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地图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刚跨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地图概念几乎没有,由于年龄的关系,空间思维能力比较差,所以大多数学生看到地图就害怕,不知道从何下手。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合理使用地图,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对初中学生地图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
  一、阅读地图能力的培养
  学生进入初中第一节地理课,我没有急着上新课,而是让学生阅读手中的地理图册,要求学生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地图上的各种符号、颜色、注记和比例尺等,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中获得各种地理知识,并能从地图上找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掌握读图基本程序,培养学生读图技能。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重在教他们阅读的方法。例如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先引导学生熟悉图例,即图中各种颜色代表的人口密度,然后让学生从整幅图上观察东、西部人口密度的差异,从而得出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比西部地区大的结论,接着让学生进一步阅读地图,找出我国人口分布最密集的是哪些地方,人烟稀少的又是哪些地方?经过这种逐渐深入的引导,学生就可以利用地图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知识,可分析出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
  2.训练学生绘图、填图的技能,养成动手习惯,充分发挥《地理填充图册》的实用性。
  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经常看图、用图,积极从图中查找教材中所述的各种地理事物,并借助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地点、规律等内容,将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融入地图中,变文字内容为地图语言,丰富地图的内涵,增强学生对地图符号的理解,课堂上借助《地理填充图册》完成教学目标。如讲授“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时,先出示《欧洲西部》挂图,通过指图,引导学生读图,认识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然后请学生在《地理填充图册》第18页上,填出周围的海洋,说出周围的海洋,找出欧洲西部的主要半岛、岛屿,并填写在填充图上;再指图个别提问,检测填图结果;而后提问:广阔的海域给欧洲西部带来什么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半岛、岛屿众多导致海岸线曲折、漫长,说明欧洲西部多良港,航运便利。通过读图、填图,让学生熟知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特点,并理解位置特点对经济发展会产生深刻影响。通过这种教学活动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养成学生的动手习惯,做到眼、手、脑并用,加强对地图的认识,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地图意识的目的。
  3.循序渐进,遵循规律,加强学生的读图训练
  ①展图。在教学过程中,将地理挂图展示在学生面前,或画出黑板略图,让学生自己在挂图或板图上指出所学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来加强学生的印象。②说图。利用挂图或板图,我进行细致讲解。比如在讲“大洲和大洋”这节时,利用“东西半球图”让学生先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各大洋被哪几大洲包围;各大洲分别临近哪几大洋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进一步加深印象。③绘图。当图形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开始让学生在白纸上描绘出相应地图的轮廓,接着,我在黑板上示范填图,学生在纸上独立填图,相互比较,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教学中,我通过长期的耐心的读图引导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读图技能,养成读图、用图习惯,形成地图思维,学会有序、有目的地阅读地图,为地图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地图能力的培养
  运用地图,就是要掌握好与地图有关的知识,如经纬网的特点、比例尺的运算、海拔高度的测量、等值线图与剖面图的绘制等,用分析的方法,了解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地图形式,形成图图联合的形式,不断的给学生以“图”的意识,以提高学生识别地图、运用地图等能力。
  1.让学生学会“一图多思、多图并用”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理事物中多种地理要素的结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每幅图都可以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那里得到有效培养。多图并用,就是重视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同时用几幅图来综合说明、比较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例如讲授“我国降水分布”这一主题时,我充分利用《地理图册》中的四幅图来教学,以“中国年降水量”作为主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不同面色和“东南—西北”、“南—北”两条线上代表地区年降水量的对比;同时以“中国降水地区差异示意图”、“台北、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四地区的年降水量柱状图、“不同地区景观图片”,分析出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特征,进而理解降水与地形、海陆位置、季风的因果关系,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从而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加强图文转换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文转换主要是指数据表格与图形之间的变换。初中阶段常出现的地理统计图有柱状图、线状图。常用柱状图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如“降水量图”、“各洲人口比较图”;线状图包括曲线图和折线图,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配规律,如“地形剖面图”、“气温分布图”、“人口增长图”等;比如在学习气温以及降水的教学内容时,我正确引导学生学会绘制、运用、分析地理统计图表,学生通过分析表中地理事物的数据变化,并将数据绘制成图形,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动手绘图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活用地图的水平。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小学美术教学带来重新整合的机遇,美术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改革传统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美术教育焕发出新活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美术教学教学理念  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并为素质教育思想在普通教育中的全面落实创造了新契机。一直以来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更应该抓住这次新课改的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摘要】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发展在国外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且已经充分体现出其在高校发展的优势。其组织形式以各种体育俱乐部为主,其中包括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综合俱乐部,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都是建立在自愿原则上。从其发展的形式、模式、规模和综合效应来看,是符合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的。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教学高校优势发展策略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尝试和适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文的教学的确不易,学生学得头痛,教师教得棘手。为此,我多年来一直探讨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的方法。提高古诗文阅读效率的方法很多,激发学生兴趣便是其中之一。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探讨。  一、导语激趣。  俗话说,“好的
期刊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糖尿病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已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在口腔医学界,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牙周病的病情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面对高中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和高中历史这一特定课程,决定了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是学生兴趣的激发,进而转变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观念的更新,创新能力的培以及创新氛围的培养,从而带动整个高中生历史教学的创新进程。  【关键词】高中生历史教学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创新的原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
地理学科教学,越来越重视地图,几乎无图不考题,地图成了地理学习的生命,学生对地图掌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读图能力较强的学生,他的地理成绩就比读图能力差的学生好,而且读图能力强的学生对知识掌握得准确、扎实、永久。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用好地图呢,下面以我在教学中对地图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如何阅读地图呢?首先要掌握阅读地图的要领:(1)先读图名。图名是一幅地
期刊
【摘要】课改是必然的,我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肩负着我校体育课改的重任。在课改时期作为中学体育教师的我如何去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对新课程标准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的更高、更严的要求。显然,中学体育教师旧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已经无法胜任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学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中学体育教师的自我提升和反思。  【关键词】体育教师新课标教学策略培养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