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行业与国际的接轨,旅游企事业单位对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能力,特别是专业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实现旅游专业大学基础英语与ESP的对接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索新型的教学策略,将旅游专业大学基础英语与ESP进行有效对接,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大学基础英语 ESP 对接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073-01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英语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掌握英语。传统的普通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的教授方法既费时又不能针对特定的学习目的,也无法满足人们对英语的某些特殊需求。因此,60年代初期,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教学和研究活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职业生活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ESP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ESP和EGP一起成为了我国英语教学和研究的两大主流。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实用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是以听说领先的教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者大多着眼于阐述实用性英语教学的特点,分析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特殊性,也有学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专业英语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然而,如何将旅游专业大学基础英语与ESP进行有效对接,探索新型的教学策略,仍然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1 旅游专业大学基础英语与ESP对接的教学理念
大学英语课程一般由普通用途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两部分构成,现在多数高校仍然以普通英语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也就是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的综合英语教学,教材的内容侧重于文史题材,强调趣味性和情节性,但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性,词汇基本上是通用词。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一个缺陷,即“哑巴英语”。由于教材的编写较偏重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和学生过分注重追求四级通过率,所以填鸭式教学模式和题海战术是比较普遍的。再加上缺少课堂内外的练习机会,学生缺乏听说能力,缺乏运用语言能力,致使学生学了两年大学英语,除了领了一个四级证书外,却很难听懂别人的讲话,也很难表达自己的思想。听说历来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历届学生也普遍反应,通过两年大学英语的学习,他们的阅读能力已达到相当程度,但听说能力的提高比较困难。因此,我们提倡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采取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从专业的需求出发,探求一种基础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
2 旅游专业大学基础英语与ESP对接的教学方法
2.1 引入情感式教学理念,改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高高在上。英语本身就是交流的工具,教师若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学生便会因“爱其师,而爱其课”,这样师生便成为了好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对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2.2 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建立全新教学模式
改变当前的填鸭式教学,引入开放式和应用性教学理念,结合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听与说的互动,将课堂变为一个英语交流的场所,而不是单纯学单词和句子的呆板方式。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新教学模式。
2.3 调整课程设置合理分配教学课时
一般分配给大学基础英语的课时为每周6学时,其中包括4学时精读和2学时听说,在这样的课时安排下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每堂课都要给学生灌输大量的语言点,而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对学过的语言知识进行操练。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贯彻“外语+专业”的教学改革方针,针对旅游专业学生进行了英语相关课程的调整并对课时分配进行了较大的改动。
2.4 加强课外活动(第二课堂)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课余时间通过举办“英语角”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交流应用能力,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每学期都举行不同的课外活动,如“英语单词竞赛、英语风采表演、英文歌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文小品大赛”。
2.5 加强英语文化的教学
语言永远脱离不了“文化”,鉴于旅游从业者的特殊职业,对“文化”的教学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语言+文化”的和谐统一,旅游小组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也格外突出这一点,在英语课里不断渗透相关文化历史知识。比如,英语视听说课的《洋话连篇》教学,每课都有文化背景的讲解介绍。
2.6 实施“差异性教学、分级教学”
学生入学后即进行英语考试,按成绩实施分班教学。将全体学生分成两个层次,A级和B级,每班人数不超过30人。A级教学目标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全体学生在大一就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二为过六级做准备,并为大三学习旅游专业ESP打下夯实的基础。B级教学目标为在保证全体学生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有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能够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2.7 英语能力考核指标的改革
传统英语能力的考核方式往往以卷面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英语能力,读、写能力是英语应用能力的一部分,但不全面,英语学习应始终以实际交流为目标。因此,应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比如,一门课的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卷面成绩(60%)。平时成绩由以下几方面构成:课堂回答问题、背诵表演对话、英语演讲、作业、课堂笔记、测验。这样就避免了“一卷定性”的弊端,而是综合全面的考核学生能力水平,也督促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表现。
3 结语
为了满足旅游就业市场的迫切需求,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将旅游专业大学基础英语与ESP进行成功对接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依据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为ESP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出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旅游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理论与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26-29.
[2] 张学仪.试论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原则和策略[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1):48-51.
关键词:大学基础英语 ESP 对接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073-01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英语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掌握英语。传统的普通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的教授方法既费时又不能针对特定的学习目的,也无法满足人们对英语的某些特殊需求。因此,60年代初期,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教学和研究活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职业生活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ESP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ESP和EGP一起成为了我国英语教学和研究的两大主流。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实用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是以听说领先的教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者大多着眼于阐述实用性英语教学的特点,分析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特殊性,也有学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专业英语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然而,如何将旅游专业大学基础英语与ESP进行有效对接,探索新型的教学策略,仍然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1 旅游专业大学基础英语与ESP对接的教学理念
大学英语课程一般由普通用途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两部分构成,现在多数高校仍然以普通英语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也就是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的综合英语教学,教材的内容侧重于文史题材,强调趣味性和情节性,但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性,词汇基本上是通用词。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一个缺陷,即“哑巴英语”。由于教材的编写较偏重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和学生过分注重追求四级通过率,所以填鸭式教学模式和题海战术是比较普遍的。再加上缺少课堂内外的练习机会,学生缺乏听说能力,缺乏运用语言能力,致使学生学了两年大学英语,除了领了一个四级证书外,却很难听懂别人的讲话,也很难表达自己的思想。听说历来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历届学生也普遍反应,通过两年大学英语的学习,他们的阅读能力已达到相当程度,但听说能力的提高比较困难。因此,我们提倡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采取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从专业的需求出发,探求一种基础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
2 旅游专业大学基础英语与ESP对接的教学方法
2.1 引入情感式教学理念,改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高高在上。英语本身就是交流的工具,教师若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学生便会因“爱其师,而爱其课”,这样师生便成为了好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对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2.2 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建立全新教学模式
改变当前的填鸭式教学,引入开放式和应用性教学理念,结合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听与说的互动,将课堂变为一个英语交流的场所,而不是单纯学单词和句子的呆板方式。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新教学模式。
2.3 调整课程设置合理分配教学课时
一般分配给大学基础英语的课时为每周6学时,其中包括4学时精读和2学时听说,在这样的课时安排下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每堂课都要给学生灌输大量的语言点,而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对学过的语言知识进行操练。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贯彻“外语+专业”的教学改革方针,针对旅游专业学生进行了英语相关课程的调整并对课时分配进行了较大的改动。
2.4 加强课外活动(第二课堂)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课余时间通过举办“英语角”等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交流应用能力,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每学期都举行不同的课外活动,如“英语单词竞赛、英语风采表演、英文歌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文小品大赛”。
2.5 加强英语文化的教学
语言永远脱离不了“文化”,鉴于旅游从业者的特殊职业,对“文化”的教学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语言+文化”的和谐统一,旅游小组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也格外突出这一点,在英语课里不断渗透相关文化历史知识。比如,英语视听说课的《洋话连篇》教学,每课都有文化背景的讲解介绍。
2.6 实施“差异性教学、分级教学”
学生入学后即进行英语考试,按成绩实施分班教学。将全体学生分成两个层次,A级和B级,每班人数不超过30人。A级教学目标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全体学生在大一就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二为过六级做准备,并为大三学习旅游专业ESP打下夯实的基础。B级教学目标为在保证全体学生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有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能够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2.7 英语能力考核指标的改革
传统英语能力的考核方式往往以卷面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英语能力,读、写能力是英语应用能力的一部分,但不全面,英语学习应始终以实际交流为目标。因此,应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比如,一门课的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卷面成绩(60%)。平时成绩由以下几方面构成:课堂回答问题、背诵表演对话、英语演讲、作业、课堂笔记、测验。这样就避免了“一卷定性”的弊端,而是综合全面的考核学生能力水平,也督促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表现。
3 结语
为了满足旅游就业市场的迫切需求,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将旅游专业大学基础英语与ESP进行成功对接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依据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为ESP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出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旅游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理论与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26-29.
[2] 张学仪.试论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原则和策略[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