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瘫痪的神经外科治疗:功能性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术中电生理与显微外科技术,探讨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对严重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46例不同原因所致的肢体痉挛性瘫痪的功能性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治疗经验.其中,脑瘫34例,脑外伤后痉挛性瘫痪4例,脊髓损伤后痉挛瘫痪4例,脑卒中后严重肌痉挛与强直2例,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术后严重肌痉挛与疼痛1例,脊髓空洞症伴严重肌痉挛1例.对下肢肌痉挛,采用经胸11至腰1或腰2至骶1椎板切开并复位,对腰2至骶2神经后根作选择性切断术;对上肢肌痉挛,采用经颈5至颈7椎板切开或半侧椎板切开,行颈5至胸1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术.术中根据电刺激神经后根小枝所诱发的肌肉收缩反应、电刺激阈值、异常肌电图等因素决定是否切断该神经小枝,神经根小枝切断数目不超过60%.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即刻表现出肌痉挛程度明显下降,随访6月以上,所有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选择性神经后根切断术能够有效地控制各种原因引起的肌痉挛从而改善丧失的运动功能.加强显微操作与术中肌电图监测,能更好地提高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少量、多次玻璃体内注射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对移植到兔眼视网膜下间隙内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细胞存活情况的影响. 方法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逆转录病毒感染人RPE细胞.将50 μl(4×103个/μl)表达GFP的人RPE细胞悬液注射到18只白兔及10只灰兔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