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树立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多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搞和平演变,关键是我们自己不要演变自己,关键是自己!我们牢记毛主席‘两个务必’的教导,我们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 时代 内涵 价值
一、西柏坡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西柏坡精神于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传承的精神品质和政治本色,是党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变化,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居安思危、长期执政、永葆先进性的执政经验和基本要求。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
二、西柏坡精神的时代内涵
1、西柏坡精神的时代特点
西柏坡和井冈山、長征路、延安的特定的时代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是敌强我弱对比悬殊的条件下,红色政权被四面包围或者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艰难困苦的环境要求党领导下的军民,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坚毅的革命精神,顶住压力,战胜困难,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与之相适应的革命精神是被逼出来的,有自发产生,逐步发展的特点。而西柏坡精神则是党已经取得了战略决战主动权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汇集了党的传统的革命精神,反映了党进行战略决战的决心,体现了全党和各解放区军民的精神风貌,具有主动性、集中性的特点。
2、西柏坡精神内涵的时代传承性
因此在概括某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革命精神的涵义时,总会包含以往革命精神的成分。如井冈山精神包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长征精神包容着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维护团结统一的高尚品德,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崇高思想;延安精神包含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所谓发展创新,就是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哪些是新产生出来并形成巨大影响力的思想作风。继承和发扬了的革命精神,发展创新的革命精神,结合起来才能构成西柏坡精神的全部内涵。
3、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对推动各个时期革命工作的重要意义
概括西柏坡精神,既要尊重历史,总结出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革命精神的内涵,对解放全国大陆,对顺利实现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对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对恢复国民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这些精神并非一时一地的产物,而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因而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具有强大生命力,乃至对新时期推动四化建设,对在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中保持清醒头脑,对在取得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刻跨入二十一世纪,迎接更大的挑战,都具有不朽的重要意义。
三、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
1、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的意义
在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2、西柏坡精神中的“两个务必”是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精神柱石
其一,以正确态度对待成就与挫折。我们没有理由为所取得的成就而骄傲自满,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稳步扎实地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其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新情况、新问题。伴随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无数前所未有、难以预测的新情况、新问题必然纷至沓来,需要我们认识和解决;许多新课题、新领域等待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其三,以正确的态度实行对外开放。我们既要虚心学习国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又要克服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倾向,避免因盲目引进、决策失误引起我国政治经济利益的重大损失,警惕国外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
3、西柏坡精神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性
首先,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要以谦虚的态度,认真研究我党自身现状及肩负的任务、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考验,认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和管理技能,探索未知领域,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其次,坚持“两个务必”,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就可以提高党员和群众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免疫力,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实现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4、西柏坡精神对建设当代和谐干群关系的现实意义
西柏坡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并把这一点作为党的基本政策。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到要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阶级的凝聚力。号召发扬民主,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这些无疑都显示了其已充分意识到与各阶级群众紧密团结搞好关系的重要性。只有建立可以依靠、可以合作、可以和平共处的坚实的群众基础,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真正地顺利进行。
现在的干群关系亦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党靠什么来团结、凝聚、组织和动员全国人民?依然要靠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靠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倾听群众的呼声,为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的监督。如果得不到群众的拥戴,“载舟覆舟”的传统认知依然会以它强大的现实性作用于当下。
西柏坡时期虽然表面上已经远去,但它所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却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财富。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它努力继承,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它尽力摒弃,通过重新选择、过滤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宜将剩勇追求寇”的革命彻底性,“载舟覆舟”的干群关系,“进京赶考”的忧患意识这些都是西柏坡时期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作用于曾经,影响于当代,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列霞,祖金玉.西柏坡精神的历史形成及时代价值探析[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7,19(12):31-35.
【2】罗邈. 西柏坡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7.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 时代 内涵 价值
一、西柏坡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西柏坡精神于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传承的精神品质和政治本色,是党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变化,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居安思危、长期执政、永葆先进性的执政经验和基本要求。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
二、西柏坡精神的时代内涵
1、西柏坡精神的时代特点
西柏坡和井冈山、長征路、延安的特定的时代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是敌强我弱对比悬殊的条件下,红色政权被四面包围或者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艰难困苦的环境要求党领导下的军民,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坚毅的革命精神,顶住压力,战胜困难,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与之相适应的革命精神是被逼出来的,有自发产生,逐步发展的特点。而西柏坡精神则是党已经取得了战略决战主动权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汇集了党的传统的革命精神,反映了党进行战略决战的决心,体现了全党和各解放区军民的精神风貌,具有主动性、集中性的特点。
2、西柏坡精神内涵的时代传承性
因此在概括某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革命精神的涵义时,总会包含以往革命精神的成分。如井冈山精神包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长征精神包容着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维护团结统一的高尚品德,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崇高思想;延安精神包含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所谓发展创新,就是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哪些是新产生出来并形成巨大影响力的思想作风。继承和发扬了的革命精神,发展创新的革命精神,结合起来才能构成西柏坡精神的全部内涵。
3、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对推动各个时期革命工作的重要意义
概括西柏坡精神,既要尊重历史,总结出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革命精神的内涵,对解放全国大陆,对顺利实现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对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对恢复国民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这些精神并非一时一地的产物,而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因而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具有强大生命力,乃至对新时期推动四化建设,对在改革开放和实行市场经济中保持清醒头脑,对在取得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刻跨入二十一世纪,迎接更大的挑战,都具有不朽的重要意义。
三、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
1、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的意义
在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2、西柏坡精神中的“两个务必”是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精神柱石
其一,以正确态度对待成就与挫折。我们没有理由为所取得的成就而骄傲自满,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稳步扎实地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其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新情况、新问题。伴随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无数前所未有、难以预测的新情况、新问题必然纷至沓来,需要我们认识和解决;许多新课题、新领域等待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其三,以正确的态度实行对外开放。我们既要虚心学习国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又要克服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倾向,避免因盲目引进、决策失误引起我国政治经济利益的重大损失,警惕国外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
3、西柏坡精神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性
首先,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只要以谦虚的态度,认真研究我党自身现状及肩负的任务、所处的国内外环境、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考验,认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和管理技能,探索未知领域,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其次,坚持“两个务必”,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就可以提高党员和群众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免疫力,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实现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4、西柏坡精神对建设当代和谐干群关系的现实意义
西柏坡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并把这一点作为党的基本政策。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到要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阶级的凝聚力。号召发扬民主,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这些无疑都显示了其已充分意识到与各阶级群众紧密团结搞好关系的重要性。只有建立可以依靠、可以合作、可以和平共处的坚实的群众基础,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真正地顺利进行。
现在的干群关系亦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党靠什么来团结、凝聚、组织和动员全国人民?依然要靠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靠人民公仆的政治本色,倾听群众的呼声,为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的监督。如果得不到群众的拥戴,“载舟覆舟”的传统认知依然会以它强大的现实性作用于当下。
西柏坡时期虽然表面上已经远去,但它所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却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财富。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它努力继承,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它尽力摒弃,通过重新选择、过滤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宜将剩勇追求寇”的革命彻底性,“载舟覆舟”的干群关系,“进京赶考”的忧患意识这些都是西柏坡时期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作用于曾经,影响于当代,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列霞,祖金玉.西柏坡精神的历史形成及时代价值探析[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7,19(12):31-35.
【2】罗邈. 西柏坡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