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的生态化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本文对生态城市的概念、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及规划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要求;要点
0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产生了所谓的城市病。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是目前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实际问题。只有做好生态城市规划,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ecologicalcity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生态城市是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2生态城市规划的特点及目的
生态城市规划的关键在于把生态观念作为一种设计思维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以及保持和维护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过程循环再生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实现此目的,在做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应遵循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
3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
第一,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第二,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坚持环境保护原则,从源头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的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第三,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第四,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所以必须以环境为本。第五,遵循大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用生态观念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第六,积级推广道路、园林、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坑塘湖河的坡岸绿化,大幅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4生态城市规划的要点分析
4.1遵循生态优先原则。生态优先原则为人类活动方式和强度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定义了一个生态健康的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优先权。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规划中的首要任务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在以生态规划方法编制城市规划中应控制生态敏感地区范围,确定基本农田、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等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先将其保护、控制起来,确定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制定空间管制措施,再行安排城市建设用地。这样,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损坏,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
4.2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要倡导生态价值观,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不断增加人们对修复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紧迫感,树立“把建立世界生态系统多样性作为21世纪发展的首要问题”的意识。同时,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在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科学的资源观、发展观和消费观教育,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绿色消费运动中来,共创生态文明的新家园。
4.3确定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绿化、生态交通、生态建筑、生态能源、生态文化、生态社区建设的理论和方法,这些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领域,需要各学科专家之间相互交流,互为补充,构建出和谐、高效的城市生态关系,为城市的定位、城市的土地合理利用制定科学的策略。
4.4做好街道、园林、生活环境的绿化并将色彩运用其中。彩色树种在国外园林中的运用已比较广泛。在国内,近几年从欧美各国引种栽培的彩色园林树种就达数十种之多,这在提升我国园林绿化建设水准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显示了卓越的成效,其产业化开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彩色园林树种的推广应用正在迅速崛起,呈现出一片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前景。在路旁行道中的运用。行道树是以美化、遮荫、防护为主要目的的,要求选择抗性强、树冠大、荫浓、落叶迟,并且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在园林、广场造景中的运用。公园是人们休憩、放松的场所,园林中植物的选择搭配可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彩色树种可零星点缀在大片绿色背景中,起到引人注目、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栽植大片彩色树种,给人一种层林尽染、漫山红遍的美感;在草坪中点缀一些小灌木类彩叶树种,让游人感受到强烈的层次感,从而丰富园林景观。在庭院、小区绿化中运用彩色树种,能够提高绿化档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使城市规划上一个新的台阶。
4.5进行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了解城市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问题和生态趋势,认识城市环境的生态潜力和制约因素,以及城市中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调查和研究与城市有密切联系的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利用与分配,经济条件的变化发展;对生产力布局和城镇间分工合理化的客观要求,寻找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的科学依据。
4.6对于外来的先进理念我们应当吸取,不能完全照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中外相结合,让外来经验技术经过加工改造、创造、创新,为我所用。真正实现了中西文化的合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5结束语
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是个长远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艰苦不懈的努力。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促成健康、高效、文明、舒适、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要求;要点
0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在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的各种矛盾,产生了所谓的城市病。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是目前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实际问题。只有做好生态城市规划,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ecologicalcity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生态城市是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2生态城市规划的特点及目的
生态城市规划的关键在于把生态观念作为一种设计思维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以及保持和维护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过程循环再生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实现此目的,在做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应遵循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
3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
第一,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第二,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坚持环境保护原则,从源头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的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第三,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第四,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所以必须以环境为本。第五,遵循大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用生态观念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第六,积级推广道路、园林、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坑塘湖河的坡岸绿化,大幅度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4生态城市规划的要点分析
4.1遵循生态优先原则。生态优先原则为人类活动方式和强度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定义了一个生态健康的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优先权。生态优先原则在城市规划中的首要任务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在以生态规划方法编制城市规划中应控制生态敏感地区范围,确定基本农田、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等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先将其保护、控制起来,确定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制定空间管制措施,再行安排城市建设用地。这样,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损坏,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
4.2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要倡导生态价值观,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的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不断增加人们对修复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紧迫感,树立“把建立世界生态系统多样性作为21世纪发展的首要问题”的意识。同时,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在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科学的资源观、发展观和消费观教育,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绿色消费运动中来,共创生态文明的新家园。
4.3确定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绿化、生态交通、生态建筑、生态能源、生态文化、生态社区建设的理论和方法,这些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领域,需要各学科专家之间相互交流,互为补充,构建出和谐、高效的城市生态关系,为城市的定位、城市的土地合理利用制定科学的策略。
4.4做好街道、园林、生活环境的绿化并将色彩运用其中。彩色树种在国外园林中的运用已比较广泛。在国内,近几年从欧美各国引种栽培的彩色园林树种就达数十种之多,这在提升我国园林绿化建设水准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显示了卓越的成效,其产业化开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彩色园林树种的推广应用正在迅速崛起,呈现出一片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前景。在路旁行道中的运用。行道树是以美化、遮荫、防护为主要目的的,要求选择抗性强、树冠大、荫浓、落叶迟,并且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在园林、广场造景中的运用。公园是人们休憩、放松的场所,园林中植物的选择搭配可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彩色树种可零星点缀在大片绿色背景中,起到引人注目、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可栽植大片彩色树种,给人一种层林尽染、漫山红遍的美感;在草坪中点缀一些小灌木类彩叶树种,让游人感受到强烈的层次感,从而丰富园林景观。在庭院、小区绿化中运用彩色树种,能够提高绿化档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使城市规划上一个新的台阶。
4.5进行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了解城市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问题和生态趋势,认识城市环境的生态潜力和制约因素,以及城市中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调查和研究与城市有密切联系的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利用与分配,经济条件的变化发展;对生产力布局和城镇间分工合理化的客观要求,寻找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的科学依据。
4.6对于外来的先进理念我们应当吸取,不能完全照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中外相结合,让外来经验技术经过加工改造、创造、创新,为我所用。真正实现了中西文化的合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5结束语
城市的生态化发展是个长远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艰苦不懈的努力。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规律,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促成健康、高效、文明、舒适、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