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地理学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pri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出现的是那些一直挥之不去的场景。这些场景在很久之前就已经与我相关:它们在某时进入我的脑海中,然后开始如种子般生根,如词语般萌发,被抛在不同的平面内变质,直到我的记忆将现实图绘为此。而新的现实真正到来的时候,记忆又退却到了晦暗不明的地带,只在意识消退的梦境中重新出现,占据丢失的领地,将新的建筑涂鸦和改造。记忆、历史、知识、场景,这些就是战斗展开的场所。遗忘、重塑、解体、占据、战斗在不同的的层面上进行。眼见之物必定是杂糅的,它来自于记忆的地理学。
  這组作品的图片截取自谷歌地球,并经由后期电脑处理而成。









其他文献
在日本,摄影师自己出版自己的摄影作品似乎是一种传统,和摄影师们聚集在一起成立独立画廊一样,均是日本特有的独立摄影文化。比如,森山大道在1972年至1973年自费出版的《记录》系列1-5号,荒木经惟于1971年自费出版的《感伤之旅》,北井一夫和桥本照嵩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成立的原野社,以及20世纪80年代由大田通贵成立的苍穹舍等等。而佐内正史可以说是近些年日本较有代表性的一位独自编辑出版个人作品的
期刊
自1986年入行至今,您拥有超过30年的人像摄影专业经历。您如何理解人像摄影?  经常有人问我,人像摄影是不是指的就是人像工作室、照相馆或者婚纱影楼干的那些活儿,怎么说呢,也是但不完全是。人像摄影的范围其实很广,泛泛地说,以人为主体的拍摄都可以称之为人像摄影。人物题材的作品更是占据了摄影作品的半壁江山,只不过有些是带有新闻色彩、有些带有人文风格而已。  于我而言,现在的日常拍摄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摄
期刊
正是在每年春天乍露神色的时节,多伦多“丰业银行接触摄影节”(Scotiabank Contact Photography Festival,下文简称“多伦多摄影节”)如期在四月底开幕。举办了22届的多伦多摄影节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摄影艺术节之一,每年吸引约两百多家机构参与,展出超过1500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遍布大多伦多地区数百家艺术与公共机构和空间,贯穿整个五月。去年摄影节媒体覆盖人次为317
期刊
“JATP”是巴黎热带农艺植物园(jardin d’agronomie tropicale de Paris)的法文缩写。《殖民者的相册》和《访客》是“JATP”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  1907年,在巴黎热带农艺植物园内,举办了一届世界殖民博览会。现场不仅搭建了数十个法国殖民国家和地区的展馆和特色建筑,还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请来现场,进行各种各样的现场“表演”:生活的、劳作的、还有战争的场景……
期刊
索尼A7M3  索尼A7M3是一款2400万像素的无反相机。它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在ISO 100-1600的较低感光度范围内,其分辨率表现很好,随着感光度的增大,分辨率从传感器最大理论值的98%逐渐降至93%,这个成绩比其上一型号A7M2略有提高。A7M3的感光度范围可擴展至ISO 51200,且即便处于标准感光度范围中的高感设置时,仍可保持很好的分辨率:ISO 12800时为最大理论值的87%,
期刊
一个摄影师,要拍摄一条蜿蜒数千公里的江河,与它广袤流域上的自然生态、风物人事,这种“狂妄”的想法如何成为可能?就像尤金·史密斯曾经告诫过的:为一座城市造像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虽然他自己飞蛾扑火般地投入了对匹兹堡的拍摄,但在他内心深处,似乎认为这终究是一件徒劳之事。  更何况是一条江河呢?  这样一个“狂妄”的想法,是在2016年2月的大理,王景春、郭现中、陈杰、吴俊松和我,五个人商量了两天定下来
期刊
世人既愿受騙,便由其受骗也。  —佩特罗尼乌斯  德勒兹在《差异与重复》一书中指出事物有三种层次:原型(prototype)、摹本(copy)及拟像(simulation)。摹本是对原型的抄袭,拟像则是受原型而启发的创造。摹本制造重覆;拟像催生不同。 HDM出版社的目的就是发展各种关于摄影集的摹本/拟像,透过德勒兹所谓的“假的力量”(power of the false)去探索摄影的模糊边界。  
期刊
該系列的图像素材皆来源于手机内“最近删除”的相册,我将被删除的旧照片随机恢复后重新整理归档,随后将它们导入3D软件。二维平面的废旧照片转化为三维的空间。在此空间内,原有照片中的人、物和场景都被抽离出来,幻化形成光点和碎片,同时可将其随意地旋转变换。如此,不仅可游走于图像素材的正面、侧面及背面,甚至还能进入被抽象化光点的间隙之中。图像在三维空间内被重新观看,我无规律地将这些点状图像进行缩放旋转,而后
期刊
“这是《活着》栏目第724次推送,也是《活着》栏目的最后一次推送。但是,这并不是终点。”2018年5月6日,作为腾讯新闻品牌栏目的《活着》宣布升级为“谷雨影像”,归到腾讯非虚构作品平台“谷雨”旗下,聚焦报道摄影、纪实摄影和纪录片等,而《活着》编辑部成为“谷雨影像”下属的工作室。  《活着》栏目创办于2010年五一劳动节,秉承“用专业影像关注普罗大众,反映社会现实,不回避真实存在的苦难”的宗旨,上线
期刊
我习惯不断探索摄影的不同可能性与边界,这个边界既有艺术观念性的边界,如摄影与新媒体、摄影与诗歌,也有物理的边界。在画面形式上,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宝丽来拼贴摄影作品给了我观看世界的很多启发,我们在观看世界时不应当只从固有的经验角度出发,应当跨越传统的东·方视角,更应跨越时间的纬度来观看世界。古埃及人在画面中难以呈现具有透视感的画面,古典时代东·方的透视画法各有千秋,而在今天
期刊