论  2011年3月17日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