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花落研究“上帝粒子”多年的恩格勒和希格斯时,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发现这一粒子的过程中,12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参与其中并做出贡献。2011年,中美印三国科学家烹制宇宙大爆炸“夸克汤”荣膺世界物理学十大进展之一,确定从普通物质到夸克物质的相变温度的,也是中国科大的博士生,名叫罗晓峰。
在国际顶尖科研舞台“亮剑”,对很多中国科大研究生来说并不陌生:博士生在《科学》《自然》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17篇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与导师合作完成的重大成果数次入选“世界科技十大进展”“国内十大科技进展”“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近5年来,中国科大在校研究生在科研创新上取得的成绩,从一个侧面凸显了该校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
作为被批准创办中国首个研究生院的高校,中国科大一直以基础研究类创新人才培养闻名。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该校如何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以适应国际科研领域对基础研究类创新人才的需求?记者日前走进中国科大,一探究竟。
一、激活优势学科与平台的集群优势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学科点是会聚导师、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中国科大副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淑林说。
正是在学科点这片“土壤”上,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悄然进行着。
科技传播、企业管理、行政管理、金融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在中国科大攻读这些科学学位的研究生,如今已经没有了师弟师妹。这是因为只有二级学科授权的学位点招收科学学位研究生,在这所学校已经成为历史。
在国家加大学位授予点审批权限下放的背景下,中国科大充分利用获得自主审核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机遇,对原有的学位授予点结构和规模进行调整:在科学学位方面,原先只有二级学科授权的学位点不再单独招生,按照“优势、特色、扶强”原则,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全部按照一级学科进行;对于以前没有取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点,一律停止招收研究生。
“学科点全面调整后,原有100多个二级学科点招收研究生,如今只在27个一级学科授权点开展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说,“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招生环节,学校还形成了以一级学科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和出口标准都按照一级学科进行整体调整。”
物理学院副院长叶邦角从改革之初就置身其中。他告诉记者,按照原来的培养方案,物理学有10个二级学科,各学科在制定课程体系上各自为政。而如今,整个物理学院的课程体系整合到一个盘子里,核心基础课加大难度,知识深度与宽度合理设计,前沿课程重点打造。
张淑林说:“学科结构调整之后,我们的学科力量得到了凝聚和整合,优势学科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基础学科的集群优势更加明显。”
这种“集群优势”,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科大21个参评学科中,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排名第一,9个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五,14个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十。
与此同时,中国科大以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为代表的10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已进入全球前1%行列。
不仅学科点优化调整成绩耀眼,中国科大激活集群优势也体现在整合平台上,其拥有的大科学平台为人才培养的土壤注入了“独特”养分。“我们不仅拥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还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强磁场中心这两个大科学装置上有深入合作。”张淑林不无自豪地说,“这在中国高校中是唯一的,在世界范围也不多见。”
依托顶尖平台,在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评选中,中国科大有45篇论文入选,入选率为全国高校第一。其中理学学科40篇,理学“优博”论文总数占全国获奖数的9.2%,居全国高校第一。
二、打造变“撑杆跳”为“跨栏跑”的保障体系
近年来,“生源质量不高,过程管理放羊,临近毕业紧张”是一些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硬伤,而基础研究类创新人才适合长周期培养,构建从入口到出口的全程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生培养中,要把‘撑杆跳’变成‘跨栏跑’,不能让学生到临近毕业时望杆兴叹,而要把最终的质量目标要求分解为一个个质量环节要求,并为他们每一次跨栏提供支持与动力,从而形成全程质量保障体系。”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说,“通过这一过程,使学校、导师、学生在权利与责任上实现更加科学的平衡。”
这一保障体系的起点是入口。
对于研究生的学苗质量,中国科大有这样的现实诉求:基础研究类创新人才适合长周期硕博贯通的培养模式,学校加大了招收外校优秀推免生的力度。
如何在推免工作中找到适合并热爱基础研究的学生?2009年开始,该校抛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优越感,众多大牌教授也不再坐等学生报考,而是在研究生院的组织下主动出击,在招生上迈开了“走出去,请进来,再走出去”的步伐。2013年,130多位教授参加“研招宣讲团”,“科学家报告团”走进12个城市,暑期夏令营吸引1200多名学生……参与招生工作的导师不乏院士、千人、“杰青”,甚至有海外专家为此专程回国。
“新的招生战略适应学校长周期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对于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张淑林说。
“不仅在入口上提高质量,我们还在出口上‘筑高堤坝’。”学位办主任倪瑞介绍说,2010年,学校开展全面的学位标准修订工作,研究生院负责设立“校标”。“校标”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能力上,一是创造性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二是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除了在终点等待学生的“校标”与“院标”,在研究生学习的全过程中,也有道道“关卡”,仿若跨栏跑道上的一个个栏。
在国际顶尖科研舞台“亮剑”,对很多中国科大研究生来说并不陌生:博士生在《科学》《自然》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17篇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与导师合作完成的重大成果数次入选“世界科技十大进展”“国内十大科技进展”“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近5年来,中国科大在校研究生在科研创新上取得的成绩,从一个侧面凸显了该校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
作为被批准创办中国首个研究生院的高校,中国科大一直以基础研究类创新人才培养闻名。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该校如何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以适应国际科研领域对基础研究类创新人才的需求?记者日前走进中国科大,一探究竟。
一、激活优势学科与平台的集群优势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学科点是会聚导师、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中国科大副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淑林说。
正是在学科点这片“土壤”上,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悄然进行着。
科技传播、企业管理、行政管理、金融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在中国科大攻读这些科学学位的研究生,如今已经没有了师弟师妹。这是因为只有二级学科授权的学位点招收科学学位研究生,在这所学校已经成为历史。
在国家加大学位授予点审批权限下放的背景下,中国科大充分利用获得自主审核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机遇,对原有的学位授予点结构和规模进行调整:在科学学位方面,原先只有二级学科授权的学位点不再单独招生,按照“优势、特色、扶强”原则,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全部按照一级学科进行;对于以前没有取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点,一律停止招收研究生。
“学科点全面调整后,原有100多个二级学科点招收研究生,如今只在27个一级学科授权点开展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继宝说,“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招生环节,学校还形成了以一级学科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和出口标准都按照一级学科进行整体调整。”
物理学院副院长叶邦角从改革之初就置身其中。他告诉记者,按照原来的培养方案,物理学有10个二级学科,各学科在制定课程体系上各自为政。而如今,整个物理学院的课程体系整合到一个盘子里,核心基础课加大难度,知识深度与宽度合理设计,前沿课程重点打造。
张淑林说:“学科结构调整之后,我们的学科力量得到了凝聚和整合,优势学科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基础学科的集群优势更加明显。”
这种“集群优势”,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科大21个参评学科中,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排名第一,9个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五,14个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十。
与此同时,中国科大以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为代表的10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已进入全球前1%行列。
不仅学科点优化调整成绩耀眼,中国科大激活集群优势也体现在整合平台上,其拥有的大科学平台为人才培养的土壤注入了“独特”养分。“我们不仅拥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还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强磁场中心这两个大科学装置上有深入合作。”张淑林不无自豪地说,“这在中国高校中是唯一的,在世界范围也不多见。”
依托顶尖平台,在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评选中,中国科大有45篇论文入选,入选率为全国高校第一。其中理学学科40篇,理学“优博”论文总数占全国获奖数的9.2%,居全国高校第一。
二、打造变“撑杆跳”为“跨栏跑”的保障体系
近年来,“生源质量不高,过程管理放羊,临近毕业紧张”是一些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硬伤,而基础研究类创新人才适合长周期培养,构建从入口到出口的全程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生培养中,要把‘撑杆跳’变成‘跨栏跑’,不能让学生到临近毕业时望杆兴叹,而要把最终的质量目标要求分解为一个个质量环节要求,并为他们每一次跨栏提供支持与动力,从而形成全程质量保障体系。”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说,“通过这一过程,使学校、导师、学生在权利与责任上实现更加科学的平衡。”
这一保障体系的起点是入口。
对于研究生的学苗质量,中国科大有这样的现实诉求:基础研究类创新人才适合长周期硕博贯通的培养模式,学校加大了招收外校优秀推免生的力度。
如何在推免工作中找到适合并热爱基础研究的学生?2009年开始,该校抛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优越感,众多大牌教授也不再坐等学生报考,而是在研究生院的组织下主动出击,在招生上迈开了“走出去,请进来,再走出去”的步伐。2013年,130多位教授参加“研招宣讲团”,“科学家报告团”走进12个城市,暑期夏令营吸引1200多名学生……参与招生工作的导师不乏院士、千人、“杰青”,甚至有海外专家为此专程回国。
“新的招生战略适应学校长周期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对于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张淑林说。
“不仅在入口上提高质量,我们还在出口上‘筑高堤坝’。”学位办主任倪瑞介绍说,2010年,学校开展全面的学位标准修订工作,研究生院负责设立“校标”。“校标”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能力上,一是创造性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二是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除了在终点等待学生的“校标”与“院标”,在研究生学习的全过程中,也有道道“关卡”,仿若跨栏跑道上的一个个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